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一個候補知縣之死 為何讓嘉慶皇帝暴跳如雷

清朝 鐵保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李祥 勇哥讀史 2018-12-01

1808年6月下旬,江蘇中部突然連降大雨。大雨引發黃河暴漲,最終在山陽縣附近發生了決堤。大半天功夫,山陽縣就成了一片澤國。村莊、莊稼被淹沒在無邊無際的洪水裡。倖存的人們躲在較高的地上,等待著官府的救濟。

很快,一封封災情告急奏摺送到京城,送到嘉慶皇帝的案前。這是嘉慶皇帝登基以來的第十三個年頭。13年來,黃河幾乎年年發生決堤現象。今年也不例外。還能怎麼做呢?當務之急就是趕緊賑濟災民。

嘉慶皇帝迅速地在奏章上硃批:“賑濟饑民,各部籌銀二十萬兩,著六部合議,速將賑銀放下,欽此。”

清朝時期一個候補知縣之死 為何讓嘉慶皇帝暴跳如雷

20萬兩賑災銀子很快就湊齊了,送到兩江總督鐵保衙門。鐵保是一個清官,這種賑災銀子他也不敢截留,一分不少地分到各個受災縣。

清朝時期,官場上一直有“雁過拔毛”的優良傳統。這20萬兩賑災銀子經過各級官吏之手後,到了災民那裡已所剩無幾了。所以,沒過多久,災區又向朝廷緊急打報告,伸手要錢。

嘉慶皇帝很是不爽。他當然知道官場上的那些潛規則,可沒想到他們連賑災銀子都敢貪!他把軍機大臣、工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吏部尚書等全部召喚進宮,臭罵了他們一頓。不過,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成千上萬的災民還嗷嗷待哺,等待朝廷的甘露。於是,嘉慶皇帝再次從國庫撥款30萬兩銀子,發到鐵保那裡。

這次,為了保證賑災銀子真正發給災民,嘉慶皇帝命令鐵保在賑災的同時,派出監察官員,防止地方官再次剋扣賑災銀子。

清朝時期一個候補知縣之死 為何讓嘉慶皇帝暴跳如雷

鐵保在安排監察官員時,犯了難。派誰去受災最重的山陽縣呢?他腦海裡閃過一個個候選人,均不能讓人放心。最後,他選中了一個叫李毓昌的新科進士。

李毓昌,字皋言,山東即墨閣裡村人,生於1772年。李毓昌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品行端正,23歲考中舉人,36歲又考中進士。

1808年,李毓昌以候補知縣的身份,外放到江蘇。鐵保認為他初入仕途,還沒有沾惹上官場惡習,同時又是外地人,在執法時不必考慮人情顧忌,是監察官員的最佳人選。就這樣,李毓昌被鐵保派到山陽縣查賑。

清朝時期一個候補知縣之死 為何讓嘉慶皇帝暴跳如雷

山陽縣的知縣叫王伸漢。王伸漢是山陽縣城裡一個賣豬肉家的子弟,從小遊手好閒,胡作非為。他沒有念過幾天書,就因為毆打老師,被老師趕出私塾。後來,王伸漢父親花了200兩銀子給他在縣衙裡買了一個衙役的差使,總算有了一份固定工作。王伸漢在山陽縣衙當了十年的班頭,找個機會賄賂了上司,做上了山陽知縣。

經過科考之路進入官場的人,飽讀聖賢書,多少有點羞恥之心,不至於太貪得無厭。王伸漢就不同了。他花了一筆大錢買來的知縣,自然要連本帶利賺回來。這次黃河決堤,朝廷發放賑災銀子,王伸漢照樣從上級調撥的賑災銀款中大撈一把,虛報受災人數,冒名領取了多達兩萬三千兩。朝廷派來查賑的9名官員,都被他以銀子收買了。

李毓昌來到山陽縣後,不顧鞍馬勞頓,親自率隊前往受災地區,勘驗受災程度,查驗受災人數。當地老百姓都稱他為“李青天”。

很快,李毓昌就發現了王伸漢貪汙賑災銀款的祕密。王伸漢還是像對待其他查賑官員一樣,花錢打發。可是,李毓昌根本就不吃這一套。

王伸漢“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派人收買了李毓昌的三個隨從李祥、顧祥、馬連升。他們一起做局,用一杯帶有砒霜的茶水將李毓昌毒死,以此來殺人滅口。李毓昌死後,王伸漢製造上吊自殺的假象。淮安府王轂沒有細究,以“李毓昌因私放賑災票懊悔至極自縊身亡”向上級彙報。兩江總督鐵保、江蘇巡撫汪日章、江寧布政使楊戶等人也沒有再進行調查。

清朝時期一個候補知縣之死 為何讓嘉慶皇帝暴跳如雷

後來,李毓昌的妻子林若蘭無意中在李毓昌的皮襖馬褂中找到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山陽知縣冒賑,以利陷毓昌,毓昌不敢受,恐上負天子。”

林若蘭感覺事情有蹊蹺,便委託李毓昌的叔父、武生李泰清到京城告御狀,終於傳遞到嘉慶皇帝面前。在嘉慶皇帝的親自過問下,案情很快就查清了。嘉慶皇帝暴跳如雷,斥責兩江總督鐵保是“無用廢物”,又怒罵江蘇巡撫汪日章“年老無能”。

嘉慶皇帝下令,將鐵保革職發配到新疆,汪日章革職打回老家,王伸漢斬首抄家,李毓昌的三個隨從李祥、顧祥、馬連升全部凌遲處死。

同時,嘉慶皇帝追封加賞李毓昌為知府銜,按照知府的規格賜卹,並親賜《憫忠詩》五排三十韻。

一場震盪官場的奇案就此了結。

【參考資料:《清史稿》《嘉慶皇帝》《清代四大冤案之一:查賑大員李毓昌為何而死?》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