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7月4日,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走進大秦嶺調研採訪團成員從黃柏塬徒步穿越至老縣城途中。記者 劉強攝

巍巍秦嶺,層巒疊嶂。

六月積雪的鰲山下,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黃柏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桃坪原始森林。這片密林,既孕育了漢江一級支流湑水河,也是舉世聞名的儻駱古道的必經之地。

作為無人區,這裡到底掩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

7月4日清晨,懷著興奮和期待,記者跟隨陝西日報“全媒體行動”走進大秦嶺調研採訪團,從原始森林的起點核桃坪出發,開啟了長達5公里的黃柏塬鎮核桃坪至厚畛子鎮老縣城無人區穿越之旅。

黃柏塬、厚畛子分別位於秦嶺腹地的太白縣和周至縣。從黃柏塬鎮的核桃坪到厚畛子鎮的老縣城,是秦嶺山中經典的戶外徒步線路之一。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一走進核桃坪原始森林景區,就看到青磚鋪就的甬道兩邊佈滿了龍鬆、油松、樺樹和許多叫不上名字的參天大樹。沿著蜿蜒曲折的木製棧道向山上走,樹也越發粗壯高大起來。

指著一棵曲枝遒勁、勢若盤龍的油松,景區工作人員李釗告訴記者,它至少有300歲了。由於樹幹交錯盤繞,酷似龍翔九天,因此當地村民稱此樹為“鬆大爺”。李釗說:“據當地村民講,這可能是樹木遭過雷擊後形成的一種奇特景觀。”環顧四周,順著李釗手指的方向,我們還看到不少“百歲老人”。其中,最叫絕的要數枝椏分成兩半的“和合二仙”和三枝盤旋在一起的“桃園三結義”。

遮天蔽日的森林裡,安靜極了,偶爾能聽到幾聲不知名的鳥鳴,讓人不禁體會到“鳥鳴山更幽”的意境。撫古追昔,這些參天大樹彷彿在向我們訴說著古老而又神祕的歷史。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沿著山林之間的甬道走了大約1公里,李釗停下腳步說:“甬道就修到這裡,我也就送你們到這裡了,那邊就是西安的地界了,剩下的路都是原始的山路,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儻駱古道’了,它是歷史上長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多條古道中最快捷且最險的一條。”

李白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就是描寫儻駱古道的。白居易也曾在路邊的石壁上刻下了佳句。令人感慨的是,千百年過去了,這條路依然存在。走在古人曾經讚歎的古道上,穿越密林,翻越秦嶺,此刻的心情無法用言語訴說。

一路賞景、一路與同行的幾名背工聊天。“我從小就在這條路上走,對這條路上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經常有一些來旅遊的人會找我們幫帶路或背行李。一到週末,這條路上的人就會多起來。” 核桃坪村民王有志告訴記者。

在我們的行程中,湑水河始終一路相隨。越往裡走,河水就越大。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只見右側的河床變寬為十餘米,河底呈現藍綠色,水汽在水面蒸騰,形成一層薄紗,嫋嫋升騰宛如仙境一般,恍若行在九寨……“好美!” 大家發出了同樣的感嘆,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手機一個勁兒地拍照。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再往後走,讓人驚歎的還有路邊小巧鮮豔的野草莓、一叢叢的野蘑菇及時隱時現的菜花蛇。隨行的黃柏塬原生態風景區副主任劉胤琪告訴記者,在山裡還能經常碰到熊貓、金絲猴、羚牛等動物。去年12月,他就在山上看到了兩隻羚牛,其中一隻膽大的羚牛站在岩石上好奇地盯著他看了好半天才走。

沿溪而行,山谷愈發幽深,不時會經過長滿青苔的石臺階。經過一段比較險峻的石壁時,隨行的帶隊人員停下了腳步,指著腳下的路說:“這一段是儻駱古道典型的石棧道遺蹟,它是用石條作為支撐,上面架設石板。現在的古道大都被水沖毀或被植被掩蓋,很多都找不見了。”記者跳下石棧道,站在下邊仔細地觀察石棧道的結構,看著其他團員小心翼翼經過這段山壁上鑿孔架設的棧道,讓人不禁聯想到“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壯觀場面。可見在《史記》中被稱為“天下之大阻”的秦嶺裡,古人曾用智慧和血汗,在山壁上鑿孔架棧道而行,開闢了通越天險的道路,方便了多少後來人。

走出叢林,西安市引湑濟黑調水工程大壩就出現眼前。壩上一橋飛架南北,清澈的湑河水通過涵洞,穿越秦嶺大梁,在嶺北厚畛子鎮釣魚臺村上方涵洞口流出,匯入發源於太白山二爺海的黑河。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到了黑河水源地,有一段水泥路通向老縣城。“很多人來到這裡才知道,老縣城不是周至縣的老縣城,最早是佛坪縣的老縣城。說是縣城,按現在的大小,也就村子一般大吧,一眼就能望得到頭。如今這裡的交通依然不方便,撤縣後,人也走了許多,因此當地人保持著安靜的生活,這也是難得。不過這兩年遊客漸漸多了,一些當地人又回來了,旅遊旺季時做點農家生意。”周至縣佛坪廳舊城文物管理所講解員李剛介紹說,“老縣城地處秦嶺山脈中,四面環山,風光秀麗、民風淳樸,被許多人譽為‘秦嶺裡的香格里拉’‘秦嶺腹地的世外桃源’。”


秦嶺裡的香格里拉 黃柏塬穿越至老縣城行走記


老縣城是儻駱古道的一個重要據點,在清代前期,這一帶已經成為南來北往的重要驛站,南方的鹽與北方的皮貨在這裡交易。隨著儻駱古道的廢棄和新縣城的南遷,老縣城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新中國成立後又幾經劃撥,最終成為周至縣厚畛子鎮的一個自然村。

一次穿越之旅,不僅考驗了媒體人的腳力、眼力,鍛鍊了意志,更在與大自然的零距離接觸中滌盪靈魂,追問本心。我們每個人都在思考:面對這樣的山,這樣的水,這樣的文化,我們該如何全身心地來守護這座滋養中華民族的父親山——秦嶺。(記者 李豔 劉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