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在我國曆史上,皇帝賜名的城市(地區)不在少數,如晉安帝司馬德宗在安徽原皖縣立身後,取“懷寧茲土”之意賜名懷寧;隋文帝北巡時,獲得一塊瑞石,將瑞石產地賜名靈石縣;宋徽宗以端州作為自己的發跡之地,賜名肇慶,並由州升為府;等等。這些城市之名經皇帝親賜後,名震一時,很快為人們所熟知。在眾多的皇帝賜名城市中,天津是較為典型且發展最快的一個。

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天津之名並非原有。原來的天津是一片汪洋大海,在泥沙的作用下,在四千多年前,才逐步形成沖積平原。後來,黃河三次改道,在天津一帶入海。到了金朝,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的海岸線由是固定。天津發祥於隋朝時期,當時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於今天的金剛橋三岔河口,這成為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到了南宋金國貞佑二年,天津才有自己的名字,也是在三岔口一帶,設直沽寨,這是天津最早的名稱。後來,元朝政府為管理鹽的產銷,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裡又逐步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

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天津之名成形於明朝。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自三岔口渡河南下爭奪皇位,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將海津鎮改名為天津,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至此,天津的軍事意義逐步凸顯,明政府在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築城設衛,天津衛開始步入歷史舞臺。

朱棣為什麼在天津設衛,還有一種說法。說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而天津染上了他的王氣,融入地脈,與天子氣數聯結相通。但天津的沽河不光自己一瀉千里,連帶著朱棣的王氣也從北京城拉扯出來,傾入海中。所以,在天津築城設衛,也有鎖住地脈、留存王氣的意思。但無論怎樣,天津大發展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

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清朝雍正年間,天津衛升級為州,後來又由州升府,下轄六縣一州,天津作為大城市的雛形呼之欲出。

清末,天津得到了洋務派的青睞,一度成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等洋務派人物興辦洋務的基地。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放,先後有九個國家在天津設立租界。自此以後,天津之名和中國、北京、上海、廣州一樣成為西方媒體中出現最多的東方詞彙之一。加之後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天津開始成為華北地區的政治中心。

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民國時期,天津又經歷了“天津特別市”、院轄市、省轄市、直轄市的角色轉換。

原是一個鎮,後經皇帝賜名升格,現發展成國家超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天津又劃歸河北省,後又升級為直轄市,並在後來經歷海河綜合開發、京津冀協同發展後,天津開啟了發展新的時代。如今的天津已發展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