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文中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敬請諒解,謝謝!

青銅器的偽造在宋以前就已經存在,但偽造較大量的出現應該是始於宋代,當時金石學興起,所以促進了對古代青銅器與金文的研究,但公私收藏風氣的興盛,也使青銅器買賣成為古董商人逐利之手段,偽造青銅器便應運而生。而就現代研究來看,宋代宮廷既大量仿鑄古銅器,自然會培養出一批專門製作偽器的高手。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青銅器辨別真仿的小知識。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宋代趙希鵠《洞天清祿集》中有《古鐘鼎彝器辨》一節,曾提到偽古銅器作假色澤與假鏽的方法,可見銅器作偽在宋代時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專門的技術。元明兩代也有鑄造仿青銅器的,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論》中專門講了青銅器作假鏽色的方法與辨別要點。顯然當時偽青銅器的仿造與鑑別真偽皆已有相當經驗。宋至明歷代的仿製品中比較精緻的,在清代甚至充斥於內府,因此乾隆時所編專著錄內府藏器的《西清古鑑》、《寧壽鑑古》、《西清續鑑甲編》與《乙編》四書中記載,有銘之器一千一百七十六件,研究認為其中仿造的與不確定的佔比近42%。

清乾隆以前的元明兩代與清初偽造技術較低,器形、紋飾多仿照宋人青銅器著錄書籍中的圖像,銘文多屬於杜撰,所以偽器較易辨識。清乾隆以後,金石學復興,一般學士大夫們對於銅器的觀念跟著也就推進一點。他們要利用這些器銘來解釋文字,證明經、子,他們買一件古董,總要注意它有字沒字。這中間價錢當然差得很遠,有銘青銅器價值遠高於無銘器,這一事實進一步刺激了一些古董商與作偽者漁利之心,乃多於真器上增刻假銘,一般是根據真器銘仿製、照搬,間或改造、拼湊。與此同時,整體鑄造偽器、偽銘的仿造行業也漸漸于山東濰縣、陝西西安等地形成中心。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民國以後,古青銅器出土甚多,提供了大量真器範本,加上歷代仿造技術不斷積累,至此時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別是這時候青器海外市場被開拓,於是仿造水平與數量均大大超過前代。此外,仿造的區域性中心也增多起來,上海、北京都集中了一批仿造高手,除了真器增加了仿製假銘外,全器偽造也比較多見。今日的國內外公私文物收藏者所藏偽制青銅器有相當大的比例就是屬於民國以後製作的。

偽造青銅器有四種主要類型,下面分述這四種類型的造偽手法與辨別之要點:

(一)真器改造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就是將真器加工、改造為不合定規的奇特形制。此類還有不同手法。

有將真器主體添加部件。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殷代晚期或西周早期觶,器真,內底有真銘“父乙”二字,現此器口沿部橫出一流、頸上又加了鋬(pàn),流、鋬皮色皆與器身不同,顯然是後配的。還有就是院裡所藏約西周早期之卣,沒有蓋與提樑,現在此器雙半環耳各增加一銜環,意欲改造成西周晚期壺形,但造型、紋飾仍與此期壺有異。

還有就是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多數不遵器制,或在部分真器殘件上任意新鑄接上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此種手法造出的器形亦由於非牛非馬較易被識破,明代高濂《新鑄偽造》中稱此種手法為為“改鍬”,並雲其曾在京師見到以古壺蓋制腹,以舊鼎耳為耳,屑湊古墓碎器飛龍腳為足,以致“小而可用,花紋制度,人莫不愛”。但如此生拼硬湊,毫無規則,顯然很好識別。此種手法偽造出來的器物,在清宮廷內府收藏品中就有,比如《西清古鑑》中記載的“蟠夔紋鼎”,為取甗之上半截甑部,下突接三鼎足,顯得頗為怪異。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二)全器偽作

全器偽作大約有兩種方式:

1、不以真器為模本,而是自行設計形制、紋飾。在設計時可能參考了《考古圖》、《博古圖》等書所著錄之圖像及銘文,這些書摹繪本己多失真,再加上作偽者又常對器形與紋飾作局部改造,銘文亦多加以杜撰,於是使此種偽器常出現形制、紋飾不合規範,形制與紋飾不吻合,銘文字體、文句不合古法的漏洞,多見於乾隆以前偽器,在《西清古鑑》等書中即可以看到此種器物。

此種全偽器中,有一著名的青銅器應該提到,就是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盤內底有銘文五百五十字,有錯金銀紋飾。其銘文為刻成,書法拙劣,文辭雜取自散氏盤、石鼓文及《尚書》、《左傳》,雙耳製造不佳,圈足為焊接,內底呈圓形凹陷。此盤約偽造於乾隆時,曾經藏於清怡王府,同治九年(1870)流入英國。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的方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以此種方式所製作的偽青銅器,由於形制合於規範,且往往又在會製作假銹,所以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能亂真。但研究者們經數年探討已積累了一定的辨偽經驗,主要是從青銅器鑄作技術角度進行辨偽,其要點可以概括為:

(1)新鑄造的偽器一般比同等大小的原器沉重。這是因為商周青銅器長期埋葬於土中,多數已經被緩慢腐蝕,銅質已有不同程度的朽壞,而仿造器無長期腐蝕過程,因此有經驗的鑑定者都有用手掂量就能感知真偽的體會。

(2)用失蠟法(貼蠟法)所鑄造偽器器表無突起的範線。商周銅器多采用塊範法鑄造,合範澆鑄後,器表多留有範線。用失蠟法制偽器既不用塊範,因此器表不可能有任何範線。用此種方法制模,是先於外範上貼蠟,分割成幾塊,然後拼合在一起。這樣在澆注銅液後,便會在器表上看到蠟模拼合處所留下的凹陷的痕跡,與塊範法鑄器凸起之範線形狀顯然不同。

(3)偽造的青銅器多無墊片。古代用塊範法鑄造,需用碎銅片按一定方式墊在內外範間以固定二者間距離。有的青銅器甚至能在體表憑肉眼看見墊片。但作偽者,特別是早期作偽者,限於對商周鑄銅技術的瞭解程度,一般並不懂得使用墊片,更不可能清楚地瞭解不同時期墊片的分佈方式,因此墊片的有無與墊片的分佈方式可作為判定真偽的的重要參考。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4)古代以塊範法鑄造的青銅器,表面較嚴密、光潔,而用翻砂或失蠟法所制偽器表面有時會出現砂眼、縮孔等現象。

(5)新鑄偽品所做鏽跡與真鏽有區別。古代青銅器長久埋於地下,與潮溼土壤、地下水及其他諸種有機、無機物相接蝕,表層即會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鏽,由於此種鏽是逐漸生成的,所以有複雜的層次,諸層次色澤不同,且周圍邊緣有自然的斷面。其質料堅硬,用指甲剝摳不易脫落,用刀剔或用錘敲擊後會成片或成塊脫落。但假鏽是用人工方法在較短時間內造成的,所以與真鏽在形態、質地方面都不一樣。

自近代以來,作假鏽的方法更為豐富,對於各類假鏽的製法,曾有多位長期從事實際工作的先生作過研究,並指出了識別各類假鏽的方法。總言之,有的假鏽是用漆調色塗抹在器表製成,其色澤、層次複雜、自然,但不結實且發白,用指甲就能摳掉,用鹼水煮,用酒精、香蕉水揩之皆可去掉。還有的假鏽是用硫酸銅加化學品在潮溼環境下生成,其質地堅硬不易剝摳,但浮薄、層次單調。也有的假鏽是將銅器浸泡於醋、石灰、鹽水中,再埋在地下,經幾年後生成,但其亦層次淺薄,顏色帶土氣,疏鬆而不堅硬。這後兩種假鏽均可用硝酸、氨水揩除,露出銅器的本色。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三)真器作偽銘

凡屬此種類型者多是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而且常選擇大口器,如鼎、簋、盤、匜之類,因為這些器類上後製銘文較容易。前文已提到,在真器上作偽銘,興盛於乾隆以後。咸豐以前,此方面的名手有陝西的蘇兆年(即蘇七)及其兄蘇億年(即蘇六)、張二銘(即鳳眼張)。商承祚先生曾指出,葉志詵藏器中有不少陝西人偽刻之器,朱為弼《敬吾心室彝器款識》收錄此種偽銘最多。陝西作偽者多在真器上刻銘,可能與該地多有素器出土有關。咸豐以後,同治、光緒降至民國期間,山東濟南、河北衡水、濰縣與蘇州也皆有不少作偽銘之好手。乾隆以後於無銘真器上製作的假銘又可細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偽刻銘文雖有所本,但字體、內容與真器器形時代不符合,或銘文自名與器類不相合,出現明顯的錯誤。這是由於作偽者對商周青銅器及銘文缺乏斷代知識所致,凡屬此種情況比較易辨識。

二是真器與偽銘時代大致相合,偽銘亦有所本,但字體較鬆散、呆板,沒有真銘的神態。這種偽銘器如與其所本真器銘相比較,其為偽刻可一目瞭然。戰國時期兵器本多刻銘,故作偽者很多喜歡將無銘之戰國器上加刻偽銘,且多有所本或略加改動,但偽刻字體筆畫往往顯呆滯且間有錯字。

青銅器原來是這樣仿造的,你知道嗎?

三是於真器上加刻銘,並無所本,純出於杜撰,字體往往拙劣,文詞亦多不通。

對於偽刻銘文的辨識,上面講到要從內容、字體等方面著眼,但當作偽技術較高或作偽者對青銅器屬內行,以上兩點無明顯錯誤時,判斷是否偽刻,即需要仔細觀察筆劃、字口。凡鑄成的真銘文如是陰文,字口與橫直交接處均較圓,字口內鏽色與素地相一致。但偽刻銘文字口多方直,由於使用鏨子而留有痕跡,且必然損傷原器氧化皮色,所做假鏽與原器素地亦不相協調。

好了,小編今天就說到這,歷史發展到今天,仿造技術也不斷的更新,到了現在已是辨別難度成倍的增加,因此對於青銅器的辨偽還需要多方考慮,也不可能侷限於某一部分就下定結論。歡迎有內容的夥伴們多多留言,大家相互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