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幸福地圖”出爐 十堰幸福指數超北上廣

清華大學 經濟 社會 湖北日報網 湖北日報網 2017-09-09

原標題:2016年“中國幸福地圖”出爐 十堰人幸福指數超過北上廣

日前,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發佈2016年度《幸福中國白皮書》,在納入統計的全國330個城市中,十堰“城市幸福指數”名次靠前,屬於幸福指數較高的城市,市民幸福指數高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武漢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此外,在2013年至2016年中國城市幸福指數增長率排名中,十堰位列第12名,增長率為57.67%,年增長率為16.3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6“中國幸福地圖”出爐 十堰幸福指數超北上廣

十堰越來越宜居,市民幸福指數越來越高。(資料圖片)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曾雨 圖/記者 張啟國

十堰屬幸福指數較高城市

市民幸福指數增長率居全國第12位

2016年度《幸福中國白皮書》由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聯合新浪微博、微博數據中心、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共同發佈,繪製了2016年“中國幸福地圖”。總體來看,我國東南部地區居民幸福指數高於中部地區,中部地區高於西部地區。

在納入統計的330個城市中,報告並未具體指出十堰的幸福指數及在“幸福城市排行榜”中所處位置,但通過“中國幸福地圖”可以明顯看到,十堰的名次靠前,屬於幸福指數較高的城市。

據瞭解,從2014年開始,清華大學幸福科技實驗室對人們在社交媒體上表露出來的情緒進行持續關注,通過將社交媒體上的詞彙按正面和負面、積極和消極、幸福和不幸福進行比較,得出在過去3年裡,中國人的幸福感提升很快。

數據顯示,在過去3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提升39.94%,全國年平均增長率為11.85%。十堰在過去3年市民幸福指數增長率為57.67%,年增長率為16.39%,居全國第12位,高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武漢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居民幸福感和人均GDP呈倒U曲線

十堰屬於“一分錢一分幸福”階段

利用大數據手段,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對279個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和人均GDP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兩者呈明顯倒U型曲線,即以人均GDP每年4.5萬元人民幣為拐點,在此之前幸福指數隨人均GDP增加而增加,屬於“一分錢一分幸福”,而超過該拐點後,幸福指數反而隨人均GDP增加而減少。

記者瞭解到,2011年至2016年,十堰人均GDP保持逐年提升的基本趨勢,平均每年增加3326元,年均增長10.6%,快於全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快於全國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2013年,十堰人均GDP突破3萬元,達32142元;2016年則突破4萬元,達42083元。

不難發現,十堰的幸福指數與人均GDP的關係,仍處於“一分錢一分幸福”階段,隨著經濟指標的增長,市民幸福指數仍有上升空間。

此外,記者瞭解到,2016年,十堰有13075人月收入超過1萬元,較2015年的11602人增加了1473人,增幅為12.7%,連續5年增幅為兩位數,創歷史新高。2016年,十堰市民年平均工資達到46056元,月平均工資達3838元,排在武漢、宜昌、恩施後面,居全省第四。

城市綠地面積與幸福指數正相關

生態文明提升十堰居民幸福感

數據顯示,無論發達地區還是不發達地區,城市綠地面積都與居民整體幸福感正相關,當一地空氣治理等問題取得成效、霧霾有效減少時,人們幸福感隨之提升。

記者瞭解到,截至2016年,十堰森林覆蓋率達64.72%,位居湖北省市州第二,高於全國43個百分點、全省23個百分點。2016年9月19日,十堰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

在空氣指數上,2016年,十堰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95天,達標率80.6%,優良天數及達標率僅次於神農架與恩施,在全省位列第三。今年上半年,十堰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148天,達標率81.8%,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6%。

據瞭解,近年來,十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市民幸福指數有效提升。正在進行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十堰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公共服務,市民參與並共享文明成果,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在不斷增強。

(責編 周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