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調查清楚這幾件事情之後,真德秀馬上對這幾件事情采取措施。前兩怕好辦啊,就是減少苛政,不亂徵商稅,第二減少政府的和買,讓商人在市場上能夠自由買賣,獲取比較豐厚的利益。對於海盜,真德秀為此動用了地方的軍隊,並且動用了大量的商船和當地的老百姓主動對泉州周圍的海盜主動出擊,經過數次與海盜之間的搏鬥,就把海盜機會全部消滅乾淨了。幾個海盜的頭目也被抓住了,抓住以後就地正法。這樣一來真德秀的前“三把火”,免除苛徵,減少和買,鎮壓海盜,真德秀的名聲也在泉州以及周圍的國內外的海商之間傳播開了。

但是真德秀覺得這三把火之外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九日山的祈風儀式,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本身碎玉凝聚人心,擴大宣傳,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就變成一種傳統了,只不過在真德秀到來之前,因為蕃舶來的比較少,商業貿易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這個儀式也已經中斷了很長時間。真德秀到來之後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儀式恢復起來,由此我們就看到所講的真德秀到來之後的那個秋天舉行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所以我們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德秀在泉州的所作所為就體現了這一點。史書記載真德秀曾經兩次任泉州知州,他初次到泉州的時候每年到泉州的蕃舶只有三四隻,但是當他離任的時候,來到泉州的蕃舶已經有三十六艘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復了泉州繁華的對外貿易的情景。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一艘沉船,似乎給我們解開了這樣一個疑問。在1974年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沉船,從這個沉船裡面考古工作者沒有發現往常發現的很多沉船裡面發現的大量的瓷器,或者金銀器,銅錢等等,而是在這個沉船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香料,其中有檀香,沉香,乳香,龍涎香,胡椒等等,這些香料沒有脫水的時候重量達到了4700多斤,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這個船隻運輸了多少香料。當時這個沉船發現之後,廈門大學兩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像莊進士輝,莊為璣先生,他們就把這艘船乾脆命名為“香料船”,而且據他們推測這艘香料船大概是從海外運輸香料經過南海到達泉州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在泉州灣不幸沉沒了。那麼在這個香料船的背後又為我們揭示了當時宋朝的怎樣的一個香料貿易的背景呢?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調查清楚這幾件事情之後,真德秀馬上對這幾件事情采取措施。前兩怕好辦啊,就是減少苛政,不亂徵商稅,第二減少政府的和買,讓商人在市場上能夠自由買賣,獲取比較豐厚的利益。對於海盜,真德秀為此動用了地方的軍隊,並且動用了大量的商船和當地的老百姓主動對泉州周圍的海盜主動出擊,經過數次與海盜之間的搏鬥,就把海盜機會全部消滅乾淨了。幾個海盜的頭目也被抓住了,抓住以後就地正法。這樣一來真德秀的前“三把火”,免除苛徵,減少和買,鎮壓海盜,真德秀的名聲也在泉州以及周圍的國內外的海商之間傳播開了。

但是真德秀覺得這三把火之外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九日山的祈風儀式,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本身碎玉凝聚人心,擴大宣傳,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就變成一種傳統了,只不過在真德秀到來之前,因為蕃舶來的比較少,商業貿易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這個儀式也已經中斷了很長時間。真德秀到來之後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儀式恢復起來,由此我們就看到所講的真德秀到來之後的那個秋天舉行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所以我們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德秀在泉州的所作所為就體現了這一點。史書記載真德秀曾經兩次任泉州知州,他初次到泉州的時候每年到泉州的蕃舶只有三四隻,但是當他離任的時候,來到泉州的蕃舶已經有三十六艘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復了泉州繁華的對外貿易的情景。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一艘沉船,似乎給我們解開了這樣一個疑問。在1974年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沉船,從這個沉船裡面考古工作者沒有發現往常發現的很多沉船裡面發現的大量的瓷器,或者金銀器,銅錢等等,而是在這個沉船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香料,其中有檀香,沉香,乳香,龍涎香,胡椒等等,這些香料沒有脫水的時候重量達到了4700多斤,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這個船隻運輸了多少香料。當時這個沉船發現之後,廈門大學兩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像莊進士輝,莊為璣先生,他們就把這艘船乾脆命名為“香料船”,而且據他們推測這艘香料船大概是從海外運輸香料經過南海到達泉州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在泉州灣不幸沉沒了。那麼在這個香料船的背後又為我們揭示了當時宋朝的怎樣的一個香料貿易的背景呢?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起。北宋末年徽宗時期有一個海商,這個海商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來販賣二錢龍涎香。這個龍涎香在中國傳播的非常神奇,我們中國老百姓傳說龍涎香就是龍嘴裡面吐出來的涎沫,其實不是。龍涎香其實是產自還海里邊的一種鯨魚叫做抹香鯨腸道中的一種分泌物,而這種分泌物主要產自阿拉伯沿海地區。因為這種東西非常珍貴,所以龍涎香就是古代的天然香料裡面可以說與黃金等價的最高品級的一種香料。二錢的龍涎香這個海商在開封的賣的時候要價三十萬貫,貫是古代穿錢的一種繩子,一般一千個銅錢串在一起就是一貫,萬貫就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按照北宋時期的物價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就是一萬貫可以在當時北宋的都城開封買一處豪宅,或者說在當時的買一艘大海船。三十萬貫可以說是天價了,但是在高的價格也有人買啊,這個時候徽宗的一個妃子叫做劉淑妃,後人稱她為明節皇后。劉淑妃買的時候只願意出價二十萬貫,海商就賣三十萬貫,二十萬貫不賣,劉淑妃一聽就生氣了,而起下令讓開封府去審審這個外商看看這個龍涎香是真的還是假的。開封府接到了劉淑妃的旨意也不敢怠慢,所以就把這個外商拘押到了開封府,以審查他這個龍涎香是真是假為名的。這個故事最終的結果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僅僅從前面的這一段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龍涎香的價格多麼高,多麼貴重。

當然龍涎香只是香料中的一種,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在宋代的時候所有的香料加在一塊大概有一百多種,各種各樣的香料都有。但是中國我們只有海南和雲南的部分地區產天然的香料,而且產量還非常地,沒有什麼龍涎香。所以當時我們中國需要的大量的香料主要從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半島這個地方運輸到中國來,而當時控制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是阿拉伯商船,所以阿拉伯商人把大量的香料運輸到我們中國的港口,所以在那個時期由於香料主導了海上絲綢之路商品貿易,所以有一些考古學家和海洋史的專家也把海上絲綢之路,在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稱為“香料之路”。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調查清楚這幾件事情之後,真德秀馬上對這幾件事情采取措施。前兩怕好辦啊,就是減少苛政,不亂徵商稅,第二減少政府的和買,讓商人在市場上能夠自由買賣,獲取比較豐厚的利益。對於海盜,真德秀為此動用了地方的軍隊,並且動用了大量的商船和當地的老百姓主動對泉州周圍的海盜主動出擊,經過數次與海盜之間的搏鬥,就把海盜機會全部消滅乾淨了。幾個海盜的頭目也被抓住了,抓住以後就地正法。這樣一來真德秀的前“三把火”,免除苛徵,減少和買,鎮壓海盜,真德秀的名聲也在泉州以及周圍的國內外的海商之間傳播開了。

但是真德秀覺得這三把火之外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九日山的祈風儀式,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本身碎玉凝聚人心,擴大宣傳,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就變成一種傳統了,只不過在真德秀到來之前,因為蕃舶來的比較少,商業貿易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這個儀式也已經中斷了很長時間。真德秀到來之後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儀式恢復起來,由此我們就看到所講的真德秀到來之後的那個秋天舉行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所以我們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德秀在泉州的所作所為就體現了這一點。史書記載真德秀曾經兩次任泉州知州,他初次到泉州的時候每年到泉州的蕃舶只有三四隻,但是當他離任的時候,來到泉州的蕃舶已經有三十六艘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復了泉州繁華的對外貿易的情景。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一艘沉船,似乎給我們解開了這樣一個疑問。在1974年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沉船,從這個沉船裡面考古工作者沒有發現往常發現的很多沉船裡面發現的大量的瓷器,或者金銀器,銅錢等等,而是在這個沉船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香料,其中有檀香,沉香,乳香,龍涎香,胡椒等等,這些香料沒有脫水的時候重量達到了4700多斤,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這個船隻運輸了多少香料。當時這個沉船發現之後,廈門大學兩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像莊進士輝,莊為璣先生,他們就把這艘船乾脆命名為“香料船”,而且據他們推測這艘香料船大概是從海外運輸香料經過南海到達泉州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在泉州灣不幸沉沒了。那麼在這個香料船的背後又為我們揭示了當時宋朝的怎樣的一個香料貿易的背景呢?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起。北宋末年徽宗時期有一個海商,這個海商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來販賣二錢龍涎香。這個龍涎香在中國傳播的非常神奇,我們中國老百姓傳說龍涎香就是龍嘴裡面吐出來的涎沫,其實不是。龍涎香其實是產自還海里邊的一種鯨魚叫做抹香鯨腸道中的一種分泌物,而這種分泌物主要產自阿拉伯沿海地區。因為這種東西非常珍貴,所以龍涎香就是古代的天然香料裡面可以說與黃金等價的最高品級的一種香料。二錢的龍涎香這個海商在開封的賣的時候要價三十萬貫,貫是古代穿錢的一種繩子,一般一千個銅錢串在一起就是一貫,萬貫就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按照北宋時期的物價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就是一萬貫可以在當時北宋的都城開封買一處豪宅,或者說在當時的買一艘大海船。三十萬貫可以說是天價了,但是在高的價格也有人買啊,這個時候徽宗的一個妃子叫做劉淑妃,後人稱她為明節皇后。劉淑妃買的時候只願意出價二十萬貫,海商就賣三十萬貫,二十萬貫不賣,劉淑妃一聽就生氣了,而起下令讓開封府去審審這個外商看看這個龍涎香是真的還是假的。開封府接到了劉淑妃的旨意也不敢怠慢,所以就把這個外商拘押到了開封府,以審查他這個龍涎香是真是假為名的。這個故事最終的結果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僅僅從前面的這一段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龍涎香的價格多麼高,多麼貴重。

當然龍涎香只是香料中的一種,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在宋代的時候所有的香料加在一塊大概有一百多種,各種各樣的香料都有。但是中國我們只有海南和雲南的部分地區產天然的香料,而且產量還非常地,沒有什麼龍涎香。所以當時我們中國需要的大量的香料主要從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半島這個地方運輸到中國來,而當時控制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是阿拉伯商船,所以阿拉伯商人把大量的香料運輸到我們中國的港口,所以在那個時期由於香料主導了海上絲綢之路商品貿易,所以有一些考古學家和海洋史的專家也把海上絲綢之路,在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稱為“香料之路”。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與此同時,香料的大量使用,對於中國的整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滲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我們都很熟悉辛棄疾這位宋代的大詞人,辛棄疾有一首詞非常有名,而這首詞就給我們透露了當時宋朝的香料對於社會的影響,詞的名字叫做《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玉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非常優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非常優美的一種上元燈會的這種意境,特別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經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同時在這首詞裡面也給我們透露出了當時宋代社會的香料已以及香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我們根據存留下來的一些史料分析,宋朝的婦女特別喜歡用香料,她們在家裡的時候一般會用布袋然後繡上花,然後把這個布袋裡面塞上香料,做成香球或者香囊。有錢人家的婦女出門的時候,可能是乘坐的“寶馬雕車”,出門之前會把自己的衣服裙子用香給薰一薰,與此同時會把兩個香球放在她們寬大的衣袖裡面。如果這個“寶馬雕車”比較寬鬆,還會帶一個丫鬟坐在小姐的旁邊手裡面再捧著一個大香球,所以行走在路上的時候,往往在“寶馬雕車”的後面就會有縷縷的香味在那飄散。也正是因為這樣,辛棄疾才在他的這首詞裡面說到“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實際上給我們還原了當時宋朝的上流社會的女性在大量使用香料的一種情景。

隨著對這艘泉州灣沉船的考古的深入和與文獻的比對,莊景輝,莊為璣等等一些考古學家逐漸逐漸地還解開了另外的一個謎團,就是這艘沉船的主人逐漸開始浮出水面,而這艘沉船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曾經叱吒風雲在泉州成為鉅富的一個大海商,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蒲壽庚。這個人是南宋末年以及元朝初期非常有名的一個泉州的大海商,在他富裕的時候,他的家族擁有的船隻達到數百艘,整個泉州有他大量的豪宅。蒲壽庚的老家不再中國,他是個外商。他的老祖宗是阿拉伯人,經常從事與中國之間的海上貿易。所以後來在他的祖先有一代人就乾脆遷到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再到後來,他的祖輩又遷到了廣州,然後到蒲壽庚的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叫做蒲開宗在南宋的時候進一步把自己的家庭遷到了泉州。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調查清楚這幾件事情之後,真德秀馬上對這幾件事情采取措施。前兩怕好辦啊,就是減少苛政,不亂徵商稅,第二減少政府的和買,讓商人在市場上能夠自由買賣,獲取比較豐厚的利益。對於海盜,真德秀為此動用了地方的軍隊,並且動用了大量的商船和當地的老百姓主動對泉州周圍的海盜主動出擊,經過數次與海盜之間的搏鬥,就把海盜機會全部消滅乾淨了。幾個海盜的頭目也被抓住了,抓住以後就地正法。這樣一來真德秀的前“三把火”,免除苛徵,減少和買,鎮壓海盜,真德秀的名聲也在泉州以及周圍的國內外的海商之間傳播開了。

但是真德秀覺得這三把火之外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九日山的祈風儀式,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本身碎玉凝聚人心,擴大宣傳,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就變成一種傳統了,只不過在真德秀到來之前,因為蕃舶來的比較少,商業貿易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這個儀式也已經中斷了很長時間。真德秀到來之後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儀式恢復起來,由此我們就看到所講的真德秀到來之後的那個秋天舉行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所以我們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德秀在泉州的所作所為就體現了這一點。史書記載真德秀曾經兩次任泉州知州,他初次到泉州的時候每年到泉州的蕃舶只有三四隻,但是當他離任的時候,來到泉州的蕃舶已經有三十六艘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復了泉州繁華的對外貿易的情景。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一艘沉船,似乎給我們解開了這樣一個疑問。在1974年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沉船,從這個沉船裡面考古工作者沒有發現往常發現的很多沉船裡面發現的大量的瓷器,或者金銀器,銅錢等等,而是在這個沉船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香料,其中有檀香,沉香,乳香,龍涎香,胡椒等等,這些香料沒有脫水的時候重量達到了4700多斤,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這個船隻運輸了多少香料。當時這個沉船發現之後,廈門大學兩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像莊進士輝,莊為璣先生,他們就把這艘船乾脆命名為“香料船”,而且據他們推測這艘香料船大概是從海外運輸香料經過南海到達泉州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在泉州灣不幸沉沒了。那麼在這個香料船的背後又為我們揭示了當時宋朝的怎樣的一個香料貿易的背景呢?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起。北宋末年徽宗時期有一個海商,這個海商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來販賣二錢龍涎香。這個龍涎香在中國傳播的非常神奇,我們中國老百姓傳說龍涎香就是龍嘴裡面吐出來的涎沫,其實不是。龍涎香其實是產自還海里邊的一種鯨魚叫做抹香鯨腸道中的一種分泌物,而這種分泌物主要產自阿拉伯沿海地區。因為這種東西非常珍貴,所以龍涎香就是古代的天然香料裡面可以說與黃金等價的最高品級的一種香料。二錢的龍涎香這個海商在開封的賣的時候要價三十萬貫,貫是古代穿錢的一種繩子,一般一千個銅錢串在一起就是一貫,萬貫就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按照北宋時期的物價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就是一萬貫可以在當時北宋的都城開封買一處豪宅,或者說在當時的買一艘大海船。三十萬貫可以說是天價了,但是在高的價格也有人買啊,這個時候徽宗的一個妃子叫做劉淑妃,後人稱她為明節皇后。劉淑妃買的時候只願意出價二十萬貫,海商就賣三十萬貫,二十萬貫不賣,劉淑妃一聽就生氣了,而起下令讓開封府去審審這個外商看看這個龍涎香是真的還是假的。開封府接到了劉淑妃的旨意也不敢怠慢,所以就把這個外商拘押到了開封府,以審查他這個龍涎香是真是假為名的。這個故事最終的結果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僅僅從前面的這一段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龍涎香的價格多麼高,多麼貴重。

當然龍涎香只是香料中的一種,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在宋代的時候所有的香料加在一塊大概有一百多種,各種各樣的香料都有。但是中國我們只有海南和雲南的部分地區產天然的香料,而且產量還非常地,沒有什麼龍涎香。所以當時我們中國需要的大量的香料主要從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半島這個地方運輸到中國來,而當時控制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是阿拉伯商船,所以阿拉伯商人把大量的香料運輸到我們中國的港口,所以在那個時期由於香料主導了海上絲綢之路商品貿易,所以有一些考古學家和海洋史的專家也把海上絲綢之路,在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稱為“香料之路”。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與此同時,香料的大量使用,對於中國的整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滲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我們都很熟悉辛棄疾這位宋代的大詞人,辛棄疾有一首詞非常有名,而這首詞就給我們透露了當時宋朝的香料對於社會的影響,詞的名字叫做《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玉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非常優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非常優美的一種上元燈會的這種意境,特別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經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同時在這首詞裡面也給我們透露出了當時宋代社會的香料已以及香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我們根據存留下來的一些史料分析,宋朝的婦女特別喜歡用香料,她們在家裡的時候一般會用布袋然後繡上花,然後把這個布袋裡面塞上香料,做成香球或者香囊。有錢人家的婦女出門的時候,可能是乘坐的“寶馬雕車”,出門之前會把自己的衣服裙子用香給薰一薰,與此同時會把兩個香球放在她們寬大的衣袖裡面。如果這個“寶馬雕車”比較寬鬆,還會帶一個丫鬟坐在小姐的旁邊手裡面再捧著一個大香球,所以行走在路上的時候,往往在“寶馬雕車”的後面就會有縷縷的香味在那飄散。也正是因為這樣,辛棄疾才在他的這首詞裡面說到“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實際上給我們還原了當時宋朝的上流社會的女性在大量使用香料的一種情景。

隨著對這艘泉州灣沉船的考古的深入和與文獻的比對,莊景輝,莊為璣等等一些考古學家逐漸逐漸地還解開了另外的一個謎團,就是這艘沉船的主人逐漸開始浮出水面,而這艘沉船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曾經叱吒風雲在泉州成為鉅富的一個大海商,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蒲壽庚。這個人是南宋末年以及元朝初期非常有名的一個泉州的大海商,在他富裕的時候,他的家族擁有的船隻達到數百艘,整個泉州有他大量的豪宅。蒲壽庚的老家不再中國,他是個外商。他的老祖宗是阿拉伯人,經常從事與中國之間的海上貿易。所以後來在他的祖先有一代人就乾脆遷到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再到後來,他的祖輩又遷到了廣州,然後到蒲壽庚的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叫做蒲開宗在南宋的時候進一步把自己的家庭遷到了泉州。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泉州這個港口在唐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大港了,到了北宋的時候泉州港和廣州港是宋朝的兩大海港。到了南宋特別是真德秀治理泉州之後,泉州港的地位就越來越高,逐漸超過了廣州港,成為南宋的第一大港。就是這個時候,蒲壽庚的父親遷到泉州。而到蒲壽庚的時候,整個家族的勢力就在泉州急劇地膨脹,成為泉州外商的第一富商。不過說到這位蒲壽庚,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還有歷史的偶然性。就在南宋的末年,整個時間段距離南宋滅亡已經不遠了,南宋的滅亡是1279年的。當時泉州這個地方由於南宋政府無力兼顧,所以海盜又開始星興起來了,海盜的勢力還非常猖獗,搶劫來往商船。蒲壽庚也沒有辦法做生意了,所以他就依靠自己的家族勢力組織了海上武裝部隊來對抗海盜。就在1274年這一年,他依靠著自己的家族勢力組成的武裝海船徹底的打敗了泉州附近的海盜勢力。這個消息傳到南宋都城杭州的時候,皇帝非常震驚一個海上竟然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而且力量這麼大,能夠打敗海盜,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欣慰,這個蒲壽庚打敗了海盜勢力,安定了地方的治安,恢復了當時的海上貿易。所以當時的朝廷就做了一個特殊的任命,任命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司。提起泉州市舶司這個職位以往的時候是不輕易授予一個外商的,當時這個時候是一個特殊的情況,而蒲壽庚實際上也控制了整個泉州的海外貿易,所以政府才給了他這樣一個特殊的任命。這樣一來,蒲壽庚亦官亦商,所以為他積累滾滾的財源奠定了一個基礎。

由此我們再聯繫到泉州灣的那艘沉船,這艘沉船根據它船的形制,根據船上留下來的一些像木牌,木籤等等其他的一些文物。考古學家們就推斷這艘船沉沒的時間大概就是在南宋末年距離蒲壽庚擔任泉州市舶司這個時間大概過了三四年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段所有的整個泉州的海外的商船幾乎都被蒲氏家族給壟斷了,他的船舶最多的時候有四五百艘,所以由此考古學家推斷這艘沉船應該就是屬於蒲氏家族的,船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蒲壽庚。當然究竟是不是蒲壽庚我們需要更多的文獻的資料,但是起碼可以證明這艘香料船應該是為蒲壽庚這個家族所控制。

馬可波羅曾經在世界各地遊歷,到達中國的時候是在元朝初期,在中國停留了17年的時間。曾經數次來到泉州,最後一次來到泉州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時期。這次到泉州帶著一個任務,按照元世祖忽必烈的交代和委託,他和另外一部分官員要護送當時的一位闊闊真公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波斯的伊爾汗國進行和親,順便馬可波羅來和元世祖告別要回到自己的家鄉意大利的威尼斯。他在泉州停留了一段時間,所以對泉州這個港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為什麼馬可波羅把泉州港說成是刺桐港呢?其實“刺桐”這兩個字也不是馬可波羅的首創,泉州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展了對外貿易,所以就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刺桐”從海外進入到中國,有一種史料記載說“刺桐”本來是印度和馬來西亞那些地方的樹種,後來由海外進入到泉州,並且在這裡種植紮根。到了五代的時候當時泉州有一個節度使,他非常喜歡這種刺桐樹,所以進行城市改擴建的時候,就在泉州的街道上遍植刺桐樹,在城市的周圍也種滿刺桐樹。這個刺桐樹非常高大,開花的時候鮮豔似火,吉祥如意,所以當時泉州的老百姓非常喜歡,而外商來到泉州的時候,他們也對於這個刺桐樹和刺桐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外商覺得中國的名字不好記,地名也不好記,所以乾脆就把泉州這個港口叫做刺桐港,把這座城市也成為刺桐城了。

"

泉州位於福建,在我國的東南部。泉州這個地方有一條江叫晉江,晉江出海口的地方就是古代的泉州港,所以泉州港在歷史上記載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闢成為我國的一個重要的港口了,但是它稱為世界第一大港東方大港,是在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的那段時間前後,也就是宋末元初的那段時期。不過它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就在馬可波羅來到泉州這個港口之前,大概七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這個港口外商的船隻才只有區區的三四艘,那麼後來是如何從三四艘發展成為那麼多的商船雲集的一個世界級的大港的呢?說到這裡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這就是南宋時期一個著名的人物他叫真德秀。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說到真德秀的時候先從一個場景裡面來看真德秀這個人,在南宋的嘉定十年,也就是公元1217年,剛剛上任不久的真德秀作為泉州的知州,他就在泉州西北部的一座不高的山叫做九日山,上面有一座廟叫做昭惠廟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在這個儀式開始的時候,真德秀帶領泉州的地方官,包括管理泉州市舶,還有泉州其他的地方長官以及數百名中外海商的代表來到昭惠廟,以隆重的禮儀慘敗了昭惠廟供奉的“風神”和“海神”。泉州這個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依靠外來的海商他們的船舶,也就是靠海外貿易,而這個船能不能按時到來,能不能按時從泉州出港,主要是靠季風。但是風也有違背規律的時候,所以能不能正常地按照一定的時間的節律這個風颳起來靠的就是“風神”或者說是“海神”。這個儀式在當時的時候有一個名字,就叫做“祈風儀式”,也就是祈禱這個風能夠按時到來的一個儀式。

這裡面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我們說真德秀這個人很不簡單,史書記載他是南宋時期朱熹之後的另外一個理學的大師。他後來寫的一些關於解讀儒家經典的著作,比如說《大學衍義》後來就成為明朝甚至清朝皇帝的教科書,所以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這個人為人非常正直,善於直言敢諫,在朝廷做官的時候曾經向皇帝上疏數十萬言,而且都大部分切中時弊,所以在朝野上下具有崇高的威望。真德秀到了泉州之後馬上進行了調查,詳細的鄂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感覺到外來海商之所以不到泉州來,主要是“三怕”。第一怕苛徵,按照當時宋朝的規定,一般對於外來海商是百分之十的商稅,但是有些時候地方官巧取豪奪,亂徵這些商稅,所以使這些商人都怕了。第二怕和買,當時政府規定外來的商船運來的一些貴重的貨物,首先由政府來和這些海商人們議價,購買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由政府收購,剩下的你才能夠在自由市場上自由地買賣。政府買當然價格不會高,海商獲取的利益也是有限的,所以這是海商的二怕。三怕就是怕海盜,自從有海外貿易就有海盜,而南宋中後期的時候,泉州地方的海盜非常猖獗。因為政府無力顧及海上的安全,所以泉州這個地方是海盜猖獗的地方。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調查清楚這幾件事情之後,真德秀馬上對這幾件事情采取措施。前兩怕好辦啊,就是減少苛政,不亂徵商稅,第二減少政府的和買,讓商人在市場上能夠自由買賣,獲取比較豐厚的利益。對於海盜,真德秀為此動用了地方的軍隊,並且動用了大量的商船和當地的老百姓主動對泉州周圍的海盜主動出擊,經過數次與海盜之間的搏鬥,就把海盜機會全部消滅乾淨了。幾個海盜的頭目也被抓住了,抓住以後就地正法。這樣一來真德秀的前“三把火”,免除苛徵,減少和買,鎮壓海盜,真德秀的名聲也在泉州以及周圍的國內外的海商之間傳播開了。

但是真德秀覺得這三把火之外還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九日山的祈風儀式,這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本身碎玉凝聚人心,擴大宣傳,有著非常良好的作用,所以就變成一種傳統了,只不過在真德秀到來之前,因為蕃舶來的比較少,商業貿易處於一種停滯的狀態,所以這個儀式也已經中斷了很長時間。真德秀到來之後他覺得有必要把這儀式恢復起來,由此我們就看到所講的真德秀到來之後的那個秋天舉行的九日山祈風儀式。所以我們說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德秀在泉州的所作所為就體現了這一點。史書記載真德秀曾經兩次任泉州知州,他初次到泉州的時候每年到泉州的蕃舶只有三四隻,但是當他離任的時候,來到泉州的蕃舶已經有三十六艘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復了泉州繁華的對外貿易的情景。

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一艘沉船,似乎給我們解開了這樣一個疑問。在1974年的時候,在泉州灣發現了一艘宋代的沉船,從這個沉船裡面考古工作者沒有發現往常發現的很多沉船裡面發現的大量的瓷器,或者金銀器,銅錢等等,而是在這個沉船裡面發現了大量的香料,其中有檀香,沉香,乳香,龍涎香,胡椒等等,這些香料沒有脫水的時候重量達到了4700多斤,我們可以想象當時這個船隻運輸了多少香料。當時這個沉船發現之後,廈門大學兩位著名的考古學家,像莊進士輝,莊為璣先生,他們就把這艘船乾脆命名為“香料船”,而且據他們推測這艘香料船大概是從海外運輸香料經過南海到達泉州的,但是沒有想到在即將靠岸的時候,在泉州灣不幸沉沒了。那麼在這個香料船的背後又為我們揭示了當時宋朝的怎樣的一個香料貿易的背景呢?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講起。北宋末年徽宗時期有一個海商,這個海商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開封來販賣二錢龍涎香。這個龍涎香在中國傳播的非常神奇,我們中國老百姓傳說龍涎香就是龍嘴裡面吐出來的涎沫,其實不是。龍涎香其實是產自還海里邊的一種鯨魚叫做抹香鯨腸道中的一種分泌物,而這種分泌物主要產自阿拉伯沿海地區。因為這種東西非常珍貴,所以龍涎香就是古代的天然香料裡面可以說與黃金等價的最高品級的一種香料。二錢的龍涎香這個海商在開封的賣的時候要價三十萬貫,貫是古代穿錢的一種繩子,一般一千個銅錢串在一起就是一貫,萬貫就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按照北宋時期的物價我們可以做一個比較,就是一萬貫可以在當時北宋的都城開封買一處豪宅,或者說在當時的買一艘大海船。三十萬貫可以說是天價了,但是在高的價格也有人買啊,這個時候徽宗的一個妃子叫做劉淑妃,後人稱她為明節皇后。劉淑妃買的時候只願意出價二十萬貫,海商就賣三十萬貫,二十萬貫不賣,劉淑妃一聽就生氣了,而起下令讓開封府去審審這個外商看看這個龍涎香是真的還是假的。開封府接到了劉淑妃的旨意也不敢怠慢,所以就把這個外商拘押到了開封府,以審查他這個龍涎香是真是假為名的。這個故事最終的結果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是僅僅從前面的這一段記載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龍涎香的價格多麼高,多麼貴重。

當然龍涎香只是香料中的一種,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在宋代的時候所有的香料加在一塊大概有一百多種,各種各樣的香料都有。但是中國我們只有海南和雲南的部分地區產天然的香料,而且產量還非常地,沒有什麼龍涎香。所以當時我們中國需要的大量的香料主要從東南亞,南亞和阿拉伯半島這個地方運輸到中國來,而當時控制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是阿拉伯商船,所以阿拉伯商人把大量的香料運輸到我們中國的港口,所以在那個時期由於香料主導了海上絲綢之路商品貿易,所以有一些考古學家和海洋史的專家也把海上絲綢之路,在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稱為“香料之路”。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與此同時,香料的大量使用,對於中國的整個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滲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我們都很熟悉辛棄疾這位宋代的大詞人,辛棄疾有一首詞非常有名,而這首詞就給我們透露了當時宋朝的香料對於社會的影響,詞的名字叫做《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玉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首詞非常優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非常優美的一種上元燈會的這種意境,特別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已經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同時在這首詞裡面也給我們透露出了當時宋代社會的香料已以及香文化對於社會的影響。我們根據存留下來的一些史料分析,宋朝的婦女特別喜歡用香料,她們在家裡的時候一般會用布袋然後繡上花,然後把這個布袋裡面塞上香料,做成香球或者香囊。有錢人家的婦女出門的時候,可能是乘坐的“寶馬雕車”,出門之前會把自己的衣服裙子用香給薰一薰,與此同時會把兩個香球放在她們寬大的衣袖裡面。如果這個“寶馬雕車”比較寬鬆,還會帶一個丫鬟坐在小姐的旁邊手裡面再捧著一個大香球,所以行走在路上的時候,往往在“寶馬雕車”的後面就會有縷縷的香味在那飄散。也正是因為這樣,辛棄疾才在他的這首詞裡面說到“寶馬雕車香滿路”,“笑語盈盈暗香去”,實際上給我們還原了當時宋朝的上流社會的女性在大量使用香料的一種情景。

隨著對這艘泉州灣沉船的考古的深入和與文獻的比對,莊景輝,莊為璣等等一些考古學家逐漸逐漸地還解開了另外的一個謎團,就是這艘沉船的主人逐漸開始浮出水面,而這艘沉船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曾經叱吒風雲在泉州成為鉅富的一個大海商,這個人的名字叫做蒲壽庚。這個人是南宋末年以及元朝初期非常有名的一個泉州的大海商,在他富裕的時候,他的家族擁有的船隻達到數百艘,整個泉州有他大量的豪宅。蒲壽庚的老家不再中國,他是個外商。他的老祖宗是阿拉伯人,經常從事與中國之間的海上貿易。所以後來在他的祖先有一代人就乾脆遷到了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再到後來,他的祖輩又遷到了廣州,然後到蒲壽庚的父親的時候,他的父親叫做蒲開宗在南宋的時候進一步把自己的家庭遷到了泉州。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泉州這個港口在唐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大港了,到了北宋的時候泉州港和廣州港是宋朝的兩大海港。到了南宋特別是真德秀治理泉州之後,泉州港的地位就越來越高,逐漸超過了廣州港,成為南宋的第一大港。就是這個時候,蒲壽庚的父親遷到泉州。而到蒲壽庚的時候,整個家族的勢力就在泉州急劇地膨脹,成為泉州外商的第一富商。不過說到這位蒲壽庚,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還有歷史的偶然性。就在南宋的末年,整個時間段距離南宋滅亡已經不遠了,南宋的滅亡是1279年的。當時泉州這個地方由於南宋政府無力兼顧,所以海盜又開始星興起來了,海盜的勢力還非常猖獗,搶劫來往商船。蒲壽庚也沒有辦法做生意了,所以他就依靠自己的家族勢力組織了海上武裝部隊來對抗海盜。就在1274年這一年,他依靠著自己的家族勢力組成的武裝海船徹底的打敗了泉州附近的海盜勢力。這個消息傳到南宋都城杭州的時候,皇帝非常震驚一個海上竟然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而且力量這麼大,能夠打敗海盜,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欣慰,這個蒲壽庚打敗了海盜勢力,安定了地方的治安,恢復了當時的海上貿易。所以當時的朝廷就做了一個特殊的任命,任命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司。提起泉州市舶司這個職位以往的時候是不輕易授予一個外商的,當時這個時候是一個特殊的情況,而蒲壽庚實際上也控制了整個泉州的海外貿易,所以政府才給了他這樣一個特殊的任命。這樣一來,蒲壽庚亦官亦商,所以為他積累滾滾的財源奠定了一個基礎。

由此我們再聯繫到泉州灣的那艘沉船,這艘沉船根據它船的形制,根據船上留下來的一些像木牌,木籤等等其他的一些文物。考古學家們就推斷這艘船沉沒的時間大概就是在南宋末年距離蒲壽庚擔任泉州市舶司這個時間大概過了三四年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段所有的整個泉州的海外的商船幾乎都被蒲氏家族給壟斷了,他的船舶最多的時候有四五百艘,所以由此考古學家推斷這艘沉船應該就是屬於蒲氏家族的,船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蒲壽庚。當然究竟是不是蒲壽庚我們需要更多的文獻的資料,但是起碼可以證明這艘香料船應該是為蒲壽庚這個家族所控制。

馬可波羅曾經在世界各地遊歷,到達中國的時候是在元朝初期,在中國停留了17年的時間。曾經數次來到泉州,最後一次來到泉州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時期。這次到泉州帶著一個任務,按照元世祖忽必烈的交代和委託,他和另外一部分官員要護送當時的一位闊闊真公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波斯的伊爾汗國進行和親,順便馬可波羅來和元世祖告別要回到自己的家鄉意大利的威尼斯。他在泉州停留了一段時間,所以對泉州這個港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為什麼馬可波羅把泉州港說成是刺桐港呢?其實“刺桐”這兩個字也不是馬可波羅的首創,泉州港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已經開展了對外貿易,所以就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刺桐”從海外進入到中國,有一種史料記載說“刺桐”本來是印度和馬來西亞那些地方的樹種,後來由海外進入到泉州,並且在這裡種植紮根。到了五代的時候當時泉州有一個節度使,他非常喜歡這種刺桐樹,所以進行城市改擴建的時候,就在泉州的街道上遍植刺桐樹,在城市的周圍也種滿刺桐樹。這個刺桐樹非常高大,開花的時候鮮豔似火,吉祥如意,所以當時泉州的老百姓非常喜歡,而外商來到泉州的時候,他們也對於這個刺桐樹和刺桐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很多外商覺得中國的名字不好記,地名也不好記,所以乾脆就把泉州這個港口叫做刺桐港,把這座城市也成為刺桐城了。

帶你瞭解海上絲綢之路古城泉州

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宋元這個時期,泉州作為刺桐港成了世界第一大港,向西方傳遞了中國文化,樹立了中國良好的文化形象。所以“刺桐”就成了中華文化的一個代名詞了。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的歷史上,泉州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不過到了明清時期,泉州港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仍然保持了與海外的這種交流。在20世紀晚期的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了世界各地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專家特意來到了泉州,他們在九日山參觀了很多祈風刻石,而且參觀了泉州古港口的遺址,肯定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到了今天,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整個泉州未來發展的有一個契機,泉州也開始了新的對對外貿易的崛起的里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