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利器 助力瀘州防災避險能力提高

1989年4月20日凌晨,瀘州發生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風雹災害。30年過去,我市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防範手段的科技水平大為提高,為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礎。

“4·20”風雹

瀘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雹災

1989年4月20日凌晨,瀘州發生的那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風雹,後被中國氣象局列入《1949—1990年中國冰雹災害事件表》,編號“Q05127”。

是時,瀘州遭受全市性特大強風、暴雨和冰雹襲擊,最大風力達到10級。災害天氣造成全市斷電、斷水、斷氣及通訊中斷,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較大損失,史稱 “4·20”風雹。

通過抗災救災和生產自救,1989年,我市糧食增產、工業效益提高、財政增長。瀘州抗災救災工作得到中央、省上的高度肯定。

如今,坐落在大梯步文化廣場旁邊的“4·20”友誼大樓是瀘州人民攜手戰勝這場自然災害的見證。

多措並舉 應對自然災害守護安全

30年來,我市氣象事業有了較大發展,擁有了防災減災“利器”。

雲貴川區域聯防協作防災減災

近年來,雲南省昭通市,貴州省遵義市、畢節市,四川省瀘州市4地氣象部門聯手,共同開展跨省、跨流域氣象防災減災區域聯防協作工作,以提升氣象服務工作的整體效益。

科技利器 助力瀘州防災避險能力提高

省市氣象部門會商天氣

雲貴川已成立三省四地區域聯防協作工作領導小組、氣象服務工作小組、技術裝備保障小組、聯絡小組。每年5月至9月為聯防協作時段,重點時段為6月至8月。

協作工作以“共建、共享、共發展”為理念,以重大氣象災害和跨區域性氣象災害聯防為重點,共同進行重大天氣監測預警應急聯動,實現“信息共享、責任共擔、共同防禦”,發揮行業資源優勢,提升三省四地區域氣象災害防禦能力和氣象服務水平。

當三省氣象臺發佈聯防區域內重要天氣消息,或已經發生災害性天氣需提供聯防協作氣象服務,或區域內主要河流、水庫出現險情時,四地根據災害天氣預測或發生情況,利用區域協作聯防氣象情報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視頻電話、QQ群、微信群、中國氣象局綜合信息管理系統(辦公網)、郵件等方式進行天氣會商。在天氣形勢比較複雜、有可能出現極端天氣時,各成員局上傳的會商意見中應包括對天氣形勢的分析、短期預報意見和聯防意見等內容。

聯防協作時段內,在每週末、每旬末、每月末互通中長期氣象預測信息,供各成員局參考。

聯防區域內各氣象臺、站監測到成片強雷達回波、重大雨情、汛情、災情;在聯防區域內的各雷達站觀測到強降雨、大風、冰雹等高影響雷達回波時;在各成員局轄區內,超過一半的區域氣象站24小時累積降雨量超過50毫米時,或超過一半的區域氣象站小時降雨量超過30毫米時。以上情報信息,應及時向各成員局通報。

每10公里就有一個自動監測氣象站

目前,我市自動監測氣象站已達到208個,做到了“每10公里就有1個”,提高了我市對氣象災害監測和預測能力。

按照我市“大氣監測自動化系統”建設要求,建立密度適宜、佈局合理、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地面監測網。這些自動監測氣象站,平均10公里的範圍建立一個,基本建成能監測到幾十至幾百公里範圍內的氣象災害。

為此,我市增加了多要素自動氣象觀測點的布點,填補氣象資料空白點。現在兩要素(溫度、降雨量)自動監測站達到60個,四要素(溫度、降雨量、風速、風向)自動監測站達到44個,能測出氣壓和溼度的六要素監測站達到12個。

我市的自動監測氣象站主要分佈在我市三區四縣中地質災害頻發點、交通幹線點、主要農業經濟區及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點,以此實現我市全境範圍的自動加密觀測,為精細化預報、應急預報提供基礎信息。

提高短時、臨近、局地天氣預報的準確性

近一年來,我市多次發佈大風短時臨近天氣預報:受地面冷空氣影響,預計未來6小時,我市部分地方將出現5級至7級陣性大風,局地伴有雷電和短時強降雨,請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之所以能夠做到短時(12小時或6小時以內)、臨近(2小時)、局部地方天氣預報,是因為我市擁有了首臺氣象雷達。

據瞭解,氣象雷達是專門用來探測大氣中雲雨的分佈和變化、降雨強度、雲層的高度和厚度、不同大氣層裡的風向風速和其他氣象要素的雷達,由定向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天線控制器、顯示器和照相裝置、電子計算機和圖像傳輸等組成。

據市氣象局技術人員介紹,氣象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被目標物所散射而被雷達接收機接收到的那部分電磁波,在雷達顯示器上可顯示出反映雷達回波特徵的信號或圖像。不同的天氣系統或天氣現象的回波特徵不同,而雷達正是根據這個原理實現氣象探測的。

過去,由於我市沒有氣象雷達,只能藉助重慶、成都、遵義、畢節、宜賓五地的氣象雷達進行天氣預報。但這些城市的氣象雷達距離我市較遠,影響了天氣雷達回波強度的準確性。

我市氣象雷達試運行後,對於我市短時、臨近、局部地區天氣預報比較重要,根據雷達回波圖就可大致瞭解降雨路徑及強度,從而提高其準確性。

5分鐘採集傳輸處理一次氣象數據

近一年來,我市建成的骨幹區域自動監測氣象站,讓六要素自動監測氣象站有了升級版,5分鐘採集傳輸處理一次氣壓、氣溫、相對溼度、風向、風速和降雨量數據。

根據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系統建立的需要,我市去年建設了骨幹區域自動監測氣象站,新系統採用更大容量的太陽能和高密度電池協同供電,實現了快捷級別的4G網絡數據傳輸,保障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數據傳輸的高效性。採集傳輸處理氣壓、氣溫、相對溼度、風向、風速和降雨量6個基本氣象要素數據,由過去每小時一次變為5分鐘一次,數據分析處理的量增加了12倍,可為旅遊服務、農業氣象服務、防災減災等工作提供更豐富的氣象數據支撐。

據介紹,骨幹區域自動監測氣象站建設環境要求嚴格,要求場地必須寬敞,擁有綠色的植被,最好是在草坪上,近處不能被樹木、高樓遮擋。六要素自動監測氣象站升級後,有助於提高我市天氣預報準確率,增強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警能力,為社會防災避災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服務,為抗災減災、科學調度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目前,我市已建成8個骨幹區域自動監測氣象站。

閃電次數可“數“出來

一天時間內,雷電雲地閃擊幾千次甚至上萬次。這個次數是怎麼統計出來的?

原來是高科技的雷電監測系統,採用定位儀捕捉電磁波,即閃電定位儀記錄閃電數據。

科技利器 助力瀘州防災避險能力提高

車載火箭操作演習

在位於納溪區棉花坡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裡,記者看到,有1臺高約1.5米的米白色圓柱形儀器“站”在測場草坪上,頂部有個罩子,看起來有點像縮小的路燈。這就是閃電定位儀。

據介紹,閃電定位儀與大氣電場儀等,一起組成了三維雷電監測網。閃電定位儀具有正交天線、傳感器等部件,每當閃電發生時,這種儀器會自動判斷,如果確屬監測範圍的閃電,就會對其定位、測量強度,並記錄下來。隨著時間推移,數據逐漸累積。閃電定位儀能實時監測閃電發生情況,而大氣電場儀可以通過分析一定範圍內電場強度,來判斷是否有發生強雷電的可能性。這些數據由計算機系統運算處理後,得知具體位置和強度,能精確定位閃電位置。

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防範手段

科技水平提高

與“4·20”風雹發生時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相比,如今我市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防範手段的科技水平大為提高。近3年時間,我市預測雹災準確率達到83%。

1994年以前,我市氣象部門由自貢市氣象局代管,相當於縣級氣象臺。當時,我市沒有自動監測氣象站,沒有天氣雷達,沒有消雹裝備——三七高炮和車載火箭。受氣象設備限制,當時的瀘州氣象部門只能測量氣溫、風速,做一些簡單的預報,無法預警預報“4·20”風雹,也沒有相應的防範手段。

1995年,我市建立市氣象局,氣象工作的規範化建設隨之展開。第二年,建立了市人工增雨消雹指揮部。如今,我市每10公里就建有一個自動監測氣象站,基本建成中尺度災害性天氣監測網,能監測到幾十至幾百公里範圍內氣象災害。通過自動監測溫度、降水量、風速、風向、氣壓和溼度要素,以實現我市全境範圍的自動加密觀測,為精細化預報、應急預報提供基礎信息。

如今,我市擁有了首臺氣象雷達,加上重慶、成都、遵義、畢節、宜賓5個天氣雷達的援助,提高了我市對氣象災害監測和預測預報的能力。

同時,我市防範雹災的手段大為增多,現有29門三七高炮、8輛車載火箭,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防範手段裝備增強,減輕了雹災對我市的危害。

市外區縣多處遭受冰雹

敘永為何做到煙苗無損

2016年5月6日午後,敘永縣境內出現強對流天氣過程,該縣抓住時機指揮分水、摩尼、後山、石壩、水潦、合樂、觀興7個炮點開展防雹作業11次,發射三七高炮彈173發,有效減少了冰雹災害造成的損失。

當日15時35分,經與市氣象臺天氣會商,敘永縣氣象局發佈冰雹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敘永縣6小時內可能出現冰雹伴隨雷電天氣並可能造成雹災。同時立即通知各炮點24小時加強值守,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工作,適時開展防雹作業。

當天15時45分雷達回波顯示,分水、石壩方向有大片對流雲團正迅速生成發展,15時48分至15時55分,分水、石壩、水潦炮點相繼開展作業。後繼的強對流雲團仍發展迅速,正以較快速度自西南向東北移動,防雹形勢依然嚴峻。16時5分,觀興、石壩炮點再次開展作業,作業後部分對流雲團略有減弱。隨後,石壩、後山、摩尼、合樂炮點在半小時內先後開展6次作業,轉眼間雹雲消散,消雹效果明顯,作業區域普降小到中雨。

雖然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突發性強,但由於提前預報準確,預警信息暢通,消雹作業及時,在附近的市外區縣多處遭受冰雹的情況下,敘永縣煙區覆蓋範圍內卻能做到煙苗無損,避免了災害損失。

記者 簡放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