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

"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與人親近的萊山

作者 黃詠梅

在龍口七甲鎮,從安靜的院下村進入,我第一次看到萊山。《史記·封禪書》對這一名山有記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東萊,指的就是我眼前這座萊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蠻霸,土黃色的山體,似乎是塑於藍色天空裡的一座浮雕。進入我視線的萊山,因不受任何遮擋而顯得巨大,就連雲朵也悄悄地避閃在它身後,日光對它也格外溫柔。


"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與人親近的萊山

作者 黃詠梅

在龍口七甲鎮,從安靜的院下村進入,我第一次看到萊山。《史記·封禪書》對這一名山有記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東萊,指的就是我眼前這座萊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蠻霸,土黃色的山體,似乎是塑於藍色天空裡的一座浮雕。進入我視線的萊山,因不受任何遮擋而顯得巨大,就連雲朵也悄悄地避閃在它身後,日光對它也格外溫柔。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欒吉寨 攝

我登過很多山,包括歷史上顯赫於世的名山。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萊山時,我覺得跟它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因為它過於與人親近了,完全沒有名山的架勢。四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帝王祭山祭神的必選之地,四十七峰七十二澗十八大夼,單拎一處大做文章都可晒可炫。然而,萊山就是這個沉默的樣子,寵辱不驚。像萊山這種不加修飾的低調,你可以說是原生態,似乎除了顯赫的歷史記載之外,並沒有再多刻意的炫耀。就連上山的路,也是從山體上就勢鑿階,讓人深一腳淺一腳,體會爬山二字的真正意義。


"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與人親近的萊山

作者 黃詠梅

在龍口七甲鎮,從安靜的院下村進入,我第一次看到萊山。《史記·封禪書》對這一名山有記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東萊,指的就是我眼前這座萊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蠻霸,土黃色的山體,似乎是塑於藍色天空裡的一座浮雕。進入我視線的萊山,因不受任何遮擋而顯得巨大,就連雲朵也悄悄地避閃在它身後,日光對它也格外溫柔。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欒吉寨 攝

我登過很多山,包括歷史上顯赫於世的名山。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萊山時,我覺得跟它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因為它過於與人親近了,完全沒有名山的架勢。四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帝王祭山祭神的必選之地,四十七峰七十二澗十八大夼,單拎一處大做文章都可晒可炫。然而,萊山就是這個沉默的樣子,寵辱不驚。像萊山這種不加修飾的低調,你可以說是原生態,似乎除了顯赫的歷史記載之外,並沒有再多刻意的炫耀。就連上山的路,也是從山體上就勢鑿階,讓人深一腳淺一腳,體會爬山二字的真正意義。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當地人指著深溝底那兩條平行的稜印告訴我,這是當年秦始皇乘戰車趕山時軋出的兩道車轍。那語氣,自然、篤信。萊山有許多傳說,不是現代人為製造噱頭的虛構,而是祖祖輩輩層累、流傳下來的故事,從未間斷過。沿著這些故事,從真定寺的斷壁殘垣裡,可以聽到當年黑虎禪師的敲鐘聲;從跨溪南北的那座方橋上,可以聽到文人雅士對月吟誦的詩句;站在三島十洲的石刻之下,可以看到海中縹緲無極的仙島;遙望萊山頂的日照陰影,可以看到一隻黑虎的凜凜威勢……這些傳說,虛虛實實地構成了萊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處溝壑,每一個年代。


"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與人親近的萊山

作者 黃詠梅

在龍口七甲鎮,從安靜的院下村進入,我第一次看到萊山。《史記·封禪書》對這一名山有記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東萊,指的就是我眼前這座萊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蠻霸,土黃色的山體,似乎是塑於藍色天空裡的一座浮雕。進入我視線的萊山,因不受任何遮擋而顯得巨大,就連雲朵也悄悄地避閃在它身後,日光對它也格外溫柔。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欒吉寨 攝

我登過很多山,包括歷史上顯赫於世的名山。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萊山時,我覺得跟它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因為它過於與人親近了,完全沒有名山的架勢。四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帝王祭山祭神的必選之地,四十七峰七十二澗十八大夼,單拎一處大做文章都可晒可炫。然而,萊山就是這個沉默的樣子,寵辱不驚。像萊山這種不加修飾的低調,你可以說是原生態,似乎除了顯赫的歷史記載之外,並沒有再多刻意的炫耀。就連上山的路,也是從山體上就勢鑿階,讓人深一腳淺一腳,體會爬山二字的真正意義。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當地人指著深溝底那兩條平行的稜印告訴我,這是當年秦始皇乘戰車趕山時軋出的兩道車轍。那語氣,自然、篤信。萊山有許多傳說,不是現代人為製造噱頭的虛構,而是祖祖輩輩層累、流傳下來的故事,從未間斷過。沿著這些故事,從真定寺的斷壁殘垣裡,可以聽到當年黑虎禪師的敲鐘聲;從跨溪南北的那座方橋上,可以聽到文人雅士對月吟誦的詩句;站在三島十洲的石刻之下,可以看到海中縹緲無極的仙島;遙望萊山頂的日照陰影,可以看到一隻黑虎的凜凜威勢……這些傳說,虛虛實實地構成了萊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處溝壑,每一個年代。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與人親近的萊山

作者 黃詠梅

在龍口七甲鎮,從安靜的院下村進入,我第一次看到萊山。《史記·封禪書》對這一名山有記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太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東萊,指的就是我眼前這座萊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蠻霸,土黃色的山體,似乎是塑於藍色天空裡的一座浮雕。進入我視線的萊山,因不受任何遮擋而顯得巨大,就連雲朵也悄悄地避閃在它身後,日光對它也格外溫柔。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欒吉寨 攝

我登過很多山,包括歷史上顯赫於世的名山。說實在的,第一眼看到萊山時,我覺得跟它的地位是極不相稱的,因為它過於與人親近了,完全沒有名山的架勢。四千多年的歷史,是歷代帝王祭山祭神的必選之地,四十七峰七十二澗十八大夼,單拎一處大做文章都可晒可炫。然而,萊山就是這個沉默的樣子,寵辱不驚。像萊山這種不加修飾的低調,你可以說是原生態,似乎除了顯赫的歷史記載之外,並沒有再多刻意的炫耀。就連上山的路,也是從山體上就勢鑿階,讓人深一腳淺一腳,體會爬山二字的真正意義。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當地人指著深溝底那兩條平行的稜印告訴我,這是當年秦始皇乘戰車趕山時軋出的兩道車轍。那語氣,自然、篤信。萊山有許多傳說,不是現代人為製造噱頭的虛構,而是祖祖輩輩層累、流傳下來的故事,從未間斷過。沿著這些故事,從真定寺的斷壁殘垣裡,可以聽到當年黑虎禪師的敲鐘聲;從跨溪南北的那座方橋上,可以聽到文人雅士對月吟誦的詩句;站在三島十洲的石刻之下,可以看到海中縹緲無極的仙島;遙望萊山頂的日照陰影,可以看到一隻黑虎的凜凜威勢……這些傳說,虛虛實實地構成了萊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處溝壑,每一個年代。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龍口,登上人民日報


朱奎 攝

民間傳說的生命力,並不在於其虛玄、神妙的程度,而在於其總是承載著人們美好的願景和情感,近身於人們的生活,才得以口口相傳。圍繞萊山,我聽到了很多在當地流傳的故事,竟不覺得離譜。萊山八景之一的古洞朝陽,根據《登州府志》記載,唐太宗東征時,行至此洞,有二黑虎擋路,車馬莫敢過,在洞內修行的黑虎禪師呵之使行。唐太宗又詢問東征之事,禪師答曰:決勝。唐太宗果然凱旋,為禪師建寺賜名“真定”。黑虎洞口只有半人高,洞內也只有六尺高,我蜷縮著身子鑽進去,就著洞口的微光才看清,洞不到十平方米,只能容七八個人站立,洞頂被一塊巨大的岩石壓著。當地的朋友告訴我,抗戰時期,萊山曾建有我黨的兵工廠——膠東第一兵工廠,在真定寺內創辦了我黨在山東省最早的抗戰報紙——《大眾報》,當時所印的報紙就藏匿在這黑虎洞內,得以躲過日本兵的大搜捕。

萊山之近,就因為它跟這些傳說一起,容身於尋常百姓家。如同山邊那個不起眼的“大土堆”,卻是春秋時期的故城牆。隔離帶並不森嚴,幾乎伸手可觸,與當地居民住戶相距亦不超過五十米。傍晚的炊煙升起,遠遠看去,就像城牆裡還護著當時人們生活的全景。時光和距離就在這方土堆後了。

觀萊山歸來,夜宿萬松浦書院。書院的人拿出一部厚厚的《徐福傳》給我看。這是萬松浦書院歷時十年編著的成果。據考證,徐福就是龍口人,當年秦始皇遣他率三千人出海尋找長生不老仙藥,一去不復返。對於一支消失於茫茫大海的隊伍,留下一連串的謎團,令史學家苦苦求解。

在萬松浦書院的牆上,掛著一張張作家照片,我一個個認過去,感到無比親近。他們筆下創造了多少故事,寫過了多少生離與死別,多少愛恨與恩怨,虛虛實實的故事表達著動人的情感。正是這些情感使得紙上的文字與人親近起來,流傳下來。徜徉在松林小道,聽著朋友們在身邊說說笑笑,於幽暗中,我又看見了日光下那座萊山,沉默,讓人親近。

作者:黃詠梅

來源《人民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