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縣清明節俗

清明節 宋朝 艾草 介子推 新浪三明 2017-04-11

●張盛釧

古代清明節前後有個重要的節日上巳節,即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為節,主要是修禊事,魏晉後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清明節前,也就是冬至後第105天,古代還有一個重大節日,叫寒食節,相傳是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而設的。上巳節、寒食節,與清明節日子相近,後來大多數人只過清明節,並把其他兩個節日的某些習俗融入到清明節裡來了。因此,清明既是廿四個農事節氣之一,又是一箇中國傳統節日。

清明節是一個掃墓祭祀的節日,有人叫它掃墓節。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慎終追遠,祭祖敬宗,對逝去的親人和列祖列宗,每年要祭祀。唐宋時期,北方移民因戰亂等原因大量入閩,把祭祖文化也帶來了。《舊唐書》記載開元二十年敕雲:“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沿,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宋代周密《武林舊事·祭掃》記載,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有一般人家上墳,用棗餅、姜豉當供品,而紛紛乘車馬到山間野祭的人特別多。後來寒食節過的人少了,掃墓祭祀習俗併入清明節了。大致宋代以降,沙縣人祭祖一年兩次,春祭和秋祭,春祭叫“春礿”,秋祭叫“秋嘗”。春祭在清明節舉行。祭祀又分墓祭和廟祭。《八閩通志·地理》卷之三記載,延平府的清明節,各縣俱以清明祭墓,“祭時則請姻友偕往,祭畢,宴於墓所而歸。”墓祭是人們前往墳地,整墳除草,擺供祭品,點燭焚香燒紙錢;廟祭則是在祠堂或家廟裡祭祀祖宗。民國以前,沙縣人春祭多在祠堂或家廟舉行,而且規模小而簡單,上墓地鋤草掃墓的不多,因為頭年秋天才掃的墓,墓上草也不多。現在農村多數人仍然只在秋祭時掃墓,只有城區居民多在清明節上墓地祭掃。2003年開始,政府倡導並實施火化制度,亡人之骨灰多存放城西大羅山公墓或各村所設的公墓,人們更多的是在清明節擺設鮮花、供品,自然也還是要點香燭,燒紙錢,放鞭炮,供長眠於地下的親人以歆享。

清明節還有踏青和走親的習俗。江南三月,草長鶯飛,一派生機勃勃景象,正是踏青尋芳的好時光。北宋理學家程顥《郊行即事》一詩曾寫道:“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在此期間,文人墨客、有閒人士上山賞花遊覽,學校也組織學生春遊。清明節期間,沙縣婦女有“走清明”的習俗。婦女們穿戴整齊,到“四世同堂”、“子孫滿堂”、“夫貴妻榮”的親戚家去求“幫福”。當然更多的是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兒,帶著年幼的孩子,回孃家走走,吃頓午餐,討個吉利。

美食是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而且每個重要節日都有一兩種品牌,如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等等,清明節則是艾粿。清明前幾天,家家戶戶上田邊、菜地採割艾草或黃粬,摘取鮮嫩的洗淨煮熟,放入石臼搗爛,再拿捏成團,擠掉苦澀的草汁。艾粿要舂兩道,舂第二道時,在白粿中摻進備好的艾草或黃粬一起舂,直到米粿與之完全混雜,草香與粿香四處瀰漫,色呈碧綠鮮亮才起臼。起臼後的艾粿,趁熱包上豆粉的甜餡,或包上炒肉絲、筍絲等鹹餡,也有不包餡的。舂好的艾粿,首先要在客廳的供桌擺三碗以敬神靈和祖宗。

沙縣高橋鎮一帶的鄉村,還有在清明節前後做烏飯的習俗,把烏稔葉、丹紅葉、油茶葉等多種植物嫩葉,混搭蒸煮搗爛,擠出葉子的汁液,把糯米放進烏黑的汁液浸漬兩三個小時,將浸泡的糯米蒸熟,再與紅糖水攪拌,即成烏飯。顧名思義,烏飯顏色烏黑透亮,具有獨特的樹葉芳香,甚是可口。

沙縣人的清明節,是一個懷念先人的節日,是一個踏青訪友的節日,也是一個享受艾粿美食的節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