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財務數據方面,根據曠視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期產生了52億元的鉅額虧損。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行業的一大風口方向,在前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瘋狂融資燒錢發展已經成為常態。而作為早前兩年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獨角獸,曠視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在外界看來本次曠視科技流血上市,再一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落地場景匱乏、盈利難等長期以來的問題凸顯出來。在自2018年以來資本寒流和對AI熱度驟減的大背景下,曠視科技本次通過在港股上市融資的前景不免讓外界擔憂。

鉅虧背後的實際盈虧表現

從財報數據來看,曠視的虧損持續擴大,虧損增幅遠高於營收增幅,這應該是讓潛在投資者最糾結的核心所在。曠視在招股書中對於2019上半年鉅額虧損解釋為: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也是由於在曠視的業績體系裡有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

受港交所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賬面鉅虧的情況,其實之前在小米、美圖等港股企業上市前也發生過。

曠視還放出了經過調整後的淨利表現,經過調整之後,曠視在2018年全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在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了3270萬元的淨利。若按照調整後的算法,曠視似乎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還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期間,曠視科技分別從政府方面獲得補貼200萬元、6330萬元、9200萬元及4470萬元的計入其他收入。若照此來看目前曠視科技在實際業務運營上並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

"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財務數據方面,根據曠視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期產生了52億元的鉅額虧損。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行業的一大風口方向,在前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瘋狂融資燒錢發展已經成為常態。而作為早前兩年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獨角獸,曠視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在外界看來本次曠視科技流血上市,再一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落地場景匱乏、盈利難等長期以來的問題凸顯出來。在自2018年以來資本寒流和對AI熱度驟減的大背景下,曠視科技本次通過在港股上市融資的前景不免讓外界擔憂。

鉅虧背後的實際盈虧表現

從財報數據來看,曠視的虧損持續擴大,虧損增幅遠高於營收增幅,這應該是讓潛在投資者最糾結的核心所在。曠視在招股書中對於2019上半年鉅額虧損解釋為: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也是由於在曠視的業績體系裡有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

受港交所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賬面鉅虧的情況,其實之前在小米、美圖等港股企業上市前也發生過。

曠視還放出了經過調整後的淨利表現,經過調整之後,曠視在2018年全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在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了3270萬元的淨利。若按照調整後的算法,曠視似乎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還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期間,曠視科技分別從政府方面獲得補貼200萬元、6330萬元、9200萬元及4470萬元的計入其他收入。若照此來看目前曠視科技在實際業務運營上並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毛利率方面,曠視的招股說明書提到,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裡,其毛利率為64.6%。相較於2016年的31%提升了一倍多,但從計算機視覺這類以軟件的領域來看這個毛利率其實並不是良好,如果參考到曠視早涉足硬件的因素,和AI語音標杆科大訊飛的50.45%相比,曠視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可觀。

曠視的業績數據在實際上雖然沒有鉅虧52億表現出的那麼差,但作為一家商業化不夠成熟人工智能公司,其燒錢的程度也非常突出。

根據曠視科技的招股說明,和很多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一樣,研發投入是其最大頭的開支項。從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研發開支分別為7816.5萬、2.05億和6.13億,複合增長率約300%。

上半年研發投入為4.68億,佔整體收入的49%。與2018年的76.7%相比,佔比有所下降。曠視解釋稱,是由於規模經濟所致。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方面員工為1432名(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佔整體研發支出的66%,照此計算,曠視科技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為43萬。

在整個科技行業,人工智能被認為下一個風口,對於AI人才的爭奪也非常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I研發領域的薪酬普遍高於其他研發從業者,人才資源也是這類企業現階段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曠視科技閃耀的吸金史

2017年6月,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曠視位列第11位,在同時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二。

曠視科技的創立在坊間一直頂著頗具神祕色彩的頂級計算機人才搖籃——清華“姚班”的光環,三位年輕創始人以“Face++”深度學習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嶄露頭角成為AI四小龍之一。

"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財務數據方面,根據曠視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期產生了52億元的鉅額虧損。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行業的一大風口方向,在前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瘋狂融資燒錢發展已經成為常態。而作為早前兩年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獨角獸,曠視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在外界看來本次曠視科技流血上市,再一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落地場景匱乏、盈利難等長期以來的問題凸顯出來。在自2018年以來資本寒流和對AI熱度驟減的大背景下,曠視科技本次通過在港股上市融資的前景不免讓外界擔憂。

鉅虧背後的實際盈虧表現

從財報數據來看,曠視的虧損持續擴大,虧損增幅遠高於營收增幅,這應該是讓潛在投資者最糾結的核心所在。曠視在招股書中對於2019上半年鉅額虧損解釋為: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也是由於在曠視的業績體系裡有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

受港交所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賬面鉅虧的情況,其實之前在小米、美圖等港股企業上市前也發生過。

曠視還放出了經過調整後的淨利表現,經過調整之後,曠視在2018年全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在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了3270萬元的淨利。若按照調整後的算法,曠視似乎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還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期間,曠視科技分別從政府方面獲得補貼200萬元、6330萬元、9200萬元及4470萬元的計入其他收入。若照此來看目前曠視科技在實際業務運營上並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毛利率方面,曠視的招股說明書提到,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裡,其毛利率為64.6%。相較於2016年的31%提升了一倍多,但從計算機視覺這類以軟件的領域來看這個毛利率其實並不是良好,如果參考到曠視早涉足硬件的因素,和AI語音標杆科大訊飛的50.45%相比,曠視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可觀。

曠視的業績數據在實際上雖然沒有鉅虧52億表現出的那麼差,但作為一家商業化不夠成熟人工智能公司,其燒錢的程度也非常突出。

根據曠視科技的招股說明,和很多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一樣,研發投入是其最大頭的開支項。從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研發開支分別為7816.5萬、2.05億和6.13億,複合增長率約300%。

上半年研發投入為4.68億,佔整體收入的49%。與2018年的76.7%相比,佔比有所下降。曠視解釋稱,是由於規模經濟所致。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方面員工為1432名(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佔整體研發支出的66%,照此計算,曠視科技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為43萬。

在整個科技行業,人工智能被認為下一個風口,對於AI人才的爭奪也非常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I研發領域的薪酬普遍高於其他研發從業者,人才資源也是這類企業現階段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曠視科技閃耀的吸金史

2017年6月,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曠視位列第11位,在同時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二。

曠視科技的創立在坊間一直頂著頗具神祕色彩的頂級計算機人才搖籃——清華“姚班”的光環,三位年輕創始人以“Face++”深度學習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嶄露頭角成為AI四小龍之一。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處在人工智能爆發風口的曠視備受資本追捧,和其他獨角獸一樣,在一級市場的融資過程總伴隨著估值過高的質疑,本次曠視尋求上市的展望之一也是在二級市場為前期投資人的尋求回報。

曠視科技最近的一輪融資發生在2019年5月8日,當日曠視宣佈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至此包含第一階段的額度其D輪總融資額達約7.5 億美元。參與D輪融資的投資者眾多,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和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

曠視科技最初的天使和A輪階段是由聯想創投達成,曠視成立於2011年,當年北京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A輪投資者的身份獲得了曠視科技20%的股份。經過近些年多輪融資稀釋,截止目前聯想所持股比例合計為1.17%。

曠視科技最引人矚目的融資進展是引入了阿里系資金,在2014年,螞蟻金服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通過投資獲得15%的股份。在此後的多輪融資裡,阿里系的螞蟻金服API基金通過多番變更和跟投,共持有曠視科技14.33%的股份,而同屬阿里系的淘寶中國也通過參與跟投持有15.08%的股份。

據曠視招股書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自A到D的4輪共計12次的融資,融資累計金額達到13.49億美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而曠視科技的估值也達到了113.92億美元,約合800億元人民幣。

曠視上市後破發的可能性

近年來港股市場並不被看好,新概念股遭遇破發、市值被低估的狀況頻現,早前有消息傳曠視尋求從科創板上市,因為資本市場對剛出臺不久的科創板抱有極大熱情。科創板雖然也允許虧損企業上市,但科創板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要求比較高。而曠視科技的財報數據較為難堪,加上AI領域擠泡沫的大環境因素,曠視在科創板的上市的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曠視在主業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競爭對手虹軟科技於7月22日登陸科創版,可以看做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第一股,近日虹軟登陸科創板後發佈的首份財報數據引發關注,本次財報顯示虹軟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76億元,同比增長38.42%;淨利潤 9574.06萬元,同比增長72.55%。目前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市值約為258億,而曠視的估值已經高達約800億元。

"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財務數據方面,根據曠視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期產生了52億元的鉅額虧損。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行業的一大風口方向,在前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瘋狂融資燒錢發展已經成為常態。而作為早前兩年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獨角獸,曠視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在外界看來本次曠視科技流血上市,再一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落地場景匱乏、盈利難等長期以來的問題凸顯出來。在自2018年以來資本寒流和對AI熱度驟減的大背景下,曠視科技本次通過在港股上市融資的前景不免讓外界擔憂。

鉅虧背後的實際盈虧表現

從財報數據來看,曠視的虧損持續擴大,虧損增幅遠高於營收增幅,這應該是讓潛在投資者最糾結的核心所在。曠視在招股書中對於2019上半年鉅額虧損解釋為: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也是由於在曠視的業績體系裡有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

受港交所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賬面鉅虧的情況,其實之前在小米、美圖等港股企業上市前也發生過。

曠視還放出了經過調整後的淨利表現,經過調整之後,曠視在2018年全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在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了3270萬元的淨利。若按照調整後的算法,曠視似乎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還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期間,曠視科技分別從政府方面獲得補貼200萬元、6330萬元、9200萬元及4470萬元的計入其他收入。若照此來看目前曠視科技在實際業務運營上並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毛利率方面,曠視的招股說明書提到,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裡,其毛利率為64.6%。相較於2016年的31%提升了一倍多,但從計算機視覺這類以軟件的領域來看這個毛利率其實並不是良好,如果參考到曠視早涉足硬件的因素,和AI語音標杆科大訊飛的50.45%相比,曠視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可觀。

曠視的業績數據在實際上雖然沒有鉅虧52億表現出的那麼差,但作為一家商業化不夠成熟人工智能公司,其燒錢的程度也非常突出。

根據曠視科技的招股說明,和很多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一樣,研發投入是其最大頭的開支項。從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研發開支分別為7816.5萬、2.05億和6.13億,複合增長率約300%。

上半年研發投入為4.68億,佔整體收入的49%。與2018年的76.7%相比,佔比有所下降。曠視解釋稱,是由於規模經濟所致。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方面員工為1432名(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佔整體研發支出的66%,照此計算,曠視科技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為43萬。

在整個科技行業,人工智能被認為下一個風口,對於AI人才的爭奪也非常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I研發領域的薪酬普遍高於其他研發從業者,人才資源也是這類企業現階段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曠視科技閃耀的吸金史

2017年6月,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曠視位列第11位,在同時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二。

曠視科技的創立在坊間一直頂著頗具神祕色彩的頂級計算機人才搖籃——清華“姚班”的光環,三位年輕創始人以“Face++”深度學習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嶄露頭角成為AI四小龍之一。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處在人工智能爆發風口的曠視備受資本追捧,和其他獨角獸一樣,在一級市場的融資過程總伴隨著估值過高的質疑,本次曠視尋求上市的展望之一也是在二級市場為前期投資人的尋求回報。

曠視科技最近的一輪融資發生在2019年5月8日,當日曠視宣佈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至此包含第一階段的額度其D輪總融資額達約7.5 億美元。參與D輪融資的投資者眾多,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和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

曠視科技最初的天使和A輪階段是由聯想創投達成,曠視成立於2011年,當年北京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A輪投資者的身份獲得了曠視科技20%的股份。經過近些年多輪融資稀釋,截止目前聯想所持股比例合計為1.17%。

曠視科技最引人矚目的融資進展是引入了阿里系資金,在2014年,螞蟻金服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通過投資獲得15%的股份。在此後的多輪融資裡,阿里系的螞蟻金服API基金通過多番變更和跟投,共持有曠視科技14.33%的股份,而同屬阿里系的淘寶中國也通過參與跟投持有15.08%的股份。

據曠視招股書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自A到D的4輪共計12次的融資,融資累計金額達到13.49億美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而曠視科技的估值也達到了113.92億美元,約合800億元人民幣。

曠視上市後破發的可能性

近年來港股市場並不被看好,新概念股遭遇破發、市值被低估的狀況頻現,早前有消息傳曠視尋求從科創板上市,因為資本市場對剛出臺不久的科創板抱有極大熱情。科創板雖然也允許虧損企業上市,但科創板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要求比較高。而曠視科技的財報數據較為難堪,加上AI領域擠泡沫的大環境因素,曠視在科創板的上市的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曠視在主業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競爭對手虹軟科技於7月22日登陸科創版,可以看做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第一股,近日虹軟登陸科創板後發佈的首份財報數據引發關注,本次財報顯示虹軟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76億元,同比增長38.42%;淨利潤 9574.06萬元,同比增長72.55%。目前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市值約為258億,而曠視的估值已經高達約800億元。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業務層面,從計算機視覺起家的曠視科技相比虹軟涉獵的更廣,目前,曠視科技的業務劃分為三大類: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又分為SaaS和個人設備兩類業務)、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和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

招股說明書顯示,曠視科技在近三年的城市互聯網解決方案營收佔比提升迅猛,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內達到了6.95億元,佔比為73.2%。個人物聯網業務(SaaS和個人設備)已經退居為曠視的第二大營收佔比業務。

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包括算法、軟件及涉及硬件的人工智能賦能的傳感器。主要有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府)和智慧社區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企),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這一業務的國內客戶有339個,覆蓋城市112個。

從曠視的招股書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五大客戶合計佔總收入的34.1%。而曠視科技最大的兩位客戶均為中國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政府)。

除了(包含國家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政府這類大客戶外,曠視科技的另一部分主要客戶集中於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富士康、聯想、華潤集團、中信銀行等企業龍頭。

但是業內人士分析,過度依賴於政企業務的營收空間太窄,競爭導致丟失客戶的風險巨大,這意味著曠視的業務營收有依賴政府、過度集中和缺乏長期穩定性方面的風險。當然這也是整個人工智能行業在中小企業或消費端存在落地場景難,盈利難等多方面的共同問題,依賴政企行業用戶成長可能是目前的較好途徑。

在人工智能這條目前並未拓寬的賽道上,行業競爭已經十分激烈,曠視在招股書中也提到了相應風險:“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且在多個主要業務領域面對競爭。倘我們未能在現有或日後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則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會受到重大且不利影響。”

"

(驅動中國/鄧支航)在8月25日晚間,多家可靠信源曝出國內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曠視科技已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正式啟動其在香港聯交所主板申請上市的計劃。曠視科技或將成為繼小米及美團點評後第三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去年以來,曠視科技屢屢傳出即將IPO上市的消息,包括在尋求登陸科創板。本次招股書的放出總算讓傳聞坐實,曠視科技也將成為包含商湯、依圖和雲從的“AI四小龍”裡第一家衝擊上市的企業。如果排除今年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掛牌,在港股主板上市的曠視有望成為國內人工智能第一概念股。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財務數據方面,根據曠視公佈的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49億元,同期產生了52億元的鉅額虧損。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行業的一大風口方向,在前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瘋狂融資燒錢發展已經成為常態。而作為早前兩年備受追捧的人工智能獨角獸,曠視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在外界看來本次曠視科技流血上市,再一次將人工智能領域的落地場景匱乏、盈利難等長期以來的問題凸顯出來。在自2018年以來資本寒流和對AI熱度驟減的大背景下,曠視科技本次通過在港股上市融資的前景不免讓外界擔憂。

鉅虧背後的實際盈虧表現

從財報數據來看,曠視的虧損持續擴大,虧損增幅遠高於營收增幅,這應該是讓潛在投資者最糾結的核心所在。曠視在招股書中對於2019上半年鉅額虧損解釋為:虧損主要是由於曠視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及持續的研發投資。

也是由於在曠視的業績體系裡有不與實際營收和虧損相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因此曠視在招股書中指出,這些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業務情況。

受港交所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賬面鉅虧的情況,其實之前在小米、美圖等港股企業上市前也發生過。

曠視還放出了經過調整後的淨利表現,經過調整之後,曠視在2018年全年實現了整體盈利——淨利潤為3220萬元,在2019年上半年也實現了3270萬元的淨利。若按照調整後的算法,曠視似乎已經實現了連續盈利。

但要注意的是,招股書還顯示,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期間,曠視科技分別從政府方面獲得補貼200萬元、6330萬元、9200萬元及4470萬元的計入其他收入。若照此來看目前曠視科技在實際業務運營上並未實現盈利,仍處於虧損階段。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毛利率方面,曠視的招股說明書提到,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裡,其毛利率為64.6%。相較於2016年的31%提升了一倍多,但從計算機視覺這類以軟件的領域來看這個毛利率其實並不是良好,如果參考到曠視早涉足硬件的因素,和AI語音標杆科大訊飛的50.45%相比,曠視這個數據還是比較可觀。

曠視的業績數據在實際上雖然沒有鉅虧52億表現出的那麼差,但作為一家商業化不夠成熟人工智能公司,其燒錢的程度也非常突出。

根據曠視科技的招股說明,和很多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一樣,研發投入是其最大頭的開支項。從2016年到2018年,曠視的研發開支分別為7816.5萬、2.05億和6.13億,複合增長率約300%。

上半年研發投入為4.68億,佔整體收入的49%。與2018年的76.7%相比,佔比有所下降。曠視解釋稱,是由於規模經濟所致。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方面員工為1432名(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佔整體研發支出的66%,照此計算,曠視科技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為43萬。

在整個科技行業,人工智能被認為下一個風口,對於AI人才的爭奪也非常激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AI研發領域的薪酬普遍高於其他研發從業者,人才資源也是這類企業現階段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

曠視科技閃耀的吸金史

2017年6月,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全球50家最聰明公司,曠視位列第11位,在同時上榜的中國企業中排名第二。

曠視科技的創立在坊間一直頂著頗具神祕色彩的頂級計算機人才搖籃——清華“姚班”的光環,三位年輕創始人以“Face++”深度學習算法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嶄露頭角成為AI四小龍之一。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處在人工智能爆發風口的曠視備受資本追捧,和其他獨角獸一樣,在一級市場的融資過程總伴隨著估值過高的質疑,本次曠視尋求上市的展望之一也是在二級市場為前期投資人的尋求回報。

曠視科技最近的一輪融資發生在2019年5月8日,當日曠視宣佈完成D輪第二階段股權融資,至此包含第一階段的額度其D輪總融資額達約7.5 億美元。參與D輪融資的投資者眾多,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阿布扎比投資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和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

曠視科技最初的天使和A輪階段是由聯想創投達成,曠視成立於2011年,當年北京聯想之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A輪投資者的身份獲得了曠視科技20%的股份。經過近些年多輪融資稀釋,截止目前聯想所持股比例合計為1.17%。

曠視科技最引人矚目的融資進展是引入了阿里系資金,在2014年,螞蟻金服的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通過投資獲得15%的股份。在此後的多輪融資裡,阿里系的螞蟻金服API基金通過多番變更和跟投,共持有曠視科技14.33%的股份,而同屬阿里系的淘寶中國也通過參與跟投持有15.08%的股份。

據曠視招股書資料顯示,截止到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完成了自A到D的4輪共計12次的融資,融資累計金額達到13.49億美元,約合100億元人民幣。而曠視科技的估值也達到了113.92億美元,約合800億元人民幣。

曠視上市後破發的可能性

近年來港股市場並不被看好,新概念股遭遇破發、市值被低估的狀況頻現,早前有消息傳曠視尋求從科創板上市,因為資本市場對剛出臺不久的科創板抱有極大熱情。科創板雖然也允許虧損企業上市,但科創板對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要求比較高。而曠視科技的財報數據較為難堪,加上AI領域擠泡沫的大環境因素,曠視在科創板的上市的面臨的阻力可想而知。

曠視在主業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競爭對手虹軟科技於7月22日登陸科創版,可以看做名副其實的人工智能第一股,近日虹軟登陸科創板後發佈的首份財報數據引發關注,本次財報顯示虹軟科技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76億元,同比增長38.42%;淨利潤 9574.06萬元,同比增長72.55%。目前虹軟科技在科創板的市值約為258億,而曠視的估值已經高達約800億元。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在業務層面,從計算機視覺起家的曠視科技相比虹軟涉獵的更廣,目前,曠視科技的業務劃分為三大類:個人物聯網解決方案(又分為SaaS和個人設備兩類業務)、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和供應鏈物聯網解決方案。

招股說明書顯示,曠視科技在近三年的城市互聯網解決方案營收佔比提升迅猛,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務週期內達到了6.95億元,佔比為73.2%。個人物聯網業務(SaaS和個人設備)已經退居為曠視的第二大營收佔比業務。

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包括算法、軟件及涉及硬件的人工智能賦能的傳感器。主要有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府)和智慧社區管理解決方案(面向政企),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曠視這一業務的國內客戶有339個,覆蓋城市112個。

從曠視的招股書具體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五大客戶合計佔總收入的34.1%。而曠視科技最大的兩位客戶均為中國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的系統集成商(政府)。

除了(包含國家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政府這類大客戶外,曠視科技的另一部分主要客戶集中於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富士康、聯想、華潤集團、中信銀行等企業龍頭。

但是業內人士分析,過度依賴於政企業務的營收空間太窄,競爭導致丟失客戶的風險巨大,這意味著曠視的業務營收有依賴政府、過度集中和缺乏長期穩定性方面的風險。當然這也是整個人工智能行業在中小企業或消費端存在落地場景難,盈利難等多方面的共同問題,依賴政企行業用戶成長可能是目前的較好途徑。

在人工智能這條目前並未拓寬的賽道上,行業競爭已經十分激烈,曠視在招股書中也提到了相應風險:“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且在多個主要業務領域面對競爭。倘我們未能在現有或日後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則我們的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會受到重大且不利影響。”

曠視半年鉅虧52億,AI獨角獸赴港上市將面臨破發?

另外,曠視讓很多人熟悉的是其在智能手機方面的Face ID解決方案,曠視科技在手機行業的客戶包括普通用戶非常熟悉的小米、OPPO和vivo等手機廠商,曠視招股書中顯示,在設備解鎖與身份驗證方面,曠視科技已經與小米、vivo、OPPO、首汽約車等合作伙伴進行合作,並於2018年國內已發佈的搭載人臉識別設備解鎖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機型號佔比中超過70%。

至於這些採用曠視方案手機的市場份額,我們發現曠視的國產手機合作伙伴並不包括華為,而今年以來華為在國內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在Canalys數據裡華為在2019Q2的國內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31%,以38.2%的市場份額拉大和第二名的差距。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連續下跌,這意味著,目前採用曠視解決方案的安卓智能手機份額至少在國內已經出現大幅下跌。

當然對於新興領域公司,業務不夠成熟穩健也非常正常,本次曠視科技衝擊上市可以看做是一次非常考驗,短期資本投機性導致的變現或可能出現破發可能,但從科技產業方向在長週期範圍的可成長性來看,擁有核心技術的AI概念存在長期的潛力。而本次曠視選擇更加成熟的港股資本市場,或能為人工智能領域其他創業公司起到示範作用。(驅動中國/鄧支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