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今天,聊一部和《雍正王朝》具有同樣影響力的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向共和》。

能夠成為觀眾們津津樂道的歷史劇,除了其曲折、繁複、嚴密的故事情節外,更主要的則是在於其能夠從多個維度、不同立場,顯現出歷史的深度,甚至透露出人性的善惡。可以這麼說,好的歷史劇中,沒有絕對的善人,也沒有絕對的惡人,有的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立場,對不同利益的追逐。

至於孰是孰非,那就在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正因為如此,好的歷史劇總是會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同樣也會創造各種各樣的話題,供人們去探討,去爭辯。

《走向共和》播出於2003年,據說這部劇創作和播出,劇組人員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因為題材的敏感性,極有可能被禁播並且遭到處罰。但是站在歷史公允的角度看,這部劇跨越晚清至民國三十多年的風雨歷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在被動、落後的艱難時節,依舊做著最大的努力,去改變這一局面。同時,也顯現出在一個王朝即將沒落之際,各路梟雄、能人,為角逐權勢的巔峰而用盡種種手段和謀略。其本身的視野與格局還是非常廣闊的。

首先,來介紹劇中的主要演員吧。

第一個要介紹的,自然離不開在晚清最後沒落時節,拼盡最大努力意圖恢復王朝興盛的重臣李鴻章。這個角色的扮演者是王冰老先生。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王冰老先生是北京青年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在出演李鴻章這個角色的時候,已經70歲,同故事發生時間李鴻章的真實年齡剛好相合。王冰一生歷經坎坷,早年間的艱辛,為他出演苦心支撐危局的老年李鴻章提供了大量可借鑑的素材。因此,在劇中,王冰似乎不是在演李鴻章,而是在演自己,也因此,他把那個忍辱負重、砥礪前行的晚清重臣演繹得活靈活現。既演出了李鴻章強勢的一面,也演出了他睿智的一面,同時又將李鴻章在面臨自己發展北洋水師的意願與慈禧以及朝中守舊派真實想法背道而馳時候,居中斡旋、勉為支持的艱難表現的淋漓盡致。作為一個能夠在危難之際傲視群雄、縱橫捭闔的歷史人物,李鴻章自然有其精幹之處。他為了對付死對頭翁同龢,聯合盛宣懷審問奸商的那齣戲,就顯現出了李鴻章老辣的手段,而這一切都是經王冰老先生不動聲色地演繹出來。另外,李鴻章最後替慶親王奕劻簽署《辛丑條約》時候表現出的那股淡然與大氣以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令觀眾叫絕。那是隻有飽經生命風霜才能演繹出的氣質。

作為一名資深話劇藝術家,王冰老師的影視作品並不多,但是演繹的影視角色卻堪稱經典,除了本劇中的李鴻章,還有《臥薪嚐膽》中的伍子胥以及《建國大業》中的張瀾。

電視劇《臥薪嚐膽》中的伍子胥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電影《建國大業》中的張瀾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介紹完了李鴻章,另一個重要歷史人物慈禧也是繞不開的。

本劇中,慈禧太后的扮演者呂中,也是著名的話劇演員和國家一級演員。由她出演的慈禧以及在《神探狄仁傑》中飾演的武則天,也成為了中國觀眾心目中的經典人物形象,留下很深的烙印。

呂中飾演的慈禧太后,一改歷史傳說中的刻板化,而是將慈禧這樣一個特殊時代造就的歷史人物全方位展現給了觀眾,給觀眾重新做了定義,包括她的喜怒哀樂,她的強勢、她的短視、她的果敢、她的無奈。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呂中在《神探狄仁傑》中飾演武則天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可以這麼說,呂中憑藉其獨有的氣質,將中國古代最有權勢的兩個女人演藝的淋漓盡致。

除了慈禧、武則天兩個角色深入人心,呂中還成功出演了很多影視作品,涉獵範圍也比較廣,以老母親的角色居多。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接下來,需要介紹一下劇中袁世凱的扮演者孫淳。

在中國近代史中,袁世凱本就是充滿爭議的,有人說他賣國,有人說他是野心家,還有人說他很能幹、有本事,這樣一個集種種爭議於一體的歷史人物,想要表演好,難度自然很大。作為一個資深實力派演員,除了形象氣質比較接近歷史上的袁世凱外,孫淳在本劇中也將自己的演技發揮到最大化,給觀眾展現出近代中國一位梟雄的形象。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在清末那樣的時局動盪中,能夠在權力的中心立足,除了要有過人的才幹,更應該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另外還有一點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善於投機。在那樣動盪的時節,一條道走到黑的人,往往會輸的很慘。所以袁世凱就是這麼一個時時刻刻在計算利益最大化的投機者,遊走於李鴻章、翁同龢、慶親王等勢力之間。李鴻章雖然看不起袁世凱的這些小動作,但是李鴻章最後還是決定推薦他,不為別的,他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生存得更久。

再來聊聊袁世凱的扮演者,孫淳。

孫淳也是一位資深演員,演技很棒,觀眾緣非常好,尤其是中年婦女,對他非常喜愛。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本來,孫淳生就一張長方形的標準國字臉,可是在劇中,硬是被化妝師打造成了袁世凱那副肥頭大耳的面相,估計孫淳本人也增肥不少哇。

正如前文所說,袁世凱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如何拿捏這個分廠,將袁世凱精明強幹和梟雄本色同時演繹出來,成就這個亦正亦邪的角色,是一個頗具難度的任務。孫淳就完成的很好。他讓觀眾全方位瞭解了這一歷史人物,至於功過是非,就讓大家慢慢評價吧。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除了出演古裝戲和戰爭題材影視作品,孫淳出演最多的當屬都市情感劇目的了,尤其是他出演的《幸福來敲門》和《說好不分手》,令他在觀眾心目中人氣高漲。

2004年,成龍的大製作《新警察故事》中,孫淳出演大反派吳彥祖的父親,香港警察的高官,雖然戲份不多,但是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如果說電視劇的前半部分是在圍繞李鴻章,那麼後半部分,孫中山先生的戲份就佔了主導。出演這一重大角色的是馬少驊老師。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其實,單看長相和氣質,馬少驊是一個頗具喜感的演員,因此早期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小人物,正面形象。

比如早年間,家喻戶曉的電視劇《英雄無悔》中的民警形象,就是由他出演。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真正的轉型,要源自於他出演孫中山先生。

的確,馬少驊很符合孫中山先生的氣質,如今他已經成為孫中山先生的不二人選。多次在影視作品中扮演這個重大歷史角色。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除了出演中山先生,馬少驊還出演過《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成功扮演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馬少驊也是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除了這幾位主要演員,在本劇中,同樣也有好幾位老戲骨。正是他們的傾情出演,為本劇增光添彩。

比如:慶親王奕劻的扮演者,徐敏。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曾經在《雍正王朝》中將貪婪、無能、心胸狹隘的太子表現的淋漓盡致的徐敏,這次照樣將晚清大貪官奕劻的貪婪、圓滑、狡詐表現的入木三分。特別是奕劻在被彈劾的時候,巧借慈禧對李鴻章的懷念,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對李鴻章的敬意,一下子博得慈禧的好感。彈劾之事被他給化解了。那段戲,徐敏真的演得太好了。

另外一位洋務派大臣國力張之洞的角色形象扮演者廖丙炎,也有必要介紹一下:

張之洞作為湖廣總督,憑藉自己的能力、眼光,還是做了許多有益於提升國力的事情,這在當時的環境下,絕對是具有超前意識和過人的眼界。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這位張之洞的扮演者,不是別人,正是在《雍正王朝》中飾演佟國維的廖丙炎。廖丙炎也是一位演技精湛的藝術家。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他的兒子,廖凡,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榮獲了國外電影大獎,如今已經在演繹界嶄露頭角。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還有就是在劇中出演洋務派領袖、恭親王奕昕的鄭天庸老師。

作為一名資深表演藝術家,老爺子可以說渾身上下都是戲,只要他粘上鬍子、身著古裝,那氣質彷彿就是從古代穿越而來。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而且,很多人沒注意到,鄭天庸在劇中一人飾兩個角色,同時飾演了軍機大臣瞿鴻禨。大家看一下,差別不僅僅是鬍子,還有整體的氣質啊。一個是具有王室貴族的氣質,一個就只是普通的臣僚氣質。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再看一下鄭老爺子的其他角色形象: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還有大太監李蓮英的扮演者,李永貴。

李永貴曾經是一名話劇演員,多年的表演經驗,讓他對於李蓮英這種極其考驗演技的角色,也能輕鬆駕馭。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李永貴出演的李蓮英,將他的陰險、諂媚、腹黑甚至人格扭曲表現得入木三分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還有一位老戲骨,也不得不提,雖然在劇中出場不多,那就是出演醇親王的錢學格。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對於他,大家想必應該並不陌生,在《雍正王朝》中,他還曾經出演李紱。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還有一個角色,也需要介紹一下,那就是在劇中出演盛宣懷的溫海波。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盛宣懷這位大清的官商褒貶不一,而《走向共和》則第一次向我們展示了這位遊走於清政府、官吏、洋人等多股勢力之間,卻遊刃有餘的商人的才幹與聰慧。也讓我們看到了以盛宣懷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人,為應對各方危機而做出的種種努力。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溫海波對於盛宣懷這個角色的掌控還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是那段審問奸商的戲,將盛宣懷的敏捷和睿智,表現的淋漓盡致。

溫海波還曾經憑藉《還珠格格》中的福倫一角,名聲大噪。

聊一聊《走向共和》這部電視劇


演員就介紹到這裡,這幾個是給我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演員。

寫到最後,在這裡簡單總結一下,如果單論《走向共和》的演員陣容,或許他無法和《雍正王朝》、《貞觀長歌》等大型的歷史劇相媲美,但是這部戲最大的亮點就是在於對晚清歷史的全方位解讀,早已超越了歷史刻板化與符號化。每一個角色都是活靈活現的,而且也為廣大觀眾真正地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劇中的歷史人物,無不希望大清王朝能夠富強起來,而且也都在朝著這個目的做著相應的努力。但是,為什麼最後王朝卻滅亡了?因為當國計民生的利益阻礙了他們個人利益的時候,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將國家利益拋在腦後。

慈禧不就是最顯然的例子嗎?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具權勢的王后,她難道不希望國家好起來嗎?可是當她為了滿足一己私慾的時候,居然可以剋扣北洋水師的軍餉去修建自己的園子。翁同龢,作為帝師,更不會不明白富國強兵的道理,可是為了和李鴻章爭個長短強弱,寧願犧牲北洋水師的發展。這種現象難道不值得後人警惕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