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石柱花開

秦良玉 散文 長江 辣椒 重慶石柱旅遊 2017-06-08
散文|石柱花開散文|石柱花開

在此之前,沒有到過石柱,也沒有聽說過石柱。

接到要去石柱參加採風活動的通知,趕忙打開地圖找,在重慶的邊上找石柱。地圖沒有溫度,更沒有情感。找到了石柱縣,只知道這是一個土家族自治縣,沉寂在長江的上游。

採風活動的承辦者事先辦了微信群,也很“文學”地要求每個參加者在去石柱前先說幾句話說期待的話,期待什麼呢?網上介紹石柱是一個貧困縣,一個被三峽工程淹沒了許多地方的古城,於是我只能說:“期待著到石柱,看看沒有被三峽工程淹沒了的地方”。

散文|石柱花開

從瀋陽乘坐飛機直達重慶,再去重慶北站坐上高鐵,一個小時零10分鐘就到了石柱縣。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石柱縣車站,是全國鐵路中為數不多的在車站名字中出現了行政縣的車站。據說在河北也有一個叫石柱的地方,鐵路上這麼確定車站名是為了加以區分。所以,石柱縣站成了全國為數不多的“縣”字頭火車站。

這是一個初春的傍晚,沒有細雨,也沒有暖陽。當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從高鐵站進到城區時才發現,在我印象中的貧窮落後渝東山區,竟然是這樣一個清新麗質、甚至有些江南印記的小城。

散文|石柱花開

這裡天空如洗,遠山含黛,街道整齊又彎曲卻十分整潔,樓房錯落有致地鋪展,人們的走路不慌不忙,臉上一副悠閒和輕鬆……這裡的氣候很好呀,這裡城市味道也很濃呀,“首眼”印象讓我迅速定位,這是一個時尚的石柱!

當地朋友介紹說,石柱是全國綠化模範縣,是中國的“黃連之鄉”、“辣椒之鄉”,是中國最大的蓴菜生產基地。當地人口70%是土家族,他們世世代代生長在這塊土地,創造出原生態的“囉兒調 ”已經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這裡生長的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已經唱遍大江南北,成為石柱的“縣歌”,這裡還誕生過一位中國唯一登錄正史的女將軍秦良玉……說起這些,當地人津津樂道,神情中洋溢著一種自豪和自信,他們誇著自己的家鄉好!

其實我挺佩服當地人願意誇自己家鄉的。

有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不願意誇讚自己的家鄉,甚至隨意“埋汰”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抱怨自己的家鄉這樣那樣,好像自己是一個看客。尤其坐上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們會對城市建設評頭品足,對當地官員評頭品足,對自然環境評頭品足,而讓初到 的外地人心理上首先蒙上一層“霧霾”。但從另一個方面說,也是事出有因,老百姓的說法往往是有出處的,他們的“民意閒談時”常常透露出政府在管理上的缺陷。所以說,那些巡視組或者考核組,也不用費太多力氣,你只要乘坐出租車去聊一聊,或者到老百姓聚會的地方訪一訪,聽聽他們是不是誇讚了家鄉,就能折射出政府的政績了。反過來講,政府再怎麼忙活,得不到老百姓的口碑,也是事倍功半。

而這次石柱縣政府敢把全國的文學大V們請來,讓他們親臨實地,接觸百姓,也是膽子不小,大概正是因為有“政績自信”。於是,我初到石柱,就感覺到一種底氣,一種文化底氣。

印象從“天堯”開始

一條河從縣城中流過,也許還沒有到雨季,水量不大,有的地方裸露著河石,河床失去了河水的擁抱,現出它的嶙峋。但這並不重要,許多地方河床對河水的擁有已經成了一種奢侈。

這條河叫龍河,來自深山的裡的黃水,從這裡轉一個彎,向西匯入長江。當地說人,龍河是他們的母親河。

河水很清,清早時看到有人在那裡洗衣服,說明河水的質量達標。我猜想,穿上在這樣河水裡洗過的衣服,一定會有一種別樣的清新,沒有洗衣粉的味道,沒有衣領淨的味道。

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

這水一定給當地人帶來了神聖,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以龍命名是一件莊重和神聖的事,我不知龍河的名字起源於什麼年代,放在從前皇權時代是否會犯“諱”,但是今天不同,我們可以自豪地任意稱“龍”。

而在這龍河的邊上,就是我們入住的天堯酒店。站在酒店的門前,可以看到對面的帽頂山,山上有一座樓,當地說人,那是鐘樓。我住的兩天裡沒有聽見過鐘聲,也許是距離太遠,也許根本沒有敲過,但這並不重要。有時期願是一種現實,有時只是一種想像,一種虛幻,作為一個路過人,只要能夠遠遠地看到、心裡生出想像就足夠了。

酒店為什麼取名“天堯”,我想這裡面必有緣由。問了酒店的前臺人員,她們不知道;問了酒店銷售部的人員,她們也說不上來;還是縣旅遊局的付副局長給我解釋說:“天堯”取意天上之水即為龍河,堯帝之土即為石柱,石柱人期望靠著龍河的滋養和堯帝的佑護滋潤這一方水土。據說站在酒店的觀景陽臺上,可以飽覽山巒疊翠,領略“百里龍河匯百川、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景。

幾天中我還發現,縣城裡另有天堯美食城、堯二山莊等出現“堯”字的幾家招牌,說明著百姓的期盼。“天堯”代表著百姓們的心曲,他們喜歡在天堯酒店門前的小廣場上跳“壩壩”舞、練太極拳、做健身操,一派祥和,一片融融。悠閒的人們在這裡享受著龍河水的綺麗風景,享受著帽頂山的綠野清風。

散文|石柱花開

“天堯”,你是石柱的一位首席代言人呀,解讀了你的由來,我知道石柱的故事剛剛開始……

秦良玉和“譚妹子”

這裡曾經有戰爭。

歷史上的石柱飽經戰火,這裡曾經是王權爭霸的戰場。

就在500多百年前,西涼兵馬從黃土高原進兵至此,名將馬援將部屬安居於此,於是產生了十三支後人,幾經繁衍成了當地的望族。更有其中的馬千乘娶來中州名門之後秦良玉為妻,開始了一段彪炳史書的傳奇故事。

至今我無法想像,那時的秦良玉怎麼那麼英勇果敢,丈夫蒙冤屈死,其子尚幼,於是她自己挑起統軍大任,不僅安定了自己的家鄉,還承擔起國家興亡重任,她竟然三次千里出征,帶著自己精心調教的白桿兵遠去山海關“勤王”,挽救那個已經奄奄一息的明王朝。且不說她的此舉是否值得,單就這樣的壯舉就讓人由衷敬佩,至今的點將臺已經成了人們歡歌宴樂之所,每逢節日等都要有四面八方的遊客來到這裡吃土家菜、喝摔碗酒,而熱情的當地百姓經常會自發地來到這裡,在熱烈的篝火旁邊為客人們表演甩手舞、唱“囉兒調”。

萬壽寨現在已是當地土司展覽館,這是秦良玉當年率兵出征誓師的地方。我無法想像,憑秦良玉一個女子,怎能有如此膽略?儘管說她的身高腳長,儘管說她性格剛烈,儘管說她喜歡女扮男裝,但她畢竟是一個不曾出過遠門的女子,而且是遠在偏地的農家女子,竟然有這樣的大胸懷、大氣魄,這是巴渝人的性格?是巴渝人的品質?石柱城裡有秦良玉騎著戰馬的雕像,雕像周圍是跳著舞蹈的男男女女,已經絲毫看不出當年秦良玉即將征戰的影子,但我相信在他們的遺傳基因裡,一定還有那時的血性,只是在和平的環境薰染下,衍化成勤奮和堅韌。

在一個叫譚妹子的女人面前,我找到了這種基因,並開始了一種崇敬。

譚健蘭,她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家婦女。從十三年前她創建了從事辣椒種植、收購,醬醃菜和辣椒製品加工銷售及進出口的土家香菜加工銷售公司。短短几年,已經擁有近億資產,成為一名遠近聞名的企業家。

散文|石柱花開

她的本性是務農,她的本質又是為農。她告訴我們說,自己做的事是為了農業、農村、農民。在她那張展示給外人看的圖板上,我發現,儘管她公司2016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8752萬元,可純利潤才是347萬元,還不到4%?我驚訝了。找個空隙時悄悄問她怎麼會這樣,她只淡淡地一笑答我:“農業項目,利潤就是這樣。”

辛苦的農民!

在公司的一個展廳裡,一排整齊的文件櫃擺放著整齊的文件盒,這是隻有在政府機關才能看到的陣勢,而存放在這裡的則是公司近些年來他們扶持幫助周邊農民的檔案資料,每戶一個檔案,詳細地記錄著農戶的辣椒種植生產加工狀況,為的是他們可以精準地進行幫助。公司確定了幫助一萬戶農民的規劃,幾年來已經在7個鄉鎮、24個鄉村幫助了貧困農戶2300多戶,其中有1500多戶已經脫貧……

幫助農民致富,幫助農民脫貧,譚妹子們要書寫“走出農家門、走進朝天門、走到天安門、走過海關門、致富門”的辣椒傳奇!

我突然想到了那位縱馬橫刀的秦良玉。

秦良玉書寫的傳奇是率領三千白桿兵千里救駕,而今日的譚妹子則是帶領萬戶農民走上致富大道……千帆過盡,遍數風流,譚妹子當是今日之大英雄!

譚老闆,你要堅持做下去!老百姓不會忘記你,有朝一日,會像紀念秦良玉那樣為你建一座雕像,至少在心中!

壩壩舞和囉兒調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是誰發明首倡,當下全國各地,城市鄉村,街舞流行。北方冬天的空氣不好,大媽大姐們戴著口罩也要上街跳,身子骨不靈活,能動哪裡動哪裡,老百姓喜歡,沒轍。

街舞流行到這裡,則有了濃郁的地方特色,稱之為“壩壩舞”。

這裡跳壩壩舞有些特殊地方,不光晚上跳,白天也有跳,他們不上班?不光老人跳,年輕人也跳,不光女人跳,男人也跳,而且著裝整齊,一個個方陣,如一畦畦花圃,湧動的、跳躍的花圃。

那晚我們參加了在萬壽寨舉行的歌舞晚會。在大巴車行進的路上,就看到壩壩舞的隊員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到現場後,我們已經在饕餮著豐腴的土家菜餚,欣賞著優美的土家歌舞,而他們卻在一旁默默地等待著表演的機會。那天因為要有一個什麼微電影的拍攝,他們等了很長時間,有的衣裳有些單薄,有的頭髮已經花白,可個個都是興致勃勃,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激情和亢奮。我問他們,走了多遠,他們說,不遠,才五六公里。我問他們,經常來跳嗎?他們說,經常的事,我們高興來。我問,有點報酬嗎?他們笑了,高興,快樂,跟誰要報酬去?

散文|石柱花開

繁星高照時,篝火點了起來,沖天的火光映紅著舞動的人們,一畦畦花圃從四周移到場地中間,他們變成了歡樂的湖水,歡樂的錦緞,在音樂聲中舞動著。

這是一個貧困之鄉,是一個剛剛升起希望的地方,是一群還沒有脫離貧困、許多人年均收入不到三千元的農民!

是什麼讓他們不知愁滋味一般如此舞動、歡快和得意,他們沒有犯愁的事?

我突然想到他們創造的那首膾炙人口、傳遍大江南北的民歌,是太陽呀,他們已經告訴了所有的人——太陽出來喜洋洋!

無論有多麼煩愁的事,沒有太陽的時候就睡。無論面對多麼艱難的事,太陽出來時就起。然後面對陽光,面對溫暖,你就會產生戰勝的信心和勇氣。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裡養太陽。

養太陽的人樂觀,養太陽的人溫和,養太陽的人愛唱歌。

而在我心中,最好聽的還是那囉兒調。

囉兒調土家族特有的民歌,據說已經進入了世界“非遺”。它的旋律並不華麗做作,音調不像陝北民歌那樣高昂,也不像江南民歌那樣委婉,一首首歌子從當地姑娘的口中唱出,如一泓細細的清泉,流得那樣自然悅耳,最大的感覺是清純無比。我先是聽導遊的女孩在旅遊的大巴車上唱,唱得儘管隨意,就感覺很有味道,又到了晚會的舞臺上聽專業歌手唱,然後再回到太陽湖的清澈水面上,回到大風堡的綠野清風中,再聽土家族姑娘的歌聲,好聽!

散文|石柱花開

在大家的要求下,身穿民族服裝的導遊小馬姑娘在行進的大巴車上,一邊熱情地為我們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

散文|石柱花開

一邊一首首地為我們唱起“囉兒調”,我借坐在前排地機會,貪婪地錄製下來,在後來的行程中,竟然成了我的陪伴:

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你的那個爹媽舍在家不在家?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我的那個爹媽舍已經88喲!

……

喝你六口茶呀,問你六句話,眼前這個妹崽啥今年有多大?你喝茶就喝茶呀哪來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崽舍今年一十八!

喲呵喲呵……衣兒呀呵……眼前這個妹崽舍今年一十八喲!

歌詞,加上優美輕鬆而有些詼諧的旋律,加上姑娘們恰到好處、幽默而不做作的表演,給人留下了健康的笑聲,也留下了一種清新的愉悅。

我說,你們都應當上星光大道,你們都能成為宋祖英!

石柱也能花開

石柱的名字源於一個傳說。美麗的少男與美麗的仙女相愛,受到天庭的處罰,被化成一對石柱,他們面面相對卻不能靠近。但是千百年來,他們始終不離不棄,在他們的周圍盛開著鮮花,長滿了青草,他們被春天擁抱,我想這石柱是有生命的,只是他們的生命停留在一種積蓄中,等待有朝一日,春天來臨,他們肯定會開花的。

這是一個夢。

卻是石柱人民的一個追求。

散文|石柱花開

↑ 古鎮中期待的老人

近年來,石柱縣人民積極創造自己的家鄉美景,他們在加快發展中想到了文化資源,這是一個超前的、明智的思維。在世上所有的資源中,文化資源是唯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單說這次邀請全國100名網絡作家、媒體作家來石柱進行採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各部門通力合作,就是一個大手筆,在全國,甚至那些發達地區,也不是都能做到的,這需要有見識,有膽識和有眼光。

文化產業是一個需要養的產業,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要想“一把一利索”,文化市場是一個軟實力的集成,需要有耐心,需要有眼光和胸懷,甚至需要幾代“班子”的傳承接力。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的石柱已經開始起步,而且起點很高,石柱縣的領導們,接過了歷史文化的傳承重任,使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希望。

這是文化的太陽!

喜洋洋的太陽照在古老的石柱之上,讓石柱有了性靈和生命。你看那些譚妹子們、那些壩壩舞們、那些囉兒調們,還有那太陽湖,那大風堡,那黃水鎮沉睡的水杉母樹,那西沱古鎮潛藏的久遠傳說,都一個個鮮活起來,那是上蒼賦予的地靈人傑,正如當地一位才人所形容:“龍騰千載古城白杆威名揚海宇,河湧萬重碧浪太陽妙曲醉神州”……,石柱年輕而有活力了!

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故事,這就是中國石柱一千七百多年的故事,我們要娓娓講出,我們要聲情並茂,我們要自信自豪,我們要薪火相傳,直到夢想成真,直到石柱花開……

散文|石柱花開

葛江洋

葛江洋,遼寧省作協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遼海散文》副主編。

散文|石柱花開

部分圖片來源於石柱旅遊局

石柱旅遊信息

微博:@石柱旅遊

旅遊諮詢電話:023-85000088

地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萬安街道城南路1號

散文|石柱花開

主辦方: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旅遊局

承辦方:重慶進行時傳媒

主編:坤哥 | 副主編:Aurora

執行主編:晏勁鬆 | 責編:lavender

注:本文由《重慶石柱旅遊》微信整理改編,

編輯部電話:023-67129099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