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清朝 慈禧 光緒 岑春煊 李鴻章 史海淘金 2018-12-03

1900年8月15日凌晨,八國聯軍即將攻佔北京東華門。慈禧太后不得不帶著光緒皇帝,一路向西,途徑河北,山西兩省直到西安,這是一條非常近的路線。

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一開始,事出倉促,兩宮的行蹤是比較保密的,為了安全考慮,暫時並沒有下旨各地方接待。慈禧太后多人改頭換面,化妝為民婦等形象,出了紫禁城,到了西華門外找了一輛騾子車。到了西直門一帶,碰到了馬玉坤殘部,加上一些其他兵將,大概是2000多人一起上路。

一行人最先到達了離京城70裡外的昌平貫市,住在農戶家裡,粗茶淡飯。之後,又到了當時直隸省今天河北的懷來縣。雖然是五六月份,但是夜間的天氣還是很陰冷的,頗有幾分飢寒交迫之感。根據岑春煊的回憶:

由於兩宮以前並沒吃過這種苦,慈禧忍不住大哭,而光緒皇帝因為飲食問題腹瀉不止。

可以想見,當時的交通不便,行走慌忙,並沒有攜帶多少糧食和清水。清末的懷來縣不像現在,可以找旅館酒店住,找餐廳吃飯。而是兩眼一抹黑,啥也沒有,沒有辦法之下只能勉強在雞鳴驛站裡過夜住宿。

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原本地方官員沒有收到兩宮出京的消息,然而不久之後,懷來縣知縣通過驛站管事的吳永得知了這個消息,名不見經傳的他感覺到機會來了,立刻帶領一眾衙役,慌忙到驛站接駕。此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君臣之間對視苦笑了一番。

不過,吳永考慮確實還不周全,也是因為來見駕心裡急切。一眾人等來不及準備,只拿著一些簡單的食品。過了一小會,就給慈禧和光緒奉上了小米粥、玉米麵、窩窩頭等家常吃食,儘自己的孝心。

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要是平日在宮裡,對於養尊處優的大清帝王與西宮太后而言,這些當然是粗糙不看難以下嚥的。但是,此時原本尊貴的慈禧和光緒,基本上已經筋疲力盡,有吃的就可以了。

這簡直是久旱逢甘霖啊,慈禧吃完之後非常高興,誇讚吳永非常忠心,在變亂中尚能有心迎駕,心生幾分感激之情。

吳永從這個時候開始,就跟著兩宮鑾駕,負責膳食工作,擔任行途中的糧臺會辦,直到西安。實際上,慈禧帶著一幫殘兵,在到太原之前,為了吃飯,兵士沿途不免燒殺搶掠,百姓深受其害。

路途遙遠,行程顛簸,兩宮到了山西太原之後,逐步安穩了腳跟,要求地方按照超準供應,基本上是每天200兩,生活飲食才有了保障。慈禧和光緒開始行天子令,發放諭旨,宣示各地,要求沿途的地方官要準備迎接與供應事宜,那種吃糠咽菜的日子又成為過去。

10月26日,他們奔波了兩個多月,終於安全地到了西安。慈禧,眾位王爺和隨扈大臣就組成了臨時朝廷,疏導通訊渠道,打通驛傳急遞鋪系統,發電遙控朝政。

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對外宣佈議和,儘量滿足洋人要求,最終派李鴻章簽訂了辛丑條約。1902年兩宮迴鑾,重歸北京,清廷又延續了十年。

吳永與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在路上日夕召對,可謂榮寵非常,成為他的政治資歷。但是朝廷局勢不是那麼簡單的,吳永從基層知縣突然登龍門,促進不適應朝廷的氣候,也被軍機處大臣和岑春煊等人排擠傾軋,從前途無量變成了心灰意冷。

到了民國初年,吳永擔任山東提法使。後來,由吳永本人口述,劉治襄執筆,寫了一本書叫《庚子西狩叢談》,內容詳細記錄了沿途的情況,還有一些機密事件。

慈禧當年和光緒逃往西安時帶了多少人?一路上是如何吃住的?

而所謂採用永庚子西狩這個頗具東方智慧的名稱,指代兩宮往西逃亡,極具微言大義與曲筆之妙,深得儒學之精要,顧及了大清的顏面,就是這位聰明的吳大人所發明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