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清朝 乾隆 北宋 同治 左宗棠 隴史薈王文元 2018-11-30

14.定西王公橋:一座橋樑背後清代第一案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定西城外,一座木橋,孤立荒原,人跡罕至。此橋,人稱王公橋。

王廷贊,清代第一貪汙案的主角,竟然和這座橋有了關係。

民間傳說,此橋也因王廷贊而稱為王公橋。

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祕密呢?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溝壑縱橫

出蘭州往平涼而行,過定西,不久,就和一座驛站相遇。這就是絲綢之路上的著名驛站西鞏驛。西鞏驛,一座絲綢之路上的古老驛站,它見證了絲綢之路最後的輝煌。

我們要尋找的王公橋就在西鞏驛附近。出發之前,查閱過的資料顯示,王公橋在定西城外30裡的地方,算算距離,正在西鞏驛附近。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西鞏驛了。

前往西鞏驛時,我們沒有走高速公路,雖然高速公路出口緊挨著鎮子,雖然高速公路更為快捷,但速度快也就意味著失去欣賞路上風景的從容,我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感受這條古老的交通大動脈。

西鞏驛鎮,街道寬敞,廣場寬闊。街頭的設施,有些時尚,鎮子上很是熱鬧,這裡是定西有名的集鎮。顯然,鎮子的前身是一座驛站,但此刻我們已經看不到驛站的影子。西鞏驛所處的位置正當陝甘大道的咽喉,為會寧到定西間的要隘。依託著驛站,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商幫雲集的集市。作為驛站,商貿繁盛是必然的,絲綢之路本身就是一條商貿之路。

在鎮子上,熱情的鄉親給我們指點了去王公橋的路。王公橋以前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然而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曾經盤旋曲折的公路,一橋飛架南北所取代,古橋也就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了。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西鞏驛位於西鞏川內,這是兩山相夾的平川,長約30公里,寬約1公里,312國道曾經從川裡橫穿而過,出鎮子,我們順著高速公路邊的舊國道前行,這是一段和高速公路逆行的道路,站這裡我們看到,川裡土地略有起伏,尚算平整。實際上,這裡並不平,所有奧祕都隱藏在黃土之下。

其實,這是塊被溝切割得支離破碎的土地。人們統計,西鞏川內比較大的溝有宋家溝、任川河等十八條,這些溝最後都彙集到了營坊川。溝壑縱橫是黃土高原的特點,這一點在西鞏川表現得尤為突出。這些深溝自古就有,顯然它們都是雨水洪水沖刷而形成的。在建築技術落後的年代,如此深的溝是橫亙在人們面前無法逾越的“鴻溝”。

北宋時期,宋夏軍隊經常隔著大溝對峙。西夏人稱之為“聚卜結龍”或者“結珠龍”。在党項語中“聚卜結”為十八,稱山谷為“隆(龍)”。這就是說,這裡有十八條深溝相會於此。

兩座王公橋

在鎮子邊我們在一座水泥橋上看過下面的溝壑。這座橋雖然不長,但溝卻異常深,大約七八十米深,站在橋邊往下看,竟然有些眩暈。難怪,早在9百多年前,宋人就關注到了這裡的地理特點,並利用這種地理優勢和党項人對峙。

深溝峽谷,自然需要橋樑。因而在這一帶王公橋的名氣很大。順著公路走了大約5公里左右,公路邊上有個岔路,這是一條鄉間土路。按照鄉親們先前的指點,拐進去,走了兩三公里就有一座跨溝壑而建。這是座看上去有些簡單的水泥橋。這橋怎麼會是王公橋呢?

穿過橋,我們繼續前行,可是走了一陣也沒有找到王公橋。問鄉親,才知,我們剛走過的橋就是王公橋,無奈原路返回。

果然,橋頭的水泥柱子上寫著王公橋三個。我們尋訪已久的王公橋,在不經意中赫然出現我們面前。橋架在溝壑之上,這溝就是宋家溝了。橋面到溝底,大約有四十米之高。這座水泥橋是1983年修建的新的王公橋,曾經是312國道線必經橋樑之一。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在距離這座水泥橋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的八字撐木架橋,高18.47米。按照鄉親們的指點,我們找到這座木橋。眼前豁然一亮,果然古香古色。橋,完全用木頭堆砌而成的。它以水泥墩為基礎,在水泥墩臺之上,一根根粗大的木柱,左右縱橫,上下相連,層層相接,,構成了橋的基礎,最上面則是粗大的木頭橫樑。這些簡陋的木料,就支撐著絲綢之路的暢通。

王公橋,由來已久。至少在名萬曆十三年(1585年)之前,定西城外的東大路上,當時就有座橋,人們叫做有永濟橋,取永遠濟民之意。可能是後來有位姓王的知縣重修了這座橋,人們感念這位知縣,就叫王公橋。可是,誰知後來,又來了一位姓王的官員,重新修了橋。這人就是王廷贊。民間誤傳為,清乾隆時,鞏昌知府王廷贊重修此橋而名王公橋,然而人們讀,王廷贊寫的《重修王公橋檄》。才發現並非如此,王廷贊寫道:……舊有王公橋渡衝激傾,時築時潰,無餘址矣!”這說明,王廷贊修橋時這橋就叫王公橋。同治十一年七月左宗棠派工程營重修此橋,修完取名永定橋。但民間依舊叫做王公橋。

曾經王公

王廷贊是一個大貪官,是甘肅冒賑案的主角之一。另一人是王亶望。這也是清代最大貪汙案。此案,人稱甘肅米案。

其實,王廷贊是原本是個清廉能幹的官員。要不然,定西鄉親們也不會稱他為王公,並將他附會為這座橋的修建者。

王廷贊,字翼公,號用賓,遼寧葫蘆島人。他由微末之員,一路升到甘肅布政使。還多次受乾隆的表彰。有人曾評述說:他在甘肅為官三十多年,在平反冤獄、振興文教、興修水制、剿匪安民、集軍餉等方面,都留下了政績。可惜的是,風光了大半生,最終晚節不保。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他最初是從蘭州府經歷開始的,經歷的職責是掌管出納文書,算是個小吏吧。這年正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很快,就表現出了他過人才能。七年後,他的仕途生涯,一帆風順,先後就任張掖、武威、鎮原等縣知縣。尤其在。在張掖他興辦教育,重新修建了甘泉書院,請名師,購圖書,一時間聲名鵲起。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又辦裡平定準格爾叛亂的軍需。一路政績出眾,就連乾隆也稱好。

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撒拉族人蘇四十三率眾起義,圍攻蘭州。王廷贊也因守城有功,封為正一品。誰知他卻提出捐歷年積存廉俸銀四萬兩,以資兵餉。結果,引發乾隆的懷疑。就在這前後,調任浙江巡撫的前甘肅布政使王亶望也主動捐獻出私銀50萬兩。

一個驚天大案,也因此而浮出水面。原來,王亶望任甘肅布政使後,以甘肅倉儲不足,可用“捐監”糧米賑貸災民為由,說服了陝甘總督勒爾謹,奏請清廷,在甘肅各地開捐。但卻將應捐豆麥折為白銀。他們又為各縣預定災情,將收來米糧,以賑災方式,發放了。其實,完全中飽私囊了。而引發全省性質的貪汙大案,總數達到千萬兩。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王廷贊接任甘肅布政使後,也經不住誘惑而落水。變本加厲,由各州縣辦事改為蘭州知府總辦。最後查下來,貪汙官員之眾,數額之巨,令乾隆震驚。史書上有如此的記載:

“乾隆季年,諸貪吏首王亶望……籍其家,得金銀逾百萬。”“皋蘭知縣蔣重熹侵賑銀47400兩;寧夏知縣宋學淳侵賑銀34560兩;金縣知縣邱大英侵賑銀20000兩……”這個案件的最後導致,甘肅正項倉庫虧空糧米100萬石。

“甘肅冒賑案”,後人又稱“甘肅米案”。牽連陝甘總督及甘肅布政使及以下各道、州、府、縣官員113人,追繳贓銀281萬餘兩。乾隆也不得不承認:“甘肅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剝民,盈千累萬,為從來未有之奇貪異事。案內各犯,俱屬法無可貸”。王亶望、蔣全迪處斬刑,王廷贊處絞首,勒爾謹賜死;貪汙數萬兩的巨犯斬首56人,免死發遣46人,革職、杖流、病故、畏罪自殺數十人。

可以說,王公橋見證了一位官員的蛻變過程,不能不說令人扼腕嘆息。

“甘肅米案“清代第一案,貪官的最後的結局,超出你的想象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