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古時候的大臣要想安穩地過完一生,除了有才幹,還必須學會察言觀色。這不僅包括和同事打好關係,最重要的還是能準確地揣摩皇帝的想法,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往往在一些關鍵時刻,這就能救回自己的命。

清朝就有一個大臣,雖然地位很高,但也差點被皇帝殺了頭。好在他心思縝密,摸透了皇帝的想法,才撿回了一命。這個人就是康熙身邊的納蘭明珠。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我們都知道,康熙幼年時雖說登上了皇位,但國事的決策權還是被四位重臣把控,其中權力最大的就是鰲拜。成年後的康熙對此自然是不願意的,一直暗中扶持效忠自己的勢力,以剷除鰲拜。而這其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就是納蘭明珠。

起初納蘭明珠只是一個御前侍衛,但他的家族頗有權勢,康熙便有意拉攏培養他。納蘭明珠自身能力也不錯,很快就升到了內務府總管的地位。當索額圖的勢力日漸強大的時候,以納蘭明珠為首的皇帝一派的勢力也在悄悄發展,直到可以同索額圖相抗衡。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能在鰲拜被打擊後還屹立不倒,索額圖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雖然看起來很隨和,實際卻心思縝密,也很會拉攏人心,朝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大臣都和他有關係。當然納蘭明珠也並不差,只是他更擅長於揣測皇帝的心思。其實在封建王朝,不管你自己權力有多大,歸根到底最高掌權者還是皇帝自己。所以想要權力長久,最根本的還是要和皇帝是同一利益方。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納蘭明珠就深喑此道。往往在皇帝和大臣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他總是選擇站在皇帝這邊。而且他也從不和人明面起衝突,擅長背後捅人一刀,但自己卻還是清清白白的。憑藉自己的手段,他在朝中站穩了腳跟,和索額圖相互制衡。朝廷也一直比較安穩,沒出什麼亂子。

但索額圖一直在尋找打擊他的機會。終於在納蘭明珠53歲的時候,索額圖抓到了一個空子,利用郭琇等人揭發他受賄,並且想方設法把事情鬧大了,讓康熙也不得不出面處理,還不方便袒護納蘭明珠。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不過索額圖敢這麼做,也是看準這時康熙對納蘭明珠越發不滿。畢竟康熙自己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小孩子了,往日看重的明珠,現在在他眼裡就成了一個絆子。這也有些“用完就扔”的感覺,不得不說呆在皇帝身邊做事還真是個危險活計啊!

納蘭明珠在被捕後,也意識到皇帝想借著這件事情除掉自己,便開始思考對策。此時他唯一能和外界聯絡到的就是他的妻子。等妻子探監的時候,明珠便讓她去找自己過去安排在索額圖身邊的人,讓他們聯名告發自己意圖謀反。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妻子對他的說法大為不解,比起受賄,謀反的罪名可是重得多了,納蘭明珠這是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啊!但既然納蘭明珠信誓旦旦地說只有這個方法能救他,妻子也只好照著他說的去做了。

於是在他的操縱下,康熙收到了二十多個奏摺,全都是揭露納蘭明珠謀反的。如果只有幾個,康熙還能裝作沒看見,但一下這麼多摺子,朝中大臣都關注著,他就不能馬虎處理了。然而真要徹查此事,康熙知道必定會牽扯到納蘭明珠的大部分勢力。到時候朝中就沒有能牽制索額圖的人了,這可不是他想要看見的結果。

皇帝想殺他,他讓別人舉報自己謀反,反而就此保住一命

思前想後,康熙無奈之下只能找個由頭把納蘭明珠又放了出去。同時當眾斥責那些上摺子的人,警告他們不得再造謠生事。當然經過這件事情,納蘭明珠的權力也不再像以前那麼大了。沒過多久他就被迫回家養老,直到病逝。不過對比過去的很多權臣,明珠的這個結局可以說是已經很不錯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