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還有很多相似的言論:

我身高155cm,可是我就是要找個185cm的男朋友。哼,別人都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行?我小學文憑,踏實肯幹,想進BAT,人家為啥不給我一次機會呢?我月薪2500,初中學歷,找老公必須本科文憑,月收入不能低於2萬。我家境一般,月入5000塊,找老婆一定要找個能賺錢又能顧家的。


·····

相信這類毒雞湯的人往往在找工作時候會卡在簡歷關,有些人還會抱怨公司的HR太苛刻。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HR根本就不會打開Ta的簡歷,因為高學歷人才簡歷都看不過來。

打個比方,杭州這座城市,大公司其實屈指可數,假設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有100萬人,大家都想進阿里這樣的大公司。

阿里巴巴每年只招1000人,憑啥你是這千分之一?

畢業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個真理:對員工來說,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除了公司規模,薪資福利、企業文化、老闆對下屬的關懷、工作環境、員工上升通道這些因素同樣重要。



2.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

年輕人,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為什麼說年輕人你再苦再窮,也要去一線城市?(from 網絡)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還有很多相似的言論:

我身高155cm,可是我就是要找個185cm的男朋友。哼,別人都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行?我小學文憑,踏實肯幹,想進BAT,人家為啥不給我一次機會呢?我月薪2500,初中學歷,找老公必須本科文憑,月收入不能低於2萬。我家境一般,月入5000塊,找老婆一定要找個能賺錢又能顧家的。


·····

相信這類毒雞湯的人往往在找工作時候會卡在簡歷關,有些人還會抱怨公司的HR太苛刻。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HR根本就不會打開Ta的簡歷,因為高學歷人才簡歷都看不過來。

打個比方,杭州這座城市,大公司其實屈指可數,假設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有100萬人,大家都想進阿里這樣的大公司。

阿里巴巴每年只招1000人,憑啥你是這千分之一?

畢業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個真理:對員工來說,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除了公司規模,薪資福利、企業文化、老闆對下屬的關懷、工作環境、員工上升通道這些因素同樣重要。



2.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

年輕人,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為什麼說年輕人你再苦再窮,也要去一線城市?(from 網絡)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的確,一線城市人均收入較高。

以農民工這個職業來說,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在北上廣一天工資300-400塊,在縣城老家頂多200,而且還經常找不到活。

一線城市能提供的工作五花八門:從3000元一月的KFC服務員,1萬一月的滴滴司機,到2-5萬一月的程序猿,應有盡有。

但是一線城市好是好,也別忘了一線城市房租高,消費貴,競爭更激烈、環境差、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快的現實,而這些負面因素的直接後果是:

這些在一線城市打工的人,幸福感和存在感非常低。

除了出租房和辦公室,很多年輕人沒有娛樂沒有社交,下了班只能刷刷段子,看看抖音,孤獨是一種常態。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還有很多相似的言論:

我身高155cm,可是我就是要找個185cm的男朋友。哼,別人都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行?我小學文憑,踏實肯幹,想進BAT,人家為啥不給我一次機會呢?我月薪2500,初中學歷,找老公必須本科文憑,月收入不能低於2萬。我家境一般,月入5000塊,找老婆一定要找個能賺錢又能顧家的。


·····

相信這類毒雞湯的人往往在找工作時候會卡在簡歷關,有些人還會抱怨公司的HR太苛刻。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HR根本就不會打開Ta的簡歷,因為高學歷人才簡歷都看不過來。

打個比方,杭州這座城市,大公司其實屈指可數,假設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有100萬人,大家都想進阿里這樣的大公司。

阿里巴巴每年只招1000人,憑啥你是這千分之一?

畢業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個真理:對員工來說,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除了公司規模,薪資福利、企業文化、老闆對下屬的關懷、工作環境、員工上升通道這些因素同樣重要。



2.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

年輕人,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為什麼說年輕人你再苦再窮,也要去一線城市?(from 網絡)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的確,一線城市人均收入較高。

以農民工這個職業來說,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在北上廣一天工資300-400塊,在縣城老家頂多200,而且還經常找不到活。

一線城市能提供的工作五花八門:從3000元一月的KFC服務員,1萬一月的滴滴司機,到2-5萬一月的程序猿,應有盡有。

但是一線城市好是好,也別忘了一線城市房租高,消費貴,競爭更激烈、環境差、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快的現實,而這些負面因素的直接後果是:

這些在一線城市打工的人,幸福感和存在感非常低。

除了出租房和辦公室,很多年輕人沒有娛樂沒有社交,下了班只能刷刷段子,看看抖音,孤獨是一種常態。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央視每年都會聯合統計局做“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調查結果很有意思。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常年是那些不受媒體歡迎的二三線城市。

最近三年的結果如下:

  • 2018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 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
  • 2017年的結果是:
  • 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 2016年的結果是:
  • 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連續三年,只有一個一線城市上榜,足以說明城市越發達,市民幸福感不一定越高。

不考慮自己職業發展定位和自身競爭力水平,盲目去選擇北上廣,這並不明智。

這幾年,各大二線城市都在搶外地人才,除了提供人才補貼,有的城市甚至把落戶標準降低到了中專大專。

逃離北上廣成為了一種趨勢,大城市不再是人才唯一的出路。

適合自己的城市,就是好地方。



3.

“剛畢業別計較工資,好好積累才是王道。”


很多職場老人說:

剛畢業最重要的是積累工作經驗,不要在乎錢,有了能力就有了錢。

因為這句話,很多老闆都在背地裡笑開了花。

很多職場小白兔真的相信:自己好好工作,老闆就會主動給自己升職加薪。

更可怕的是,他們在跳槽的時候,連談薪資的底氣和談判能力都沒。

不會談錢的人,根本不可能真正成長。

我之前有個同事,工作時間比我早兩年,有次我無意間聽一個老員工私下說起工資這件事情,他說那個同事工資比我工資低蠻多,但是崗位級別和我是一樣的。

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公司,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工作成果。

因為沒有工作成果,下次找工作仍然沒有漲薪的空間。

企業老闆不是傻子,他們不會給沒有實力的人高薪資。

你的收入,從側面來說也反映了你的能力和稀缺性。

正因為你談錢,你才會拼命研究怎麼賺錢,怎麼提高賺錢的核心能力。

只有這樣,你的成長速度才會像坐上火箭一樣快。

(至於怎麼談錢,這不是我在這篇文章要講的話題,也許放在下一篇講)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還有很多相似的言論:

我身高155cm,可是我就是要找個185cm的男朋友。哼,別人都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行?我小學文憑,踏實肯幹,想進BAT,人家為啥不給我一次機會呢?我月薪2500,初中學歷,找老公必須本科文憑,月收入不能低於2萬。我家境一般,月入5000塊,找老婆一定要找個能賺錢又能顧家的。


·····

相信這類毒雞湯的人往往在找工作時候會卡在簡歷關,有些人還會抱怨公司的HR太苛刻。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HR根本就不會打開Ta的簡歷,因為高學歷人才簡歷都看不過來。

打個比方,杭州這座城市,大公司其實屈指可數,假設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有100萬人,大家都想進阿里這樣的大公司。

阿里巴巴每年只招1000人,憑啥你是這千分之一?

畢業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個真理:對員工來說,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除了公司規模,薪資福利、企業文化、老闆對下屬的關懷、工作環境、員工上升通道這些因素同樣重要。



2.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

年輕人,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為什麼說年輕人你再苦再窮,也要去一線城市?(from 網絡)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的確,一線城市人均收入較高。

以農民工這個職業來說,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在北上廣一天工資300-400塊,在縣城老家頂多200,而且還經常找不到活。

一線城市能提供的工作五花八門:從3000元一月的KFC服務員,1萬一月的滴滴司機,到2-5萬一月的程序猿,應有盡有。

但是一線城市好是好,也別忘了一線城市房租高,消費貴,競爭更激烈、環境差、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快的現實,而這些負面因素的直接後果是:

這些在一線城市打工的人,幸福感和存在感非常低。

除了出租房和辦公室,很多年輕人沒有娛樂沒有社交,下了班只能刷刷段子,看看抖音,孤獨是一種常態。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央視每年都會聯合統計局做“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調查結果很有意思。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常年是那些不受媒體歡迎的二三線城市。

最近三年的結果如下:

  • 2018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 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
  • 2017年的結果是:
  • 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 2016年的結果是:
  • 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連續三年,只有一個一線城市上榜,足以說明城市越發達,市民幸福感不一定越高。

不考慮自己職業發展定位和自身競爭力水平,盲目去選擇北上廣,這並不明智。

這幾年,各大二線城市都在搶外地人才,除了提供人才補貼,有的城市甚至把落戶標準降低到了中專大專。

逃離北上廣成為了一種趨勢,大城市不再是人才唯一的出路。

適合自己的城市,就是好地方。



3.

“剛畢業別計較工資,好好積累才是王道。”


很多職場老人說:

剛畢業最重要的是積累工作經驗,不要在乎錢,有了能力就有了錢。

因為這句話,很多老闆都在背地裡笑開了花。

很多職場小白兔真的相信:自己好好工作,老闆就會主動給自己升職加薪。

更可怕的是,他們在跳槽的時候,連談薪資的底氣和談判能力都沒。

不會談錢的人,根本不可能真正成長。

我之前有個同事,工作時間比我早兩年,有次我無意間聽一個老員工私下說起工資這件事情,他說那個同事工資比我工資低蠻多,但是崗位級別和我是一樣的。

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公司,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工作成果。

因為沒有工作成果,下次找工作仍然沒有漲薪的空間。

企業老闆不是傻子,他們不會給沒有實力的人高薪資。

你的收入,從側面來說也反映了你的能力和稀缺性。

正因為你談錢,你才會拼命研究怎麼賺錢,怎麼提高賺錢的核心能力。

只有這樣,你的成長速度才會像坐上火箭一樣快。

(至於怎麼談錢,這不是我在這篇文章要講的話題,也許放在下一篇講)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02

除了毒雞湯,網上還有很多正確的廢話。

年輕人,你一定要多讀書年輕人,你一定要出人頭地年輕人,你一定要多存錢年輕人,你一定要變漂亮年輕人,你一定要會說話


·······················

這些話其實都沒有錯,一般文章是通過一些負面例子,營造恐懼感,再用一些正面例子讓你覺得這種觀點很正確。

為什麼要去大公司呢? 因為小公司有太多坑了。

有數據統計,超過90%的創業公司都活不過3年

還有10%的創業公司在3年後幸運地活了下來。

但機會往往孕育在小公司裡,大公司讓普通人逆襲的機會可以說幾乎為0。

因為大公司裡有很多人精,有好的項目,人家先來的早就抓在手裡了。

你去了也是做一些邊邊角角、修修補補的事情。

而小公司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有幸加入一家項目靠譜、老闆創業經驗豐富的小公司,全程參與,從0到1去運營一個項目。

一旦成功,你能獲得遠遠超過待在大公司的收益。

即使失敗了,你相當於擁有了一段完整的創業經驗:

包括如何制定運營規則,如何吸引種子粉絲,如何打造產品,如何做推廣營銷等。

這些東西你在大公司往往接觸不到,或者只能接觸少量皮毛。

所以,別再糾結“要不要去一線城市、要不要去大公司”這樣的無聊問題了。

真正牛逼的人,到哪裡都會牛逼。

《肖申克的救贖》裡有句名言: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像安迪這樣的嚮往自由的人來說,一個小小的監獄是困不住他的。

從他被關進監獄的第一天起,他就在想如何逃出去,而不是待在監獄裡坐以待斃。

而他的好基友瑞德剛好和他相反,他早已經被“體制化”,喪失對自由的渴望。

"

0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看起來包治百病的職場毒雞湯開始在網上氾濫。

但是毒雞湯再精緻也是毒雞湯,比如下面這三種:

1.

“沒有好學歷,一定要進大公司”


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學歷,那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平臺。(from 網絡)


抱歉,好的平臺往往對學歷要求很高,對於年輕人來說,學歷是最公平的求職門檻。

在一線大城市,統招本科就是一條大企業招人的門檻之一。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還有很多相似的言論:

我身高155cm,可是我就是要找個185cm的男朋友。哼,別人都能找到,我為什麼不行?我小學文憑,踏實肯幹,想進BAT,人家為啥不給我一次機會呢?我月薪2500,初中學歷,找老公必須本科文憑,月收入不能低於2萬。我家境一般,月入5000塊,找老婆一定要找個能賺錢又能顧家的。


·····

相信這類毒雞湯的人往往在找工作時候會卡在簡歷關,有些人還會抱怨公司的HR太苛刻。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HR根本就不會打開Ta的簡歷,因為高學歷人才簡歷都看不過來。

打個比方,杭州這座城市,大公司其實屈指可數,假設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有100萬人,大家都想進阿里這樣的大公司。

阿里巴巴每年只招1000人,憑啥你是這千分之一?

畢業幾年,我越來越明白這個真理:對員工來說,公司不是越大越好。

除了公司規模,薪資福利、企業文化、老闆對下屬的關懷、工作環境、員工上升通道這些因素同樣重要。



2.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

年輕人,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為什麼說年輕人你再苦再窮,也要去一線城市?(from 網絡)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的確,一線城市人均收入較高。

以農民工這個職業來說,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在北上廣一天工資300-400塊,在縣城老家頂多200,而且還經常找不到活。

一線城市能提供的工作五花八門:從3000元一月的KFC服務員,1萬一月的滴滴司機,到2-5萬一月的程序猿,應有盡有。

但是一線城市好是好,也別忘了一線城市房租高,消費貴,競爭更激烈、環境差、交通擁堵、生活節奏快的現實,而這些負面因素的直接後果是:

這些在一線城市打工的人,幸福感和存在感非常低。

除了出租房和辦公室,很多年輕人沒有娛樂沒有社交,下了班只能刷刷段子,看看抖音,孤獨是一種常態。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央視每年都會聯合統計局做“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調查結果很有意思。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常年是那些不受媒體歡迎的二三線城市。

最近三年的結果如下:

  • 2018年最具幸福感城市:
  • 南京、長沙、合肥、廣州、昆明、呼和浩特、重慶、海口、鄭州、銀川。
  • 2017年的結果是:
  • 武漢、西寧、南昌、呼和浩特、長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
  • 2016年的結果是:
  • 拉薩、成都、長春、銀川、天津、合肥、長沙、武漢、海口。


連續三年,只有一個一線城市上榜,足以說明城市越發達,市民幸福感不一定越高。

不考慮自己職業發展定位和自身競爭力水平,盲目去選擇北上廣,這並不明智。

這幾年,各大二線城市都在搶外地人才,除了提供人才補貼,有的城市甚至把落戶標準降低到了中專大專。

逃離北上廣成為了一種趨勢,大城市不再是人才唯一的出路。

適合自己的城市,就是好地方。



3.

“剛畢業別計較工資,好好積累才是王道。”


很多職場老人說:

剛畢業最重要的是積累工作經驗,不要在乎錢,有了能力就有了錢。

因為這句話,很多老闆都在背地裡笑開了花。

很多職場小白兔真的相信:自己好好工作,老闆就會主動給自己升職加薪。

更可怕的是,他們在跳槽的時候,連談薪資的底氣和談判能力都沒。

不會談錢的人,根本不可能真正成長。

我之前有個同事,工作時間比我早兩年,有次我無意間聽一個老員工私下說起工資這件事情,他說那個同事工資比我工資低蠻多,但是崗位級別和我是一樣的。

他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公司,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工作成果。

因為沒有工作成果,下次找工作仍然沒有漲薪的空間。

企業老闆不是傻子,他們不會給沒有實力的人高薪資。

你的收入,從側面來說也反映了你的能力和稀缺性。

正因為你談錢,你才會拼命研究怎麼賺錢,怎麼提高賺錢的核心能力。

只有這樣,你的成長速度才會像坐上火箭一樣快。

(至於怎麼談錢,這不是我在這篇文章要講的話題,也許放在下一篇講)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02

除了毒雞湯,網上還有很多正確的廢話。

年輕人,你一定要多讀書年輕人,你一定要出人頭地年輕人,你一定要多存錢年輕人,你一定要變漂亮年輕人,你一定要會說話


·······················

這些話其實都沒有錯,一般文章是通過一些負面例子,營造恐懼感,再用一些正面例子讓你覺得這種觀點很正確。

為什麼要去大公司呢? 因為小公司有太多坑了。

有數據統計,超過90%的創業公司都活不過3年

還有10%的創業公司在3年後幸運地活了下來。

但機會往往孕育在小公司裡,大公司讓普通人逆襲的機會可以說幾乎為0。

因為大公司裡有很多人精,有好的項目,人家先來的早就抓在手裡了。

你去了也是做一些邊邊角角、修修補補的事情。

而小公司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有幸加入一家項目靠譜、老闆創業經驗豐富的小公司,全程參與,從0到1去運營一個項目。

一旦成功,你能獲得遠遠超過待在大公司的收益。

即使失敗了,你相當於擁有了一段完整的創業經驗:

包括如何制定運營規則,如何吸引種子粉絲,如何打造產品,如何做推廣營銷等。

這些東西你在大公司往往接觸不到,或者只能接觸少量皮毛。

所以,別再糾結“要不要去一線城市、要不要去大公司”這樣的無聊問題了。

真正牛逼的人,到哪裡都會牛逼。

《肖申克的救贖》裡有句名言:

“恐懼讓你淪為囚犯,希望讓你重獲自由。”

像安迪這樣的嚮往自由的人來說,一個小小的監獄是困不住他的。

從他被關進監獄的第一天起,他就在想如何逃出去,而不是待在監獄裡坐以待斃。

而他的好基友瑞德剛好和他相反,他早已經被“體制化”,喪失對自由的渴望。

年輕人一定要去一線城市?這屆年輕人,正在被體制化


什麼是“體制化”呢?

就是你開始追求穩定,追求安逸的生活。

所以,你是願意做安迪還是做瑞德?

更多原創文章:

90後工作四年月入20萬,想成長多利用趨勢很重要

985高校文科生失業4個月找不到工作:不懂職業規劃,別怪專業不好

黃渤:遭遇人生低谷後,我是怎麼走出來的?

-END-

江少:90後職場作家,終身學習者,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