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如何丟失了百萬國土?全因此人的一張嘴

清朝自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就陷入了割地賠款的死循環之中,直至滅亡。在此期間,清朝因各種原因,被迫割讓了大片國土。其中僅僅是在1858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清朝丟失的國土面積就高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令人感到吃驚的是,奪走清朝如此巨大面積國土的並非是發動戰爭的兩個參戰國(英國、法國),而是在一旁作壁上觀的沙俄。更令人吃驚的是,沙俄不費一槍一彈,全憑一個人的一張嘴,就將清朝的百萬國土一口吞下,這個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清朝如何丟失了百萬國土?全因此人的一張嘴

1856年,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許多遺留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英國、法國遂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藉口,聯手向清朝發動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此時,早已對中國東北地區領土有覬覦之心的沙俄以移民為藉口,趁機強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當時清朝已將原本駐守北方的大部分清軍都抽調往南方去對付“太平天國起義”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因此無力阻止沙俄的野蠻入侵。

沙俄知道清朝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因此提出“助華防英”的說法,威逼利誘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858年簽訂了《璦琿條約》。這項條約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清朝國土劃歸沙俄。清朝政府並不承認《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強烈抗議沙俄這種“不請自來”的行徑。不過,鑑於當時清朝面臨的種種危機,所以對東北的情況暫時也無力做出應對措施。

清朝如何丟失了百萬國土?全因此人的一張嘴

到了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入尾聲,英法聯軍逼近北京城。此時,作為沙俄駐北京公使的伊格納季耶夫伯爵看到了沙俄可能將“佔領區”合法化的機會。他首先向英法聯軍提供了北京以及周邊地區的詳細地圖和情報,幫助英法聯軍順利攻入了北京,並因此取得了英法聯軍的信任。然後,伊格納季耶夫以調停人的身份介入到清政府和英法聯軍的談判中。

伊格納季耶夫一面極力讓清朝方面相信,自己是真心想要幫助清朝恢復和平,並因此獲悉了清朝在談判中的“底牌”,即讓英法聯軍儘早退兵。另一方面,伊格納季耶夫又利用手中掌握的“底牌”,向英法聯軍陳述利害關係。他向聯軍表明,如果他們的軍隊步步逼近導致讓大清王朝解體的話,將會在貿易方面蒙受多大的損失。由於英法聯軍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在貿易方面獲得更大的權益,所以伊格納季耶夫的陳述正可謂是切中要害。

清朝如何丟失了百萬國土?全因此人的一張嘴

在談判的過程中,伊格納季耶夫向清朝提出了要求承認《璦琿條約》的有效性,並將原先規定為中俄“共管”的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包括庫頁島以及不凍港海參崴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歸沙俄所屬。加上此前要求的60多萬平方公里,總共要求割讓的國土面積達到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而在和英法聯軍的談判中,伊格納季耶夫卻很好的隱瞞住了這一領土野心。因為他知道一旦被英國、法國得知此事,兩國必然會要求獲得同等的權益,這樣一來很可能使談判陷入僵局。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伊格納季耶夫建議英法聯軍在談判過程中不要拖泥帶水,因為冬季即將來臨,一旦北京周圍的主要河道結冰,聯軍就會陷入中國人的包圍之中。

清朝如何丟失了百萬國土?全因此人的一張嘴

狡猾的伊格納季耶夫在談判雙方周旋,成功對英法兩國隱瞞住了沙俄的領土野心,而又讓清政府相信英法聯軍的戰艦和軍隊支持他的領土野心。最終,英國、法國分別於1860年10月24日、25日同清朝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中的內容和英法兩國的最初訴求完全相符。因此,沙俄這個調停人其實並沒有幫清朝減少任何損失,也沒有幫英國、法國取得更多利益。

1860年11月14日,沙俄也同清政府簽訂了另一份“重量級”的《北京條約》。根據條約中的規定,清朝總共割讓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國土。沙俄不費一槍一彈,僅憑外交官伊格納季耶夫的一張嘴就將遠東沿太平洋地區的大片土地收入囊中,這也算得上是外交史上的一項奇蹟了。只是令人痛心的是,這項奇蹟的受害者卻是中國的清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