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清朝 乾隆 康熙 傅恆 小說 法律 南戲 宋安之 2019-07-21
"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京控就不一樣了,只要得實就可以得到“免議”也就是無罪的結果,即使是誣告,有時候獲罪也較輕。

這樣一來,大眾自然多是選擇京控這種折中方式來進行告御狀,而不是叩閽了。

為什麼朝廷會這樣安排呢,因為不只是皇帝操勞國事,過度繁忙,申冤太浪費時間。而且是為了皇帝安全考慮,一般像叩閽需要選擇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雖然護衛重重,但肯定沒有宮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閽申冤,會造成三個不好的原因,一是這類人叩閽,很少有老老實實跪邊上等著的,往往會衝入儀仗之中,馬匹一旦受驚,甚至會造成在行輿中皇帝等人受傷;二是叩閽門檻太低了,那麼皇帝出巡會被打擾甚多,甚至一些別有用心多人會謊報冤情的;三是這種情況多了,那麼不法分子還可以偽裝成為申冤者,來刺殺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勵大眾京控,而非叩閽。

而且康熙和乾隆爺孫兩個皇帝,為了避免叩閽多了會出現不良情況,分別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較寬仁,所以沒在懲罰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時候視而不見。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京控就不一樣了,只要得實就可以得到“免議”也就是無罪的結果,即使是誣告,有時候獲罪也較輕。

這樣一來,大眾自然多是選擇京控這種折中方式來進行告御狀,而不是叩閽了。

為什麼朝廷會這樣安排呢,因為不只是皇帝操勞國事,過度繁忙,申冤太浪費時間。而且是為了皇帝安全考慮,一般像叩閽需要選擇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雖然護衛重重,但肯定沒有宮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閽申冤,會造成三個不好的原因,一是這類人叩閽,很少有老老實實跪邊上等著的,往往會衝入儀仗之中,馬匹一旦受驚,甚至會造成在行輿中皇帝等人受傷;二是叩閽門檻太低了,那麼皇帝出巡會被打擾甚多,甚至一些別有用心多人會謊報冤情的;三是這種情況多了,那麼不法分子還可以偽裝成為申冤者,來刺殺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勵大眾京控,而非叩閽。

而且康熙和乾隆爺孫兩個皇帝,為了避免叩閽多了會出現不良情況,分別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較寬仁,所以沒在懲罰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時候視而不見。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康熙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還經常北至熱河狩獵,藉此叩閽的老百姓很多,但康熙是怎麼做的呢,是大多視而不見。

像康熙帝有次路過宿遷縣時,看見夾道叩閽者甚多,對侍衛說的一番至為透徹:“此斷不可收覽!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撫等官儘可申訴;今因聯巡幸,紛紛控告,不過希圖幸準,快其私怨。若一經發審,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為欽件,轉轉駁訊,則被告與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後悔無及矣”。意思是自己要是一一受理,以後這種事情會更多,而且要是都受理,肯定有些人申冤不實,到時候就要懲罰他們,這樣一來就不好了,所以乾脆視而不見了。

同樣事情,康熙帝大多是視而不見,雖然不利於司法公平,但以康熙說的來看,也是一個不錯方法,而乾隆帝就不一樣了。

按照清朝制度來看,叩閽與京控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叩閽是皇帝直接受理,京控是其他朝廷機構受理。而是如果叩閽者所告為虛,一般不是反坐誣告的罪行,而是按照衝突儀仗律問擬杖一百,然後流放三千里。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京控就不一樣了,只要得實就可以得到“免議”也就是無罪的結果,即使是誣告,有時候獲罪也較輕。

這樣一來,大眾自然多是選擇京控這種折中方式來進行告御狀,而不是叩閽了。

為什麼朝廷會這樣安排呢,因為不只是皇帝操勞國事,過度繁忙,申冤太浪費時間。而且是為了皇帝安全考慮,一般像叩閽需要選擇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雖然護衛重重,但肯定沒有宮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閽申冤,會造成三個不好的原因,一是這類人叩閽,很少有老老實實跪邊上等著的,往往會衝入儀仗之中,馬匹一旦受驚,甚至會造成在行輿中皇帝等人受傷;二是叩閽門檻太低了,那麼皇帝出巡會被打擾甚多,甚至一些別有用心多人會謊報冤情的;三是這種情況多了,那麼不法分子還可以偽裝成為申冤者,來刺殺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勵大眾京控,而非叩閽。

而且康熙和乾隆爺孫兩個皇帝,為了避免叩閽多了會出現不良情況,分別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較寬仁,所以沒在懲罰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時候視而不見。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康熙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還經常北至熱河狩獵,藉此叩閽的老百姓很多,但康熙是怎麼做的呢,是大多視而不見。

像康熙帝有次路過宿遷縣時,看見夾道叩閽者甚多,對侍衛說的一番至為透徹:“此斷不可收覽!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撫等官儘可申訴;今因聯巡幸,紛紛控告,不過希圖幸準,快其私怨。若一經發審,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為欽件,轉轉駁訊,則被告與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後悔無及矣”。意思是自己要是一一受理,以後這種事情會更多,而且要是都受理,肯定有些人申冤不實,到時候就要懲罰他們,這樣一來就不好了,所以乾脆視而不見了。

同樣事情,康熙帝大多是視而不見,雖然不利於司法公平,但以康熙說的來看,也是一個不錯方法,而乾隆帝就不一樣了。

按照清朝制度來看,叩閽與京控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叩閽是皇帝直接受理,京控是其他朝廷機構受理。而是如果叩閽者所告為虛,一般不是反坐誣告的罪行,而是按照衝突儀仗律問擬杖一百,然後流放三千里。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叩閽者申冤得實的話,是可以免罪的。但乾隆帝為了避免叩閽者過多,於是對於叩閽的懲罰開始轉嚴。

像皇帝出巡各地,有時候未必大備儀仗,大學士傅恆建議,日後“聖駕臨幸地方,雖未陳設鹵簿,如有民人具呈妄行控訴者,照衝突儀杖例,杖一百,發近邊充軍”。

由此在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叩閽者無論有冤屈或者沒有冤屈,經常是被治以衝突儀仗重罪,也就是說即使你申冤是真的,也有很大可能會被懲罰的,所以申冤者開始選擇京控上訴的模式。

當然不論是叩閽還是京控,其實是有著諸多困難的,像《大清律例》載:“凡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即實亦)笞五十”。也就是進京申冤者,一般都要受到笞五十的懲罰,畢竟上申冤意味著地方官不作為,這些官員怎麼說也代表著朝廷的臉面,所以申冤者要受到懲罰。

叩閽來說,風險更大,先要忍受諸多折磨,等待皇帝路過時大喊冤枉,皇帝不一定會受理你的事情,即使受理了,也是先經刑部審問以後再回到老家,慢慢等待,案件審結以後,控告者必須要照例充軍,成本太高了。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京控就不一樣了,只要得實就可以得到“免議”也就是無罪的結果,即使是誣告,有時候獲罪也較輕。

這樣一來,大眾自然多是選擇京控這種折中方式來進行告御狀,而不是叩閽了。

為什麼朝廷會這樣安排呢,因為不只是皇帝操勞國事,過度繁忙,申冤太浪費時間。而且是為了皇帝安全考慮,一般像叩閽需要選擇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雖然護衛重重,但肯定沒有宮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閽申冤,會造成三個不好的原因,一是這類人叩閽,很少有老老實實跪邊上等著的,往往會衝入儀仗之中,馬匹一旦受驚,甚至會造成在行輿中皇帝等人受傷;二是叩閽門檻太低了,那麼皇帝出巡會被打擾甚多,甚至一些別有用心多人會謊報冤情的;三是這種情況多了,那麼不法分子還可以偽裝成為申冤者,來刺殺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勵大眾京控,而非叩閽。

而且康熙和乾隆爺孫兩個皇帝,為了避免叩閽多了會出現不良情況,分別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較寬仁,所以沒在懲罰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時候視而不見。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康熙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還經常北至熱河狩獵,藉此叩閽的老百姓很多,但康熙是怎麼做的呢,是大多視而不見。

像康熙帝有次路過宿遷縣時,看見夾道叩閽者甚多,對侍衛說的一番至為透徹:“此斷不可收覽!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撫等官儘可申訴;今因聯巡幸,紛紛控告,不過希圖幸準,快其私怨。若一經發審,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為欽件,轉轉駁訊,則被告與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後悔無及矣”。意思是自己要是一一受理,以後這種事情會更多,而且要是都受理,肯定有些人申冤不實,到時候就要懲罰他們,這樣一來就不好了,所以乾脆視而不見了。

同樣事情,康熙帝大多是視而不見,雖然不利於司法公平,但以康熙說的來看,也是一個不錯方法,而乾隆帝就不一樣了。

按照清朝制度來看,叩閽與京控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叩閽是皇帝直接受理,京控是其他朝廷機構受理。而是如果叩閽者所告為虛,一般不是反坐誣告的罪行,而是按照衝突儀仗律問擬杖一百,然後流放三千里。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叩閽者申冤得實的話,是可以免罪的。但乾隆帝為了避免叩閽者過多,於是對於叩閽的懲罰開始轉嚴。

像皇帝出巡各地,有時候未必大備儀仗,大學士傅恆建議,日後“聖駕臨幸地方,雖未陳設鹵簿,如有民人具呈妄行控訴者,照衝突儀杖例,杖一百,發近邊充軍”。

由此在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叩閽者無論有冤屈或者沒有冤屈,經常是被治以衝突儀仗重罪,也就是說即使你申冤是真的,也有很大可能會被懲罰的,所以申冤者開始選擇京控上訴的模式。

當然不論是叩閽還是京控,其實是有著諸多困難的,像《大清律例》載:“凡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即實亦)笞五十”。也就是進京申冤者,一般都要受到笞五十的懲罰,畢竟上申冤意味著地方官不作為,這些官員怎麼說也代表著朝廷的臉面,所以申冤者要受到懲罰。

叩閽來說,風險更大,先要忍受諸多折磨,等待皇帝路過時大喊冤枉,皇帝不一定會受理你的事情,即使受理了,也是先經刑部審問以後再回到老家,慢慢等待,案件審結以後,控告者必須要照例充軍,成本太高了。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且想進京告御狀,可不一定能進了京師。

像道光十三年,直隸廣平府肥鄉縣民人常守金和張宗啟等呈控常守銀與張宗明赴縣完糧,因見張小妮被誣為賊,其父張祥與捕役發生口角,被劉勃等喝令毆打,門丁捏稟該縣,即行責押。捕役復詐贓京錢三百吊,不給就被杖一百,先後因傷殘命,後來府控,該府委員驗明多傷。兩人要去京控時,該縣竟然“派差截拿”,不欲其進京

所以最後總結來說,以清代的京控來看,古代的進京告御狀,壓根沒有影視劇亦或戲文小說中那麼簡單,有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最高統治者皇帝以京控和叩閽這種申冤模式,只不過是為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所在,給人民心中樹立一個底線,一個“青天”罷了,不要想著進了京城就可以直達天聽,那是很難的,而且見了不一定有結果,即使是有結果,往往自身還要收到充軍的懲罰,成本太高了。

所以說那些夢想著穿越回古代,到京城找皇帝告御狀,由此結識皇帝,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小夥伴們,還是醒醒吧。

"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相信很多朋友在影視劇或者小說戲文之中,經常看到有人進京告御狀,也就是直接向天子告狀,最後得以申冤,是皆大歡喜。

那麼古代社會中,進京告御狀真的那麼簡單嗎,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一個龐大帝國的建立是很困難的,開國皇帝是需要歷經各種苦難加上大氣運,才可以打下這片天下。而帝國建立以後的治世其實也很難,畢竟要維繫一個如此之大的帝國。

封建社會家天下的模式之中,雖然皇帝個人的能力是重中之重,但制度的完善與否也很重要。

在古代社會之中,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治理帝國過程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官汙吏,總是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冤案發生。而這些冤案如果在地方得不到解決,除了造反,那就是上京申冤了,畢竟皇帝在一般人的心裡,就是最後的仲裁,就是最後的“青天”。

對於這一點,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在法律上允許平民百姓或冤案當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訴冤屈,一般稱之為叩閽制度。說白了皇帝本人為人民樹立了一個最後的青天形象,使大家不至於對於朝廷失去信心,以這種制度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但制度雖好,但不一定落實的好,現實中可不像影視劇亦或小說戲文中那般進京告御狀,就一定可以申冤的。

在古代直接向皇帝告御狀,其實是困難重重的,有時候皇帝甚至會置之不理,為什麼會這樣呢,宋安之就以清代的京控制度來說說。

一般來說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稱之為叩閽。雖然皇帝是最後的“青天”,但這位青天不是神,而是操勞國事的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清朝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定製,朝廷根據申冤地點的不同對原告的申冤方式作出區別,直接跪拜宮門或是叩謁皇帝車駕為“叩閽”,在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投遞呈詞者,被稱之為“京控”。

說白了京控脫胎於直接向皇帝告御狀的“叩閽”制度,兩者的本意差不多,但無疑京控減輕了皇帝的負擔,使人進京告御狀的對象不只是皇帝一人,還可以通過諸如都察院、步軍統領衙門、通政司等處來間接的告御狀。

為了使申冤人員更多選擇京控,所以叩閽的成本很高,一般獲罪的機率很大,別說申冤不實懲罰很大,就是申冤是真的,那麼也有很大可能性獲罪。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京控就不一樣了,只要得實就可以得到“免議”也就是無罪的結果,即使是誣告,有時候獲罪也較輕。

這樣一來,大眾自然多是選擇京控這種折中方式來進行告御狀,而不是叩閽了。

為什麼朝廷會這樣安排呢,因為不只是皇帝操勞國事,過度繁忙,申冤太浪費時間。而且是為了皇帝安全考慮,一般像叩閽需要選擇在皇帝出巡的時候,大家想想,皇帝出巡,雖然護衛重重,但肯定沒有宮廷之中安全,有人叩閽申冤,會造成三個不好的原因,一是這類人叩閽,很少有老老實實跪邊上等著的,往往會衝入儀仗之中,馬匹一旦受驚,甚至會造成在行輿中皇帝等人受傷;二是叩閽門檻太低了,那麼皇帝出巡會被打擾甚多,甚至一些別有用心多人會謊報冤情的;三是這種情況多了,那麼不法分子還可以偽裝成為申冤者,來刺殺皇帝的。

所以朝廷是鼓勵大眾京控,而非叩閽。

而且康熙和乾隆爺孫兩個皇帝,為了避免叩閽多了會出現不良情況,分別做了不少措施。

像康熙帝比較寬仁,所以沒在懲罰方面下手,而是很多時候視而不見。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康熙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還經常北至熱河狩獵,藉此叩閽的老百姓很多,但康熙是怎麼做的呢,是大多視而不見。

像康熙帝有次路過宿遷縣時,看見夾道叩閽者甚多,對侍衛說的一番至為透徹:“此斷不可收覽!民人果有冤抑,地方督撫等官儘可申訴;今因聯巡幸,紛紛控告,不過希圖幸準,快其私怨。若一經發審,其中事理未必皆真,地方官奉為欽件,轉轉駁訊,則被告與原告之人皆致拖累。以小忿而破身家,後悔無及矣”。意思是自己要是一一受理,以後這種事情會更多,而且要是都受理,肯定有些人申冤不實,到時候就要懲罰他們,這樣一來就不好了,所以乾脆視而不見了。

同樣事情,康熙帝大多是視而不見,雖然不利於司法公平,但以康熙說的來看,也是一個不錯方法,而乾隆帝就不一樣了。

按照清朝制度來看,叩閽與京控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叩閽是皇帝直接受理,京控是其他朝廷機構受理。而是如果叩閽者所告為虛,一般不是反坐誣告的罪行,而是按照衝突儀仗律問擬杖一百,然後流放三千里。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叩閽者申冤得實的話,是可以免罪的。但乾隆帝為了避免叩閽者過多,於是對於叩閽的懲罰開始轉嚴。

像皇帝出巡各地,有時候未必大備儀仗,大學士傅恆建議,日後“聖駕臨幸地方,雖未陳設鹵簿,如有民人具呈妄行控訴者,照衝突儀杖例,杖一百,發近邊充軍”。

由此在乾隆時期開始形成,叩閽者無論有冤屈或者沒有冤屈,經常是被治以衝突儀仗重罪,也就是說即使你申冤是真的,也有很大可能會被懲罰的,所以申冤者開始選擇京控上訴的模式。

當然不論是叩閽還是京控,其實是有著諸多困難的,像《大清律例》載:“凡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即實亦)笞五十”。也就是進京申冤者,一般都要受到笞五十的懲罰,畢竟上申冤意味著地方官不作為,這些官員怎麼說也代表著朝廷的臉面,所以申冤者要受到懲罰。

叩閽來說,風險更大,先要忍受諸多折磨,等待皇帝路過時大喊冤枉,皇帝不一定會受理你的事情,即使受理了,也是先經刑部審問以後再回到老家,慢慢等待,案件審結以後,控告者必須要照例充軍,成本太高了。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而且想進京告御狀,可不一定能進了京師。

像道光十三年,直隸廣平府肥鄉縣民人常守金和張宗啟等呈控常守銀與張宗明赴縣完糧,因見張小妮被誣為賊,其父張祥與捕役發生口角,被劉勃等喝令毆打,門丁捏稟該縣,即行責押。捕役復詐贓京錢三百吊,不給就被杖一百,先後因傷殘命,後來府控,該府委員驗明多傷。兩人要去京控時,該縣竟然“派差截拿”,不欲其進京

所以最後總結來說,以清代的京控來看,古代的進京告御狀,壓根沒有影視劇亦或戲文小說中那麼簡單,有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最高統治者皇帝以京控和叩閽這種申冤模式,只不過是為了彌補龐大官僚機構的弊端所在,給人民心中樹立一個底線,一個“青天”罷了,不要想著進了京城就可以直達天聽,那是很難的,而且見了不一定有結果,即使是有結果,往往自身還要收到充軍的懲罰,成本太高了。

所以說那些夢想著穿越回古代,到京城找皇帝告御狀,由此結識皇帝,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小夥伴們,還是醒醒吧。

古代進京告御狀有多難呢,看看清朝告御狀的成本你就知道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