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張儀

屈原 張儀 端午節 蘇秦 職場引爆點 2017-06-02

屈原,楚國人,一心為國,卻遭讒流放,“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尤見愛國情深!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這個扶不起的國家,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張儀

張儀,魏國人,半生連橫,卻不因為自己是是魏人身,而堅守魏國忠,用舌頭為自己的價值及身家性命,二度為秦、魏相,用破縱連橫書寫歷史。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張儀

屈原和張儀,兩個命運截然不同卻又緊密相連的人,張儀可以說是屈原投江而亡的催化劑及推動力,沒有張儀的連橫推動,屈原也許就不會鬱郁不得志,投江而亡。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我個人認為是價值觀取向導致。屈原對國家的深厚情誼沒能讓他實現抱負,倒是張儀的為個人價值忘掉國家屬性讓他實現遠大抱負。

張儀一開始因為蘇秦受辱而要選擇國家進行報復的時候,為了實現個人價值,他沒有選擇當時已由盛轉衰的魏國,而是選擇強大的秦國來實現自己的抱負。試想如果他的愛國情懷和屈原一樣,要通過強大祖國來進行報復,那估計歷史就要改寫。

張儀是一個以自我價值為中心的代表,但是就是這種精神,我覺得放在當今社會恰恰是為了人類更好的發展。

人類發展到今天,我們也經常遠離故鄉,追求夢想,最終異鄉變成故鄉,有時候這種遷徙大家會覺得是一種上進;但是當很多人為了追求夢想,加入他國國籍時,卻常常遭受到大家的質疑,質疑他背棄國家,不為國家做貢獻。試想下,如果說當初張儀因為愛國情懷,沒有選擇秦國,而是選擇魏國,那麼最終蘇秦很可能合縱成功,秦國消亡,也許中國大一統的時間就會被無限延後,也許就沒有咱們後續的中華民族,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更何來的國家。

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民風已經如此開化,魏人可為秦相,到了現如今為何還會因郎平去其他國家執教而被質疑,李連杰即使成立壹基金想要回國落葉歸根都會被嫌棄。

所以不要用所謂的地域歸屬價值觀去綁架一個人,每個人在追求的過程中,都是在推動人類進步,我們可以放他遠行,也可以讓他常回家看看!

端午吃粽子,想起了屈原和張儀

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職場引爆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