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帝后璽印

清朝 乾隆 朱元璋 明朝 歷史 承德避暑山莊 滿族文化網 2019-06-11
大清朝帝后璽印

▲ 金交龍紐“大清嗣天子寶”

“大清嗣天子寶”,清早期,金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本字。面7.9cm見方,通高7.6cm,紐高5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 金交龍紐“大清嗣天子寶”寶匣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也是清代二十五寶之中唯一的一方金質寶璽。《交泰殿寶譜》記此寶為“以章繼繩”之用,是皇位傳接承遞的象徵。但實際上卻很少使用,只在宮中殿堂內的御筆匾額上偶爾鈐用。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同樣被乾隆帝認為是“先代相承,傳為世守”的舊物而未被改刻。

大清朝帝后璽印

▲ 金交龍紐“大清嗣天子寶”鈐本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金“奉天之寶”璽,清初,通高17.5cm,邊長12cm。

此璽為清初皇帝的印信,模製而成。方形,雙龍鈕,並附“奉天之寶”圓形牙牌。

“奉天”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祖訓》“奉天法祖”之典,清入關前制此印璽,有欲與明朝爭天下之意。“奉天之寶”為盛京皇宮收貯的十方寶璽之一,位列第五。

撰稿人:李永興

大清朝帝后璽印


大清朝帝后璽印

“皇帝奉天之寶”,清早期,碧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璽書體。面14cm見方,通高15.2cm,紐高11.5cm。附系黃色綬帶。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交泰殿寶譜》記此寶“以章奉若”之用,以示皇帝對上天的尊崇和禮敬。但這只是一種象徵,實際上,迄今還未發現鈐蓋此寶的檔案文書,表明此寶極少使用。關於此寶的含義,乾隆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釐定國寶時曾有過如下考辨:“至謂‘皇帝奉天之寶’即傳國璽,兩郊大祀及聖節宮中告天青詞用之,此語尤誕謬。大祀遵古禮,用祝版署名而不用寶。聖節宮中未嘗有告天事,或道籙祝釐時一行之,亦不過偶存其教耳,未雲命文臣為青詞,亦未嘗用寶。且此璽孰非世世傳守,而專以一寶為傳國璽,亦不經。蓋緣修《會典》諸臣,無宿學卓識,復未曾請旨取裁,只沿用明時內監所書冊檔,承偽襲謬,遂至於此。”指出康熙朝和雍正朝《大清會典》對此寶的認識錯誤及其原因,並最後將其確定為敬天之表徵物。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未改刻而保持原貌。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皇帝之寶”,清早期,栴檀香木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5.5cm見方,通高16.6cm,紐高11cm。附系黃色綬帶。

大清朝帝后璽印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是清代二十五寶之中唯一的一方木質寶璽。據《交泰殿寶譜》,此寶為“以肅法駕”之象徵物,故凡清帝行圍及駐蹕圓明園或避暑山莊時,都要以這方“皇帝之寶”隨駕。此外通過對清代皇帝詔令文書中寶璽使用狀況的統計分析表明,二十五寶中用得最頻繁、範圍最廣的也是這方木質“皇帝之寶”,諸如皇帝登基、皇后冊命、皇帝大婚、發佈殿試金榜及其他重要詔書上均鈐用此寶。可以說此寶是清朝皇權的重要標誌,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皇帝尊親之寶”,清早期,白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6.8cm見方,通高6.1cm,紐高4.3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薦徽號”,主要是為前朝後妃上徽號或尊號時鈐用。據《大清會典》記載:“凡加上尊號、徽號,冊立皇后、皇太子,冊封皇貴妃、貴妃、妃、嬪……其應給紙冊誥命,中書科繕寫,送閣用寶。”其中的加上尊號、徽號時所用之寶就是“皇帝尊親之寶”,現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記載上徽號情況的清代檔案中也鈐蓋有此寶。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制誥之寶”,清早期,青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3cm見方,通高14.7cm,紐高8.5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諭臣僚”,但實際上多是在冊書或誥命上鈐用。按清朝定製,覃恩封贈五品以上官員及世爵承襲罔替者則頒發誥命,誥命因發放的對象不同名稱也不同,官員本身受封稱為“誥授”,封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生者稱“誥封”,死者稱“誥贈”。但不管是“誥授”,還是“誥封”、“誥贈”,都要鈐蓋“制誥之寶”。據《大清會典》記載:“凡給功臣世襲罔替誥命,分別世次敕書,由該衙門開載功績,移送內閣,交中書科繕寫,送閣用寶,仍行該衙門給發。其子孫承襲時,令該衙門將原給誥敕送閣,中書科填寫承襲人名年月,仍送閣用寶。”這裡所用之寶,絕大多數是這方“制誥之寶”,此寶是二十五寶中使用較多的一方。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敕命之寶”,清早期,碧玉質,交龍紐,漢文篆書滿文篆書。面11.3cm見方,通高9cm,紐高5.5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據《交泰殿寶譜》,用此寶“以鈐誥敕”,而大部分是在敕書上鈐蓋。清代的敕書分為敕命和敕諭兩種。敕命用於敕封外藩、覃恩封贈六品以下官員及世爵有襲次者,為卷軸形式,六、七品二軸,八、九品一軸。敕諭則有敕任官員、敕諭臣民、敕封或諭告外藩之別。敕書最後都要書明頒發年月日,並加蓋“敕命之寶”。 “敕命之寶”是二十五寶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方。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天子之寶”,清早期,金質,交龍紐方形璽,滿文篆書。面11.9cm見方,通高8.3cm,紐高5.1cm。附系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書滿漢字“天子之寶匱”。

大清朝帝后璽印

“盛京十寶”之一,用於祭祀祖先及百神。據《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崇德八年(1643)十二月二十八日遣大臣阿拜代祭清帝列祖,其祭文中鈐有“天子之寶”,所鈐極有可能就是這方寶璽,製作當在清太宗崇德時期。此寶的交龍紐及滿文篆字的印文風格也與這一時期的金質“奉天之寶”一致,是清前期十分重要的典章文物。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奉天法祖親賢愛民”璽,清早期,墨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璽書體。面15.6cm見方,通高9.8cm,紐高4.9cm。附系黃色綬帶及牙牌,牙牌兩面分書滿漢字“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匱”。

大清朝帝后璽印

“盛京十寶”之一。據成書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的《欽定大清會典》記載,當時共有御寶二十九方,其中內宮收儲六方,內庫收儲二十三方。此方“奉天法祖親賢愛民”寶即為內庫收儲者之一,其製作當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 白玉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

大清朝帝后璽印

▲ 白玉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及寶匣

大清朝帝后璽印

▲ 白玉盤龍紐“大清受命之寶”及寶匣鈐本

“大清受命之寶”,清崇德,白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本字。面14cm見方,通高12cm,紐高8.2cm。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位列二十五寶之首。據《交泰殿寶譜》所記為“以章皇序”之用,即表明清王朝受天之命統治中國的合法性。又據乾隆帝《交泰殿寶譜序後》,此寶原是太宗皇太極以來“先代相承,傳為世守”的舊物,故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得以保持原貌。其材質潔白溫潤,盤龍紐線條簡潔流暢,技藝純熟,顯示出清前期玉石雕刻的水平。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育德勤民”璽,清康熙,檀香木質,異獸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1cm見方,通高10.8cm,紐高6.2cm。附系黃色綬帶。

大清朝帝后璽印

“育德勤民”語源《易經》:“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蓋言君子自當外振窮民,內育己徳,以成天下之大治,強調涵養道德在施政臨民中的重要性。康熙此寶稍作變通,改“振民”為“勤民”,凸現出其勤政愛民的“民本”思想。

大清朝帝后璽印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雍正敕命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海水行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4cm見方,通高11.5cm,紐高6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中詳細記載了此寶的製作過程:雍正元年(1723)“正月二十三日,怡親王交壽山石九龍鈕雕夔龍邊大寶一件,奉旨:鐫‘雍正敕命之寶’。欽此。於二月二十四日壽山石九龍鈕雕夔龍邊大寶一件,鐫‘雍正敕命之寶’完,配做錦匣,怡親王呈進。”寶四周淺浮雕夔龍紋飾,上部海水行龍借天然石色,雕刻精細。

大清朝帝后璽印

撰稿人:郭福祥

大清朝帝后璽印

“雍正尊親之寶”,清雍正,壽山石質,臥象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9.8cm見方,通高9.7cm,紐高6.2cm。

大清朝帝后璽印

臥象雕刻細膩,身體各部位比例恰到好處,體態生動,象側置寶瓶一,取“太平有象”之意。據《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記載: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怡親王交太平有象壽山石圖書一方,奉旨:鐫‘雍正尊親之寶’。欽此。本日郎中保德交袁景邵、滕繼祖各篆字樣二張,呈怡親王看。王諭:準袁景邵篆的三行樣式,但筆畫掩草,收拾好再照樣鐫刻。遵此。於九月十四日太平有象壽山石圖書一方,鐫刻‘雍正尊親之寶’完,怡親王呈進。”其寶文由南匠袁景邵篆寫,完成後曾在康熙帝景陵內雍正御筆的明樓、隆恩門、隆恩殿匾額及功德碑、神道碑上鈐用,開創了帝后陵寢碑匾由嗣皇帝御書並鈐蓋“尊親之寶”之制,以後各帝陵均效仿之,成為定製。故後來諸帝於繼位之初都刻制“××尊親之寶”,以備鈐用。

大清朝帝后璽印

撰稿人:郭福祥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