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祁縣(qí xiàn)位於山西省中部,總面積854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時晉大夫祁奚邑,因名祁;又因古有昭餘祁澤藪,故別名昭餘。城邑在今縣東南古縣鎮。《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秋,晉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戰國屬趙。

2、西漢置祁縣,屬太原郡。西漢初置祁縣。王莽篡漢,改祁為示,後復祁縣。西晉武帝時縣治遷徙今縣東南祁城村。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再遷縣治至今址。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

3、隋開皇十年(590年)復置縣,屬幷州。唐武德三年(620年)於太谷縣置太州,縣屬之;六年廢太州,祁縣仍屬幷州。開元十一年(723年)後屬太原府。五代、北宋及金因之。

4、元屬冀寧路。明、清屬太原府。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5、1949年屬榆次專區。1958年祁縣、太谷合併。1961年二縣分治,恢復祁縣,屬晉中地區。1999年屬晉中市。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二、地名來歷

祁縣古稱“昭餘”,因“昭餘祁澤藪”而得名。昭餘祁是當時全國十大澤藪,祁(伊耆、伊、耆、祈),帝堯姓也。因堯曾徒居以“祁縣”為中心的大昭藪,故大昭澤藪又稱祁澤藪。又,堯,名放勳。後汾河水患,“大昭”成一片汪洋。經大禹疏治,“闢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從而形成一大片北起太原、南至介休的“昭餘祁澤藪”。“昭餘”,“大昭”水退後餘留之地也。又,昭,說文日明,餘,說文饒也,祁,有廣大之義。“昭餘祁澤藪”用現代意義可理解為“一大片陽光燦爛、美麗富饒、地闊水美的魚米之鄉”。

三、旅遊景點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1、喬家大院。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喬家大院佔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佈局,城堡式建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區。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2、渠家大院。在祁縣城內有十幾個大院,千餘間房屋,佔地三萬多平方米,人稱“渠半城”。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晉商文化博物館。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3、珠算博物館。位於祁縣古城東大街原渠家經理院的主院內,較系統地向遊人展現了徵集收藏部分珠算資料和近千種各式各樣的算具。 館內陳列著古代原始的算具模型和各個時期的算盤,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一家專門收藏、研究、弘揚珠算文化的博物館。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4、祁縣古城。始建於北魏孝義帝太和年間(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古城東西長850米,南北700米,周長三公里。1994年1月,祁縣古城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5、羅貫中紀念館。位於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內陳展有羅貫中家譜、神軸以及羅貫中使用過的硯臺等一批珍貴文物。

山西祁縣----古稱“昭餘”

6、興梵寺。現存東觀中學校內。始建於宋天聖三年(1025),原址東觀鎮西管村,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遷移今址,留存大雄寶殿,塑像在文革被毀。 2006年與渠家大院同時列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