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任正非 華為 黑澤明 經濟 日本 匯智博達圖書 2018-12-02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這是華為的宣傳口號。正如這句口號所言,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華為不僅做出了讓人驚歎的成就,並且特立獨行,在許多方面打破了人們對於大企業的固有印象。

華為的“狼性文化”、輪值CEO制度、員工持股、“華為基本法”、強烈的危機意識、“以客戶為中心”、高薪待遇、鉅額研發投入、花費重金改造企業管理制度、海外戰略佈局、並且至今不上市等等做法,不僅塑造了今日的華為,更是影響了國內的企業界,成為本土企業家競相學習的業界標杆。

根據報道,華為2017年的年報顯示,2017年華為實現了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淨利潤4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1%。在過去的一年華為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營收超過6000億人民幣,這約等於3個萬達,4個阿里巴巴,或者6個小米的年度營業額,可以說,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華為是獨一無二的。

而華為所創造的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任正非,這位華為的創始人兼總裁。在他的帶領下,華為從一個小公司成長為世界知名的科技巨頭,並且更新了中國企業管理的觀念,正如財經作家田濤和吳春波評論到的:“中國曆來都不缺乏政治家、企業家,但從來都缺乏真正的商業思想家——在當代中國,任正非算是一個。”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一,低調的任正非

2017年4月,財富中文網公佈“2017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任正非排名第一,雖然說是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商界領袖”,但是任正非的為人稱得上是相當的低調。

創立華為以來,任正非幾乎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也從來不參加評選、頒獎活動和企業家峰會,甚至華為品牌的宣傳活動也很少參加,極力淡化自己在公眾面前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據說早在2004年時,中央電視臺準備授予他“年度經濟人物”的稱號,任正非得知了這個消息後,馬上派公司高管到央視展開遊說公關,堅持要求把自己撤下來。只是由於近些年來華為公司在國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出於打消公眾疑慮的考慮,才做出了一些調整,接受了有限的幾次媒體採訪。

任正非不僅在媒體面前保持低調,在個人生活上也是如此。

2016年4月,一張任正非深夜在上海虹橋機場排隊等候出租車的照片刷屏了微博和朋友圈。照片顯示,當時已經73歲的任正非,一手拖著行李箱,一手在打電話,夾雜在擁擠的人潮中排隊等候出租車,雖然略顯疲勞,但是精神狀態不錯。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對此,華為的高級副總裁餘承東曾經迴應道:“過去二十年,任總一個人打出租車是常事了。昨天早晨我在酒店等他就是打出租車來的。他把自己的股票分給員工了之後,又沒有上市,不是大富翁,就無需保鏢了。”

雖然任正非的確不需要保鏢,但是他之所以如此保持低調,是因為在他看來,公司的資源是為客戶服務的,不是為他服務的,並且華為的成功是全體員工的團結努力,不是他一人之力。作為負責人,他把公司管理好就夠了。

除了聯想的柳傳志、萬科的王石,在 20 年中有過兩次交往外,我與中國任何企業家都沒有往來,也沒有與任何媒體任何記者有交往。我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和基層員工離得更遠一些,為了公司能夠平衡,我得忍受這種寂寞,忍受這種孤獨。”任正非說。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二,獨斷的任正非

日本導演黑澤明最初有一個諷刺性的稱號“電影天皇”,這是因為他在拍電影時非常嚴格,要求完美,並且固執己見,經常對著員工大喊大叫,為了拍出卓越的電影,敢於得罪任何人。因此,外界給他起了這個外號,意思就是他像“天皇”一樣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但是,這個稱號後來成了褒義的尊稱。正是因為他的嚴格和要求完美,他執導了《七武士》《羅生門》《影子武士》等一大批世界影史上的傑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電影人,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稱讚道,“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作為一個有17萬員工的大公司負責人,任正非的另一面就如同黑澤明一樣獨斷專行,尤其是在關乎公司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

在華為20多年的成長史上,華為在技術研發領域累計投入了3000多億人民幣,這種大手筆的科研投入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無人能及,並且更重要的是,華為對企業管理諮詢的投入也多達300多億,突破了很多人的想象。

當時任正非決定向IBM、埃森哲等西方公司聘請管理諮詢顧問時,他這一決定並不能夠完全被公司內部的元老接受,因為在他們看來,華為這些年的成績是元老做出的,是員工們打下的江山。所以,公司員工普遍瞧不上外部聘請的管理顧問。

面對著員工們的不理解,甚至抗拒的情緒,任正非的指示是:一切聽管理諮詢顧問的,凡是不服從、不聽話的員工降職、降薪、或者開除出項目組,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

任正非說道:“華為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不知道什麼叫交付,全是請世界各國的工程顧問公司幫助我們。第一步就是認真學習,使公司逐步走向管理規範化。”

在他的大力堅持下,華為的企業管理流程得到了極大的優化和提升。

上個世紀90年代末華為的企業管理水平就達到了國際水平,這為它接下來的高速擴張和國際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2017年的營業收入中,就有約一半的收入來自國外市場,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70多個國家,服務世界約三分之一的人口。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在華為前副總裁李玉琢的回憶中,任正非對待公司的管理層時相當嚴厲,“在你剛剛進入的時候就逼得你喘不過氣來”,“他的強勢、多變、暴烈、狂熱,讓你心生不安的同時,又無法拒絕他的要求”。

有一次,任正非明天準備接待一位重量級的中央領導,他把起草彙報提綱的任務交了下屬,後來到了會議室,看到了彙報提綱,他很不滿意,於是當場就發火了。

“他拿起幾個副總裁準備的稿子,看了沒兩行,‘啪’的一聲扔到地上:‘你們都寫了些什麼玩意兒!’於是罵了起來。後來把鞋脫下來,光著腳,像怪獸一樣在地上走來走去,邊走邊罵,足足罵了二三十分鐘。沒人敢吱聲,總裁辦主任當時就哭了。”李玉琢回憶道。

據統計,在華為有超過一萬人的年薪超過了一百萬元。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憑著高薪待遇再加上任正非苛刻的嚴格要求,華為在國內國際市場如狼群一樣攻城略地、高歌猛進,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商業神話。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三,充滿危機感的任正非

如今的華為,已經是世界級大企業,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並且在2017年時超越愛立信,成為了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廠商,在著名財經雜誌《財富》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500強名單中,名列第72位。

按照常理來說,華為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績,任正非應該要好好慶祝一番,放鬆放鬆,至少不用那麼拼了。但是他依然如故,像以前一樣居安思危、充滿危機感的帶領著華為這艘大船在商海中繼續前行。

在任正非心目中,他堅信“只有惶者才能生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創業難,守業更難,如果驕傲自滿、得意洋洋,就會放鬆了警惕,放棄了進取心,可能隨時都會被後來者超越,因此他極其重視危機管理,時時刻刻如履薄冰。

早在華為還處在高速發展期時,他就親自寫出了《華為的紅旗能打多久》《活下去是企業的硬道理》《華為的冬天》等文章下發全體員工學習,警示他們要居安思危,絲毫不能懈怠。

在他看來,做出了成績只能代表你過去做得不錯,並不一定代表你以後也能做得不錯,並且恰恰在公司繁榮時,往往就是危機之時,大家都生活得不錯,所以就忘記了艱苦奮鬥的精神,開始度假旅遊、享受人生、紙醉金迷、於是怕苦怕累、安於現狀的情緒就會在公司內部蔓延,戰鬥力就會減弱,公司就會慢慢地萎靡,直至關門倒閉。

任正非喜歡蜜蜂這種昆蟲,因為在看來,只要是在植物開花的季節,蜜蜂就會整天飛來飛去,只管釀造佳蜜,不會太在意外界的聲音,勝不驕、敗不餒,天天埋頭苦幹。

失敗面前不慌張,成功面前不自得,保持積極進取、充滿危機感才能在更高的層次獲得更大的進步,就像任正非說的,“沒有預見,沒有預防,(冬天來時)就會凍死。那時,誰有棉衣,誰就活下來了”。

任正非的三個側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