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康研報(likangyanbao)

回顧我國合資汽車發展史,就知道國家為什麼重視新能源汽車了!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非常火爆,股市也是發瘋。特別是最近的燃料電池技術。我們通過回顧我們的汽車發展史來看看為什麼我們的汽車工業這麼迫切需要突破。1987年7月15日,在一汽改造驗收會議上,一位74歲的老人含淚說道:"我太老了,不能再和你做第三筆生意了。"但是,我想躺在地上,把它變成一座橋,讓每個人都能踩在我的身上,共同建造一輛汽車,實現中國幾代人的汽車夢想。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勝利。半個月後,在檢查桑塔納在上海的定位時,老人突然病了。當時的上海市長對醫生說:"這是我的老腦袋,汽車工業的創始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來治療。"但這位老人仍然無法從死神手中被救出來。他對世界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同志們,我太累了,想睡一會兒。"這位老人的名字叫饒斌,是中國汽車之父。

常用社交平臺,分析了醫藥類公司,李康研報,提問交流。一、三、五公司,二、四、六讀書學習,七行業策略。

第一階段,從0到1

回顧我國合資汽車發展史,就知道國家為什麼重視新能源汽車了!

1953年,中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計劃中,有一個特殊的項目——建立第一個汽車製造廠,毛主席領導策劃了三年。同年7月15日,一汽在吉林省長春奠基。毛主席筆下的"白面書生"饒斌,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任廠長,率先邁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在蘇聯的幫助下,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輛汽車從一汽裝配線下線。這輛車的型號是CA10,它模仿蘇聯的Giss-150卡車。7月14日,12輛CA10轎車離開一汽。在這一天,無數的中國人哭了。這一天,春城變成了車城。CA10生產了近30年。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解放。它是毛主席親自命名的。這是饒斌對中國汽車工業的首次貢獻。饒斌曾是同濟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在成為一汽董事長之前,他對汽車一無所知。為了瞭解車,拜比自己年輕20多歲的普通工人當老師,並親自做每件事的細節。

今天,很多人說東北很冷,所以不能發展,但在20世紀50年代初,老一輩革命家帶著一群人在東北建立了一汽。1958年4月,一汽推出了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輛汽車。饒斌以毛主席的名言"東風壓倒西風"命名"東風"。然而,由於缺乏生產需求,東風轎車最終成為積累經驗的墊腳石。同年8月,紅旗轎車在一汽下線。紅旗沒怎麼取得過商業上的成功,但它對中國的汽車工業有著重要的意義。1969年,饒斌奉命在湖北十堰創辦第二汽車公司。第二汽車公司的項目經歷了幾次起起落落,但最終進入了第三個五年計劃,一個完全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汽車廠。出於安全考慮,二汽的位置位於湖北省的山區,困難可想而知。饒斌本人也經歷了長期的批鬥,他的生存信念是"不建好二汽死不瞑目"。終於,1975年7月1日,二汽第一輛基本兩噸半越野車正式投產。4個月後,二汽生產的汽車正式命名為"東風"。後來一汽更名為東風汽車。

第二階段,合資模式

在饒斌的帶領下,一汽和二汽使共和國的汽車工業從0發展到1,特別是一汽的"成功"為全國樹立了典範,大躍進期間,中國湧現了數百個汽車品牌。然而,除了一汽和二汽,其他工廠幾乎所有的汽車都是廢品。這是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次高潮,但由於製造過程過於粗製濫造,政府隨後進行了汽車行業歷史上的第一次"關、停、並、轉"。"野蠻生長,關停並轉"。這八個字幾乎是中國無數行業一個接一個循環的命運。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汽車工業還很落後,所有的產品故障率都很高,可靠性不好。尤其是轎車,甚至更落後。除了紅旗,當時中國更出名的是上海汽車廠的鳳凰轎車和北京汽車廠的井岡山轎車。但由於質量和成本效益令人擔憂,很快就在時間洪流中消失了。從此,汽車工業進入了"中外合資"的歷史進程。技術交易市場。正是饒斌推動了這個計劃,並與外國人進行了談判。經過長期的前期工作,1983年4月11日,第一輛在中國組裝的桑塔納轎車在上海上市。

回顧我國合資汽車發展史,就知道國家為什麼重視新能源汽車了!

一代神奇的汽車誕生了。如今,上海的出租車主要是桑塔納。1984年10月10日,中德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的合資合同簽字儀式,上海大眾汽車公司於1985年正式成立。但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汽車公司不是上海大眾,而是北京吉普,它於1983年5月5日簽訂了合同。為此,中國製定了《合資企業法》,將汽車進口關稅提高到80-120%。1994年,國家頒佈了《汽車產業政策》,要求外資通過合資公司在華生產和銷售汽車,合資汽車公司的外資比例不得超過50%。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市場基本上是由中外合資的汽車品牌壟斷的。外國汽車公司把資本主義的貪婪和吝嗇發揮到了極致,市場被別人搶佔,我們卻沒有學到技術。更嚴重的是,中國各大合資汽車公司的股東發現,雖然外國人不給技術,但自己可以躺著賺錢,他們也忘記了自己的第一顆心,甚至利用國有企業的地位壓制民營汽車公司。

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和比亞迪等民營汽車公司為獲得汽車生產許可證進行了長期的努力。2018年4月17日,發改委提出:"2018年,將取消對特殊用途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外資佔比的限制;2020年,取消對商用車外資佔比的限制;2022年,將取消對乘用車外資佔比的限制,取消對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消息一出,合資汽車概念股全線下跌。有些直接崩盤。在2014年至2017年,北汽控股累計虧損154.86億元,僅2017年全年虧損75.01億元。幾乎只有北京梅賽德斯-奔馳和北京現代的合資業務盈利,整個自主品牌潰不成軍。這是合資汽車公司的典型狀態,其優勢在於通過壟斷獲得牌照,而不是研發實力。在未來,一旦外資股票的比例放開,它們唯一的優勢就會喪失。饒斌一定沒有想到,在他死後,中國的汽車產銷能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產銷量如此之高,也一定是我們始料未及的,但是國內的合資汽車公司都無法幫助中國實現成為汽車強國的夢想。

第三階段,彎道超車

1969年,饒斌帶領團隊在湖北大山創辦第二汽車公司時,一名16歲的湖北男孩進入延邊山區,上山下鄉。它屬於饒斌出生的吉林省和一汽集團所在地長春。這位名叫王剛的少年被饒斌的母校同濟大學錄取。1985年,在饒斌的努力下,德國大眾與上海大眾汽車合資正式成立。那一年,王剛去德國攻讀博士學位。學校所在地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總部位於同一州。在研究生期間,王剛展示了學霸的本質,開發了一種降低汽車噪音的技術。這項技術被大眾使用了十多年。後來,王剛進入奧迪,逐漸成長為一名頂尖的汽車專家。歷史進入了新千年。王鋼在給國務院的一封信中建議,通過開發新能源汽車,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他的建議來得正是時候。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傳統的燃油汽車幾乎看不到迎頭趕上的可能性,而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最好的出路,因為它們正在一條新的軌道上。2000年底,王剛受科技部邀請回國。2001年任同濟大學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主任、汽車學院院長、國家863電動車項目首席科學家、組長。2018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以王鋼為首的專家組正在思考如何順利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產業化。他們發現了三種新能源汽車在核心技術層面的共性:電池、電機和智能控制系統,以及各類汽車獨特的驅動引擎系統。如果這些共同的技術在未來能夠模塊化,就更容易實現標準的統一和快速工業化。因此,他們推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縱三橫"規劃。

回顧我國合資汽車發展史,就知道國家為什麼重視新能源汽車了!

三縱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橫是指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電子控制,多能源系統的主要核心技術,以及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發動機)、電機及其控制系統(電機)和電池及其管理系統(電池)。這是一個程序化的技術路線。一切都要按計劃進行。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爭議,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命題。在王剛看來,這三條路線各有利弊,但沒有本質區別。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先易後難地作出戰略安排。嚴格地說,燃料電池汽車應該被認為是電力-電力混合動力車。未來的汽車可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純電動或純燃料電池,而是混合動力汽車中最清潔、最優的比例。一般來說,它是一種由電機驅動,由發電和存儲系統組成的技術路線。電動汽車是技術的基礎,也是最簡單的技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在保持三種車型同步發展的同時,優先發展電動汽車。從"十五"計劃開始,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國家戰略。2007年,王鋼出任科技部部長。自2009年起,各項激勵政策陸續推出,1月,多個部委聯合啟動"十城千輛工程",在6個城市開展了新能源汽車私車購買示範。3月,國務院發佈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進一步鼓勵發展電動汽車。2010年5月,多部委下發《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財政補貼管理暫行辦法》。2013年,補貼政策進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一系列的法規以及財政補貼的支持,使得電動汽車的浪潮全面展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09年以來,電動汽車產業鏈中湧現出了一批牛股。比亞迪(港股)一年十倍,成為投資史上的佳話。下篇介紹我們現在新能源車的現狀。

我是李康,感謝您的瀏覽轉發。李康研報,既要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還將尋風口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