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減四增”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青島空氣近六年最好

半島記者 韓小偉

6月17日,半島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全市“四減四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四減四增”工作既是強化汙染防治的治本之策,也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舉。為此,本市於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印發出臺《青島市加強汙染源頭防治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了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農業投入結構和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5大方面19項量化指標和調整產業結構,減少落後和過剩產能,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等4項工作任務。

2018年本市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為13.31萬噸,比2017年削減4.26%;氨氮排放量為1.10萬噸,比2017年削減4.64%。二氧化硫排放量為8.10萬噸,比2017年削減4.04%;氮氧化物排放量為8.80萬噸,比2017年削減5.92%。2018年,本市市區PM2.5濃度達到34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85.0%,同比增加6.4個百分點,為近六年以來最好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具體舉措

節能環保產業營收約138億

加快推進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滾動推進15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2018年完成投資超過600億元。制定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行動方案,實施“1045”行動。出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和實施意見,提出以“956”產業為基礎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本市8大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首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本市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產業形態逐漸豐富。2018年,節能環保產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38億元。

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289家,現代農業園區935個,農民合作社1.3萬家,“互聯網+”農業電商企業52家。完成3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創建50萬畝綠色高質高效示範區。

調整高耗能高排放產業結構佈局。摸清鋼鐵、地煉、電解鋁、焦化、輪胎、化肥和氯鹼七大高耗能行業現狀,分行業制定高質量發展方案,按照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總體要求,統籌確定高耗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時間表,優化整合、集約發展。

推進新能源開發和利用

推動煤炭壓減,加快淘汰落後燃煤鍋爐和機組。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煤炭消費量1361.5萬噸,同比下降23.1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本市的煤炭壓減任務。

加快推進民用散煤清潔化治理,完善清潔煤炭保供體系。加強對使用清潔煤炭和環保爐具用戶政策扶持,平均每噸潔淨型煤補貼500元,每臺環保爐具補貼500元。

積極落實新能源發電政策措施,目前,本市可再生能源發電併網裝機容量14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100萬千瓦,建成投產全省最大風電場青島海西項目,總裝機容量25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5.23億千瓦時。

出臺國際班列物流代理企業扶持政策,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和水水中轉。2018年全市海鐵聯運箱量完成115.4萬箱,同比增長48.7%,連續4年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開通集裝箱海鐵營運線路40條,基本形成了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

完成機械秸稈還田600萬畝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新技術推廣應用,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減量增效技術。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播種)達825萬畝,水肥一體化面積達到52萬畝,完成綠色防控示範區95個,輻射推廣面積161萬畝,統防統治覆蓋面積達到360萬畝,低毒低殘留農藥及生物農藥補貼面積90多萬畝。

紮實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還田、青貯等技術,2018年完成機械秸稈還田600萬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3.08%。強化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全市配建畜禽規模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處理設施2613處,全市畜禽養殖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6.25%。推進廢舊地膜和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全市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800萬個,無害化處理率100%。

下一步,“四減四增”工作將按照2019年明確的任務,突出主攻方向,重點在煤炭消費壓減、減少公路運輸量、高耗能行業治理、報廢淘汰國二及以下柴油貨車、農村清潔能源替代等方面加以推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