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也來到這裡,欣賞美景的同事也拿出那幅流傳了幾百年的《鵲華秋色圖》作對比,然而看著看著,他突然大怒,命人立刻把畫作送回皇宮,再也不得取出。那麼這畫作究竟是哪裡引發了乾隆皇帝的不滿?愜意恬淡的風景背後,有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到山東一帶打獵,住在了濟南。皇帝登上了濟南的城樓,觀賞濟南周邊的自然景色。當他來到濟南城的東北眺望的時候,就覺得這景觀似曾相識,好像什麼時候見過。這不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象嗎?《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鵲華就是眼前的鵲山和華不注山。於是派人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把《鵲華秋色圖》從宮裡取到了濟南。乾隆拿到這幅圖之後,再次登上城樓,他要拿這個圖和自然景觀做對比。

經過比對,趙孟頫把鵲山和華不注山位置完全畫反了,因為現實中,鵲山在黃河的北岸,華不注山在黃河的南岸。趙孟頫卻把兩座山畫在一個畫面上,而且本來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趙孟頫卻在題跋中說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乾隆一發現這個錯誤大怒,於是下旨將這幅畫封存,以後不許人觀賞。大畫家趙孟頫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呢?這就要說說這個趙孟頫了。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也來到這裡,欣賞美景的同事也拿出那幅流傳了幾百年的《鵲華秋色圖》作對比,然而看著看著,他突然大怒,命人立刻把畫作送回皇宮,再也不得取出。那麼這畫作究竟是哪裡引發了乾隆皇帝的不滿?愜意恬淡的風景背後,有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到山東一帶打獵,住在了濟南。皇帝登上了濟南的城樓,觀賞濟南周邊的自然景色。當他來到濟南城的東北眺望的時候,就覺得這景觀似曾相識,好像什麼時候見過。這不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象嗎?《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鵲華就是眼前的鵲山和華不注山。於是派人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把《鵲華秋色圖》從宮裡取到了濟南。乾隆拿到這幅圖之後,再次登上城樓,他要拿這個圖和自然景觀做對比。

經過比對,趙孟頫把鵲山和華不注山位置完全畫反了,因為現實中,鵲山在黃河的北岸,華不注山在黃河的南岸。趙孟頫卻把兩座山畫在一個畫面上,而且本來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趙孟頫卻在題跋中說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乾隆一發現這個錯誤大怒,於是下旨將這幅畫封存,以後不許人觀賞。大畫家趙孟頫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呢?這就要說說這個趙孟頫了。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說起趙趙孟頫,大家都知道,他是浙江吳興,也就是現在浙江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秦王趙德芳的第十世孫,人稱“趙王孫”。趙孟頫的祖父和父親在南宋朝廷中擔任要職,趙孟頫在十四歲(一說是十九歲)根據宋代的庇廕制不經過考試,直接由吏部分配官職,分配他到現在江蘇儀徵市的真州鎮做司戶參軍。宋朝一滅亡,趙孟頫作為皇室宗親南宋的遺少,就只能閒居在家了。不過人才是埋沒不住的,很快趙孟頫作為“吳興八俊”之一就引起元朝地方政府的關注,多次聘請他出山為官,被他拒絕了。因為中國古代讀書人恪守“忠臣不事二主”的古訓,宋朝是被蒙古人統治的元滅的,作為宋朝的皇室宗親趙孟頫當然不能出山仕元了,否則就會被視為變節,被當時的輿論所恥笑。再加上元朝建立四十多年,一直不開科考試,這幫子讀書人就失去了讀書,做官的道路。沒事幹只好走向了各種藝術的發展,趙孟頫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閒來無事,讀書作畫,練書法。久而久之,趙孟頫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中大師一級的人物。他的畫非常好,而且在理論上也非常有建樹。他提出畫家們不要只關注繪畫技巧,還要好好地苦練書法。趙孟頫之所以這麼提,除了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之間有這樣的聯繫之外,而他的書法水平的確非常高,無論是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都功底深厚。有人評價趙孟頫的書法,說他是集唐以後到元代之大成者。趙孟頫不但書法好,而且在元代的畫壇上是開一代風氣之人。他開啟了文人畫之先河,文人畫對應的工匠畫追求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畫像對象。文人畫就是讀書人進入到了繪畫領域,把他的知識,審美情感,加入其中,總體上是寫意而不追求物象的真實性。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就是這一種文人畫的代表作。此畫紙本設色,畫面上畫著平原上對峙的兩座山,一座叫做鵲山,一座叫華不注山。趙孟頫在他的題跋中專門註釋說華不注山最知名,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這正是乾隆皇帝發現趙孟頫的錯誤之處。所以人們就不解了,一個大才子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也來到這裡,欣賞美景的同事也拿出那幅流傳了幾百年的《鵲華秋色圖》作對比,然而看著看著,他突然大怒,命人立刻把畫作送回皇宮,再也不得取出。那麼這畫作究竟是哪裡引發了乾隆皇帝的不滿?愜意恬淡的風景背後,有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到山東一帶打獵,住在了濟南。皇帝登上了濟南的城樓,觀賞濟南周邊的自然景色。當他來到濟南城的東北眺望的時候,就覺得這景觀似曾相識,好像什麼時候見過。這不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象嗎?《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鵲華就是眼前的鵲山和華不注山。於是派人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把《鵲華秋色圖》從宮裡取到了濟南。乾隆拿到這幅圖之後,再次登上城樓,他要拿這個圖和自然景觀做對比。

經過比對,趙孟頫把鵲山和華不注山位置完全畫反了,因為現實中,鵲山在黃河的北岸,華不注山在黃河的南岸。趙孟頫卻把兩座山畫在一個畫面上,而且本來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趙孟頫卻在題跋中說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乾隆一發現這個錯誤大怒,於是下旨將這幅畫封存,以後不許人觀賞。大畫家趙孟頫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呢?這就要說說這個趙孟頫了。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說起趙趙孟頫,大家都知道,他是浙江吳興,也就是現在浙江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秦王趙德芳的第十世孫,人稱“趙王孫”。趙孟頫的祖父和父親在南宋朝廷中擔任要職,趙孟頫在十四歲(一說是十九歲)根據宋代的庇廕制不經過考試,直接由吏部分配官職,分配他到現在江蘇儀徵市的真州鎮做司戶參軍。宋朝一滅亡,趙孟頫作為皇室宗親南宋的遺少,就只能閒居在家了。不過人才是埋沒不住的,很快趙孟頫作為“吳興八俊”之一就引起元朝地方政府的關注,多次聘請他出山為官,被他拒絕了。因為中國古代讀書人恪守“忠臣不事二主”的古訓,宋朝是被蒙古人統治的元滅的,作為宋朝的皇室宗親趙孟頫當然不能出山仕元了,否則就會被視為變節,被當時的輿論所恥笑。再加上元朝建立四十多年,一直不開科考試,這幫子讀書人就失去了讀書,做官的道路。沒事幹只好走向了各種藝術的發展,趙孟頫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閒來無事,讀書作畫,練書法。久而久之,趙孟頫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中大師一級的人物。他的畫非常好,而且在理論上也非常有建樹。他提出畫家們不要只關注繪畫技巧,還要好好地苦練書法。趙孟頫之所以這麼提,除了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之間有這樣的聯繫之外,而他的書法水平的確非常高,無論是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都功底深厚。有人評價趙孟頫的書法,說他是集唐以後到元代之大成者。趙孟頫不但書法好,而且在元代的畫壇上是開一代風氣之人。他開啟了文人畫之先河,文人畫對應的工匠畫追求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畫像對象。文人畫就是讀書人進入到了繪畫領域,把他的知識,審美情感,加入其中,總體上是寫意而不追求物象的真實性。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就是這一種文人畫的代表作。此畫紙本設色,畫面上畫著平原上對峙的兩座山,一座叫做鵲山,一座叫華不注山。趙孟頫在他的題跋中專門註釋說華不注山最知名,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這正是乾隆皇帝發現趙孟頫的錯誤之處。所以人們就不解了,一個大才子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其實這幅畫不是虛構的。華不注山這個名字出於《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華”就是花,“鄂不”就是花蒂,“韡韡”就是美好的樣子。意思就是說這座山就像底朝上的一個花蒂漂浮在水面上。以上的描述無非告訴大家,趙孟頫這個《鵲華秋色圖》中是有客觀景物做對象的,所以趙孟頫就在題跋中註釋道“華不注最知名……其東則鵲山也”。為什麼明明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而趙孟頫在題跋中把兩座山的位置錯位呢?乾隆皇帝認為趙孟頫犯了錯誤,所以把畫封存了。而我認為不是趙孟頫錯了,而是乾隆皇帝錯了。乾隆皇帝雖然喜歡藝術,但是他真的不懂繪畫,尤其是不懂元代以後文人畫的寫意畫。

在文章的開始我們說過,趙孟頫是開元代畫壇一代風尚的代表性人物,《鵲華秋色圖》是文人畫的先河。這幅畫的風格是寫意畫,所謂寫意畫畫的是作家心中的記憶,是對客觀景物的理解,傾注了作者自己的感情,說白了就是主觀性,追求大的寫意,而不追求你細節的真實。所以這樣的寫意山水畫就不能當地圖看,寫意人物畫是不能當做照片來確認身份是一個道理。可是乾隆皇帝不懂這個道理,乾隆只看到了山的方位錯了,卻沒有看到在兩山之間那些景物的變化,比如趙孟頫為了營造整個畫面的意境,為了彌補自然山水中的不足和缺陷,在鵲山這個腳下畫了一些房舍,老農,牛羊等,還畫了漁網,近景畫了四棵柳樹,柳樹邊還有沼澤,蘆葦。這些都在為營造整個意境做陪襯。在自然景觀中,雖然不缺這些景觀,但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這正是寫意畫最佳任意擺佈空間的一種表現。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也來到這裡,欣賞美景的同事也拿出那幅流傳了幾百年的《鵲華秋色圖》作對比,然而看著看著,他突然大怒,命人立刻把畫作送回皇宮,再也不得取出。那麼這畫作究竟是哪裡引發了乾隆皇帝的不滿?愜意恬淡的風景背後,有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到山東一帶打獵,住在了濟南。皇帝登上了濟南的城樓,觀賞濟南周邊的自然景色。當他來到濟南城的東北眺望的時候,就覺得這景觀似曾相識,好像什麼時候見過。這不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象嗎?《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鵲華就是眼前的鵲山和華不注山。於是派人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把《鵲華秋色圖》從宮裡取到了濟南。乾隆拿到這幅圖之後,再次登上城樓,他要拿這個圖和自然景觀做對比。

經過比對,趙孟頫把鵲山和華不注山位置完全畫反了,因為現實中,鵲山在黃河的北岸,華不注山在黃河的南岸。趙孟頫卻把兩座山畫在一個畫面上,而且本來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趙孟頫卻在題跋中說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乾隆一發現這個錯誤大怒,於是下旨將這幅畫封存,以後不許人觀賞。大畫家趙孟頫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呢?這就要說說這個趙孟頫了。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說起趙趙孟頫,大家都知道,他是浙江吳興,也就是現在浙江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秦王趙德芳的第十世孫,人稱“趙王孫”。趙孟頫的祖父和父親在南宋朝廷中擔任要職,趙孟頫在十四歲(一說是十九歲)根據宋代的庇廕制不經過考試,直接由吏部分配官職,分配他到現在江蘇儀徵市的真州鎮做司戶參軍。宋朝一滅亡,趙孟頫作為皇室宗親南宋的遺少,就只能閒居在家了。不過人才是埋沒不住的,很快趙孟頫作為“吳興八俊”之一就引起元朝地方政府的關注,多次聘請他出山為官,被他拒絕了。因為中國古代讀書人恪守“忠臣不事二主”的古訓,宋朝是被蒙古人統治的元滅的,作為宋朝的皇室宗親趙孟頫當然不能出山仕元了,否則就會被視為變節,被當時的輿論所恥笑。再加上元朝建立四十多年,一直不開科考試,這幫子讀書人就失去了讀書,做官的道路。沒事幹只好走向了各種藝術的發展,趙孟頫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閒來無事,讀書作畫,練書法。久而久之,趙孟頫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中大師一級的人物。他的畫非常好,而且在理論上也非常有建樹。他提出畫家們不要只關注繪畫技巧,還要好好地苦練書法。趙孟頫之所以這麼提,除了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之間有這樣的聯繫之外,而他的書法水平的確非常高,無論是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都功底深厚。有人評價趙孟頫的書法,說他是集唐以後到元代之大成者。趙孟頫不但書法好,而且在元代的畫壇上是開一代風氣之人。他開啟了文人畫之先河,文人畫對應的工匠畫追求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畫像對象。文人畫就是讀書人進入到了繪畫領域,把他的知識,審美情感,加入其中,總體上是寫意而不追求物象的真實性。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就是這一種文人畫的代表作。此畫紙本設色,畫面上畫著平原上對峙的兩座山,一座叫做鵲山,一座叫華不注山。趙孟頫在他的題跋中專門註釋說華不注山最知名,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這正是乾隆皇帝發現趙孟頫的錯誤之處。所以人們就不解了,一個大才子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其實這幅畫不是虛構的。華不注山這個名字出於《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華”就是花,“鄂不”就是花蒂,“韡韡”就是美好的樣子。意思就是說這座山就像底朝上的一個花蒂漂浮在水面上。以上的描述無非告訴大家,趙孟頫這個《鵲華秋色圖》中是有客觀景物做對象的,所以趙孟頫就在題跋中註釋道“華不注最知名……其東則鵲山也”。為什麼明明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而趙孟頫在題跋中把兩座山的位置錯位呢?乾隆皇帝認為趙孟頫犯了錯誤,所以把畫封存了。而我認為不是趙孟頫錯了,而是乾隆皇帝錯了。乾隆皇帝雖然喜歡藝術,但是他真的不懂繪畫,尤其是不懂元代以後文人畫的寫意畫。

在文章的開始我們說過,趙孟頫是開元代畫壇一代風尚的代表性人物,《鵲華秋色圖》是文人畫的先河。這幅畫的風格是寫意畫,所謂寫意畫畫的是作家心中的記憶,是對客觀景物的理解,傾注了作者自己的感情,說白了就是主觀性,追求大的寫意,而不追求你細節的真實。所以這樣的寫意山水畫就不能當地圖看,寫意人物畫是不能當做照片來確認身份是一個道理。可是乾隆皇帝不懂這個道理,乾隆只看到了山的方位錯了,卻沒有看到在兩山之間那些景物的變化,比如趙孟頫為了營造整個畫面的意境,為了彌補自然山水中的不足和缺陷,在鵲山這個腳下畫了一些房舍,老農,牛羊等,還畫了漁網,近景畫了四棵柳樹,柳樹邊還有沼澤,蘆葦。這些都在為營造整個意境做陪襯。在自然景觀中,雖然不缺這些景觀,但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這正是寫意畫最佳任意擺佈空間的一種表現。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寫意畫可以碎一地為了營造畫面的氣氛和意境擺佈空間佈局,但是也不能完全虛擬,比如趙孟頫在題跋中註釋道“(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傳》”,這就說明趙孟頫非常瞭解華不注山,曾經是春秋時期的古戰場,據《左傳》記載,魯成公二年,齊頃公和晉國大軍決戰。齊頃公大意輕敵急著要發動進攻,說打完仗再吃早飯,戰馬都沒披鎧甲。結果兩軍一交戰,晉軍就把齊國打得大敗。齊頃公駕著馬車就跑,後邊晉國大軍就追,繞著華不注山。幸好齊國有個大臣叫做逄醜父和齊頃公換了衣服,這才逃脫了追殺。趙孟頫之所以引經據典,說明趙孟頫對濟南周邊的景色,人文,地理,背景,典故非常熟悉。正是因為歲客觀景物和背景的熟悉,藝術家才能夠擺脫空間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如此如何表達趙孟頫對祖國山河的眷戀呢?

可能有人會說,趙孟頫畫的是濟南的景色,而趙孟頫自己是浙江吳興人,吳興到濟南之間有一千六百多華里,一個浙江吳興人怎麼會了解濟南的景色呢?所以這幅畫很可能是根據書本的知識,歷史的典故,別人的描述創作出來的。這樣一來,犯這樣的錯誤就可以理解了。可是這種解釋,反而問題更大了,既然不瞭解,不熟悉濟南,為什麼要畫《鵲華秋色圖》呢?這樣做的意圖又是什麼呢?其實趙孟頫對濟南的景色非常熟悉,趙孟頫曾經擔任過元朝廷的濟南路總管府知事,官府就在濟南市的東倉,和這兩座上遙遙相對。所以他對濟南一帶的景色非常熟悉。

"

登上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千佛山向北眺望,遠方有九座參差錯落的山丘,點綴於青山綠水之中。山丘周圍水波盪漾,煙霧繚繞,遠看如同平原之上的九點青煙。唐代“鬼才”詩人李賀曾登臨此地,賦予了此處美景一個雅號“齊煙九點”,而濟南市最北郊的鵲山與華不注山就是這“齊煙九點”中的“兩點”,它們一左一右遙相呼應,如同守護者一樣,矗立在濟南北郊。元代大畫家趙孟頫也曾到訪此地,兩座山峰的絕美景緻被深深刻在他的腦中,一幅傳世佳品《鵲華秋色圖》就此誕生了,整幅畫作恬靜悠然,描繪出一幅閒適的田園風光,令人看後心馳神往。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也來到這裡,欣賞美景的同事也拿出那幅流傳了幾百年的《鵲華秋色圖》作對比,然而看著看著,他突然大怒,命人立刻把畫作送回皇宮,再也不得取出。那麼這畫作究竟是哪裡引發了乾隆皇帝的不滿?愜意恬淡的風景背後,有隱藏著怎麼樣的玄機呢?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到山東一帶打獵,住在了濟南。皇帝登上了濟南的城樓,觀賞濟南周邊的自然景色。當他來到濟南城的東北眺望的時候,就覺得這景觀似曾相識,好像什麼時候見過。這不是《鵲華秋色圖》中的景象嗎?《鵲華秋色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的代表作之一,鵲華就是眼前的鵲山和華不注山。於是派人騎著快馬直奔京城而去,把《鵲華秋色圖》從宮裡取到了濟南。乾隆拿到這幅圖之後,再次登上城樓,他要拿這個圖和自然景觀做對比。

經過比對,趙孟頫把鵲山和華不注山位置完全畫反了,因為現實中,鵲山在黃河的北岸,華不注山在黃河的南岸。趙孟頫卻把兩座山畫在一個畫面上,而且本來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趙孟頫卻在題跋中說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乾隆一發現這個錯誤大怒,於是下旨將這幅畫封存,以後不許人觀賞。大畫家趙孟頫為什麼會犯這個錯誤呢?這就要說說這個趙孟頫了。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說起趙趙孟頫,大家都知道,他是浙江吳興,也就是現在浙江湖州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秦王趙德芳的第十世孫,人稱“趙王孫”。趙孟頫的祖父和父親在南宋朝廷中擔任要職,趙孟頫在十四歲(一說是十九歲)根據宋代的庇廕制不經過考試,直接由吏部分配官職,分配他到現在江蘇儀徵市的真州鎮做司戶參軍。宋朝一滅亡,趙孟頫作為皇室宗親南宋的遺少,就只能閒居在家了。不過人才是埋沒不住的,很快趙孟頫作為“吳興八俊”之一就引起元朝地方政府的關注,多次聘請他出山為官,被他拒絕了。因為中國古代讀書人恪守“忠臣不事二主”的古訓,宋朝是被蒙古人統治的元滅的,作為宋朝的皇室宗親趙孟頫當然不能出山仕元了,否則就會被視為變節,被當時的輿論所恥笑。再加上元朝建立四十多年,一直不開科考試,這幫子讀書人就失去了讀書,做官的道路。沒事幹只好走向了各種藝術的發展,趙孟頫就是這種人的代表。

閒來無事,讀書作畫,練書法。久而久之,趙孟頫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中大師一級的人物。他的畫非常好,而且在理論上也非常有建樹。他提出畫家們不要只關注繪畫技巧,還要好好地苦練書法。趙孟頫之所以這麼提,除了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之間有這樣的聯繫之外,而他的書法水平的確非常高,無論是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都功底深厚。有人評價趙孟頫的書法,說他是集唐以後到元代之大成者。趙孟頫不但書法好,而且在元代的畫壇上是開一代風氣之人。他開啟了文人畫之先河,文人畫對應的工匠畫追求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畫像對象。文人畫就是讀書人進入到了繪畫領域,把他的知識,審美情感,加入其中,總體上是寫意而不追求物象的真實性。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就是這一種文人畫的代表作。此畫紙本設色,畫面上畫著平原上對峙的兩座山,一座叫做鵲山,一座叫華不注山。趙孟頫在他的題跋中專門註釋說華不注山最知名,鵲山在華不注山的東面。這正是乾隆皇帝發現趙孟頫的錯誤之處。所以人們就不解了,一個大才子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其實這幅畫不是虛構的。華不注山這個名字出於《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華”就是花,“鄂不”就是花蒂,“韡韡”就是美好的樣子。意思就是說這座山就像底朝上的一個花蒂漂浮在水面上。以上的描述無非告訴大家,趙孟頫這個《鵲華秋色圖》中是有客觀景物做對象的,所以趙孟頫就在題跋中註釋道“華不注最知名……其東則鵲山也”。為什麼明明鵲山在華不注山的西面,而趙孟頫在題跋中把兩座山的位置錯位呢?乾隆皇帝認為趙孟頫犯了錯誤,所以把畫封存了。而我認為不是趙孟頫錯了,而是乾隆皇帝錯了。乾隆皇帝雖然喜歡藝術,但是他真的不懂繪畫,尤其是不懂元代以後文人畫的寫意畫。

在文章的開始我們說過,趙孟頫是開元代畫壇一代風尚的代表性人物,《鵲華秋色圖》是文人畫的先河。這幅畫的風格是寫意畫,所謂寫意畫畫的是作家心中的記憶,是對客觀景物的理解,傾注了作者自己的感情,說白了就是主觀性,追求大的寫意,而不追求你細節的真實。所以這樣的寫意山水畫就不能當地圖看,寫意人物畫是不能當做照片來確認身份是一個道理。可是乾隆皇帝不懂這個道理,乾隆只看到了山的方位錯了,卻沒有看到在兩山之間那些景物的變化,比如趙孟頫為了營造整個畫面的意境,為了彌補自然山水中的不足和缺陷,在鵲山這個腳下畫了一些房舍,老農,牛羊等,還畫了漁網,近景畫了四棵柳樹,柳樹邊還有沼澤,蘆葦。這些都在為營造整個意境做陪襯。在自然景觀中,雖然不缺這些景觀,但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中,這正是寫意畫最佳任意擺佈空間的一種表現。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寫意畫可以碎一地為了營造畫面的氣氛和意境擺佈空間佈局,但是也不能完全虛擬,比如趙孟頫在題跋中註釋道“(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傳》”,這就說明趙孟頫非常瞭解華不注山,曾經是春秋時期的古戰場,據《左傳》記載,魯成公二年,齊頃公和晉國大軍決戰。齊頃公大意輕敵急著要發動進攻,說打完仗再吃早飯,戰馬都沒披鎧甲。結果兩軍一交戰,晉軍就把齊國打得大敗。齊頃公駕著馬車就跑,後邊晉國大軍就追,繞著華不注山。幸好齊國有個大臣叫做逄醜父和齊頃公換了衣服,這才逃脫了追殺。趙孟頫之所以引經據典,說明趙孟頫對濟南周邊的景色,人文,地理,背景,典故非常熟悉。正是因為歲客觀景物和背景的熟悉,藝術家才能夠擺脫空間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如此如何表達趙孟頫對祖國山河的眷戀呢?

可能有人會說,趙孟頫畫的是濟南的景色,而趙孟頫自己是浙江吳興人,吳興到濟南之間有一千六百多華里,一個浙江吳興人怎麼會了解濟南的景色呢?所以這幅畫很可能是根據書本的知識,歷史的典故,別人的描述創作出來的。這樣一來,犯這樣的錯誤就可以理解了。可是這種解釋,反而問題更大了,既然不瞭解,不熟悉濟南,為什麼要畫《鵲華秋色圖》呢?這樣做的意圖又是什麼呢?其實趙孟頫對濟南的景色非常熟悉,趙孟頫曾經擔任過元朝廷的濟南路總管府知事,官府就在濟南市的東倉,和這兩座上遙遙相對。所以他對濟南一帶的景色非常熟悉。

帶你展開《鵲華秋色圖》的畫卷,瞭解中國文人畫的先河

至元二十三年,即公元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為了緩和民族矛盾,穩定社會秩序,下旨派朝廷的官員到南方去選拔才子,給他們以官職。一位御史叫程鉅夫慕名未來,要把趙孟頫引薦給皇上。前面我們說趙孟頫多次拒絕元朝地方政府的徵召,可是這一次趙孟頫接受了皇帝的徵召,走上了仕元的道路,這又是為什麼呢?可能是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建功立業之心。趙孟頫雖然是宋朝的遺少,又是大宋皇室的宗親,受著儒家的傳統教育,經世致用,安邦治國,是他基本的人生觀。第二,就是改變了態度。南宋畢竟亡了,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之學開始穩定,經濟生產又逐漸恢復了,已經呈現出治世的徵兆,而且隨著讀書閱歷的增加心胸也變的開闊起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次是忽必烈皇帝的聖旨。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趙孟頫終於放下了南宋遺少的這種清高,對抗不合作的態度,走上了仕元的道路。

走上仕途道路的趙孟頫會有怎樣的挫折?為何會來到濟南為官呢?由於文章篇幅原因,就先寫到這裡,下篇文章我們繼續。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