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有三任皇后,每一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任皇后 孝儀純皇后 康熙 青簡拂塵ls 2019-04-03

前言:皇帝與皇后是皇權時代最尊貴的人,他們掌握最廣闊的土地,擁有最忠心的將士,追求著別人觸不可及的事物,但有時候他們的驕傲與遺憾,卻和普通人無異。

乾隆,是年號,在乾隆背後的男子,名叫愛新覺羅弘曆。康熙五十年,弘曆出生在北京的雍親王府,歷史描述:博聞強識。但彼時,他並不是閃耀的天之驕子,因為他的父親愛新覺羅胤禛,還是個沉默寡言的親王,祖父玄燁的皇子,還在不斷出生。

康熙六十年,皇帝前往圓明園避暑,在此地爺爺第一次見到了孫子,覺得小孫子的聰明和氣度都是非凡的(另一種說法是在親王府第一次會面,這裡不做額外考證,知道就好)。隨後,發生了三件事:1,康熙回宮請到專門人士為弘曆相面。2,康熙召見鈕祜祿氏稱其“有福之人”。3,弘曆被接到聖前養育。

乾隆有三任皇后,每一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從這裡開始。乾隆所得到的就都是頂級配置了:住所(廢太子胤礽昔日住處)、婚姻、立儲。

雍正五年,四阿哥大婚,妻子是削藩功臣米思翰的孫女、察哈爾總管李榮保嫡女富察氏。富察氏滿門榮耀,同一時期家中兄弟九人,未來都是國家的肱骨之臣。

對於富察皇后,歷史中是有無數美譽的,比如她不喜佩戴金銀,獨以花草做飾,這是因為乾隆朝初期,厲行節約;比如弘曆生病,皇后在身邊日夜照顧;比如她死後一個“賢”字諡號。

富察生命中無法彌補的遺憾,恐怕是就是子嗣了。這一點用史料舉證:

《清史稿 列傳八 諸王七》記載:

端慧太子永鏈,高宗第二字。乾隆三年十月,殤,年九歲。哲親王永琮,高宗第七子,與端慧太子同為嫡子。端慧太子薨,高宗屬意焉。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以痘殤,方二歲。

以上史料,說的是乾隆與富察皇后有過兩個嫡子,都有議儲,但皆不幸早亡。

乾隆有三任皇后,每一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是輝發那拉氏。說到此人,我們得知她的真身還費了一番功夫。

滿人中有四支那拉氏,但是隻有兩支為正統。在史料的隻言片語裡,乾隆繼後經常稱自己為烏拉那拉。所以,後人一開始把烏拉那拉當作了繼後的姓氏。

但是隨著考古資料的豐富發展,歷史學家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欽定八旗通志》等書籍裡找到此人真實族譜,結果才得以揭曉:第二任皇后姓輝發那拉,之所以自稱烏拉那拉,屬於為了迴歸正統的攀附行為,而這類攀附,在清朝很常見。

富察皇后去世之後,當時為賢妃的輝發那拉氏接替她的位置,這在當時被認為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因為:她是弘曆最初的側福晉之一,其餘人只是妾室。

繼後的遺憾,是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皇帝的認可。乾隆在詩詞中提到過,新皇后比不上舊皇后;繼後在位的諸多儀式,規格也大大降低,就連皇后的親蠶禮,她都沒能插手。直至結局,輝發那拉以斷髮鳴怨,就不令人意外了。

乾隆有三任皇后,每一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乾隆的第三位皇后是大家的老熟人,令妃。她的遺憾,我想很多人都可以猜到,下面我們用事例道出答案:

乾隆三十年,五月初十,春夏交際,魏氏被封皇貴妃,從此開始,她是後宮裡實質的掌權人,統攝六宮,接受嬪妃請安。但她不是皇后。

乾隆三十八年,深冬,十五阿哥被祕密立儲,令皇貴妃有了未來做太后的資格,但彼時,她不是皇后。

乾隆四十年,皇貴妃薨,儀仗僅比皇后規格少一副,其數量大大超過了皇貴妃該有的,並且在陪葬品中人們可見東珠的身影。即便如此,她那時仍不是皇后。

那麼令妃的遺憾,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生前未坐上後位。

乾隆有三任皇后,每一個都給後人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後記:

所謂遺憾,是由於不可抗力讓當事人感到後悔、或者不足的事情,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歷史人物真實的心理活動,富察雖然早亡,也許自認人生豐富;繼後雖然沒有善終,或許早就不留戀榮華;令妃雖然只差一步,未必沒有得到滿足。所以斟酌以後,題目定為“給後人留下的遺憾”而不是“自己的遺憾”。

但是站在後人的角度,筆者也不過是一份子,在筆者看來,以上是遺憾,可是在其他人看來,以上也可以是浮雲,而非定論。

本文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