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碣石衛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廣東都指揮花茂上奏請設立碣石等衛,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碣石衛城。其時,碣石衛統轄中、左、右、前、後、甲子、捷勝、平海、海豐9年,駐軍5720名。清代《惠州府志》載:“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城高二丈,寬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該城用挖壕取土築成(俗稱土城),歷275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碣石展界設駐鎮總兵一員,統轄左、中、右3營,駐軍3575名。當年,總兵苗之秀廢棄明衛城,重築新城。新城坐落在明衛城西面,全用磚石壘成,闢有4門。此城至1949年以後全城破廢,城基闢為馬路。現存明衛城遺址殘段。即從古北門至古南門,全長約1750米,高7米,寬6米,城池寬4米、深3米,敵樓雉堞早廢。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碣石衛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廣東都指揮花茂上奏請設立碣石等衛,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碣石衛城。其時,碣石衛統轄中、左、右、前、後、甲子、捷勝、平海、海豐9年,駐軍5720名。清代《惠州府志》載:“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城高二丈,寬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該城用挖壕取土築成(俗稱土城),歷275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碣石展界設駐鎮總兵一員,統轄左、中、右3營,駐軍3575名。當年,總兵苗之秀廢棄明衛城,重築新城。新城坐落在明衛城西面,全用磚石壘成,闢有4門。此城至1949年以後全城破廢,城基闢為馬路。現存明衛城遺址殘段。即從古北門至古南門,全長約1750米,高7米,寬6米,城池寬4米、深3米,敵樓雉堞早廢。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石橋場土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碣石,古稱石橋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海豐知縣張濟時為御倭寇而建。石橋場土城以明衛城西垣為依託,三面環築而成。東以衛城西門相遇,另闢西、南、北三門及城池。城內主要居住石橋場居民。崇禎七年(1634年),劉香5次攻擊該城,至清乾隆初年,全城逐漸破廢。今存古南門一段夯築的殘垣長約300米,高7米、寬6米。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碣石衛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廣東都指揮花茂上奏請設立碣石等衛,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碣石衛城。其時,碣石衛統轄中、左、右、前、後、甲子、捷勝、平海、海豐9年,駐軍5720名。清代《惠州府志》載:“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城高二丈,寬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該城用挖壕取土築成(俗稱土城),歷275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碣石展界設駐鎮總兵一員,統轄左、中、右3營,駐軍3575名。當年,總兵苗之秀廢棄明衛城,重築新城。新城坐落在明衛城西面,全用磚石壘成,闢有4門。此城至1949年以後全城破廢,城基闢為馬路。現存明衛城遺址殘段。即從古北門至古南門,全長約1750米,高7米,寬6米,城池寬4米、深3米,敵樓雉堞早廢。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石橋場土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碣石,古稱石橋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海豐知縣張濟時為御倭寇而建。石橋場土城以明衛城西垣為依託,三面環築而成。東以衛城西門相遇,另闢西、南、北三門及城池。城內主要居住石橋場居民。崇禎七年(1634年),劉香5次攻擊該城,至清乾隆初年,全城逐漸破廢。今存古南門一段夯築的殘垣長約300米,高7米、寬6米。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淺澳炮臺遺址 位於碣石鎮淺澳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兩廣總督楊琳勘建。清代,碣石鎮統轄中、左、右3營,中營駐衛城。淺澳炮臺系中營管轄,設千總1名,駐兵5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19間。清末炮臺全部破廢,存留大炮3門,1958年被毀。遺址今可見周圍200米、高1.5米的石牆基。鴉片戰爭爆發前夕,兩廣總督林則徐到碣石灣督防,蒞臨淺澳炮臺,籌劃激勵官兵,淺澳炮臺遂由防禦海盜變成抵禦外侮的一個前哨據點。林則徐重新加固淺澳炮臺,增置5000斤和1000斤重炮各二門,招募漁民,編為水勇、團練,積極防禦英軍入侵,防止鴉片煙在碣石灣走私入口。淺澳媽祖宮前便是他們練兵演習的地方。為提高大家的作戰能力,林則徐起早摸黑,親自督促大家操練,他那任事勤敏的風範,深深烙在陸豐人民心中。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還特書蒼海煙波”巨匾,懸掛於淺澳媽祖宮。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碣石衛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廣東都指揮花茂上奏請設立碣石等衛,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碣石衛城。其時,碣石衛統轄中、左、右、前、後、甲子、捷勝、平海、海豐9年,駐軍5720名。清代《惠州府志》載:“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城高二丈,寬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該城用挖壕取土築成(俗稱土城),歷275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碣石展界設駐鎮總兵一員,統轄左、中、右3營,駐軍3575名。當年,總兵苗之秀廢棄明衛城,重築新城。新城坐落在明衛城西面,全用磚石壘成,闢有4門。此城至1949年以後全城破廢,城基闢為馬路。現存明衛城遺址殘段。即從古北門至古南門,全長約1750米,高7米,寬6米,城池寬4米、深3米,敵樓雉堞早廢。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石橋場土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碣石,古稱石橋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海豐知縣張濟時為御倭寇而建。石橋場土城以明衛城西垣為依託,三面環築而成。東以衛城西門相遇,另闢西、南、北三門及城池。城內主要居住石橋場居民。崇禎七年(1634年),劉香5次攻擊該城,至清乾隆初年,全城逐漸破廢。今存古南門一段夯築的殘垣長約300米,高7米、寬6米。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淺澳炮臺遺址 位於碣石鎮淺澳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兩廣總督楊琳勘建。清代,碣石鎮統轄中、左、右3營,中營駐衛城。淺澳炮臺系中營管轄,設千總1名,駐兵5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19間。清末炮臺全部破廢,存留大炮3門,1958年被毀。遺址今可見周圍200米、高1.5米的石牆基。鴉片戰爭爆發前夕,兩廣總督林則徐到碣石灣督防,蒞臨淺澳炮臺,籌劃激勵官兵,淺澳炮臺遂由防禦海盜變成抵禦外侮的一個前哨據點。林則徐重新加固淺澳炮臺,增置5000斤和1000斤重炮各二門,招募漁民,編為水勇、團練,積極防禦英軍入侵,防止鴉片煙在碣石灣走私入口。淺澳媽祖宮前便是他們練兵演習的地方。為提高大家的作戰能力,林則徐起早摸黑,親自督促大家操練,他那任事勤敏的風範,深深烙在陸豐人民心中。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還特書蒼海煙波”巨匾,懸掛於淺澳媽祖宮。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東甘澳炮臺遺址 位於甲東鎮奎湖村海邊小山崗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兩廣總督楊琳勘建。東甘澳炮臺系碣石鎮駐防甲子所的左營管轄,設把總1名,駐兵5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18間。遺址今保留有用三合土夯築的高4.3米、厚2米的城牆,總佔地面積約2250平方米,營房早廢。

"

唐代安陸縣城遺址 位於大安鎮環珠寨村。據清代《廣東通志》、《惠州府志》載:唐武德五年(662年)從海豐縣析3個都置安陸縣(一說為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復入海豐縣。安陸縣縣城遺址在坊廓都大安屯。南宋時,遺址被遷入境內的中原移民居住。現可見到宋代重築清代重修的南、北門樓,門柱上刻有“淳熙拾年歲次癸卯壬寅月望日造謹題”字樣。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碣石衛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廣東都指揮花茂上奏請設立碣石等衛,洪武二十七年始建碣石衛城。其時,碣石衛統轄中、左、右、前、後、甲子、捷勝、平海、海豐9年,駐軍5720名。清代《惠州府志》載:“洪武二十七年都指揮花茂始建,城高二丈,寬一丈八尺,周圍一千一百五十丈,雉堞二千二百六十二,敵樓四,下闢門,池深一丈,廣一丈二尺”。該城用挖壕取土築成(俗稱土城),歷275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碣石展界設駐鎮總兵一員,統轄左、中、右3營,駐軍3575名。當年,總兵苗之秀廢棄明衛城,重築新城。新城坐落在明衛城西面,全用磚石壘成,闢有4門。此城至1949年以後全城破廢,城基闢為馬路。現存明衛城遺址殘段。即從古北門至古南門,全長約1750米,高7米,寬6米,城池寬4米、深3米,敵樓雉堞早廢。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石橋場土城遺址 位於碣石鎮。碣石,古稱石橋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海豐知縣張濟時為御倭寇而建。石橋場土城以明衛城西垣為依託,三面環築而成。東以衛城西門相遇,另闢西、南、北三門及城池。城內主要居住石橋場居民。崇禎七年(1634年),劉香5次攻擊該城,至清乾隆初年,全城逐漸破廢。今存古南門一段夯築的殘垣長約300米,高7米、寬6米。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淺澳炮臺遺址 位於碣石鎮淺澳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兩廣總督楊琳勘建。清代,碣石鎮統轄中、左、右3營,中營駐衛城。淺澳炮臺系中營管轄,設千總1名,駐兵5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19間。清末炮臺全部破廢,存留大炮3門,1958年被毀。遺址今可見周圍200米、高1.5米的石牆基。鴉片戰爭爆發前夕,兩廣總督林則徐到碣石灣督防,蒞臨淺澳炮臺,籌劃激勵官兵,淺澳炮臺遂由防禦海盜變成抵禦外侮的一個前哨據點。林則徐重新加固淺澳炮臺,增置5000斤和1000斤重炮各二門,招募漁民,編為水勇、團練,積極防禦英軍入侵,防止鴉片煙在碣石灣走私入口。淺澳媽祖宮前便是他們練兵演習的地方。為提高大家的作戰能力,林則徐起早摸黑,親自督促大家操練,他那任事勤敏的風範,深深烙在陸豐人民心中。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還特書蒼海煙波”巨匾,懸掛於淺澳媽祖宮。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東甘澳炮臺遺址 位於甲東鎮奎湖村海邊小山崗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兩廣總督楊琳勘建。東甘澳炮臺系碣石鎮駐防甲子所的左營管轄,設把總1名,駐兵5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18間。遺址今保留有用三合土夯築的高4.3米、厚2米的城牆,總佔地面積約2250平方米,營房早廢。

陸豐縣誌裡記載的古城古炮臺遺址

西甘澳炮臺遺址 位於甲東鎮長青村臨海山岡上。始建年代及管轄與東甘澳炮臺同。設把總1名,駐兵62名,安置大炮8門,營房22間。炮臺臺基臨海面用石壘成,上築三合土。遺址佔地面積約1050平方米,今保留有高5.5米、厚2米的城牆,炮眼明顯可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