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圖文/劉新田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清東陵好多年前曾去過兩次,都是開車直奔地宮,走馬觀花,匆匆而過。參加清東陵2019祈福踏青徒步大會,才第一次實實在在,一步一步地踏過每一米神道,拜謁參觀了裕陵、景陵、孝陵、定東陵和裕妃陵寢,才真正算是用腳步丈量著歷史。

徒步其實哪裡都可以,來這兒主要是為了仔細地看看大名鼎鼎的清東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徒步路線由南向北,一路風光旖旎,行至龍門湖,碧水盪漾,岸柳成行。清東陵據說是風水冠絕中華之地,風水學太深奧了,不懂,但也知道,前有朝、後有靠、碧水山前繞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繞過龍門湖,一架巍峨高聳的石牌坊橫空出世,映入眼簾。石牌坊閃著耀眼的白光屹立藍天之下,讓每個見到它的人都驚詫震撼於它的高大。這是我見到的最高大的牌坊,有31.35米寬,12.48米高,是我國現存最高的石牌坊。外國可能沒有這種建築類型吧,若如此,那它應該就是一項世界之最了吧!石牌坊仿木結構,五間六柱,雕刻著精美的瑞獸和花紋。歷兩次大地震,屹立三百三十多年仍完好如初。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石牌坊是清東陵的標誌,向北就進入陵區了。回望來路,可見牌坊南方正對著金星山,就像是皇陵的影壁牆一樣,那就是清東陵風水的朝山。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石牌坊中軸線往北的第一座建築是大紅門。大紅門是整個皇陵的大門,左右相連的風水牆合圍起整個陵區。陵區內共有十四座陵園,葬著五位清代皇帝和他們的皇后、嬪妃等共160人。有一個例外,就是在這大紅門東側牆外還有一座孤陵昭西陵,葬著看電視早聞大名的孝莊老太后,如果也算在清東陵內,就有十五座陵園,葬161人。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洞悉逝去的王朝目光穿過大碑樓,迎在正中的如屏狀的橫峰就是東陵的靠山昌瑞山,山下就是清東陵的首陵孝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大紅門門洞裡穿過的是陵區南北中軸線神道。清東陵神道最早是清東陵首陵孝陵的神道,由正南石牌坊貫穿大紅門直至正北孝陵陵寢。後世其它帝陵神道都從這條神道上東西引出,形成龐大枝狀扇形佈局,這條神道就成為整個陵區的中軸線。即表現出各皇帝統緒嗣承的關係,又表達了萬世一統,江山永續的願望。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這是以色列國徽,也是猶太教聖物七燭臺,可以幫助你想象清東陵的神道及平面佈局,看來東西方文明也是相通的。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清東陵孝陵神道是中國曆代皇陵中最長的神道,約六千米長,寬約十米,中間覆條石。神道因勢隨形,多設曲折,但曲不離直,一直保持南北方向。在過去,神道上是嚴禁普通人走的,左走君,右走臣,中走神。今天,俺也神一次!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遇孝陵大碑樓大碑樓正式名稱是神功聖德碑樓,順治皇帝的孝陵一共有三座碑樓,這座最大,所以叫大碑樓。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樓內巨大的神功聖德碑,左滿右漢寫滿了順治皇帝一生的神功聖德。石碑巨大,站在最遠處也難用手機拍全整個碑身,更夠不上碑下巨大的贔屓,以及贔屓之下精雕細琢的海水江崖石座了。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大碑樓只有清代中期以前的帝陵才建有,清東陵五座帝陵裡,順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都建有大碑樓,而咸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則裁撤未建。大概清代晚期,國運衰敗,皇帝也難有什麼豐功偉績可告慰祖宗吧!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大碑樓的四角,豎立四根高大挺拔的漢白玉華表,上刻祥雲朵朵和一條栩栩如生的盤龍。因天安門前也有一對華表,現在華表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神道繞過案山進入孝陵石像生石像生就是古墓前常見的石人、石馬。清東陵是皇家陵寢,石像生自然非同尋常。孝陵的石像生最多,由一對周身雕滿雲紋的高大石望柱開始,有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站臥各一對,還有文臣武將各三對,共計18對,長度近一公里。每座石像生都由一整塊巨石雕成,體態巨大,雕工精緻。排列神道兩旁猶如威武雄壯的儀仗隊,彰顯著皇家的神聖、肅穆和威嚴。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這是石像生中的獬豸(xie zhi),名字不好念,也不常見,特意留影。獬豸形象似麒麟,有鬃毛,有角,傳說能辨曲直,識忠奸,是勇敢公正的象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龍鳳門為三座頂部雕有火焰寶珠的石牌坊門和四段琉璃照壁組成,高低錯落,顏色明快,即合成一體又風格迥異,絕對是古代建築的精品範例。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龍鳳門將陵園分隔成內外兩部分,再往裡走,便是西天樂土。所以龍鳳門又被稱作生死門,跨過門檻便是陰陽兩隔了。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這次十公里徒步的終點是開放地宮的乾隆皇帝的裕陵,所以在裕陵神道與孝陵神道的分岔處左拐向西進入裕陵神道。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拐入裕陵神道不久遇裕陵大碑樓裕陵大碑樓外觀與孝陵同制,內部卻令人大開眼界。好大喜功,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神功聖德竟有洋洋灑灑四千五百字之多,若大一塊巨碑寫不下,竟立了滿漢兩塊大碑。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的石像生共有八對,是清陵第二多的。個人感覺,裕陵的石像生雕刻工藝要精細許多,更加玲瓏剔透,但體量比孝陵的小一些,也比不上孝陵的豪氣與霸氣。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乾隆裕陵沒有沿襲孝陵建龍鳳門,而是效法他最崇拜的爺爺康熙景陵建了牌樓門。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這是裕陵小碑樓,因在神道盡頭也稱神道碑樓,碑刻皇帝的廟號和諡號。裕陵碑刻“世宗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大孝至誠憲皇帝之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過了小碑樓,前面就是裕陵隆恩門廣場,也是這次徒步大會的終點。大概是人帥吧,反正是受到隆重的皇家禮遇,黃羅傘下可不是誰都可以站的啊!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徒步結束,先就近參觀乾隆皇帝的裕陵。乾隆是大清第六位皇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葬在清東陵的第三位皇帝。乾隆活到八十九歲,在位六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在世時,正是大清文治武功兼備,疆域空前遼闊,社會發達,文化繁榮的康乾盛世頂峰時期,也是中國古代文明最後一次高潮。建於此時的裕陵也是中國曆代帝王陵墓最精緻、最奢華的登峰造極之作。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進入裕陵陵寢宮殿區,從隆恩門看隆恩殿。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隆恩殿是陵寢的正殿,工料精美,富麗堂皇,非常雄偉壯觀,內供奉皇帝牌位,供後代君臣祭陵拜謁之用。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帝后陵寢隆恩殿臺階中間都有一塊雕刻精美的丹陛石,是帝王尊貴的象徵。裕陵的丹陛石左龍右鳳,祥雲蓮花雕刻十分精美,其中龍頭明顯高於鳳尾,象徵皇權的尊貴。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隆恩殿內寬敞大氣,立柱上精美的鍍金花紋,據說大殿木材使用的都是貴重的楠木。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大殿後,陵寢門前精美玲瓏的石拱橋,龍鳳欄杆柱頭,靠山龍倚柱,清陵僅此一例。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琉璃花陵寢門後進入陵寢區,門有三,左走君右走臣,中走神(只能靈柩進入)。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二柱門,陵寢門後的禮儀門,只有帝后的靈柩進來的時候才能開啟。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石五供,陵墓前象徵祭祀的五件法器,中間香爐,兩側花瓶和燭臺。五供和祭臺雕刻有精美繁複的吉祥圖案。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方城建在陵寢寶頂前高臺上,形狀接近正方體,中有門洞,上簷有垛口牆,與城牆相似,得名方城。方城之上建明樓,樓內立硃砂碑滿蒙漢文刻廟號“高宗純皇帝”。明樓一般是陵區內最高建築。裕陵地宮開放,方城門洞就是入口。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地宮建造得精美絕倫,在現今所發掘的歷代所有皇陵地宮中屬於登峰造極之作。被譽為“精美的石雕藝術寶庫”,和“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地宮進入要經過四道石門,進深五十多米。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門扇上精雕細琢四大天王。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穹頂之上雕刻祥雲、佛塔、法器和經咒。線條流暢優美清晰,無一點瑕疵。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墓室牆壁滿刻藏文和梵文佛經,彷彿印刷體一般整齊劃一,一絲不苟。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目之所及之處,皆是各種繁複的圖案和文字,幾乎沒有一寸素牆。乾隆一朝是大清極盛的頂峰,地宮的精美和奢華也達到帝王陵寢建築的頂峰,裕陵地宮正是那個鼎盛時代的寫照。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地宮葬有乾隆皇帝和他的五位后妃令人扼腕的是,這位生前死後都享盡世間至極尊榮的有為之君,在地下靜臥129年後(1928年),竟被一夥虎狼兵匪開棺毀屍,只落得個枯骨混雜,身首異處。後人重斂,竟分不清屍骨身份,只好裝入同一口棺材裡,供人憑弔。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墓室角落裡躺著的這扇被炸得粉碎的巨大石門,正默默訴說著當年的慘烈。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帶著略有壓抑的心情離開裕陵地宮,來到裕陵西側乾隆皇帝的妃園寢。清東陵有皇帝陵五座,每座帝陵左或右都建有本朝的妃園寢,有的還單獨建有皇后陵。皇帝陵和皇后陵覆黃瓦,妃園寢覆綠瓦。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妃園寢裡有一座超規制的陵寢,就是最醒目的純貴妃墓。純貴妃墓位於墓園正中位置,且建有高大的方城、明樓,與其他妃子的小小圓丘相比,簡直是鶴立雞群。皇后和皇貴妃是有資格與皇帝合葬的,如乾隆皇帝就與五位后妃合葬。但條件必須是在皇帝入葬前死去才可,一旦皇帝駕崩入葬,地宮就永久封閉不能再開啟了,後逝的皇后也只能在附近建陵另葬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后妃與皇帝合葬,有的要單獨建皇后陵的緣故。純皇貴妃深得乾隆皇帝寵愛,身份也夠合葬資格,但純妃死時,裕陵已經葬入了四位后妃,地宮一共有六個位置,除去皇帝自己的還剩一個,但這個位置乾隆心裡已內定留給皇儲生母,皇儲雖未公開,但皇上自己心裡有數啊!不能滿足自己寵愛的人合葬的要求,乾隆覺得有點虧欠,所以就愈製為純妃建了這座超規格的貴妃陵寢。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純貴妃墓地宮也被打開,供人們參觀。但多數人被清東陵宣傳誤導,都以為參觀的是另一位更鼎鼎大名的香妃墓的地宮,因為指示牌上把裕陵妃園寢故意寫成“香妃墓”。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真正的香妃墓地宮是在旁邊的小小圓丘下面。香妃是位新疆維吾爾族美女,天生麗質,傳說體有異香。因為電視劇的原因,香妃名氣大得很,所以也把地宮打開招攬遊客。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香妃的實際級別大概中等偏上吧,從墓園墳頭的排列順序和體量大小就可以看出來。地宮狹小,單券單門,除一具朽棺再無他物。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妃園寢共葬36位嬪妃,大小圓頂對比明顯。這些女人們,有的出身豪門望族,有的來自遙遠的邊疆,有的一生榮寵,有的默默無聞,生前和死後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裕陵妃園寢西側是定東陵,是清代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咸豐皇帝定陵附屬的皇后陵,因位於定陵東側,所以被稱為定東陵。

定東陵實際是兩座從外觀上看規制完全一樣的兩座皇后陵,中間隔著一道窄河,左右對稱。


徒步清東陵,行走在一個王朝離去的背影裡(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