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概況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隸屬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地處鬆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右岸,東與齊齊哈爾市北三區隔江相望,西與富拉爾基區相鄰,被譽為齊齊哈爾市的“生態衛星城”和“美麗後花園”。

梅里斯,達斡爾語意為“有冰的地方”。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是1988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的全國唯一的市轄達斡爾族區,是黑龍江省唯一的人口較少民族的民族區。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總面積2078平方公里,總人口16.73人(2016年末)[1],轄1鄉5鎮、1個街道辦事處,49個行政村、138個自然屯,榮獲中國洋蔥之鄉、中國菇娘之鄉和中國甜瓜之鄉等稱號。[2]境內有青松狩獵場、梅里斯湖風景區、哈拉新村景區等景點。

齊齊哈爾“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概況

梅里斯,為 達斡爾語“米斯勒”的音轉,意為“冰”。清初, 達斡爾族人從黑龍江上游來 嫩江沿岸定居。1698年(清 康熙三十七年)後,隸屬齊齊哈爾 副都統管轄。清末民初,始屬 龍江府,後隸 龍江縣。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梅里斯一帶,歸龍江縣第七、八、九區管轄。1954年10月,劃歸齊齊哈爾市管轄,同時設立臥牛吐達斡爾族自治區和達呼店、虎爾 虎拉等農村區。1956年11月2日,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臥牛吐、榆樹屯、達呼店、虎爾虎拉等4個農村區合併,設立梅里斯達斡爾族區。1958年12月,全市實現“ 人民公社化”,改為華豐人民公社,1961年8月改為郊區。1980年3月1日,經省政府批准,將齊齊哈爾市郊區更名為梅里斯區。1988年7月11日,國務院批准,將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改為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但不屬 民族自治地方,仍為齊齊哈爾市的 市轄區。

屬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多風少雨,夏季溼潤多雨,秋季晴朗多霜凍,冬季寒冷而乾燥;年平均氣溫3.2℃,氣溫較低的1月份平均為- 19.4℃,氣溫較高的八月份平均為22.8℃;降水集中,年降雨量415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63%;日照時間較長,年平均日照為64%,日照時數為 2861.9小時;無霜期為136天,晝夜溫差大,利於作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光熱資源充足,是黑龍江省熱量最好的地區之一。梅里斯達斡爾族區 是一個好地方!

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區一大批地工產品和農產品,諸如齊梅牌降糖奶粉、精美傢俱、金沙棘果酒、雅爾塞西瓜、大八旗洋蔥、麥飯石胚芽分離營養米等相繼走出區門、市門、省門乃至國門,享譽各地,為梅里斯經濟發展注入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面對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區委區政府確立了以自身十大優勢為依託,立足齊齊哈爾,面向省內外,建設黑龍江省西部重要的國家綠色、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的戰略構想,先後與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畜牧研究所等大、中專院校及科研院所簽訂了科技共建合作協議。根據全區各地土壤類型、生態條件及生產經驗,以區域化佈局為基礎,規劃出10個特色、綠色食品生產區,並制定了一批適合本地區的特色、綠色農產品操作規程,開發出玉米、水稻、油豆角、青椒、洋蔥、茄子等十多個綠色無公害品種。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不但有廣闊的綠色食品發展前景,而且這裡的政策優惠,除享有齊齊哈爾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外,國家、省、市還給予了許多民族區優惠政策,因而擁有良好寬鬆的政策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