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清朝 年羹堯 雍正 康熙 中國古代史 指點江山 2018-12-13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紫禁城內烏雲密佈,氣壓低迷,康熙在暢春園內病逝。當時八爺黨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禎遠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由於,其過世突然,未留下任何傳位遺詔,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囑,皇四子及其黨羽搶佔先機,奪得皇位。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期間,內有隆科多安撫混亂局面,利用自己官職便利,關閉京城城門,讓其他皇子與外界失去聯繫;外有年羹堯帶領兵馬駐守西北挾制皇十四子。可以說,雍正得以順利繼位不得不感謝這一文一武的兩位大臣。

年羹堯一六七九年出生於安徽,他雖然以武將身份聞名於世,但是,早年他其實是進士出生,之後任職翰林院,再之後一路高升,頗受康熙讚賞。雍正繼位之後,年羹堯憑藉皇帝對自己的倚重更是扶搖直上,平步青雲。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並且,和隆科多一起為雍正立功無數,他的妹妹——敦肅皇貴妃也深得雍正喜愛,登基之初就被封為貴妃,僅位居皇后之下。她是雍正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可惜的是,她生的孩子都夭折了,且紅顏薄命,很早就死了,不過幸運的是,在年羹堯死之前。

可以說,對於年羹堯的功勞,雍正記在心裡,他時常和年羹堯推心置腹地聊天,說道:“我要是不做一個開明的皇帝,都對不起你這樣英勇神武的臣子,希望我們君臣能給後世做一個榜樣。”年羹堯聽到萬歲爺這樣的心聲,感動萬分。

但在一七二五年十二月那,是年大將軍人生中巨大的轉折點,風雲驟變之間從雲端跌落谷底,他被雍正帝剝奪官爵,列九十二條罪狀,賜自盡。那麼,這樣一位功臣為何會被賜死?至今,眾說紛紜。其實,他的死亡是有跡可循的。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縱觀他的仕途生涯,我們不難發現他在盛寵之下變得慾壑難填,他仗著皇帝對自己喜愛和倚重漸漸目中無人,煊赫跋扈。說到底,他被賜死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居功自傲,作威作福。他在雍正的恩寵之下,對自己定位越發不清,在官場之上飛揚跋扈,在自己的府邸之中立下規矩,當地的文武官員需要每月逢五逢十坐班。甚至,他給別人的東西叫做“賞賜”,被賞賜的官員還要扣頭謝恩,並在其大門上雕龍刻鳳,好不氣派。

不僅如此,他常常用皇帝的語氣命令給下級寫信。對於朝廷派來的御前侍衛,理應優待,但是,年羹堯卻順勢使喚起他們。按照當時的制度,凡是聖旨到達的地方,當地的官員必須前來迎詔,行跪拜大禮,但是,朝廷上諭曾兩次達到西寧,年羹堯不行宣讀上諭的規矩。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跋扈之行已成習慣,在皇帝面前也不知收斂。他曾向雍正獻上自己出資刻印的書籍,皇帝本來打算親自撰寫序言,但是,年羹堯居然自己寫出一篇,還想讓雍正認可。不但如此,他還在聖前失儀,毫無人臣之禮。

可以說,雍正此時已經對他心懷不滿,曾經兩次做委婉的口頭警告,但是年羹堯依舊我行我素。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由於他是雍正面前的大紅人,很多人想要討好他,於是,凡是年羹堯的推選的人,都會受到優待。

更甚者吏部和兵部會無條件直接錄用,這種風氣在當時被調侃為“年選”。皇帝出於對他的信任,給了他十分大的權力,在他的管轄區域範圍內,可以不得到皇帝的許可直接任免官員,於是,年羹堯利用職權便利,乘機排除異己,整個西北地區,年羹堯一人獨大。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不僅如此,利慾薰心的他利用自己的權利,賣官鬻爵,貪汙受賄,累計數目達到了數百萬兩之多。而雍正繼位初期的主要改革舉措就是整頓貪官汙吏,他頂風作案,這已經觸碰到了雍正的底線。雍正首先把西北地區的官員紛紛替換,隨後撤了年羹堯的爵位,逼他交出軍印。

年羹堯此時才發現:自己的權利全是依仗皇帝所得,若是雍正要對自己動手,自己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朝中大臣早就對年羹堯心懷怨恨,看清形勢,得知皇帝不再看重年羹堯,紛紛把心中不滿一股腦全部發洩出來,落井下石,一代武將年羹堯在皇帝一聲令下淪為階下囚。

之後經過統計,年羹堯身上的罪狀居然有九十二條之多,大臣們紛紛呈遞摺子讓皇帝明正典刑,其中,九十二條罪狀中,有三十多條就是應該要處以極刑。

年羹堯真罪該萬死嗎?看他的那些罪狀,雍正的確是對他法外開恩了

雍正思忖之後說道:“年羹堯勞苦功高,若是對他處以極刑會讓天下人寒心,我也會背上一個屠戮功臣的罪名,這次對年羹堯開恩,賜他自盡就好了。”年羹堯死後,他的子孫都被送到苦寒之地充軍,家產充公,族人也受到牽連,凡是他推舉的官員也一律被革職。

年羹堯煊赫威風的一生就此落幕,可以說,風光無限的他終究在帝王威嚴面前不過是任人宰割的魚肉罷了。《清史稿》對其評價道:“隆、年二人憑藉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於覆滅,古聖所誡。”

參考資料:

『《清史稿》、《兩朝重臣,一家榮寵》、《清代名人軼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