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達闥科技是這一片藍海中的獨角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初,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總部設在北京,同時在深圳、成都、美國硅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其雲端機器人系統架構由“雲端大腦”、“神經網絡”和機器人控制器組成,能夠同時操作大量智能安全機器人。終端設計上,達闥科技採用“一片雙芯”、虛擬化雙操作系統等技術,將安全環境與互聯環境嚴格物理隔離,為最終用戶提升業務安全性。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達闥科技是這一片藍海中的獨角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初,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總部設在北京,同時在深圳、成都、美國硅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其雲端機器人系統架構由“雲端大腦”、“神經網絡”和機器人控制器組成,能夠同時操作大量智能安全機器人。終端設計上,達闥科技採用“一片雙芯”、虛擬化雙操作系統等技術,將安全環境與互聯環境嚴格物理隔離,為最終用戶提升業務安全性。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目前,達闥科技旗下擁有Cloud Pepper服務型機器人、安保機器人、雲端AI拉曼物質檢測終端、安保巡邏機器人、全球操控抓取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DATA等智能產品。截至2019年3月31日,達闥科技在國內擁有62項註冊專利,海外註冊專利7項,中國和海外分別有579項和505項待批專利申請。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達闥科技在雲端智能關鍵安全技術、區塊鏈等方面的專利擁有量排名全球第九位。公司的前六大客戶是廣州捷思都能源有限公司、廣州駿悅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d.com LLC、京協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河北源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信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雲機器人及服務是達闥科技重點發展的業務,但目前仍依靠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獲得絕大部分收入,一季度這兩部分收入合計佔總收入的95.3%。

雲AI解決方案業務是指銷售嵌入了相應端到端雲AI操作系統的智能設備和處理解決方案,主要用於智慧城市項目。智能設備業務包括銷售智能通信設備,如機器人控制器和智能手機。雲機器人和服務業務主要是銷售或租賃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和處理服務,比如Cloud Pepper雲機器人,智能光學探測器、雲拉曼傳感器等檢測設備,一季度僅佔收入的2.6%。

該公司在招股書表示,隨著公司越來越多專注於核心雲機器人和服務的商業化上,預計來自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尤其是後者)的收入會下降,但公司無法確保雲機器人系統成功商業化。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達闥科技是這一片藍海中的獨角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初,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總部設在北京,同時在深圳、成都、美國硅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其雲端機器人系統架構由“雲端大腦”、“神經網絡”和機器人控制器組成,能夠同時操作大量智能安全機器人。終端設計上,達闥科技採用“一片雙芯”、虛擬化雙操作系統等技術,將安全環境與互聯環境嚴格物理隔離,為最終用戶提升業務安全性。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目前,達闥科技旗下擁有Cloud Pepper服務型機器人、安保機器人、雲端AI拉曼物質檢測終端、安保巡邏機器人、全球操控抓取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DATA等智能產品。截至2019年3月31日,達闥科技在國內擁有62項註冊專利,海外註冊專利7項,中國和海外分別有579項和505項待批專利申請。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達闥科技在雲端智能關鍵安全技術、區塊鏈等方面的專利擁有量排名全球第九位。公司的前六大客戶是廣州捷思都能源有限公司、廣州駿悅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d.com LLC、京協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河北源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信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雲機器人及服務是達闥科技重點發展的業務,但目前仍依靠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獲得絕大部分收入,一季度這兩部分收入合計佔總收入的95.3%。

雲AI解決方案業務是指銷售嵌入了相應端到端雲AI操作系統的智能設備和處理解決方案,主要用於智慧城市項目。智能設備業務包括銷售智能通信設備,如機器人控制器和智能手機。雲機器人和服務業務主要是銷售或租賃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和處理服務,比如Cloud Pepper雲機器人,智能光學探測器、雲拉曼傳感器等檢測設備,一季度僅佔收入的2.6%。

該公司在招股書表示,隨著公司越來越多專注於核心雲機器人和服務的商業化上,預計來自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尤其是後者)的收入會下降,但公司無法確保雲機器人系統成功商業化。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業績方面,達闥科技總收入從2017年的1920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21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29.1%。今年1-3月收入同比減少62.1%至124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受智慧城市項目相關的採購交付時間影響,雲AI解決方案收入減少。4-5月,公司確認收入約1.3億美元,主要與雲AI解決方案完成交付有關。智慧城市項目的購買交付時間會導致雲AI解決方案在不同時期大幅波動。

扣除收入成本之後,毛利所剩無幾,2017年毛利率不足1%,2018年為5.3%,今年一季度上升至9.8%。加上營業費用高企,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達闥科技淨虧損4770萬美元,2018年淨虧損擴大至1.57億美元。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即排除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後,經調整淨虧損從2017年的3730萬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6770萬美元。今年一季度,由於研發費用大幅減少,經調整淨虧損才從1260萬美元收窄至940萬美元。

從費用構成看,研發支出是最主要的營業費用,2017及2018年分別佔總營收117.9%、44.7%。今年一季度,由於產品開發週期的原因,樣品成本和測試材料成本降低,使得研發支出同比減少55.89%,佔總營收的比例也降至29.8%。不過,這不能解讀為公司減少研發投入,因為研發人員數量是增加的。截至2019年3月末,達闥科技工程師團隊人數459名,其中約43%擁有研究生學歷。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達闥科技是這一片藍海中的獨角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初,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總部設在北京,同時在深圳、成都、美國硅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其雲端機器人系統架構由“雲端大腦”、“神經網絡”和機器人控制器組成,能夠同時操作大量智能安全機器人。終端設計上,達闥科技採用“一片雙芯”、虛擬化雙操作系統等技術,將安全環境與互聯環境嚴格物理隔離,為最終用戶提升業務安全性。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目前,達闥科技旗下擁有Cloud Pepper服務型機器人、安保機器人、雲端AI拉曼物質檢測終端、安保巡邏機器人、全球操控抓取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DATA等智能產品。截至2019年3月31日,達闥科技在國內擁有62項註冊專利,海外註冊專利7項,中國和海外分別有579項和505項待批專利申請。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達闥科技在雲端智能關鍵安全技術、區塊鏈等方面的專利擁有量排名全球第九位。公司的前六大客戶是廣州捷思都能源有限公司、廣州駿悅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d.com LLC、京協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河北源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信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雲機器人及服務是達闥科技重點發展的業務,但目前仍依靠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獲得絕大部分收入,一季度這兩部分收入合計佔總收入的95.3%。

雲AI解決方案業務是指銷售嵌入了相應端到端雲AI操作系統的智能設備和處理解決方案,主要用於智慧城市項目。智能設備業務包括銷售智能通信設備,如機器人控制器和智能手機。雲機器人和服務業務主要是銷售或租賃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和處理服務,比如Cloud Pepper雲機器人,智能光學探測器、雲拉曼傳感器等檢測設備,一季度僅佔收入的2.6%。

該公司在招股書表示,隨著公司越來越多專注於核心雲機器人和服務的商業化上,預計來自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尤其是後者)的收入會下降,但公司無法確保雲機器人系統成功商業化。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業績方面,達闥科技總收入從2017年的1920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21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29.1%。今年1-3月收入同比減少62.1%至124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受智慧城市項目相關的採購交付時間影響,雲AI解決方案收入減少。4-5月,公司確認收入約1.3億美元,主要與雲AI解決方案完成交付有關。智慧城市項目的購買交付時間會導致雲AI解決方案在不同時期大幅波動。

扣除收入成本之後,毛利所剩無幾,2017年毛利率不足1%,2018年為5.3%,今年一季度上升至9.8%。加上營業費用高企,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達闥科技淨虧損4770萬美元,2018年淨虧損擴大至1.57億美元。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即排除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後,經調整淨虧損從2017年的3730萬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6770萬美元。今年一季度,由於研發費用大幅減少,經調整淨虧損才從1260萬美元收窄至940萬美元。

從費用構成看,研發支出是最主要的營業費用,2017及2018年分別佔總營收117.9%、44.7%。今年一季度,由於產品開發週期的原因,樣品成本和測試材料成本降低,使得研發支出同比減少55.89%,佔總營收的比例也降至29.8%。不過,這不能解讀為公司減少研發投入,因為研發人員數量是增加的。截至2019年3月末,達闥科技工程師團隊人數459名,其中約43%擁有研究生學歷。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過去兩年多,銷售和營銷費用加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同比猛增1.3倍,成為最大的營業費用支出項,主要是由於銷售人員薪資和福利上升,及新產發佈後市場諮詢服務增加。或許這也與公司加大營銷力度,擴大客戶群有關,畢竟公司目前的客戶集中度非常高,六大客戶貢獻公司97%營收。

再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表,2017年、2018年達闥科技負債率分別為101.65%、222.57%,到今年3月末繼續攀升至244.22%。經營活動現金流也一直為負。


"

近日,中國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達闥科技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擬於紐交所上市,代碼為“CMDS”,預計融資5億美元。

伴隨人口老齡化加劇、結構性勞動力短缺及人工成本上升,智能機器人的需求被激發,各類機器人也越來越多應用於工廠、倉庫、酒店、醫院、商店和家庭等場景。一片藍海隨之誕生。

根據Frost&Sullivan,以銷售額計,全球機器人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484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3年將以21.6%的年複合增速增加到2010億美元。與此同時,雲機器人的增速更快,預計2018-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達到55.3%,市場規規模擴大至1030億美元。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達闥科技是這一片藍海中的獨角獸。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初,是全球首家雲端智能機器人運營商,總部設在北京,同時在深圳、成都、美國硅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其雲端機器人系統架構由“雲端大腦”、“神經網絡”和機器人控制器組成,能夠同時操作大量智能安全機器人。終端設計上,達闥科技採用“一片雙芯”、虛擬化雙操作系統等技術,將安全環境與互聯環境嚴格物理隔離,為最終用戶提升業務安全性。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目前,達闥科技旗下擁有Cloud Pepper服務型機器人、安保機器人、雲端AI拉曼物質檢測終端、安保巡邏機器人、全球操控抓取型機器人、機器人控制器DATA等智能產品。截至2019年3月31日,達闥科技在國內擁有62項註冊專利,海外註冊專利7項,中國和海外分別有579項和505項待批專利申請。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達闥科技在雲端智能關鍵安全技術、區塊鏈等方面的專利擁有量排名全球第九位。公司的前六大客戶是廣州捷思都能源有限公司、廣州駿悅來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d.com LLC、京協科技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河北源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智信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雲機器人及服務是達闥科技重點發展的業務,但目前仍依靠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獲得絕大部分收入,一季度這兩部分收入合計佔總收入的95.3%。

雲AI解決方案業務是指銷售嵌入了相應端到端雲AI操作系統的智能設備和處理解決方案,主要用於智慧城市項目。智能設備業務包括銷售智能通信設備,如機器人控制器和智能手機。雲機器人和服務業務主要是銷售或租賃一系列機器人產品和處理服務,比如Cloud Pepper雲機器人,智能光學探測器、雲拉曼傳感器等檢測設備,一季度僅佔收入的2.6%。

該公司在招股書表示,隨著公司越來越多專注於核心雲機器人和服務的商業化上,預計來自雲AI解決方案和智能設備業務(尤其是後者)的收入會下降,但公司無法確保雲機器人系統成功商業化。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業績方面,達闥科技總收入從2017年的1920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的1.21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29.1%。今年1-3月收入同比減少62.1%至124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受智慧城市項目相關的採購交付時間影響,雲AI解決方案收入減少。4-5月,公司確認收入約1.3億美元,主要與雲AI解決方案完成交付有關。智慧城市項目的購買交付時間會導致雲AI解決方案在不同時期大幅波動。

扣除收入成本之後,毛利所剩無幾,2017年毛利率不足1%,2018年為5.3%,今年一季度上升至9.8%。加上營業費用高企,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達闥科技淨虧損4770萬美元,2018年淨虧損擴大至1.57億美元。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即排除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後,經調整淨虧損從2017年的3730萬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6770萬美元。今年一季度,由於研發費用大幅減少,經調整淨虧損才從1260萬美元收窄至940萬美元。

從費用構成看,研發支出是最主要的營業費用,2017及2018年分別佔總營收117.9%、44.7%。今年一季度,由於產品開發週期的原因,樣品成本和測試材料成本降低,使得研發支出同比減少55.89%,佔總營收的比例也降至29.8%。不過,這不能解讀為公司減少研發投入,因為研發人員數量是增加的。截至2019年3月末,達闥科技工程師團隊人數459名,其中約43%擁有研究生學歷。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過去兩年多,銷售和營銷費用加速增長,今年一季度同比猛增1.3倍,成為最大的營業費用支出項,主要是由於銷售人員薪資和福利上升,及新產發佈後市場諮詢服務增加。或許這也與公司加大營銷力度,擴大客戶群有關,畢竟公司目前的客戶集中度非常高,六大客戶貢獻公司97%營收。

再看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表,2017年、2018年達闥科技負債率分別為101.65%、222.57%,到今年3月末繼續攀升至244.22%。經營活動現金流也一直為負。


望著雲端機器人“藍海”,達闥科技仍靠賣通信設備賺錢


負債率,現金告急,於是上市融資成為了達闥科技想要抓住的“稻草”。根據招股書,此次IPO募資5億美元,計劃約40%用於研發,20%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系統建設和產能擴張,20%用於開發銷售渠道和擴大市場份額等,剩餘約10%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至於投資者是否願意投上一票,最主要還是看行業和公司的增長前景。長期來看,按照時代發展趨勢,機器人的潛在市場規模和增速確實都非常高。但也不可否認,短期內大規模商用還存在諸多難點。例如,機器人目前的能力還不能滿足用戶期望,缺乏大眾化的應用場景,而且價格還很高,不能被廣泛的市場用戶接受。另外,隱私、安全和數據保護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達闥科技雖然目前是行業內領先的企業,但和所有依靠創新驅動的公司一樣,技術複雜導致成本過高或研發週期過長,可能會導致創新失敗,被其他競爭者超越。研發項目需要依靠強大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表來哺育,目前達闥科技顯然還不滿足這一條件,扭虧為盈之路依然漫長且困難重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