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城三遷四築:連青州人都未必知道的青州古城

內容摘要: 青州古城三遷四築。同一地方,有相互毗連的五座古代城池遺址,是中國現存歷史文化名城中較為少見的。除滿洲駐防旗城外,都與山水關係密切,結五座城池,均具有明確的地址和邊界範圍,其城池規模清晰,但城牆和

古城“三遷四築”。同一地方,有相互毗連的五座古代城池遺址,是中國現存歷史文化名城中較為少見的。除滿洲駐防旗城外,都與山水關係密切,結五座城池,均具有明確的地址和邊界範圍,其城池規模清晰,但城牆和壕溝的具體形制只有南陽城和旗城有較為準確的記載和相關圖像資料可供分析借鑑。

康熙十二年《府志》卷十一《城池》記載:“晉曹嶷略齊地入臨淄,以域大地原,不可守,移置堯山南三裡為廣固城。後為南燕都,宋劉裕攻破之,平其城,以羊穆之治青州,乃建城於陽水北,名東陽城。北齊廢東陽,遷築於陽水南,為南陽城,即今城也,唐宋金元因之。”

廣縣城

嘉靖《青州府志》記載:“漢齊郡屬縣,城舊在府治西南四里瀑水澗側。”根據衛星地圖和考古發掘資料,其城池邊界清楚,位於駝山北麓、南陽河和石井水之間,但無城壕記載,遺址有少量漢代建築構件遺存,並有漢代跽姿石俑,今存於山東省博物館。其一側之瀑水澗,《水經注》有記載,歷代為青州風景名勝之地,酈道元及北宋歐陽修、富弼等名臣皆曾遊於此。

《水經注》卷二十六記載:“(長沙水)水出逄山北阜,世謂之陽水也,東北流逕廣縣故城西,舊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陽水又東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頂洞開,望若門焉,俗謂是山為劈頭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際廣城東側,三面積石,高深一匹有餘。長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贔之音,驚川聒谷,漰渀之勢,狀同洪井,北流入陽水。餘生長東齊,極遊其下,於中闊絕,乃積綿載。”

廣固城

青州古城三遷四築:連青州人都未必知道的青州古城

廣固城遺址

晉水嘉年間東菜郡曹嶷所築,後為南燕國都,宋義熙五年,劉裕伐慕容超,破城毀之。根據星地圖,結合《水經注》對澠水、濁水以及五龍口等的記載和《齊乘》、明嘉靖與清康熙十二年《青州府志》、清光緒《益都縣圖志》等府志對廣固城的描述,可知其具體位置,當是在今邵莊鎮琵琶水庫西側北陽河及其北側支流和西側山東頭之間的麓坡河谷地帶,且當有大城、小城之分,小城當即宮城。從明代詩人的詩句描述可略知明代廣固城仍然保存城牆和部分宮殿遺址。

2009年的考古試掘也證明了上述位置和範圍推測:“廣固城位於密頭村附近,西側延長至大郇、小郇兩村,西南與杜家莊相鄰,南與劉家莊相近,東側靠近西環路,正北以北陽河南岸為城牆,河道為護城河,總面積三十萬平方米。”考古發現“石砌城牆250米,夯土築牆2000米,城牆全部掩理於地下,在多數斷崖處發現夯築城牆的夯層,牆體殘存於地下的高度不等,距地面以下1米至2米,寬度在8至10米之間,在西面城牆上發現城門洞遺址四處,在城內發現遺址5處,墓地3處,並確定一處為清代御葬墓,曾有石人、石馬等石像暴露於野。在考古鑽探普查中,撿拾到大量的商周時代的陶片,亦有大量兩晉時期的磚瓦和連花紋瓦當,並伴有大量馬骨出土,發現漢畫像石一塊及多處灰坑。”

《水經注》卷二十六記載:“濁水一名溷水,出廣縣為山,世謂之治嶺山。東北流逕廣固城西,城在廣縣西北四里,四周絕澗,岨水深隍。晉永嘉中,東菜人曹嶷所築也。水側山際有五龍口,義熙五年,劉裕伐慕容超於廣固也,……河間人元文說裕曰:‘昔,趙攻曹嶷,望氣者以為澠水帶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龍口,城必當陷。石虎從之,嶷請降。……’裕寒之……超遂出奔,為晉所擒也。然城之所跨,實憑地險,其不可固城者在此。”“濁水東北流逕堯山東,《從徵記》曰:廣固城北三裡有堯山祠,堯因巡狩登此山,後人遂以名山。廟在山之左麓,廟像東面,華宇修整,帝圖嚴飾,軒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頂,舊有上祠,今也毀廢,無復遺式。盤石上尚有人馬之跡,徒黃石而已,惟刀劍之蹤逼真矣。至於燕鋒代鍔,魏鋏齊銘,與今劍莫殊,以密模寫,知人功所制矣。西望胡公陵,孫暢之所云青州刺史傅弘仁言得銅棺隸書處。濁水又東北流,逕東陽城北,東北流合長沙水。”

嘉靖《青州府志》記載:“晉永康城名,在府治西北八里,堯山之陽,有大澗,因之為固,遂名,後為劉裕所夷。……五龍口,見冶嶺山麓,今瀑水澗南是。……佈政黃卿詩:堯祠觀壠堞,迤邐尚如城。壘壘丘墳繞,芃芃禾黍成。……宮井聊存址,樓臺已蓋坪。………尚書陳經詩:涼漢泬寥清,登高俯故城。龍岡盤地險,雉堞與雲平。東望滄溟會,西瞻泰嶽迎。四山屏亂立,一澗帶相縈。十二侔秦郡,骨腴儗漢京。”

光緒《益都縣圖志》卷十二《古蹟志·上》記載:“廣固城在城西北八里堯山下,今無跡。按:義熙五年,車騎將軍劉裕伐南燕,至廣固,克其大城。燕王超收眾入保小城,裕築長圍困之。六年二月,陷廣固,以藉險難攻,夷其城隍,故無基址可尋。”

北宋司馬光也有一首《追和張學士從沂公遊廣固城》詩,對廣固城有所描述,表明宋代時廣固城宮殿、城牆、高臺等建築已經殘廢不堪:“蒼鵝集宋幕,遊鹿上燕臺。霸氣山河盡,王師江漢來。重圍經歲合,嚴鎖夜深開。廢殿餘沙礫,頹牆翳草萊。清時間千歲,良牧借三臺。獄市乘餘暇,蕪城賦上才。”

東陽城


青州古城三遷四築:連青州人都未必知道的青州古城

東陽城鎮青門,俗稱“馬驛門”

東陽城始於晉,終於金初。有四門,位置和城址清晰可辨。但由於荒廢較早,遺存很少。今存鎮青門遺址,俗稱“馬驛門”或“馬驛山”。鎮青門是東陽城北城牆的西門,北城牆共有二門,另一門為車猿門。今北關一帶原處於東陽城的中東部,因是南陽城北門外商肆之地,而得以留存。

明嘉靖《青州府志》記載:“東陽城,晉城名,劉裕伐南燕,廢廣固,留羊穆之為青州刺史,築此。”

《益都縣圖志·卷十二古蹟志·上》記載:“東陽城在城北。又,南陽城與東陽中隔南陽水,即今府治也。東陽城與今城止隔一水,其車轅門距今城北門不過裡許。……據《魏書·侯淵傳》,‘淵劫光州庫兵反,夜襲青州南郭’。考:東陽南瀕陽水,其南郭必在陽水之南,今城正當其地,是今之城即魏之郭矣。此郭不見於《水經注》,則必在太和、景和以後。淵反於天平二年,而郭又在其先。然則,南郭之築,當在魏熙平二年城東陽之時矣。魏得青州至此垂五十年,中間無大兵革,必因戶口日繁,而東陽又狹隘,故廣南郭以處之。《魏書》載之,《帝紀》亦為其修城並築郭故大其事耳。不然,尋常興作,何勞紀錄乎?其後因郭為城,與東陽分而為二,或始於(北齊)天保時,抑或更在其後,皆不可知。”

滿洲駐防旗兵城


青州古城三遷四築:連青州人都未必知道的青州古城

青州滿洲旗城

雍正八年(1730),清廷派河東總督田文鏡督工領建青州滿洲駐防旗城。同時,又嚴令青州知府廣壽指揮,引徵府屬各縣能工巧匠和民夫出工賣力。所用木料屬地難籌,又自東北幾省經海上、陸地運來。《青社瑣記·築駐防城文》記載“吾郡駐防城地及軍教場,舊皆民田。築城時以官價買之,價甚廉。”現存海晏門石刻匾額記載:“雍正十年(1732)北城落成。”

清咸豐《青州府志》卷二十九《兵防考》記載:“駐防滿洲城在青州府北,雍正八年(1730)建,九年(1731)告竣。門四:東曰海晏,南曰齊寧,西曰泰安,北曰拱辰。”“溯自雍正十年(1732年)設青州駐防滿洲營將軍以下官。乾隆二十六年(1761)裁將軍,惟以副都統領之,為海濱之重鎮,無事則為屏藩,有事則為將帥。”

據傳說原計劃修建的青州駐防滿洲旗城,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城池。城牆要石砌磚垛,要以南陽河、東陽河、北陽河等天然河塹為護城河。因領工督建官員貪吞了大批建築經費,沒有按原計劃修建。據《青社瑣記》記載,實際上建成的卻是一座南北280丈,東西240丈的長方形的三合土的城牆。城垛是用磚砌的,四周是人工挖的護城河。城牆高1.25丈,底寬1.2丈,頂寬7尺,城周圍長六裡零一百四十丈,連同城外面長1049丈。城裡面長974.4丈。外面城垛口2000個。護城河寬4.5丈。馬道寬15丈。護城河共長1120丈。四城門名,均為名書法家書寫石刻匾額鑲嵌在城門上。四城門外護城河上各有石橋一座。全城總面積合1120畝。旗城共有官衙57座,用房668間。宮殿一座,用房22間,廟宇21座,廳房2座。連同旗兵住房共4899間。

將軍府,人稱將軍衙門、大人府,位於城內十字口東北角,南北長六十丈,東西長五十丈,官房八十五間,門前左右列石一對,東西兩側築牌樓式轅門,東轅門上書“青齊名郡”,西轅門上書“海岱雄幫”。轅門裡分別題“澄清北海”、“保障東藩”。門對面有一字影壁,大門臺階九級,院為三進,兩邊先是值班房,後依次是公事房,中間為大堂、二堂,兩邊廂房。議事廳後院有書房,花園及眷屬居室。

周貴德《青州紀遊》對民國時旗城與東陽城馬驛門的記載:“出北關西北行,不半里,有斷石殘瓦,堆列左右,南北有道通焉。即東舊城之車轅門遺蹟也,已鞠為茂草矣!再西北行約裡許,遙見城樓巍峨,雉堞參差。宗鑑雲:”滿洲城至矣!“滿洲城俗呼為北城,有門四,城牆為三合土所築,頗堅凝,為遜清八旗兵駐防地。居青兵皆隸兵籍,共萬餘家。……居舍櫛比,街巷縱橫,有如棋盤。旗婦峨架頭(旗女梳頭式樣之一),曳繡履,口吸淡巴菰,操北京語,流利可聽;男則手攜鳥籠,口嗑瓜子,相與蹀躞乎街頭,笑傲自若,而商販喧鬧,絡繹其間,儼然一繁華小都市也。副都統府在城內……兩轅門外,有”私窺者斬首無赦“之禁令。自民國肇造,旗餉停發,滿人……由萬戶減至七八百戶,非復當年繁榮矣!城之東南隅有萬壽宮,為滿清臣民祀天子之所,今漸荒廢,已改辦小學矣。出南門西南行,約半里許,遙見突兀高聳,翠柏環生,東西綿亙及數十丈者,則鎮青門也。鎮青門又名馬驛門,以古代門北有驛站而得名,東陽城之西北門也。城址廢圯,而門巍然獨存,建築堅固,勢頗崇峻。額曰”鎮青門“,為洪武十五年重修。門洞長六丈,高二丈餘,規模雄大。門內西牆上有斜痕一道,長數尺,深數寸。郡人相傳為”南燕慕容超盔翅所劃“。度其高度,約近兩丈。予相其形勢,該痕或為豎門閂時,閂有鐵頭,誤由左上方斜滑,下至門樞中止而成。……門洞極闊,兩旁小販羅列,乘涼者踵相接。……留連約時許,同人乃先後由東端朝陽門拾級而登,門為崇禎元年建。門外有古柏十餘株,枝幹蟠屈,……突生於石牆罅隙間……進門則槐柏掩映,有殿宇甚多,中有五楹,供天仙聖母,神像莊嚴。……憑檻四望,北俯滿洲城,南瞰法慶寺,歷歷如在目前。……由原路下,出鎮青門北行,而訪關岳廟及海岱書院焉。”

南陽城


青州古城三遷四築:連青州人都未必知道的青州古城

南陽城

南陽城初為土城,始建於北魏,金元明清時為府署所在。磚城建於明洪武三年,城垣高12米,厚6米,長13華里零108步,共有城垛口1777個。四方各闢城門,東日:“海晏”(舊稱“海岱”),西曰:“岱宗”(舊稱“泰山”),北曰:“瞻辰”(舊稱“凌霜”),南曰:“阜財”(舊稱“雲山”)。四門都有甕城,甕城內建屯兵房,東門和南門甕城曾建有照壁。裡外均為雙層城門,裡大外小。外門洞一般高6米,寬5米,進深15米左右。內門門洞高7米,寬6.5米,深20米左右。外城門樓以瞭望防禦為主,門樓小而堅實。內城門樓宏偉高大,均為四面外廊重簷歇山式建築,內置不同神像。城池四角建有三個角樓(因西門處在城西北角,故沒建西北角樓)。角樓建於10餘米高的高臺之上,亦均是重簷歇山式建築。城牆內側留有馬道,經馬道可四門貫通,使於巡邏及傳遞信息。城外有護河環繞,分別建有護城河橋萬年橋、海岱橋,雲山橋、永濟橋。城內坊巷佈設有序,可容數萬軍民。今城牆遺址僅西門外一段和北門外一段基礎留存,除永濟橋由多孔平橋改建為三孔拱橋外,其他三座護城河橋均留存至今,東護城河壕溝遺址尚為清晰。北城牆處水門有老照片,可知是較為寬闊的排水口。青州城南門內城門稱大南門,門洞中左右兩壁建有許多值勤兵卒體息的小洞。東門比南門又高又大,城門高約十五、六米,門洞深約30米,寬約10餘米,城門外側的石壁上刻有很多圖畫和文字故事,門洞頂部的青磚有一道數米長、十幾釐米深的溝。東門甕城特別大,居住著幾十戶人家,《聊齋志異》中曾提到過家住青州城東門外的王光即是此東門。小東門洞壁同樣建有許多小洞,供守城將士休息,門外左右沿城根修建跑馬道通向其他城門,供守城將士巡城之用。

奎星樓,即青州府城東南角樓,宋代所建,故址在今雲門山路與鳳凰山路交會處。古“青州十景”中有“南樓夜雨”一景,說的就是此樓此景。據記載,當時此處四面白楊參天,風吹葉動,勢若雨聲,夜深人靜尤覺清晰。明代萬曆年間山東省右布政使、青州知府李本緯有詩讚美“南樓夜雨”一景:“不駕屏號馭,欄杆漏正長。如何消寂歷,偏聽雨淋浪。……”清代畫家王在鎬也有詩讚美:“城上依雕欄,澄懷放眼看……古今憑弔處,雲霧總漫漫。”還有詩云:“消悶登樓觀山色,睡餘依枕聽霖聲。”

《齊乘》記載:“府城五門,週二十里,俗稱南陽城。北城為東陽城,東西長而南北狹。兩城相對,抱陽如偃月,因陽以為隍,因其崖以為壁,蓋古者合為一城,或皆羊穆之所築,或後人增葺,未可知也。【按《水經注》:陽水又東逕東陽城東南,義煕中,晉青州刺史羊穆之築此,以在陽水之陽,即所謂東陽城,世以濁水為西陽水故也。蓋濁水與長沙水自西南而東北,故亦通稱東、西。東陽,即南陽,不得更以為南城之號。而陽水逕東陽城南,則今府城非羊穆之築,審矣。王闢之《澠水燕談》曰:青州城西南皆山,中貫陽水,限為二城。王,北宋人,當時形勢如此,則於氏謂古昔全盛之時合為一城者,誤也。特南城建置之始已不可考耳】《輿地》記曰:北齊移益都縣入青州,以城北門外為治所。【按《寰宇記》雲:北齊天保七年,移於郡城之北門外,今縣理也】唐《通典》曰:今之青州理在益都縣。歐陽公《表海亭詩》注曰:南洋、北洋河,一在州中,一在城外。曾肇《南洋橋記》曰:東陽城,府治之北城也,由此推之明是一城。古昔全盛之時初無棄地,靖康兵燼之餘,金人止據北城立府,後徙南城,遂為瓦礫之區耳。《齊記》補曰:(金太宗)天會中,北城頹廢,移州治南陽城,為益都府。愚按:南陽,酈道元通為水名,北齊嘗為龍興寺名,其為城名不知所據。”

嘉靖《青州府志》卷十一《城池》記載:“青州府古城在臨淄縣,距今府城二十里。漢屬齊郡。晉曹嶷略齊地入臨淄,以城大地原,不可守,移置堯山南三裡為廣固城,後為南燕都。宋劉裕攻破之,夷其城,以羊穆之治青州,乃建城於陽水北,名東陽城。北齊廢東陽,遷築於陽水南,為南陽城,即今城也。唐宋金元因之。國朝洪武三年守禦都指揮葉大旺增崇數尺,壘石甃甓,週一十三裡有奇,高三丈五尺,壕闊如之,深一丈五尺。為門者四:東曰海宴,舊名海岱,南曰阜財,舊名雲山,西曰岱宗,舊名泰山,北曰瞻辰,舊名凌霜。天順間,都指揮高源、知府徐鬱、趙偉修城樓臺鋪。正德七年,僉事牛鸞、知府朱鑑、嘉靖八年知府江珊相繼修。西門舊無月城,嘉靖十三年兵備僉事康天爵增築,自為《記》。《修城記》略曰”……青為海岱都會,自舜分以迄於今,封建郡縣亦云屢次爽鳩,而下邈弗可稽。……北齊始築今城,唐宋金元率皆覆土,……”

咸豐《青州府志·營建考一·城池》記載:“青州府城南陽城故址也,建始之年不可考,唐宋以來皆因之。本土城,明洪武三年守禦都指揮葉大旺甃以甓石,增崇數尺,周十三裡有奇,高三丈五尺,池廣亦如之,深丈有五尺。”

康熙六十年版《青州府志?卷四·城池》記載:“天順間修城樓臺鋪,正德七年、嘉靖八年相繼修西門月城,嘉靖十三年增築。國朝康熙五十五年修城東門樓,並塑東鎮神像。其甕城內,舊有照壁,歲久傾圯,小民侵構肆合,壅塞咽喉,今移肆於兩傍,照舊立壁,壁後建大士香舍一楹。又修東南城上文昌樓(是歲決科者十三人)。又修北門樓,額曰瞻辰。南門城樓,久遭回祿,於五十六年先修外樓,祀關聖像,六十年重建內樓,俱有碑,載藝文志。”

光緒《益都縣圖志·卷十三·營建志上》記載:“青州府城,南陽城故址也。建始之年,不可考。唐宋以來,皆因之。本土城,明洪武三年,守禦都指揮葉大旺甃以甓石,增崇數尺,周十三裡有奇,高三丈五尺,池廣亦如之,深丈有五尺。(《蕉硯錄》雲:俗雲“臥牛城”。西門西去二三百步,與南城相對,少東以西為“牛首”,內有土邱四,曰“牛角”、“牛耳”。南城上一臺二洞,曰“牛眼”。正西一炮臺中空,曰“牛鼻”。西門側有竇,曰“牛涎”。北門西有舊水門,曰“牛臍”。東北角樓下大水竇,洩城內陰溝之水,曰“牛溺”。此北一帶為“牛腹”。南面堅實整飭,當是“牛背”。)門四:東曰‘海晏’,舊名海岱;南曰‘阜財’,舊名雲山;西曰‘岱宗’,舊名泰山;北曰‘瞻辰’,舊名凌霜。天順間……修城樓、臺鋪。正德七年……嘉靖八年……相繼修。嘉靖十三年,……增筑西門月城。國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府陶錦修城東門及南門樓,又修東南隅文昌樓。六十年,重建樓垣。乾隆四十七年,知府李濤請帑修。道光二十一年、二十二年……重修。”

明嘉靖十三年康天爵《增築青州府城記》記載:“秦罷侯衛以來,晉治廣固,宋治東陽,遷置不一。北齊始築今城,歷唐、宋、金、元,率皆覆土。明洪武辛亥,始加甃甓。南枕山麓,北距河流,雉堞翬飛,樓觀雲麗,隱然東方一巨鎮也。乃者嘉靖戊子,秋雨大作,城之艮隅,遂弗可支。……量工命日,財用板幹之屬,鹹有程式。”

明馮琦《修青州府城引》記載:“地控海邦,萬里掃鯨鯢之浪;雲開天府,千山當虎豹之關。請恢大國之雄風,水作中原之巨障。欲標銅柱,先壯金城。念我三齊,夙稱四塞。西連泰岱,東俯滄溟。惟茲百雉之城,近壓五龍之口。擁三齊之郡縣,有建瓴高屋之形;拱千里之邦畿,有擊柝重門之義。”

康熙五十五年陶錦《重修東城門樓碑記》記載:“城之闉闍四達,而海晏門踞其最勝。出中內外,地闊物豐。商貨從匯,人煙萬室。凡輪蹄之驛絡,民物之往來,趾錯肩摩。而雉堞之上顧,少層樓傑閣,以肅遠近之觀瞻。詎不以因循敝陋,貽譏乎哉?蓋城樓自前代修葺於今,廢弛不治者垂百餘年。風雨摧蝕,柱撓棟腐,漫漶傾陊,亦時日所必至。……於是,鳩工庇材,吉蠲營度,矢棘翬飛,計日而就。而又妥東鎮沂山之神於其中,此又事之以義起,而不偭於典理者也。”

陶錦《重建南城門樓碑記》:“郡城創始於高齊,謂之南陽城,迄今已千有餘年矣。耆舊相傳,惟南門仍其舊築,其崇宏壯闊與東、西、北三門迥殊。據《舊志》所紀,門上建置重樓,則始於故明天順間。二百年來,摧剝毀圮,屢有修葺。而南門之樓,向以康熙四十一年之五月為祝融所殺伐,棟榱瓦甓,蕩析無餘,頹垣斷壁,遙望色赭。往來其下者,有廢興不常之慨焉。念郡城南面,逼近山麓,巖阜虧蔽,其深杳以百里計,廬落稀疏,輪蹄艱於葷確,故南門之衝繁稍遜於三門。然而,其地形獨亢,據位獨尊,任其廢陊而不興復,非所以壯金湯而肅瞻矚也。餘蒞任之七載,歲在庚子,卜吉於農隙之暇,乃出俸鍰而重建之。木石磚堊,計日落成。於是,登躋其上,排徊引眺,千巖萬壑,競秀爭流。企首南望,與南山之洞門,通達相對,山則層巒崷崪,樓則結構巍峨,殆千萬年同其鞏固也已。”

《蕉硯錄》記載:“城周圍十三裡零三步,垛口稱一千七百七十五,實一千七百七十七。”

《青社瑣記》關於“臥牛城、金雞”的記載:“俗謂郡城為臥牛城,西南牛首,東北牛後,南一帶背,北一帶腹。接:《類稿》謂府官有邊姓者,則城必坍損。此太附會,今不聞有是說。俗有所謂放牛小廝者,石像也,橫臥於瀑水澗迤北坡陀間,謂必臥不可起,起則驅牛去而城亡。又《類稿》謂,鎮青門側,或以石擊地及磚,則有若雞棲之聲,曾親至試之。此即舊《縣誌》所稱”古郭金雞“也。實則不惟此地為然,城南門外、西門外,如此者皆不止一處。”

《青社瑣記》關於“南門照壁”的記載:“吾邑科甲之衰,形家或歸咎於南門月城照壁,謂障雲門清淑之氣不得入城,不得由城以散於鄉也。因又謂月城石道,直出照壁下,非繞出左右,是石道先,照壁後之證。既非固有,是可毀。光緒己未……?毀之。其基下有粗質瓷甕三,東西列,覆以石。啟之,一滿貯水,一半貯水,一無水。蓋滿注水者完,其二微坼也。又有石子二,大如碗。諦視之,又各有朽未盡朽之魚骨,遂掘之出。適南門內有丁姓老人,年九十餘,曰:‘壁之建,吾及之。其時,城內屢火,或謂火神廟逼近南門所致。……遂建此以障之。置甕貯水與魚,皆以壓火,石則不知何意,計至今八十二年矣。’信如老人言,壁之建,當在嘉慶十九年,未審確否?壁既毀,科名之不振猶昔,城內亦不火,形家妄言,進退無據。”

《青州紀遊》記載:“初七日早起,餘輩乃於晨光熹微中,相率登城東門。循城牆南行,雉堞歷歷,城垣崇宏,想見古代建築之偉大。予語宗鑑:‘該城垣寬大,土質肥沃,造林其上,可以護城,可以乘涼,可以長材木。數年之後,環城樹木,蔚然鬱然,為老大古城增色不少也。’……前行不裡許,有閣翼然臨於城上,為奎星樓。

奎星樓又名東南城角樓,凡二層,建築高大,惜已荒廢。有石鐫明王世貞登城東南角樓詩嵌壁內,已殘闕不完。登樓遠望,則群山環拱,樹木青蔥。其東有山東第四監獄,規模宏偉,紅樓歷歷。由奎星樓下瞰,相距咫尺。城南有黑虎泉,築石範之,早已涸竭。樓北碧水一泓,波平如鏡,綠柳奎樓,倒映其中……詢諸土人,為荷花灣。……據云,每當夏日,芰荷盛開,來賞花品茗者踵相接。……

由奎星樓循城牆西行,至城南樓,即阜財門樓也。南望雲門、駝、劈諸山,環城拱衛,蒼松峭壁,屏障天然。北俯全城,廬舍櫛比,市井闐咽,繁庶之景象也。樓北牆半空中,斜古柏數十株,大者合抱,蒼翠欲滴。每當星月交輝,更深人靜,如風雨驟至,似萬馬奔騰,松濤洶湧,蔚為奇觀。所謂“南樓夜雨”,青郡八景之一也。惜城樓倒塌,碎瓦頹垣……由城樓拾級而下,西北行即衡宮故址。

陽水兩岸,綠柳成蔭,雉堞參差,水上有石橋通焉,橋名“永濟”。每屆春秋佳日,城中士女,聯翩如雲,徘徊河上,鹹流連忘返。……流連多時,乃循城西折而東入岱宗門,岱宗門即西門也。甕城內有德政碑。……折而東行,阡陌相接,禾稼蔥蘢,幾疑身在曠野,不復在城內也。蓋城內西南各方,荒野數裡,居民墾作田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