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已逝。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是凌解放的筆名,是他年滿40歲、正式出版《康熙大帝》第一卷時,才首次使用的。他當時想的是:自己創作的是長篇歷史小說,而自己的名字叫凌解放,一個歷史,一個現代,二者有點不協調,於是想改用一個筆名,最後用了二月河,取冰凌融解之意,也提醒自己任何時候都不要忘祖。

後來讓二月河聲名大震的,是他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首先被拍出來的,實際上是他第二部歷史小說,也是他平生最滿意的作品——《雍正王朝》。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據前央視臺長楊偉光回憶:胡玫剛拍完《雍正王朝》時因題材敏感沒人敢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後來是經高層首肯才得開播。1999年早春,該劇甫一播出便擊中了社會情緒,創下了16.7的收視記錄。接下來,便是2001年創下古裝正劇又一個高峰的《康熙王朝》。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是因《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為人所知的。但他回顧一生,說沒有吹過自己是歷史學家,“我就是個普通人。”

《雍正王朝》導演胡玫回憶說,當年“我們約好了在國際飯店的頂樓見面,我想聽他談談對改編電視劇的要求。他說沒啥要求,想咋拍就咋拍,俺不懂電視劇。”胡玫還記得二月河從未吃過自助餐,讓她教會他怎樣做才對。“千萬不要鬧笑話,碗和盤子該怎麼端?”

二月河沒提意見的《雍正王朝》豆瓣8.9分,另一部《康熙王朝》9.1分。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現在想想,這些年看了這麼多古裝劇,那個古裝正劇的黃金時代,似乎再未出現過。

無論年齡, 無論圈層,劇集引發的關注和討論,這兩部古裝經典幾乎讓所有人達到了最大程度的共情。

但這之後,古裝正劇的時代過去了,宮鬥劇的好時代來了。

最新的消息是於正的宮鬥劇《延禧宮略》賣到了90個國家。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對於二月河去世,於正悼念道,“看到二月河老師去世的消息很難過。我們文人一生,再多的名和利,終究還是要回歸精神世界的。”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用公家稿紙幹私活”的歷史小說家二月河

歷史小說家二月河的一天曾是這樣的。

簡單來說就是:白天上班,晚上寫稿。這也是沒辦法,那時候二月河夫妻的工資加起來是80塊。

當時二月河天天晚上10點開始寫作,寫到凌晨3點睡覺。早晨7點半,天矇矇亮他就起床點煤爐子煮粥,然後騎自行車買個燒餅吃,到單位上班。晚飯後睡兩個小時,到晚上10點他再起來寫作。

後來已經聞名天下的二月河做講座的時候回憶過,“當年在寫《康熙大帝》第一部的時候,夏天熱得不行,手邊上的汗沾著稿紙,把稿紙弄溼了,最後用毛巾把它纏起來,那不是更熱嗎。但是能夠吸一吸汗,兩隻腳都泡在水桶裡面,每天晚上都是幹到兩三點,冬天凍得很,但是都堅持下來了。”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就這麼寫出了《落霞》三部曲的第一部《康熙大帝》,然後接著寫雍正、乾隆。

對於二月河的小說成就,從文學廟堂到草根江湖向來爭議巨大,但從通俗小說的意義上,二月河當然取得了成功。

二月河談自己的創作說,其中的人物,比如康熙雍正乾隆是活潑潑,是跳出來和你交流的,那我二月河就算寫成功了;如果你看了小說,覺得這些人面目蒼白,是躺在書上面的,那我的創作就是失敗了。

他還比較過自己和金庸先生。

說有一年去香港,和金庸先生見面。他認為金庸先生是天才,二月河只能算人才。“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明明知道他寫的內容是虛構的,但你還是不懷疑他,喜歡他,你說金庸是不是天才?”

“但二月河的小說不行,你必須知道北京城每年要吃400萬擔糧食,沒有400萬擔糧食北京城就要亂。說糧食你就得說漕運,說漕運你就得說黃河。你們看電視劇,經常有一個人騎著高頭大馬,進了酒店,掏出一錠銀子,說“拿酒來”。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一錠銀子當時可以蓋一間屋子,沒有人這樣花錢。”

對歷史細節斤斤計較的二月河到底是不是優秀的歷史小說家,配不配得上當下的評價?我沒有資格評價,但很少人會問一個問題:寫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小說,為什麼要叫——“落霞三部曲”,這難道不是歷史書中寫到的“康乾盛世”嗎?

二月河自己的解釋是:一個不能產生創造力的社會,即使九五至尊的皇帝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推動它前進,“戊戌變法時期,西方文明已經大量進入中國,在那樣的情況下,光緒皇帝的變法還是失敗了,指望200年前的康熙、雍正或是乾隆把中國導入一個工業社會,更加不現實。”

所以,他才將自己的這三部帝王小說定名為《落霞三部曲》,寓意不言自明:這是一個王朝留給世間最後的絢麗背影,宛如落霞。其後清王朝氣數漸盡,如同落日,再無餘暉。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康熙王朝》錯漏連篇,可還是成了經典

和對二月河小說評價一樣參差不齊的,還有對他的小說改編歷史劇的評價。尤其是《康熙王朝》。

對於《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業界的評價一直和坊間迥異,豆瓣評分前者是0.2分勝過後者的,但在業內後者的評價卻明顯領先前者。

《雍正王朝》的製作班底堪稱豪華,導演胡玫,總編劇是劉和平,除了唐國強飾演的雍正,老戲骨焦晃飾演的康熙皇帝至今令觀眾稱讚不已。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後來該劇的藝術指導獨立執導了多部歷史正劇,他就是被稱作古裝正劇第一人的張黎。

這些作品包括《人間正道是滄桑》、《走向共和》和被稱作歷史正劇最後輝煌的《大明王朝》。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這群真正的精英創作者打造出了一部充滿能量的作品,用該劇導演胡玫的話來說,《雍正王朝》的主題是「當家難」,編劇劉和平則說:「《雍正王朝》的主題是國與家的矛盾。

而在普通觀眾看來,該劇對於帝王心術、宮鬥詭變、權謀機變的精彩表現,完全碾壓了美劇《權力的遊戲》這樣的浩瀚鉅作。

而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則是在二月河筆下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二月河曾說過,“說是九子奪嫡,實際上連康熙只有4歲的小兒子,都捲入到了這場鬥爭。康熙臨終時口齒不清,說‘傳位四……四阿哥’。下面跪著的皇子們就起鬨,有人說傳的是十四阿哥,有人說是四阿哥。皇子們當場就分成了兩派,第二十四阿哥只有4歲,跪在最前邊,他童言無忌,大聲說‘我聽清了,皇阿瑪說的就是傳給四阿哥’”。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即使如此,劇集依然出現了巨大的歷史爭議。

尤其是大結局時見雍正駕崩後空蕩蕩的龍椅上浮現的那幾行文字:

“據記:新帝(乾隆)繼位時,國庫存銀已超過五千萬兩。而人們不應忘記的是,十三年前雍正皇帝繼位之初,大清國庫的全部存銀不足七百萬兩……”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歷史學家秦暉指出:康熙末年國庫存銀是八百萬兩,而非不足七百萬兩。

雍正末年,國庫的存銀一說三千萬兩、一說兩千四百萬兩,總之並沒有五千萬之巨。

但相比接下來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歷史錯誤又顯得不值一提了。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康熙王朝》每一集都有歷史錯誤。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例如斯琴高娃飾演的孝莊太后在劇中談到撤藩時說:“這耿精忠六十有二了,吳三桂也是五十有八了。”而實際上吳三桂叛亂時(康熙十二年),已經61歲,尚可喜70歲。耿精忠繼承王爵,時年不過30多歲。

但劇集依然成為了經典,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再拍不出《康熙王朝》,觀眾卻念念不忘?

或者可以這樣說,觀眾對於《康熙王朝》的記憶越深刻,它就越能襯托後來歷史劇們的狗血和狼狽。

也恰恰是因為這些狗血和狼狽,那部在當年熱播時備受爭議的劇集,才能其後的悠悠歲月營造的會議濾鏡下,不斷給予觀眾某種恆久和遙遠的回味,從而成為不朽的經典。

《康熙王朝》的精彩,在於它完整地把康熙的一生呈現在觀眾面前,也在他大起大落人生中直面了歷史的無常和人生的無奈。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無論歷史人物真實如何,至少在歷史劇的人物塑造、情感渲染、人性矛盾等方面,後來的歷史劇再難出其右。後來也再難找到一部歷史劇,在一部劇集中塑造出順治、康熙、孝莊、索尼、鰲拜、索額圖、明珠、周培公、李光地、魏東亭、姚啟聖、容妃、藍齊兒、蘇麻喇姑、伍次友等這麼多鮮活的人物了。

而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帝,更成為後來者再難超越的經典。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陳道明將這個帝王演出了巨大的悲劇感和宿命感,至今記得劇中的一幕,作為父親,他特別喜歡藍齊兒,把她視為掌上明珠,但面對噶爾丹的逼婚,他先是震怒然後妥協,最後是忍痛割愛。當藍齊兒質問父親:“你是皇帝,為什麼不能保護自己的女兒”時,他最後一句話是:“你就當是為國殉難了吧”。

為什麼《康熙王朝》如此令觀眾念念不忘,在這裡就有了答案。

在此後漫長的國產劇歲月裡,那麼多古裝爆款劇集,卻再未重現此刻歷史呈現出的巨大的複雜和悲愴感。

真實的歷史是怎樣,我們是不知道的,但人心我們是知道的。

比起後來的《延禧攻略》,這樣的《康熙王朝》何其憋屈,何其不爽,但也正因為如此,劇集在各個方面,都完爆了後來的那些爆款。

即使在當時,劇集受到的實際上是連篇累牘的質疑和批評。

批評的人都以為,這只是又一部還不錯的古裝正劇而已,但沒想到他們眼中的序幕,並沒有續篇。

《康熙王朝》後又過了一個十幾年,念念不忘,沒有迴響。

當初的歷史細節質疑並沒有什麼改變,反倒是變本加厲出現在各種國產古裝劇中,觀眾已經習慣了略過。

從《康熙王朝》到《延禧宮略》,古裝正劇的時代過去了,宮鬥劇的時代到來了,兩者不應該直接對比,但站在古裝爆款的維度上比較的話,這是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但《延禧攻略》,已經算這個時代古裝劇中的精品了。

剝離掉具體語境和背景的比較也許並不公平,但歲月翻雲覆雨之後的歷史劇光景有時很難不讓人傷情。

歷史劇從來不代表真實的歷史,它只是影視劇對歷史的再現。

但在歷史劇的舞臺上,《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曾創造了最大公約數的共情。所以在這些劇集播出許多年後,還有這麼多人在回味,感慨。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當年二月河創作《雍正王朝》,耗費幾年的心力,編劇劉和平改編《雍正王朝》,又整整花費了幾年時間;所有演員提前數月進組磨劇本,進片場前已熟背臺詞, “現場再背詞的演員,被全組人看不起”。

如今的古裝劇爆款被各方力量短時間加塞注水改戲,流量小生們不用文替已經算得上非常敬業,讓粉絲們感動地熱淚盈眶。

只有歲月過去以後,我們才知道當年的劇集帶給我們的精彩,一點都不簡單。

這樣的電視劇創作,以後也不一定再有。

《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的收視率。胡玫回憶,自己與二月河最後一次見面是一個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她說:二月河老師,什麼時候您得和我談談您對電視劇的意見啊?二月河對身旁的記者說,她這個導演有意思,老是追著我問意見,都快二十年了,還這麼沒完沒了的哈?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現在想想,那個古裝劇黃金時代的創作者就是這麼不合時宜,如今的爆款劇創作者可不這樣,忙忘上一部爆款,下一部的炒作立刻跟上了,誰有空問一個原小說作者對電視劇的意見呢?

所以二月河和他的電視劇時代是可愛的。

他當年冬天寫作時,寒風刺骨,墨水都能結成冰。睏意來襲時,他點燃一支香,讓香燭騰起的煙霧把自己薰醒。後來這部小說被拍成了《康熙王朝》。

後來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二月河已逝,再沒有一部古裝正劇,像《康熙王朝》一樣萬人空巷了

一個令人感嘆的細節是:那麼浩瀚的歷史拍下來,《雍正王朝》才用了44集,《康熙王朝》用了46集,現在隨便一部宮鬥劇,60集起。

二月河已逝,那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的正劇黃金時代也已遠去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