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早期:利克里德開啟人機交互世界的大門

AI早期:利克里德開啟人機交互世界的大門

雷鋒網注:【 圖片來源:IEEE所有者:Philip Preston/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

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點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名研究生通過SDS Sigma 7計算機,向斯坦福研究所的計算機發送了信息,而斯坦福研究所位於幾百英里外的門洛帕克。這則信息一共由兩個字母組成,上面寫著:“LO”(也有“瞧”的意思),然而,這名學生原本打算髮送“LOGIN”(登錄),但是,支持傳輸信息的網絡ARPANET在整則信息輸入之前就崩潰了。

在互聯網的歷史上,這一時刻標誌著在線交流新時代的開啟。然而,人們常常忘記的是,ARPANET的背後是J.C.R. Licklider(利克里德)對人機共生的美好願景。

20世紀50年代末,Licklider在一家小型諮詢公司工作,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他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新機器不斷延伸人類智慧,Licklider對它們的工作原理十分好奇,開始鑽研這個新興領域。當時,他閱覽了一些文獻,發現程序員旨在“教導”這些機器如何執行已有的人類活動,如國際象棋或語言翻譯,而機器在這些方面比人類更強,效率更高。

Licklider對這種機器智能概念並不滿意,他認為,問題在於現有範式將人類和機器視為智力等同的存在。事實上,人類和機器在認知能力或其他能力上根本不同。人類擅長某些智力活動,比如需要創造力和判斷力的活動。而計算機擅長於其他活動,比如記憶數據並快速處理。

所以,Licklider沒有讓計算機模仿人類的智力活動,而是提倡人類與機器合作,儘可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他表示,這種策略會將人們的焦點從競爭轉移(如計算機與人類的國際象棋比賽),從而促進前所未有的智能活動蓬勃發展。

1960年,在一篇題為“人機共生”的論文中,Licklider闡述了他的想法。“我希望不久的將來,人類大腦能和計算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由此產生的夥伴關係是我們當今無法想象的,數據處理也不再依賴於當今的信息處理機器。”然而,這種共生關係在當時就已經有所體現,比如由計算機、網絡設備和的操作人員組成的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該系統在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應用於觀察美國領空的情況。

1963年,Licklider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當時叫ARPA,現在叫DARPA)擔任主任。在那裡,他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尤其是打造一個“星際計算機網絡”,他對這件事情特別執著。但是,人類和機器組成的團隊巨大且分散,他需要一種高效的方式來推動進步,從而跟上程序語言和技術協議的發展。他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建立一個通訊網絡,把工作人員和機器聯繫起來。

Licklider在一份書面文件裡解釋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建立這樣一個網絡所面臨的挑戰,類似於讓科幻小說家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完全不相關的‘智人’開始溝通?

雖然,Licklider在這個網絡的項目集齊啟動資金之前就離開了ARPA,但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他最初的遠大理想成為ARPANET發展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ARPANET發展成我們現在所知的互聯網,人們開始明白,這種新型通信網絡正是人類和機器之間合作的表現,這個共生有機體就像比利時控制論學家Francis Heylighen所說的那樣,像一個“全球大腦”。

今天,機器學習應用的飛躍大多都是由人與機器共同協作來完成的。例如,卡車運輸業正在儘可能地尋找方法,讓人類駕駛者和計算機系統發揮各自的優勢,更有效地運送貨物。同樣在交通領域,Uber開發了一套系統,比如進出高速公路時,人類負責完成需要高技能的駕駛任務,而機器則計算駕駛時間。

雖然現在人機共生的例子越來越多,但人們仍然認為機器智能是具有人類水平認知能力的超級計算機的附屬品。實際上,Licklider所設想的半機械人時代已經到來: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人機共生的世界裡,或者像他所說的“生活在兩個不同有機體的親密聯繫中,甚至是緊密結合中”。

Licklider的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思想讓我們更加專注於合作,而不是專注於被機器取代的可能性。

雷鋒網注:本文編譯自IEEE

雷鋒網注:【封面圖片來源:網站名IEEE,所有者:Philip Preston/The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