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稱從一個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發,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在不遠嫁,嫁必離家近,相互照顧都很方便,想回孃家,一會就能到,但從來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買房,生活輕鬆,如果都是拆遷戶,那就是強強聯手了,更好了。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稱從一個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發,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在不遠嫁,嫁必離家近,相互照顧都很方便,想回孃家,一會就能到,但從來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買房,生活輕鬆,如果都是拆遷戶,那就是強強聯手了,更好了。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也表示自己不會放棄對另一半的尋找,不過她覺得相親角的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她準備放棄去相親角相親,接下來可能會去相親網上看一看,因為那上面有每個相親人的資料和介紹,自己要是看上滿意的再約出來聊聊,這樣也不會太盲目,比較有效率。

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大家對待擇偶地域的要求越來越開明,但基本上對還是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作為一個本省土著,你願意找外省人結婚嗎?下面是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

不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稱從一個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發,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在不遠嫁,嫁必離家近,相互照顧都很方便,想回孃家,一會就能到,但從來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買房,生活輕鬆,如果都是拆遷戶,那就是強強聯手了,更好了。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也表示自己不會放棄對另一半的尋找,不過她覺得相親角的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她準備放棄去相親角相親,接下來可能會去相親網上看一看,因為那上面有每個相親人的資料和介紹,自己要是看上滿意的再約出來聊聊,這樣也不會太盲目,比較有效率。

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大家對待擇偶地域的要求越來越開明,但基本上對還是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作為一個本省土著,你願意找外省人結婚嗎?下面是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

不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一頭活豬

不願意。非歧視。

結婚,那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如果都大相徑庭,那挺彆扭的吧?

現在大家結婚的年齡都在三十郎當歲兒了吧,將近三十年的生活經歷,有些東西是深入你身體和思想裡的,並不是一句相互磨合就可以規避的。倆人兒吃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那怎麼一塊兒生活呢?

還有一個,北京是執行計劃生育最嚴格的地區之一了,誰知道娶了一個外地姑娘,是不是還要對她的兄弟姐妹負責。就算沒有兄弟姐妹,來北京都住自己家裡,偶爾一兩次還可以,多了,這我也受不了啊,身邊兒就有這樣兒的例子,而且還不是一個,家都快成駐京辦了。

所以就算我是河南人,湖南人,廣東人,新疆人,上海人,我也願意娶一個本地,本省的。

@海涵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會有很多限制。

我是獨生子,自然希望對方也是獨生子,免得家裡成了駐京辦。

我家兩套房,不需要對方在北京有房,但別老家都沒房子,窮的揭不開鍋。

找對象真的講究門當戶對,不說別的,雙方就經濟條件和家裡的教育水平得是在一個層次上面的,要不然就算結婚了也不好受遲早得離。

不說圖點什麼東西,但雙方怎麼也得在同等次上面,誰比誰高了低了的日後的生活都不好受。

而且如果說是和外地的結婚,就會面臨很多生活中雜七雜八的事情,例如過年去哪邊,生活習慣,辦事上的差異。

有人可能會噴什麼太勢力太矯情的,但如果什麼都不考慮就結婚了,對雙方都不負責。

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稱從一個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發,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在不遠嫁,嫁必離家近,相互照顧都很方便,想回孃家,一會就能到,但從來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買房,生活輕鬆,如果都是拆遷戶,那就是強強聯手了,更好了。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也表示自己不會放棄對另一半的尋找,不過她覺得相親角的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她準備放棄去相親角相親,接下來可能會去相親網上看一看,因為那上面有每個相親人的資料和介紹,自己要是看上滿意的再約出來聊聊,這樣也不會太盲目,比較有效率。

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大家對待擇偶地域的要求越來越開明,但基本上對還是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作為一個本省土著,你願意找外省人結婚嗎?下面是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

不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一頭活豬

不願意。非歧視。

結婚,那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如果都大相徑庭,那挺彆扭的吧?

現在大家結婚的年齡都在三十郎當歲兒了吧,將近三十年的生活經歷,有些東西是深入你身體和思想裡的,並不是一句相互磨合就可以規避的。倆人兒吃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那怎麼一塊兒生活呢?

還有一個,北京是執行計劃生育最嚴格的地區之一了,誰知道娶了一個外地姑娘,是不是還要對她的兄弟姐妹負責。就算沒有兄弟姐妹,來北京都住自己家裡,偶爾一兩次還可以,多了,這我也受不了啊,身邊兒就有這樣兒的例子,而且還不是一個,家都快成駐京辦了。

所以就算我是河南人,湖南人,廣東人,新疆人,上海人,我也願意娶一個本地,本省的。

@海涵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會有很多限制。

我是獨生子,自然希望對方也是獨生子,免得家裡成了駐京辦。

我家兩套房,不需要對方在北京有房,但別老家都沒房子,窮的揭不開鍋。

找對象真的講究門當戶對,不說別的,雙方就經濟條件和家裡的教育水平得是在一個層次上面的,要不然就算結婚了也不好受遲早得離。

不說圖點什麼東西,但雙方怎麼也得在同等次上面,誰比誰高了低了的日後的生活都不好受。

而且如果說是和外地的結婚,就會面臨很多生活中雜七雜八的事情,例如過年去哪邊,生活習慣,辦事上的差異。

有人可能會噴什麼太勢力太矯情的,但如果什麼都不考慮就結婚了,對雙方都不負責。

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書包

我是北京人,老婆是江蘇人,結婚快20年了,家裡沒有任何人反對。有意思的是兩個不錯的同學非常反對,都是八輩老北京,住衚衕的。

一個同學說了兩句經典的話。

一句是“你可是北京人,最次也得娶個郊區的,怎麼能娶外地的?”

一句是在知道了我老婆的工作和收入後說“她應該把工作讓給你,她在家生孩子就行了。”

當時讓我想起了“圍城”裡,方鴻漸的媽媽知道了兒子掙的比兒媳婦孫柔嘉少,就跟老頭子唸叨,說應該讓兒媳婦把工作讓給自己的兒子。

快一百年了,我還能在一個年輕的北京人口中聽到當年鄉紳老太太的想法,當時我笑笑說我做不來,同學說不就是在那坐著寫寫字嗎?

很多答案裡都在說房子,都在說資產組合,這些確實重要,生活習慣也確實有所不同,但是我想不要因為這些錯過了好姻緣,畢竟結婚是物質的結合也是精神的結合,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要給自己太多所謂傳統上的束縛。

@無招勝有招

已經和外地人結婚7年了。

我覺得主要是兩家人心態好。

我媽有句名言:咱家是北京普通家庭,她家是外地普通家庭,門當戶對。

其實我家連父母單位分的,帶家裡老人傳下來的,房子好幾套,她家就縣城父母住的一套房,也沒什麼錢,不過我媽就覺得出身差不多,都是普通人,家風正派就行,沒什麼可互相嫌棄的。

我們沒買婚房,把我家一套出租的房子收回來重新裝修就當婚房了,車是我結婚前自己買的,也沒換新車。

我們也沒辦婚禮,把她父母請來北京和我家人吃了頓飯,飯桌上改了口就算結婚了,我家除了改口費什麼彩禮也沒給,她家象徵性陪嫁了1萬塊錢,這就算結婚了。

婚後我倆用份子錢(沒辦婚禮也收了十來萬,都是至親給的,奶奶、姥爺、舅舅、姑姑一人給個一兩萬的)和我上班幾年的存款,在五環外首付了一個一居室,四年前把她父母也接來北京了。

我感覺我倆能過得好,關鍵還是心態:

兩家人總有個條件高低,條件好的別自傲瞧不起人,條件差點的別自卑處處敏感,遇事從正面理解,就不會有大問題。

@匿名用戶

北京好多代土著,娶了個蘇北媳婦兒。

我住在二環裡的大院,我父親那一代人找外地媳婦兒確實很多是混的不好的,有幾個有殘疾證的叔叔都找的河北的媳婦兒,那些阿姨很多都有口音,小時候也會嘲笑別的孩子家長有口音,畢竟30年前北京的外地人真的不太多。

別說沒有歧視,走南闖北這麼久哪裡都有歧視鏈,我蘇南的朋友也惋惜我找了蘇北的,歧視無處不在。

我老婆是那種最難嫁的組合,外地農村有倆弟弟的配置,我在美國讀書5年,家裡為我投入很多。你猜我當時面臨多大的困難。

後悔過麼,有過,在事業遇到瓶頸生活艱難的時候,在開始給我介紹的土著女孩家裡陪嫁了500萬現金的時候,我本來也不是一個特別有擔當的男人,遇見困難自然會怨天尤人,後悔自己的決定。

在小舅子借走了全家所有積蓄的時候。

在有了孩子沒人幫我帶的時候。

可惜的是,我堅持下來了,就如同我堅持要和我老婆在一起,租了一個閣樓沒窗戶住了大半年,我媽進門就哭了,然後我有了房子和車子。

我奮發圖強的工作,鋪墊更寬的人脈,更多的額外收入。

沒人帶孩子老婆全職,我使勁賺錢。

我變成了更好的我。

"

北京本地有一位56歲的阿姨相親10年未果

據瞭解,李阿姨來菖蒲河公園老年相親角相親已經10年了,卻沒有成功,她覺得公園相親不靠譜,大多數相親者都是外地人,她不想找外地的,首先對對方不瞭解,生活習慣也不一樣,不想去遷就對方,阿姨要求對方要有房、有退休金、有醫保,如果達不到要求,找不到自己呆著也不找外地的。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她稱從一個普通土著女同胞的角度出發,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在不遠嫁,嫁必離家近,相互照顧都很方便,想回孃家,一會就能到,但從來也不打算招女婿。然而找北京本地人,多半都不用買房,生活輕鬆,如果都是拆遷戶,那就是強強聯手了,更好了。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李阿姨也表示自己不會放棄對另一半的尋找,不過她覺得相親角的質量實在是太差了,她準備放棄去相親角相親,接下來可能會去相親網上看一看,因為那上面有每個相親人的資料和介紹,自己要是看上滿意的再約出來聊聊,這樣也不會太盲目,比較有效率。

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大家對待擇偶地域的要求越來越開明,但基本上對還是分為旗幟鮮明的兩派,作為一個本省土著,你願意找外省人結婚嗎?下面是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

不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一頭活豬

不願意。非歧視。

結婚,那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如果都大相徑庭,那挺彆扭的吧?

現在大家結婚的年齡都在三十郎當歲兒了吧,將近三十年的生活經歷,有些東西是深入你身體和思想裡的,並不是一句相互磨合就可以規避的。倆人兒吃不到一起,聊不到一起,那怎麼一塊兒生活呢?

還有一個,北京是執行計劃生育最嚴格的地區之一了,誰知道娶了一個外地姑娘,是不是還要對她的兄弟姐妹負責。就算沒有兄弟姐妹,來北京都住自己家裡,偶爾一兩次還可以,多了,這我也受不了啊,身邊兒就有這樣兒的例子,而且還不是一個,家都快成駐京辦了。

所以就算我是河南人,湖南人,廣東人,新疆人,上海人,我也願意娶一個本地,本省的。

@海涵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會有很多限制。

我是獨生子,自然希望對方也是獨生子,免得家裡成了駐京辦。

我家兩套房,不需要對方在北京有房,但別老家都沒房子,窮的揭不開鍋。

找對象真的講究門當戶對,不說別的,雙方就經濟條件和家裡的教育水平得是在一個層次上面的,要不然就算結婚了也不好受遲早得離。

不說圖點什麼東西,但雙方怎麼也得在同等次上面,誰比誰高了低了的日後的生活都不好受。

而且如果說是和外地的結婚,就會面臨很多生活中雜七雜八的事情,例如過年去哪邊,生活習慣,辦事上的差異。

有人可能會噴什麼太勢力太矯情的,但如果什麼都不考慮就結婚了,對雙方都不負責。

願意找外省人結婚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書包

我是北京人,老婆是江蘇人,結婚快20年了,家裡沒有任何人反對。有意思的是兩個不錯的同學非常反對,都是八輩老北京,住衚衕的。

一個同學說了兩句經典的話。

一句是“你可是北京人,最次也得娶個郊區的,怎麼能娶外地的?”

一句是在知道了我老婆的工作和收入後說“她應該把工作讓給你,她在家生孩子就行了。”

當時讓我想起了“圍城”裡,方鴻漸的媽媽知道了兒子掙的比兒媳婦孫柔嘉少,就跟老頭子唸叨,說應該讓兒媳婦把工作讓給自己的兒子。

快一百年了,我還能在一個年輕的北京人口中聽到當年鄉紳老太太的想法,當時我笑笑說我做不來,同學說不就是在那坐著寫寫字嗎?

很多答案裡都在說房子,都在說資產組合,這些確實重要,生活習慣也確實有所不同,但是我想不要因為這些錯過了好姻緣,畢竟結婚是物質的結合也是精神的結合,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要給自己太多所謂傳統上的束縛。

@無招勝有招

已經和外地人結婚7年了。

我覺得主要是兩家人心態好。

我媽有句名言:咱家是北京普通家庭,她家是外地普通家庭,門當戶對。

其實我家連父母單位分的,帶家裡老人傳下來的,房子好幾套,她家就縣城父母住的一套房,也沒什麼錢,不過我媽就覺得出身差不多,都是普通人,家風正派就行,沒什麼可互相嫌棄的。

我們沒買婚房,把我家一套出租的房子收回來重新裝修就當婚房了,車是我結婚前自己買的,也沒換新車。

我們也沒辦婚禮,把她父母請來北京和我家人吃了頓飯,飯桌上改了口就算結婚了,我家除了改口費什麼彩禮也沒給,她家象徵性陪嫁了1萬塊錢,這就算結婚了。

婚後我倆用份子錢(沒辦婚禮也收了十來萬,都是至親給的,奶奶、姥爺、舅舅、姑姑一人給個一兩萬的)和我上班幾年的存款,在五環外首付了一個一居室,四年前把她父母也接來北京了。

我感覺我倆能過得好,關鍵還是心態:

兩家人總有個條件高低,條件好的別自傲瞧不起人,條件差點的別自卑處處敏感,遇事從正面理解,就不會有大問題。

@匿名用戶

北京好多代土著,娶了個蘇北媳婦兒。

我住在二環裡的大院,我父親那一代人找外地媳婦兒確實很多是混的不好的,有幾個有殘疾證的叔叔都找的河北的媳婦兒,那些阿姨很多都有口音,小時候也會嘲笑別的孩子家長有口音,畢竟30年前北京的外地人真的不太多。

別說沒有歧視,走南闖北這麼久哪裡都有歧視鏈,我蘇南的朋友也惋惜我找了蘇北的,歧視無處不在。

我老婆是那種最難嫁的組合,外地農村有倆弟弟的配置,我在美國讀書5年,家裡為我投入很多。你猜我當時面臨多大的困難。

後悔過麼,有過,在事業遇到瓶頸生活艱難的時候,在開始給我介紹的土著女孩家裡陪嫁了500萬現金的時候,我本來也不是一個特別有擔當的男人,遇見困難自然會怨天尤人,後悔自己的決定。

在小舅子借走了全家所有積蓄的時候。

在有了孩子沒人幫我帶的時候。

可惜的是,我堅持下來了,就如同我堅持要和我老婆在一起,租了一個閣樓沒窗戶住了大半年,我媽進門就哭了,然後我有了房子和車子。

我奮發圖強的工作,鋪墊更寬的人脈,更多的額外收入。

沒人帶孩子老婆全職,我使勁賺錢。

我變成了更好的我。

56歲北京大媽相親10年失敗:外地的不要,我只找北京人

其實無論哪的人,內心都更願意找本地的人結婚。畢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是兩種生活模式的碰撞。本身本地人在一起更多生活理念生活習慣相同,好磨合。尤其一線城市,房價高,生活成本高,其他城市農村在北京上海的第一代生活都比較難。所以北京土著在擇偶標準上要求本地人無可厚非。

但是婚姻是以愛情為基礎的,現在人口流動大,一線城市集中了全國各地很多有夢想有才華的人,當然反過來說有夢想有才華的可不都在一線,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很多從小生活遠隔千山萬水的人相遇相愛。所以北京人和非北京人結婚的也很多,愛了就愛了,哪管什麼地方的人?

沒有感情的時候,只談條件相親或者構想自己未來伴侶的時候會有條條框框,但是真遇見對的人,這些地域問題可能就不存在了。

你們找伴侶有地域要求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