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清朝 咸豐 雍正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山川文社 2018-11-30

因為奕緯之後,二子、三子幼殤,可以選擇的嗣君只有奕緯一個人,是否建儲並沒有意義可言。道光十一年後,隨著奕緯的過世,幾個小皇子的出生,道光才面臨著建儲這個本應早就解決的問題,在奕詝為長的幾個兒子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主要是皇四子和皇六子。

都知道,清代咸豐皇帝,清室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為道光皇帝第四子。咸豐於道光三十年登基,當時,年齡僅為二十歲,至其終年,共在位十一年。在位期間,面對內憂外患的江山,咸豐帝有心力挽狂瀾,卻最終因能力欠缺而黯淡收場,令人感嘆不已。

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咸豐初期,清朝正處亂世,國庫空虛,國內形勢不容樂觀。咸豐即位一年後,民間爆發太平天國起義,而後勢力迅速壯大,肆虐時間長達數年,且一度威脅到京城安危。咸豐帝雖派兵鎮壓,效果卻不如人意,起義勢力仍然頑強一時。國內戰火未熄,國外戰火又起,西方列強趁著清朝平息叛亂之時,引兵攻佔天津、北京,咸豐帝倉皇逃至避暑山莊。

為了不使江山就此覆滅,咸豐帝委曲求全,選擇了與英法侵略軍求和,簽訂多個不平等條約,大肆割地賠款,此事方才結束。西方列強這次侵略對清室造成了沉重打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事件便是“焚掠圓明園”,加之後來大量賠款,使得本就空虛的國庫更加入不敷出。之後咸豐帝有心改革國制重整江山,卻為時已晚,迴天乏力。

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歷史上常將咸豐帝稱為“懦君”,批評其“懦弱無能”,但是,我們若回顧當時整個形勢,便能體會到咸豐帝的苦衷。咸豐繼位之時,面臨著內憂外患,先是太平天國起義,險些將清朝覆滅,而後是西方列強入侵,直入京津之地。最後,還有沙皇俄國在東方地區重兵壓界,可想而知,咸豐帝承受了多麼大的壓力。

道光帝時期的清朝,根基已腐,留給咸豐的天下只是一個空殼而已,對抗太平天國起義,清軍戰力低下,裝備不足,多為烏合之眾聚集。此類軍隊對付民間起義尚且難求自保,又怎有實力對抗西方的洋槍大炮。一定程度上,咸豐帝選擇的是忍辱負重,先行求和而後韜光養晦。

事實上,咸豐也做到了韜光養晦,他在位期間勤勉執政,選用賢良,積極改革舊制,企圖重振國威。且他掘棄皇室對漢臣偏見,重用漢臣,並對求和派、虛榮派大臣進行查辦,從種種動作可以看出咸豐帝的改革決心。令人唏噓的是,咸豐帝雖有抱負之心,卻志高才疏未能力挽狂瀾,最終鬱鬱而終。

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在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死於熱河,廟號文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定陵。

那麼,咸豐帝怎麼死的呢?

咸豐帝一生可謂是生不逢時,不僅接過了道光遺留的爛攤子,更在即位不久,碰到太平天國起義。耗費數年清剿,眼看叛亂將除,又遭遇英法聯軍侵華。接連動盪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及經濟,在此背景下,咸豐帝心神受到了嚴重打擊,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肺病亦進一步加重。咸豐帝在熱河行宮居住的那段時間,經常有病危傳出。

直至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最後,一次病危傳出,咸豐帝終因病情惡化暴斃於熱河,終年三十一歲。在起義軍攻入北京前,咸豐帝率先逃脫,並於熱河承德駐留。看著天下動盪四起,咸豐帝身心俱疲,他想不通,自己該做的已經都做了,為何大清卻依舊難挽衰落之勢?黯然之下,咸豐帝索性自暴自棄,再也不問國事,在熱河行宮內日夜笙歌、放縱享樂,直至病情惡化而死。

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據傳,咸豐帝在臨死時的前兩天,還不忘下旨繼續安排歌舞表演,可見,他對於自己已然失去信心。咸豐帝勤政一生,最終,還是落得個“懦君”下場,多少還是與瞻前顧後有關。相比於清朝另一位勤政皇帝雍正來說,二人的後世評價可謂是天差地別,若是將雍正放在咸豐這個時代,不知道他又能否力挽狂瀾呢。

咸豐十年九月,由於咸豐帝下令撤出大沽炮臺守軍,導致英法聯軍未受到有效抵抗便佔領天津。而後,由天津出發,直取京城,自知無法抵抗的咸豐帝,攜著後宮眾妃及宮女太監共計百餘人逃出京城,向熱河避難。不久後,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在京城大肆燒殺搶掠,且將皇家園林圓明園搶掠一空,而後縱火焚燒。

咸豐帝不甘江山拱手,遂派恭親王奕欣與英法聯軍談判,稱:“願意割地賠款以求保全”,英法方面同意了清室請求。儘管之後條約已籤,咸豐帝仍舊不敢重返京城,依舊選擇留守熱河。在這期間,日夜憂心的咸豐帝病情加重,在彌留之際立長子載淳為太子,第二天便暴斃而亡。

若讓雍正帝代替咸豐帝,大清朝是否能力挽狂瀾?結局讓人詫異

但是,等咸豐帝病死之後,其生前安排的政治局勢很快發生了變化。其子載淳年幼,載淳的生母那拉氏力圖取得最高統治權力。她與慈安太后和奕訢相勾結,拉攏握有兵權的勝保等人。於咸豐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將載垣、端華、肅順等革職拿問。

隨後,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殺了載垣、端華、肅順,其餘五大臣革職治罪,將載垣等人擬定的 皇帝年號“祺祥”改為“同治”,慈禧太后奪取了實際的最高統治權... ...

參考資料:

『《清史稿》、《咸豐皇帝——內憂外患的一生》、茅海建:《苦命天子:咸豐皇帝奕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