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

高洋皇帝與媧皇宮

媧皇宮內保存的摩崖刻經,經眾多專家論證,確認是北齊時所造。其面積之大、字數之多、時間之久、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獨此一處。對佛教的研究和書法的演變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屬無價之寶,更是整個媧皇宮的鎮殿之寶。如此大規模的經刻,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北齊時高洋皇帝所為。高洋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刻經造佛,對媧皇宮有著怎樣的影響?我們當從高洋本人說起。

"

高洋皇帝與媧皇宮

媧皇宮內保存的摩崖刻經,經眾多專家論證,確認是北齊時所造。其面積之大、字數之多、時間之久、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獨此一處。對佛教的研究和書法的演變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屬無價之寶,更是整個媧皇宮的鎮殿之寶。如此大規模的經刻,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北齊時高洋皇帝所為。高洋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刻經造佛,對媧皇宮有著怎樣的影響?我們當從高洋本人說起。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政局動盪不安,一個叫高歡的低級武官,征戰得力,軍事調度有方,控制了北魏政權。把孝武帝元修逼到長安,另立孝武帝的弟弟元善為皇帝,遷都鄴都(就是現在臨漳一帶),歷史上稱之為東魏。

高洋(529~559年),字子進,是北齊的開國皇帝。是高歡的第二個兒子。由於皇帝是他們家立的,仗著有權有勢的高歡,高洋在七歲就被封為太原公(是公爵)。父親高歡死後,高洋的哥哥高澄成為東魏的大丞相,總攬著國家大權。高洋長相非常醜陋,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沉默寡言,且不懂四六的傢伙,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其實他大智若愚,聰慧過人,只是借愚頑來掩蔽自已,保護自己。他的哥哥高澄因為密謀要廢除東魏皇帝元善,不想被家奴殺死。看上去愚笨的高洋立刻站了出來,殺死家奴,並封鎖消息,帶著死去的哥哥回到自己的封地山西晉陽,發展自己的勢力。

"

高洋皇帝與媧皇宮

媧皇宮內保存的摩崖刻經,經眾多專家論證,確認是北齊時所造。其面積之大、字數之多、時間之久、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獨此一處。對佛教的研究和書法的演變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屬無價之寶,更是整個媧皇宮的鎮殿之寶。如此大規模的經刻,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北齊時高洋皇帝所為。高洋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刻經造佛,對媧皇宮有著怎樣的影響?我們當從高洋本人說起。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政局動盪不安,一個叫高歡的低級武官,征戰得力,軍事調度有方,控制了北魏政權。把孝武帝元修逼到長安,另立孝武帝的弟弟元善為皇帝,遷都鄴都(就是現在臨漳一帶),歷史上稱之為東魏。

高洋(529~559年),字子進,是北齊的開國皇帝。是高歡的第二個兒子。由於皇帝是他們家立的,仗著有權有勢的高歡,高洋在七歲就被封為太原公(是公爵)。父親高歡死後,高洋的哥哥高澄成為東魏的大丞相,總攬著國家大權。高洋長相非常醜陋,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沉默寡言,且不懂四六的傢伙,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其實他大智若愚,聰慧過人,只是借愚頑來掩蔽自已,保護自己。他的哥哥高澄因為密謀要廢除東魏皇帝元善,不想被家奴殺死。看上去愚笨的高洋立刻站了出來,殺死家奴,並封鎖消息,帶著死去的哥哥回到自己的封地山西晉陽,發展自己的勢力。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得知高澄死訊後,皇帝元善以為高洋是個無能之輩,表面把高洋封為大丞相,內中想撈回自己的皇權。沒想到高洋膽大才奇,數月之後(550年),高洋率兵抵達鄴都,逼元善皇帝禪位,自立為帝,定國號為齊,改元天保,建都鄴,年僅二十歲。

高洋在位,開始時勤於政事,以法馭下,勤於武備,征伐四克。太原是他的大本營,他把那裡當作陪都,每次給北方遊牧民族打仗,都是從太原出兵。後來,高洋變得神智昏亂,猜忌殘暴,虐殺兄弟,殺人不眨眼,甚至把人的骨頭製成琵琶來彈;他是一個十足的大淫棍,肆意強姦,組織群人在大殿上集體淫亂;他嗜酒成性,醉了以後,連他的老孃都要舉起來摔打,最後終因喝酒而死。天保十年(559年),高洋去世,時年僅31歲,他的諡號為文宣皇帝。

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也是個非常信佛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北魏時期是佛教最興盛的時候。當時的都成洛陽,到處是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就是形容這個時候洛陽的寺院。後來遷到鄴都之後,把佛教奉為國教,尊名僧為國師,不但皇帝親自築壇禮佛,還讓所有後妃和重臣都受菩薩戒,以佛教規則約束自己。圍繞鄴都,大建寺院,全國三分之一財政收入都用於建寺院,刻佛像。當時鄴城的和尚就有八萬多人,可以想像得有多少寺院來養活這些和尚。

因為對北部邊區經常發動戰爭,所以高洋就得在鄴都與太原之間來回奔波。從鄴都出發,進入太行山,過鼓山順洺河北上,然後西折入涉縣,從中皇山下路過,而後順清漳河向北去往太原。當時的中皇山下,成為一條重要的車馬大道。由於路途遙遠,八百里的路程,山山水水,少不得走上十天八天,於是沿途就建下不少行宮,中皇山下就是其中一處。清嘉慶《涉縣誌》對此有明確記載:“北齊離宮,在唐王山麓。文宣帝高洋,性侈,好土木,往來晉陽,所過多起離宮。又信釋氏,喜刻經像,山上遺址猶存。”、“傳載文宣帝高洋自鄴詣晉陽,往來山下,起離宮以備巡幸。於此山腰見數百僧行過,遂開三石室,刻諸尊像。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經函,勒之巖壁,今山上經像現存。”

"

高洋皇帝與媧皇宮

媧皇宮內保存的摩崖刻經,經眾多專家論證,確認是北齊時所造。其面積之大、字數之多、時間之久、保存之完好在全國獨此一處。對佛教的研究和書法的演變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屬無價之寶,更是整個媧皇宮的鎮殿之寶。如此大規模的經刻,據有關史料記載,是北齊時高洋皇帝所為。高洋皇帝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在這裡刻經造佛,對媧皇宮有著怎樣的影響?我們當從高洋本人說起。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政局動盪不安,一個叫高歡的低級武官,征戰得力,軍事調度有方,控制了北魏政權。把孝武帝元修逼到長安,另立孝武帝的弟弟元善為皇帝,遷都鄴都(就是現在臨漳一帶),歷史上稱之為東魏。

高洋(529~559年),字子進,是北齊的開國皇帝。是高歡的第二個兒子。由於皇帝是他們家立的,仗著有權有勢的高歡,高洋在七歲就被封為太原公(是公爵)。父親高歡死後,高洋的哥哥高澄成為東魏的大丞相,總攬著國家大權。高洋長相非常醜陋,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沉默寡言,且不懂四六的傢伙,常被兄弟嘲笑或捉弄。其實他大智若愚,聰慧過人,只是借愚頑來掩蔽自已,保護自己。他的哥哥高澄因為密謀要廢除東魏皇帝元善,不想被家奴殺死。看上去愚笨的高洋立刻站了出來,殺死家奴,並封鎖消息,帶著死去的哥哥回到自己的封地山西晉陽,發展自己的勢力。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得知高澄死訊後,皇帝元善以為高洋是個無能之輩,表面把高洋封為大丞相,內中想撈回自己的皇權。沒想到高洋膽大才奇,數月之後(550年),高洋率兵抵達鄴都,逼元善皇帝禪位,自立為帝,定國號為齊,改元天保,建都鄴,年僅二十歲。

高洋在位,開始時勤於政事,以法馭下,勤於武備,征伐四克。太原是他的大本營,他把那裡當作陪都,每次給北方遊牧民族打仗,都是從太原出兵。後來,高洋變得神智昏亂,猜忌殘暴,虐殺兄弟,殺人不眨眼,甚至把人的骨頭製成琵琶來彈;他是一個十足的大淫棍,肆意強姦,組織群人在大殿上集體淫亂;他嗜酒成性,醉了以後,連他的老孃都要舉起來摔打,最後終因喝酒而死。天保十年(559年),高洋去世,時年僅31歲,他的諡號為文宣皇帝。

他是歷史上少有的暴君之一,也是個非常信佛的皇帝。中國歷史上,北魏時期是佛教最興盛的時候。當時的都成洛陽,到處是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風雨中。”就是形容這個時候洛陽的寺院。後來遷到鄴都之後,把佛教奉為國教,尊名僧為國師,不但皇帝親自築壇禮佛,還讓所有後妃和重臣都受菩薩戒,以佛教規則約束自己。圍繞鄴都,大建寺院,全國三分之一財政收入都用於建寺院,刻佛像。當時鄴城的和尚就有八萬多人,可以想像得有多少寺院來養活這些和尚。

因為對北部邊區經常發動戰爭,所以高洋就得在鄴都與太原之間來回奔波。從鄴都出發,進入太行山,過鼓山順洺河北上,然後西折入涉縣,從中皇山下路過,而後順清漳河向北去往太原。當時的中皇山下,成為一條重要的車馬大道。由於路途遙遠,八百里的路程,山山水水,少不得走上十天八天,於是沿途就建下不少行宮,中皇山下就是其中一處。清嘉慶《涉縣誌》對此有明確記載:“北齊離宮,在唐王山麓。文宣帝高洋,性侈,好土木,往來晉陽,所過多起離宮。又信釋氏,喜刻經像,山上遺址猶存。”、“傳載文宣帝高洋自鄴詣晉陽,往來山下,起離宮以備巡幸。於此山腰見數百僧行過,遂開三石室,刻諸尊像。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經函,勒之巖壁,今山上經像現存。”

北齊文宣帝高洋與媧皇宮


高洋帝在位十年,他所創建的北齊也就二十七年。想這中皇山上的經文,花費了多少銀資,花費多少人力才完成啊。當年的輝煌早已不在,皇帝的離宮也了無痕跡。直到康熙年間,後人才在史書中記載了關於高洋離宮一說,並在傳說中的舊址上建起了停驂宮。如果沒有高洋帝這一歷史有存在,媧皇宮上沒有摩崖刻經,那樣的話,媧皇宮的文化價值必將大打折扣。所以,我們還是感謝高洋,這個年輕而荒唐的皇帝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