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8《黃金瞳》海報

1、可以關注一些跟鑑寶有關的文學、影視作品,如《黃金瞳》、《寶路天行》等,如果確實對古董興趣很大,再真正涉足古董收藏領域;

2、選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古董品類或時代,只關注與此相關的古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鑑寶全才,國家級鑑寶大師還分門別類呢;

3、選擇的古董品類最好是本省本地常見之物,第一收藏難度小价格低一些,第二可以在當地文博館(現在都免費了)近距離觀察實物,查詢館藏電子資料,提升鑑別能力;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8《黃金瞳》海報

1、可以關注一些跟鑑寶有關的文學、影視作品,如《黃金瞳》、《寶路天行》等,如果確實對古董興趣很大,再真正涉足古董收藏領域;

2、選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古董品類或時代,只關注與此相關的古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鑑寶全才,國家級鑑寶大師還分門別類呢;

3、選擇的古董品類最好是本省本地常見之物,第一收藏難度小价格低一些,第二可以在當地文博館(現在都免費了)近距離觀察實物,查詢館藏電子資料,提升鑑別能力;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9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4、購買該品類古董的專業書籍和圖冊加深瞭解,不要輕易相信搜索引擎和網上的古董鑑別資料,內容粗淺,誤導、錯謬很多;

5、拜訪當地有名收藏家,親手觸碰、觀察已經確定的真品,隨身攜帶高倍數放大鏡,學會看細節,同時請教鑑別技巧。本地大師對本地藏品的鑑別能力有時堪比國家級大師;

6、不要輕易相信古董市場,攤主幹這門幾十年(甚至數代),器物真假比你清楚多了,你所謂的"撿漏"就是給人家送錢;也不要自信(白痴)到去鄉下淘寶,跟古董沾邊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套路都很深;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8《黃金瞳》海報

1、可以關注一些跟鑑寶有關的文學、影視作品,如《黃金瞳》、《寶路天行》等,如果確實對古董興趣很大,再真正涉足古董收藏領域;

2、選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古董品類或時代,只關注與此相關的古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鑑寶全才,國家級鑑寶大師還分門別類呢;

3、選擇的古董品類最好是本省本地常見之物,第一收藏難度小价格低一些,第二可以在當地文博館(現在都免費了)近距離觀察實物,查詢館藏電子資料,提升鑑別能力;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9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4、購買該品類古董的專業書籍和圖冊加深瞭解,不要輕易相信搜索引擎和網上的古董鑑別資料,內容粗淺,誤導、錯謬很多;

5、拜訪當地有名收藏家,親手觸碰、觀察已經確定的真品,隨身攜帶高倍數放大鏡,學會看細節,同時請教鑑別技巧。本地大師對本地藏品的鑑別能力有時堪比國家級大師;

6、不要輕易相信古董市場,攤主幹這門幾十年(甚至數代),器物真假比你清楚多了,你所謂的"撿漏"就是給人家送錢;也不要自信(白痴)到去鄉下淘寶,跟古董沾邊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套路都很深;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0現代專業做高仿青銅工藝品的公司很多

7、更不要相信網購的古董,99.99%都是現代工藝品,這個學費沒必要掏;

8、遇到古代官營作坊的偽器,只能自認倒黴了,多少專家、博物館都看走眼了,我們能如何;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8《黃金瞳》海報

1、可以關注一些跟鑑寶有關的文學、影視作品,如《黃金瞳》、《寶路天行》等,如果確實對古董興趣很大,再真正涉足古董收藏領域;

2、選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古董品類或時代,只關注與此相關的古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鑑寶全才,國家級鑑寶大師還分門別類呢;

3、選擇的古董品類最好是本省本地常見之物,第一收藏難度小价格低一些,第二可以在當地文博館(現在都免費了)近距離觀察實物,查詢館藏電子資料,提升鑑別能力;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9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4、購買該品類古董的專業書籍和圖冊加深瞭解,不要輕易相信搜索引擎和網上的古董鑑別資料,內容粗淺,誤導、錯謬很多;

5、拜訪當地有名收藏家,親手觸碰、觀察已經確定的真品,隨身攜帶高倍數放大鏡,學會看細節,同時請教鑑別技巧。本地大師對本地藏品的鑑別能力有時堪比國家級大師;

6、不要輕易相信古董市場,攤主幹這門幾十年(甚至數代),器物真假比你清楚多了,你所謂的"撿漏"就是給人家送錢;也不要自信(白痴)到去鄉下淘寶,跟古董沾邊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套路都很深;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0現代專業做高仿青銅工藝品的公司很多

7、更不要相信網購的古董,99.99%都是現代工藝品,這個學費沒必要掏;

8、遇到古代官營作坊的偽器,只能自認倒黴了,多少專家、博物館都看走眼了,我們能如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1普通人能否看出高仿卣器的不協調之處?

9、確實有錢又喜歡古董的,還是去拍賣行買些經濟承受範圍內的器物,不用太多,有幾件自己賞玩或向朋友炫耀就行了,買太多了萬一家裡急用錢時變現難度太大,再說普通人哪有那麼多時間賞玩古董;

10、如果沒錢又喜歡,那就多下載一些資料和高清圖片,照樣可以達到賞析效果,順便安慰自己,真正的精品都在各大文博館裡,有錢人沒錢人不都得隔著玻璃(屏幕)看嗎?誰也不比誰強!

"

金文是研究中國商周歷史和漢字發展史的重要文字體系,因其主要記錄載體為青銅器,所以在研究金文過程中,研究青銅器也極其重要,從而催生了古代金石學。

中國的青銅時代盛於商周時期,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商周青銅器仍以其恢弘大氣的外形,抽象精美的紋飾,高度凝練的銘文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較其他品類的古董文物更為突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筆者最喜歡的曾侯乙墓青銅鼓座(高50cm、直徑80cm)

由於青銅器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自春秋以降,仿造、偽造青銅器物及銘文的行為就層出不求,直到現代還在繼續(工藝美術銅器),因此金文學(金石學)將青銅器鑑別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金文鑑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包含對青銅器辨偽、紋飾、銘文、斷代、定名、鑄造、價值、級別、價格等;狹義則主要指青銅器真偽鑑別和年代確定。在絕大多數歷史階段,金石學者更偏重於辨偽和價值評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讒鼎之事記於《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多書

金文鑑別由來已久,《韓非子·說林》雲:"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齊人曰:'贗也'。魯人曰:'真也'。"齊國打敗魯國索要讒鼎,魯國用贗品搪塞,後來齊國請魯國樂正子春評判,子春直言該鼎為贗品。這段史事說明,早在春秋時,國與國之間就已經有用贗品青銅器來冒充真器的先例了,況乎民間?

到了漢初,經數百年的戰亂,商周青銅器已不多見,一旦古器物重見天日,往往被官方定為祥瑞。《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元狩六年 (公元前116年)夏五月,"得鼎汾水上"。"漢武帝大喜,派人確認為真器後改年號為元鼎,並親自做了《寶鼎歌》,可見即使在漢代,青銅器的價值已經非常珍貴。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3漢武帝畫像

不過後世不少人懷疑此鼎是偽造的,是當時作偽高手新垣平為獻媚武帝而做,理由是後來新垣平因做假銘玉杯事發,夷三族,非常像漢武帝遲來的報復。

歷史上青銅器鑑寶的案例還有不少,《史記·孝武本紀》載:"(李)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相似的故事還有《漢書·郊祀志》的"美陽得鼎"等。通過以上案例,說明在漢朝就已經有不少博學鴻儒具備較強的青銅器鑑別能力,而這項技能往往被驚為天人。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4李少君是漢武帝時著名的道士異人

從漢代至民國,商周青銅器與銘文不斷出土,為研究金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同時,製作青銅器偽器、偽銘的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以贗充真牟取暴利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官方的參與。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文物造假之風起源於宋朝仿古器,因為宋朝仿品水準很高,器形紋飾無不仿製得惟妙惟肖,但其實不然。雖然金石學始於宋,但宋朝初年國家銅料不足,朝廷曾發佈禁銅令,仿造也難成氣候。北宋中期,出土的商周青銅器日漸增多,復古之風興起,仿造古器之風才盛行起來,徽宗時期達到頂峰。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5宋仿宣和三年尊

宋朝的仿古之風與文物造假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更多是對上古時期青銅藝術品的模仿和致敬。宋人推崇孝道,他們將青銅仿品充塞到宗廟之中,配享先祖以顯孝道,當然也有達官貴人賞玩的需求,但並非純以營利為目的,也未冒充古物,時人都知那些青銅器是仿古品,嚴格上講不算作偽,跟現代生產的仿古工藝品性質一樣。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6宋徽宗時所制大晟鍾

歷史上真正大規模造假且當真器使用、售賣的是唐朝,延續至五代十國時期,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和開放的朝代之一,也是對外邦朝貢賞賜和對外貿易最多的時期,青銅器就是其中一大項商品。不知當時是為了保護國寶不流失,還是因為青銅器數量有限,反正唐(五代)時官方曾大量仿造彝器並當作真品使用。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就記述了唐、五代官營作坊專事仿造銅器的事情,至今故宮博物院仍有不少唐仿兩週時期的青銅器。正因為唐仿青銅器數量較多,自宋朝開始,有關銅器與銘文的辨偽著作開始陸續出現,如前文所述《洞天清祿集》、明曹昭《格古要論》等書。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7唐仿青銅器在精細度上不如後世的作品

元明時期社會管理嚴格,文化活動不繁榮,仿古、偽造和金石學都進入低潮中衰期,但偽造青銅器數量也不少,很多流傳後世。到清朝時因人口激增,加之乾隆等帝很喜歡青銅器,才迎來全盛時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8金代仿古銅鏡(銅鏡是仿古銅器的一大門類)

在長達兩多千年的時間裡,青銅器仿古、偽造水平不斷提升,鑑別技術也隨之發展,其博弈過程精彩絕倫。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青銅器的仿製原理以及鑑別小技巧。

青銅器仿製原理萬變不離其宗,歸納總結如下:

第一種,整器偽造。是青銅器最常見的作偽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9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

1、不以真器為模,自行設計形制、紋飾、銘文,比較容易辨偽,很多是用來騙外國人和外行人的,多見於乾隆以前。著名的有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的晉侯盤(又稱"晉侯平戎盤")。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0臆造的青銅器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

2、以真器為模,用翻砂法或失蠟法(貼蠟法)鑄成,多見於乾、嘉以後。此法所制的偽青銅器,形制合於規範,再配以假銹製作工藝,較難識破,尤其是作偽高手的作品,幾乎以假亂真。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1上海博物館藏西周晚期師兌簋,按原器翻鑄

這裡特別介紹一下如何作假鏽。做假鏽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物理上鏽和化學上鏽兩類,如:種植鏽(用酸鹼鹽等化學藥劑摻金屬粉塗抹仿品表面後深埋種繡),膠著鏽(用膠水、松香、白芨漿、清漆等膠狀物調配各種礦石粉、顏料,塗抹到銅器上),燒熔鏽(用礦物顏料在銅器表面燒熔),電鍍鏽(用電鍍技術在銅器表面做銅鏽皮殼),生物鏽(用動物尿液、糞便、化肥、泥土塗抹深埋),移植鏽(將真器上的真鏽加清漆或膠水移植、鑲嵌、塗抹到仿品表面)等。

但不管假鏽做的多麼逼真,與古銅鏽還是存在根本區別,有經驗的鑑別師大多可識破,藉助顯微鏡觀察區別更明顯。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2青銅器做鏽技術在古代早已爐火純青

第二種,真器改造。在殘破真器上添加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或將分屬幾件真器的殘件拼湊成一件,顯得非常別緻,此種手法稱為"改鍬"。這類器件歷朝歷代都有,多數不遵器制,比較容易識別,雖然部件均為真器殘片,但價值不大。

第三種,真器偽銘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3偽鼎偽銘(清民初末製作)

在原來無銘的真器上偽制銘文,常選擇大口器(鼎、簋、盤、匜等),因為制銘文較容易,興盛於乾隆以後。不過也有巧做銘文的案例,如一些小口器,無法用手直接入內刻字,偽作者直接將偽字刻在與原器底徑相同的銅片上,將原底鑿下後將偽銘銅片鑲嵌上;遇到大型無銘器(如鼎),則在原器上進行剜補做銘,顯得更加逼真,稱作"開底法"、"開天窗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4模糊真器磨礪拋光改刻其他紋飾

第四種,真器偽紋

在鏽蝕比較嚴重或素面、花紋少的真器上偽刻紋飾,提升器物鑑賞價值。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5素面加花的偽作

第五種,加錯金銀飾或鑲嵌寶石

青銅器錯金銀工藝主要集中在東周時代,偽作者為增加普通青銅器的售賣價格,在青銅器表面空白處加錯金銀飾或鑲嵌綠松石等貴重玉石,使其看起來更加稀有貴重,多為清末、民國偽作。不過該類器往往顯得畫蛇添足、不合規制。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6加錯金銀的青銅器偽作顯得很浮誇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現實中青銅器作偽方式更加豐富,很多都是行業祕密,難以一一搜集,所以青銅器鑑別難度很大。網上提供的那些所謂青銅器鑑別方法,大家看來消遣就行了,什麼"針刺"、"火燒"、"酸鹼清洗"、"刮鏽鑑定"等方法在現實中根本無法使用。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7現代青銅工藝品作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有一件青銅藏品,我想買,你能讓我在沒付款前,當著你的面又是針刺火燒、又是刀刮清洗嗎?什麼叫"打眼"知道嗎?你在賣家面前確定是否是真器,只能用眼看、用手摸,其他想都不用想了。當然你可以買回來再慢慢折騰,沒人管你,但是"寶物離手、概不退換"是行業通則!

所以如果不是科班(世家)出身,或用心鑽研過的人,還是不要輕易涉足收藏領域,畢竟普通人上當受騙的事件比比皆是。接下來筆者為大家介紹幾種輕鬆、綠色的賞析、收藏古董的方法,附帶一些辨偽和防騙的乾貨技巧: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8《黃金瞳》海報

1、可以關注一些跟鑑寶有關的文學、影視作品,如《黃金瞳》、《寶路天行》等,如果確實對古董興趣很大,再真正涉足古董收藏領域;

2、選定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古董品類或時代,只關注與此相關的古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成為鑑寶全才,國家級鑑寶大師還分門別類呢;

3、選擇的古董品類最好是本省本地常見之物,第一收藏難度小价格低一些,第二可以在當地文博館(現在都免費了)近距離觀察實物,查詢館藏電子資料,提升鑑別能力;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19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4、購買該品類古董的專業書籍和圖冊加深瞭解,不要輕易相信搜索引擎和網上的古董鑑別資料,內容粗淺,誤導、錯謬很多;

5、拜訪當地有名收藏家,親手觸碰、觀察已經確定的真品,隨身攜帶高倍數放大鏡,學會看細節,同時請教鑑別技巧。本地大師對本地藏品的鑑別能力有時堪比國家級大師;

6、不要輕易相信古董市場,攤主幹這門幾十年(甚至數代),器物真假比你清楚多了,你所謂的"撿漏"就是給人家送錢;也不要自信(白痴)到去鄉下淘寶,跟古董沾邊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套路都很深;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0現代專業做高仿青銅工藝品的公司很多

7、更不要相信網購的古董,99.99%都是現代工藝品,這個學費沒必要掏;

8、遇到古代官營作坊的偽器,只能自認倒黴了,多少專家、博物館都看走眼了,我們能如何;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1普通人能否看出高仿卣器的不協調之處?

9、確實有錢又喜歡古董的,還是去拍賣行買些經濟承受範圍內的器物,不用太多,有幾件自己賞玩或向朋友炫耀就行了,買太多了萬一家裡急用錢時變現難度太大,再說普通人哪有那麼多時間賞玩古董;

10、如果沒錢又喜歡,那就多下載一些資料和高清圖片,照樣可以達到賞析效果,順便安慰自己,真正的精品都在各大文博館裡,有錢人沒錢人不都得隔著玻璃(屏幕)看嗎?誰也不比誰強!

甲骨文上的輝煌(十)--青銅器作偽和鑑別防騙的博弈

44.22即可娛樂,又可學習的鑑寶類書籍

以上總結雖有調侃之意,但確實是筆者對正想加入或剛剛加入古董收藏界朋友的忠告。本文敬上,希望各位歷史同好們常懷敬畏之心,常行謹慎之事,常作開心之人。

(文中圖片均取自網絡,如果侵權立即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