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清朝 道光 咸豐 中國古代史 小飛奇談 小飛奇談 2017-10-29

道光皇帝晚年的時候,非常喜歡他的六兒子奕訢,因為這個兒子有雄才偉略,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國。而這時候的大清朝,已是日暮西山,朝綱不振,特別需要一個有活力、有幹勁、敢打敢闖的人來駕馭大清這艘船,可是最後傳位的時候,卻傳給了奕詝,就是後來的咸豐皇帝。從此大清這個帝國在也沒有起來過,此事件,也是大清歷史上留給後人的一大遺憾。那麼,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大清會振作起來嗎?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其實咸豐皇帝只比奕大兩歲,咸豐19歲繼位,20歲國內爆發太平天國運動,23歲至30歲又有第二次鴉片戰爭,31歲咸豐就去世了。太平天國運動到1864年才滅亡,要是咸豐活著,才34歲。從個人的角度來開,如果咸豐皇帝在20歲至30歲這十年間承受了這些苦難,那他就成功了,可是他沒有,提前掛了。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如果奕訢做皇帝,他要在18歲至28歲之間承受這些,那他就成功了。經過歷史的證明,奕訢確實也做到了,無論從身體素質還是治國理政方面,奕都比咸豐強。如果奕訢做了皇帝,我相信他比咸豐在處理軍國大事上要成熟得多,可以改變很多歷史的走向。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一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可能不會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所以會發生,大清也是有責任的,本來是英法是對第一次鴉片戰爭所簽訂的條約進行換約,屬於正常的外交關係,而當時的清政府沒有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吸取教訓,建立相應的外交部門,也不知道怎麼和洋人打交道。在加上咸豐皇帝與道光皇帝一樣,對洋人是相當的痛恨和害怕。所以,因為換約引起的糾紛,才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縱觀歷史上奕訢在和洋人的談判中,能屈能伸,很有外交家的風範,之後當上總理衙門大臣,就是因為他具備外交外面的能力,知道怎麼和洋人打交道,而洋人也認可奕訢,喜歡和他打交道。他當上皇帝,面對國內國際的形式,肯定是先安國內,鎮壓太平天國,因為這才是要他江山社稷的;而對洋人來說不過是多開放幾個通商口岸而已,需要多拉攏與合作。不會出現咸豐朝兩線作戰的局面。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二是不會出現後宮太后,特別是慈禧太后干政的情況,奕訢因為從小練武,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歷史上到1898年才去世,活了65歲,這還是在被慈禧猜忌的情況下,被削職雪藏10年,使其有才難以施展,心情鬱郁的狀態下。如果是無人壓制,心情順暢,是皇帝的話,相信活的更長些。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三是清朝可能會提前開展洋務運動,朝廷的頑固派勢力不會那麼的大。奕訢當皇子的時候,就比較傾向學習外國的技術,特別是外國的軍事技術等等。在歷史上,他和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是洋務運動的先驅者。不像慈禧那樣,一是利用洋務派來平叛,幹實事;二是在朝廷上扶持清流,對洋務派指手畫腳,加以掣肘。如果是奕訢,肯定是支持洋務派,富國強兵,估計太平天國也不會運動十幾年才被剿滅,大清的中興會提前到來。

如果道光皇帝傳位給奕訢,那大清朝當時是怎樣一個體驗

可是,歷史不會假設,即使奕訢真的做了皇帝,也改變不了落後的制度所帶來的枷鎖,只能時間上可能會延續清朝的壽命而已。而中日的甲午戰爭到底會輸會贏還在兩可之間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