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嘉慶、道光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非常節儉,但由於制度的腐敗和落後,再節儉也無濟於事。

清朝國庫中的銀子在逐漸減少,外敵也悄悄來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庫存銀不僅要承受清軍的軍費,還要賠償英國,再加上貿易形勢的極具逆轉,清朝國庫存銀急劇下降。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嘉慶、道光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非常節儉,但由於制度的腐敗和落後,再節儉也無濟於事。

清朝國庫中的銀子在逐漸減少,外敵也悄悄來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庫存銀不僅要承受清軍的軍費,還要賠償英國,再加上貿易形勢的極具逆轉,清朝國庫存銀急劇下降。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接下來的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這是紙面上的,實際上只少不多,清朝已經窮得不像樣子了。數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更是讓清朝國庫雪上加霜,有錢也被搶了。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嘉慶、道光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非常節儉,但由於制度的腐敗和落後,再節儉也無濟於事。

清朝國庫中的銀子在逐漸減少,外敵也悄悄來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庫存銀不僅要承受清軍的軍費,還要賠償英國,再加上貿易形勢的極具逆轉,清朝國庫存銀急劇下降。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接下來的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這是紙面上的,實際上只少不多,清朝已經窮得不像樣子了。數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更是讓清朝國庫雪上加霜,有錢也被搶了。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開始了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再加上新增的各種苛捐雜稅,清朝國庫的存銀猛增,這就是所謂的同光中興,然後一場甲午戰爭打回原形。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嘉慶、道光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非常節儉,但由於制度的腐敗和落後,再節儉也無濟於事。

清朝國庫中的銀子在逐漸減少,外敵也悄悄來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庫存銀不僅要承受清軍的軍費,還要賠償英國,再加上貿易形勢的極具逆轉,清朝國庫存銀急劇下降。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接下來的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這是紙面上的,實際上只少不多,清朝已經窮得不像樣子了。數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更是讓清朝國庫雪上加霜,有錢也被搶了。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開始了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再加上新增的各種苛捐雜稅,清朝國庫的存銀猛增,這就是所謂的同光中興,然後一場甲午戰爭打回原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而後一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朝已經沒錢了,早已淪落到要向各國銀行貸款的境地,庚子賠款本息合計近十億兩,分三十九年還清。

"

說到清朝方丈相信很多人都瞭解,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充滿爭議的一個朝代,同時,清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朝代。關於清朝,方丈覺得大家都會說是最熟悉的一個朝代了,因為近年來,各種清朝宮廷劇的熱播,使得大家對清朝的宮廷禮儀以及皇宮的奢華瞭解的不少。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可是當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退位,大清宣告滅亡後,袁世凱接班。新舊政權交替當然要辦一下交接手續。當時的清朝戶部掌管全國經濟、國庫賬目,自然要好好的交接一下。當時老袁派人清點大清戶部關於國庫的賬目,誰能想到僅僅只10個銀元,連個普通富足人家都不如。這當然沒有人相信,後來政府急需用錢,派人打開了國庫,裡邊竟然真的只有賬面上的10個銀元,為自稱天朝上國的清朝賬面只剩這麼點錢了呢,接下來,方丈將為大家一一揭祕。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國庫,也就是國家金庫,是一個存放具體實物和貨幣的庫房。現代國庫功能遠遠超出金庫的範疇,但清朝的國庫從來沒有達到這個標準,算是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清朝的國庫自然是在北京城,分為內府內府庫藏與戶部庫藏。內府庫在紫禁城,藏存的都是皇室財產,也就是皇帝可以隨意調動的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皇帝如若想要修宮殿什麼的,一般是由內務府出錢,戶部輔之,但是絕不會承擔絕大多數的花費,因為這是屬於皇家自己的事情。因此後來和珅給乾隆出了個議罪銀的主意,犯了法交錢就能免罪,而這些錢並不上繳戶部庫藏,而是進了皇帝自己的腰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作為中國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不同時期國庫裡的銀子自然不同,在順治時期,清朝還在南征北戰,戰事頻繁,而戰爭是最燒錢的東西,所以彼時國庫幾乎沒有存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到了康熙在位時,社會逐漸穩定,國庫存銀也達到248萬餘兩,但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此時雖然表面統一,但是實際上各地實力頻起異心,所以此時清朝的戰事仍然不少。

在康熙平定三藩、統一臺灣、三徵準噶爾之後,清朝的大規模戰事才逐漸平息,開始三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成就了後來人們所熟知的康熙盛世。到了康熙五十八年,國庫存銀已經達到了約4400萬兩。

但接下來西北戰事又起,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銀子嘩嘩地支出,到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僅剩下約800萬兩白銀。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雍正繼位後,勵精圖治,並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雍正九年,國庫裡的銀子增加到了5037萬兩。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乾隆即位後,清朝走向鼎盛,到乾隆三十九年,國庫存銀達到7390萬兩。乾隆中後期清朝國勢開始轉折,國內戰爭叛亂頻繁,國庫中的銀子大量被消耗掉。不過,由於此時清朝的國家收入也多,所以庫存銀始終維持在6000萬兩以上。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嘉慶、道光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國庫存銀下降到了2700萬兩左右。雖然道光非常節儉,但由於制度的腐敗和落後,再節儉也無濟於事。

清朝國庫中的銀子在逐漸減少,外敵也悄悄來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被英國打敗,國庫存銀不僅要承受清軍的軍費,還要賠償英國,再加上貿易形勢的極具逆轉,清朝國庫存銀急劇下降。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接下來的太平天國起義又讓戰火波及了半個中國,截至咸豐三年,國庫賬上的銀子只有不到170萬兩了,這是紙面上的,實際上只少不多,清朝已經窮得不像樣子了。數年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更是讓清朝國庫雪上加霜,有錢也被搶了。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清朝開始了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再加上新增的各種苛捐雜稅,清朝國庫的存銀猛增,這就是所謂的同光中興,然後一場甲午戰爭打回原形。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而後一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朝已經沒錢了,早已淪落到要向各國銀行貸款的境地,庚子賠款本息合計近十億兩,分三十九年還清。

十個銀元竟見證了清朝最後的淒涼

再到後來,清朝鎮壓革命黨、編練新軍都是向外國借錢,所以清朝滅亡時不僅沒錢,還欠了一屁股債。而且這債還被民國繼承了,直到抗戰,我國先廢除對日外債,接著廢除了大多數國家的,美英的也免了一些。新中國建立後,不承認所有外債。

想知道更多歷史祕聞,請關注方丈後期更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