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而在《主角》中,將《秦腔》中這種隱隱的情感藉助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就是秦腔藝術。秦腔藝術作為悠久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後期,出現了新型的娛樂文化,如歌舞。絢麗高調的舞臺效果,高分貝的音響設備,花樣的西洋樂器成為了年輕人一度追捧的潮流。而倍受冷落的秦腔靠著演員紮實精湛的技藝勉強存活著,表現出音響設備老舊、樂器單一、唱調陳舊的缺陷。最後,以秦腔戲演出出現了重大事故收場,暗指在這一場較量中,秦腔代表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考驗,舉步維艱。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而在《主角》中,將《秦腔》中這種隱隱的情感藉助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就是秦腔藝術。秦腔藝術作為悠久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後期,出現了新型的娛樂文化,如歌舞。絢麗高調的舞臺效果,高分貝的音響設備,花樣的西洋樂器成為了年輕人一度追捧的潮流。而倍受冷落的秦腔靠著演員紮實精湛的技藝勉強存活著,表現出音響設備老舊、樂器單一、唱調陳舊的缺陷。最後,以秦腔戲演出出現了重大事故收場,暗指在這一場較量中,秦腔代表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考驗,舉步維艱。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有一節的設計也是在反應這個問題,通過鄉下代表鄉土傳統,酒樓代表經濟利益。作者對二者的衝突和危機做了鮮活的描述:在縣劇團裡,白雪和演員們商量起了演出的事情,結果就出現了意見分歧,一部分主張唱秦腔,一部分主張唱流行歌。

總之,受到了衝擊之後,秦腔這門老藝術更應該思考出路到底在哪了。

《主角》中,憶秦娥原來在的寧州縣,秦腔戲曲已經慢慢衰落,好演員缺失,整體水平很差,更有的人為了混口飯吃最後都改行做了別的工作。除此之外,秦腔演員們看似舞臺上風光,其實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外部人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好。一說到唱戲的,覺得他們沒文化,生活作風還有問題。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而在《主角》中,將《秦腔》中這種隱隱的情感藉助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就是秦腔藝術。秦腔藝術作為悠久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後期,出現了新型的娛樂文化,如歌舞。絢麗高調的舞臺效果,高分貝的音響設備,花樣的西洋樂器成為了年輕人一度追捧的潮流。而倍受冷落的秦腔靠著演員紮實精湛的技藝勉強存活著,表現出音響設備老舊、樂器單一、唱調陳舊的缺陷。最後,以秦腔戲演出出現了重大事故收場,暗指在這一場較量中,秦腔代表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考驗,舉步維艱。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有一節的設計也是在反應這個問題,通過鄉下代表鄉土傳統,酒樓代表經濟利益。作者對二者的衝突和危機做了鮮活的描述:在縣劇團裡,白雪和演員們商量起了演出的事情,結果就出現了意見分歧,一部分主張唱秦腔,一部分主張唱流行歌。

總之,受到了衝擊之後,秦腔這門老藝術更應該思考出路到底在哪了。

《主角》中,憶秦娥原來在的寧州縣,秦腔戲曲已經慢慢衰落,好演員缺失,整體水平很差,更有的人為了混口飯吃最後都改行做了別的工作。除此之外,秦腔演員們看似舞臺上風光,其實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外部人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好。一說到唱戲的,覺得他們沒文化,生活作風還有問題。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反映出了,秦腔演員處境的艱難,他們怎麼做才能將秦腔文化發揚光大,讓秦腔真正成為一門人人都稱讚的藝術。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而在《主角》中,將《秦腔》中這種隱隱的情感藉助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就是秦腔藝術。秦腔藝術作為悠久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後期,出現了新型的娛樂文化,如歌舞。絢麗高調的舞臺效果,高分貝的音響設備,花樣的西洋樂器成為了年輕人一度追捧的潮流。而倍受冷落的秦腔靠著演員紮實精湛的技藝勉強存活著,表現出音響設備老舊、樂器單一、唱調陳舊的缺陷。最後,以秦腔戲演出出現了重大事故收場,暗指在這一場較量中,秦腔代表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考驗,舉步維艱。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有一節的設計也是在反應這個問題,通過鄉下代表鄉土傳統,酒樓代表經濟利益。作者對二者的衝突和危機做了鮮活的描述:在縣劇團裡,白雪和演員們商量起了演出的事情,結果就出現了意見分歧,一部分主張唱秦腔,一部分主張唱流行歌。

總之,受到了衝擊之後,秦腔這門老藝術更應該思考出路到底在哪了。

《主角》中,憶秦娥原來在的寧州縣,秦腔戲曲已經慢慢衰落,好演員缺失,整體水平很差,更有的人為了混口飯吃最後都改行做了別的工作。除此之外,秦腔演員們看似舞臺上風光,其實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外部人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好。一說到唱戲的,覺得他們沒文化,生活作風還有問題。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反映出了,秦腔演員處境的艱難,他們怎麼做才能將秦腔文化發揚光大,讓秦腔真正成為一門人人都稱讚的藝術。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傳承、發揚與創新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整體表現出人才匱乏、後繼無人的問題,導致秦腔藝術的表演水平下降。所以,相關部門藉助秦腔獨特的藝術特色和信息設備,加大秦腔的傳承與傳播,得到更多人們的關注。

秦腔作為民風的精神和血脈,如洪流一般,來自曠古,既生生不息;也承受著挑戰,尤其在當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衝擊。特別是當代流行音樂對它形成的衝擊與挑戰。

"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最近深深痴迷《主角》這本書,它講述的是西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主角》的主角叫憶秦娥,家裡還有個姐姐,她在家裡排行老二,父母盼望生個男孩,於是給姐姐取名為來弟,她叫招弟。招弟對上學不感興趣,她想著上完學還得回來放羊呢,還不如早早待在家裡放羊。

在她11歲那年,縣劇團招收演員,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胡三元有門路,於是決定帶外甥女進城學戲。本來是應該讓她姐去的,她覺得姐姐比她漂亮、靈醒。可是家裡人覺得姐姐大些,還有用場,能幫家裡不少活,於是就送她去了。

舅舅胡三元覺得她的名字太土氣,於是給她改名為易青娥。這個名字也是因為省城劇團的大名角叫李青娥,希望她也能唱出個名堂來。後來易青娥果然唱紅了,又被劇作家秦八娃憶秦娥,寓意她是為振興秦腔而生的。果然,後來的憶秦娥直接把戲唱到首都北京去了,而且還獲得了“秦腔皇后”的稱號。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部作品夾雜了太多的因素,時代的變革、秦腔文化的發展脈絡、時代新生元素的衝擊、傳統與新事物的碰撞、人性、婚戀家庭關係以及人如何在變遷中求生存。

這本書的作者後來回憶說:“當時寫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點野心的,就是力圖把演戲與圍繞著演戲而生長出來的世俗生活,以及所牽動的社會神經,來一個混沌懂得裹挾與牽引。我無法企及它的海闊天空,只是想盡量不遺漏方方面面。這裡是一種戲劇人生的進程,因為戲劇天賦的鏡子功能,也就不可或缺那點敲擊時代地心的聲音了。”

看完這部作品,一方面在感嘆主角憶秦娥精彩絕倫的表演功底,也為她不向命運低頭,向死而生的勇氣所折服。她的勵志史反映了一個普通的底層人民,靠著自己頑強的毅力和不認你輸的決心絕地反擊的故事。她代表了一種不屈不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偶像。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但另一方面又為秦腔這個地方文化所吸引,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舞臺藝術,值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們前赴後繼,寧願累死在舞臺也要完成它的精彩落幕?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又名秦聲,是我國最早形成於秦地的一種梆子聲腔劇種。它發端於明代,是明清以來廣泛流傳的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一。秦腔藝術發源於我國甘肅、陝西一帶,是我國西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它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民族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聲腔藝術,擁有者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其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表演形式而聞名。在秦腔表演過程中,散發著秦文化的獨特氣息,彰顯著炎黃子孫的氣節。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苦音腔最能代表特色,深沉哀婉,歡音腔剛健有力。表演是以我國傳統戲曲虛實結合,且以寫意為主,並採用虛擬的表現手法,再加上世代藝人的智慧運作和多方創造,形成眾多的絕活。

當地的人們藉助秦腔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出人們在生活中所產生的思想和感悟。人民群眾是秦腔的主要群體,內容表現上豐富充實、題材廣泛。

秦腔藝術是很考驗演員功力的,在演唱中演員需要用真嗓子進行演唱,表現出高亢激昂、音色渾厚豪放、甚至出現嘶吼的情況,非常能感染觀眾。能為秦腔文化加分的除了唱之外,還有高難度的雜耍技藝,規範的臉譜等,展現出了秦腔的藝術魅力。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獨特性就在於。內容豐富、唱腔獨特、臉譜規範。

它有三個功能:

1.秦腔的娛樂功能

通過觀賞秦腔表演放鬆身心、寄寓美好希望。秦腔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體現娛樂作用,它為村鄉人民提供了文化娛樂和興趣愛好。很多人將秦腔作為精神支柱。

2.秦腔的交流功能

秦腔的內容大多是歷史神話故事,人物多為帝王將相,忠臣義士和孝義賢孫。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取向。具有不同的情感指向,其本身特點決定了它具備交流的功能。秦腔具有故事性,可用來直接表達想法,秦腔在村民的交流中反覆出現,已經融為語言的一種,成為表達想法的重要媒介。

3.秦腔的審美功能

除去獨特的音樂、曲目,秦腔同樣有特定的角色行當,表演程式,秦腔服飾和臉譜妝容,這些要素的組合帶給觀眾強烈的審美趣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此外,秦腔的審美功能不只體現在表演中,同樣也是秦地勞動人民的靈魂所在,是千年秦地人民的風骨所在。秦腔不僅是單純的戲曲表演,更是秦地人民的性格反應,秦腔把生活與藝術,把藝術和生命融合,成為響徹秦地的天籟之音。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在讀《主角》這部作品時,從地方風俗、語言、生活場景的構思,讓我想到了賈平凹的作品《秦腔》,其中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都表現了西北這片土地特有的文化氣息與土地情懷。

賈平凹本人對鄉土具有強烈的情感,對傳統文明有強烈的認同感。對土地有著近乎神聖的崇拜和依賴之情。但是故鄉的貧困落後讓他進去了城市,卻發現城市帶給他的不是歸屬感,而是巨大得而陌生感與恐慌。他成了那個孤獨無依的異鄉人。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賈平凹的這種情懷與《主角》中憶秦娥是相似的,她是個戲蟲,天生為演戲而生。但是在她名聲大噪,一步步走向塔尖的時候,人心的險惡、勾心鬥角、浮名榮耀、大排場酒席、舔著大肚子的官員、鮮花掌聲等等,紛紛圍繞著她,她本想好好唱戲,唱好戲。然而這一切讓她很不自然,她越來越覺懷念自己在鄉下農村放羊的日子,無憂無慮,活得簡單輕鬆。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秦腔》反應的是城鄉文明衝突下的焦慮,人們對鄉土的依戀與執著堅守,面對新文明的衝擊,人們的迷茫與無所適從。反映了生命的憂慮。《秦腔》寫了土地的荒蕪,更講了荒蕪背後的殘酷事實。土地沒辦法養活人不是因為地力已經耗盡了,而是因為人為因素,再加上歷史得而不可抗因素,使得鄉村人的生活舉步維艱,最後不得已放棄土地,外出打工討生活。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而在《主角》中,將《秦腔》中這種隱隱的情感藉助另一種形式表達出來,那就是秦腔藝術。秦腔藝術作為悠久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傳。但是到了後期,出現了新型的娛樂文化,如歌舞。絢麗高調的舞臺效果,高分貝的音響設備,花樣的西洋樂器成為了年輕人一度追捧的潮流。而倍受冷落的秦腔靠著演員紮實精湛的技藝勉強存活著,表現出音響設備老舊、樂器單一、唱調陳舊的缺陷。最後,以秦腔戲演出出現了重大事故收場,暗指在這一場較量中,秦腔代表的傳統文化面臨著巨大考驗,舉步維艱。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其中《秦腔》中有一節的設計也是在反應這個問題,通過鄉下代表鄉土傳統,酒樓代表經濟利益。作者對二者的衝突和危機做了鮮活的描述:在縣劇團裡,白雪和演員們商量起了演出的事情,結果就出現了意見分歧,一部分主張唱秦腔,一部分主張唱流行歌。

總之,受到了衝擊之後,秦腔這門老藝術更應該思考出路到底在哪了。

《主角》中,憶秦娥原來在的寧州縣,秦腔戲曲已經慢慢衰落,好演員缺失,整體水平很差,更有的人為了混口飯吃最後都改行做了別的工作。除此之外,秦腔演員們看似舞臺上風光,其實他們的社會地位很低,外部人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好。一說到唱戲的,覺得他們沒文化,生活作風還有問題。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這反映出了,秦腔演員處境的艱難,他們怎麼做才能將秦腔文化發揚光大,讓秦腔真正成為一門人人都稱讚的藝術。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秦腔的傳承、發揚與創新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整體表現出人才匱乏、後繼無人的問題,導致秦腔藝術的表演水平下降。所以,相關部門藉助秦腔獨特的藝術特色和信息設備,加大秦腔的傳承與傳播,得到更多人們的關注。

秦腔作為民風的精神和血脈,如洪流一般,來自曠古,既生生不息;也承受著挑戰,尤其在當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衝擊。特別是當代流行音樂對它形成的衝擊與挑戰。

從《主角》與《秦腔》中,淺析秦腔文化的歷史底蘊與傳承發展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應該繼承表層的文化符號體系。而且更加應該繼承內在的現實關切精神和深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對於秦腔以及與它相似的傳統藝術,好的出路就是實現傳承與創新,在秦腔藝術中融入現代藝術元素,符合現代人民群眾的審美,進而實現秦腔藝術的的傳承與發揚。

建立健全秦腔藝術的保護立法。這樣會使保護秦腔有立法保護。其次,從秦腔的各個社會功能出發,大力宣傳秦腔的藝術重要性將秦腔運用到生活中。秦腔自身要與時俱進,保持“根”的同時,進行創新,使秦腔藝術在新時代下發揚光大。

參考資料:1.《主角》2.《秦腔》3.《秦腔的發展與保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