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秦昭襄王 秦孝公 大秦帝國 范雎 老黃論江湖 2017-04-14

老黃原創,謝絕轉載!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的過程。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前,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代君王所做的貢獻不可磨滅!如果沒有這三代君王的勵精圖治,秦國的統一霸業最少要推遲上百年,甚至是一句空話。

那麼,這三代君王有什麼共同點呢,本文試圖從他們的用人上做些比較和分析!

《大秦帝國之崛起》裡,是秦孝公對商鞅,《大秦帝國之縱橫》裡,是秦惠王對張儀,《大秦帝國之裂變》裡,是秦昭王對範睢,每一個成功的君王背後,都有這麼一個為他出謀劃策的人。

商鞅是什麼人?乃魏國人,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進入秦國之前,乃一介中庶子(總之是很小的官),聽命於魏國丞相公孫痤。公孫痤將他舉薦給魏王,魏王不重用,甚至公孫痤在臨終前建議魏王如若不重用商鞅,就殺了他,魏王也不以為然,可最終秦國在商鞅的變法下,有弱變強,而魏國卻因秦國的崛起而由強變弱。後來,秦孝公一紙招賢令,商鞅來到秦國,雖也經歷很多挫折,可最終還是被秦孝公重用,拜為大良造,主持秦國變法。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張儀是什麼人?也是魏國人,同樣也是得不到魏王重用,後在楚國昭陽家當門客,因被誣陷竊玉,被昭陽家奴打個半死,扔到荒野,幸虧羋月救了他。後來,張儀輾轉來到秦國,起初也不被重用,後來被秦惠王拜為客卿,因替秦惠王討回河西之地,被拜為國相。張儀頻頻出手,縱橫捭闔,一次又一次幫助秦國突破外交困局和險局,立下了汗馬功勞。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範睢又是什麼人?還是魏國人,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隨秦國使者王稽入秦。後來在王稽的引薦下,被秦昭王重用,拜為相,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同時幫助秦昭王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后,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那麼,這三代君王在用人上面有哪些共同點呢?

一、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從秦孝公的一紙招賢令開始,秦國曆來都是廣招天下英才。商鞅不是秦國人,被秦孝公拜為大良造;張儀不是秦國人,被秦惠王拜為國相;範睢不是秦國人,被秦昭王拜為國相。只要是有能力的人,秦君都不計身份重用。最突出的是範睢,就連秦昭王也說他是真小人,睚眥必報,但是秦昭王還是重用他。

二、選才嚴謹,唯才是舉。

商鞅在正式成為秦國大良造之前,曾實地考察秦國三個月之久,幾乎跑遍了秦國每寸河山。後來,商鞅和秦孝公也是見了很多次面之後,直到商鞅提出以法學治國,才被秦孝公重用。

張儀初入秦時,因公孫衍舉薦,首次面見秦惠王,當場被朝臣戲弄,憤而離開。後來在晉賢居,再次面見秦惠王,一番言談之後,被秦惠王拜為客卿,出使魏國,討要河西之地,繼而被拜為國相。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範睢在入秦之後,被冷落了一年多。後來,因為上書秦昭王,被秦昭王約見,得到重用,最後也被封為國相。

商鞅、張儀、範睢在入秦之前,也算得上是天下名士,但是三代君王也都沒有輕易重用,反而都是多方考察,確是大才,才不拘一格重用。

三、充分信任,極力支持!

自從秦孝公和商鞅確定法學治國以後,商鞅的每一次變法,秦孝公都是極力贊同和支持,哪怕是遭到所有人的反對,就連當年太子嬴駟觸犯秦法,作為太子太傅的嬴虔(秦孝公的哥哥),被商鞅罰了酷刑,太子也因此被流放。秦孝公知道後,雖然傷心,但還是一如既往支持商鞅變法。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秦惠王一樣也是支持張儀的,就連嬴華對張儀的行為不滿,都遭到秦惠王的訓斥。當年齧桑(地名)會盟失敗,秦惠王也是替張儀說話的。即使當時提出的龍門相王之策,遭到五國攻秦,秦惠王還是照樣信任張儀,支持張儀。

範睢也是一樣!當時,範睢力薦秦昭王,不惜以送太子嬴倬為質,結盟魏國,並推薦胡傷伐趙。可最終造成太子嬴倬在魏國被殺,胡傷被趙國打敗,損兵8萬,即便如此,秦昭王也沒有追究範睢的責任,反而拜他為相,繼續攻趙。當時範睢的計策沒有錯,只是當中出了差錯,這也怪不了範睢,反而可以斷定範睢確有大才。

《大秦帝國》裡,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三個秦君有什麼共同點?

秦孝公之於商鞅,秦惠王之於張儀,秦昭王之於範睢,秦國每一次君臣攜手,必流傳千古,譜寫一段政治佳話,最終成就秦國霸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