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 管仲 鮑叔牙 史記 齊孝公 趣味的歷史 2019-09-12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三個人是開方,他是衛懿公的庶長子,當年齊桓公征討衛國時,開方作為使者到齊國求和。

可是開方見齊國國力強盛,就沒有返回衛國,而是留在齊國為官。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衛國宗親不論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為重建衛國而奔走,開方卻無動於衷,繼續留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開方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對故國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不以為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的人,怎麼能夠真心忠於國君?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三個人是開方,他是衛懿公的庶長子,當年齊桓公征討衛國時,開方作為使者到齊國求和。

可是開方見齊國國力強盛,就沒有返回衛國,而是留在齊國為官。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衛國宗親不論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為重建衛國而奔走,開方卻無動於衷,繼續留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開方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對故國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不以為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的人,怎麼能夠真心忠於國君?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四個人是豎刁,他是齊國宦官,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

當初,齊桓公四處尋找有能力的人幫助自己管理後宮事務,這份差事對許多人都有吸引力,但有一大弊病讓人卻步,那就是必須閹割才能入宮。

豎刁寧願自殘身體都要進宮侍奉齊桓公,令齊桓公十分感動,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十分擔心,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能真心忠於君主?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三個人是開方,他是衛懿公的庶長子,當年齊桓公征討衛國時,開方作為使者到齊國求和。

可是開方見齊國國力強盛,就沒有返回衛國,而是留在齊國為官。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衛國宗親不論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為重建衛國而奔走,開方卻無動於衷,繼續留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開方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對故國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不以為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的人,怎麼能夠真心忠於國君?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四個人是豎刁,他是齊國宦官,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

當初,齊桓公四處尋找有能力的人幫助自己管理後宮事務,這份差事對許多人都有吸引力,但有一大弊病讓人卻步,那就是必須閹割才能入宮。

豎刁寧願自殘身體都要進宮侍奉齊桓公,令齊桓公十分感動,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十分擔心,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能真心忠於君主?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談論半天卻沒有一個結果,而且管仲還要求君主務必遠離易牙、開方、豎刁這三人,這讓齊桓公有些不滿。

因此,管仲只得退而求其次,將公孫隰朋推薦給齊桓公,公孫隰朋忠君愛國,為人厚道,而且很有責任心,齊桓公想了想也覺得不錯。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按照他的臨終遺囑驅逐了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可是齊桓公已年過古稀,再沒有雄心壯志,每天只想安逸享樂,突然失去三個弄臣後覺得每天都食不知味。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三個人是開方,他是衛懿公的庶長子,當年齊桓公征討衛國時,開方作為使者到齊國求和。

可是開方見齊國國力強盛,就沒有返回衛國,而是留在齊國為官。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衛國宗親不論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為重建衛國而奔走,開方卻無動於衷,繼續留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開方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對故國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不以為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的人,怎麼能夠真心忠於國君?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四個人是豎刁,他是齊國宦官,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

當初,齊桓公四處尋找有能力的人幫助自己管理後宮事務,這份差事對許多人都有吸引力,但有一大弊病讓人卻步,那就是必須閹割才能入宮。

豎刁寧願自殘身體都要進宮侍奉齊桓公,令齊桓公十分感動,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十分擔心,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能真心忠於君主?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談論半天卻沒有一個結果,而且管仲還要求君主務必遠離易牙、開方、豎刁這三人,這讓齊桓公有些不滿。

因此,管仲只得退而求其次,將公孫隰朋推薦給齊桓公,公孫隰朋忠君愛國,為人厚道,而且很有責任心,齊桓公想了想也覺得不錯。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按照他的臨終遺囑驅逐了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可是齊桓公已年過古稀,再沒有雄心壯志,每天只想安逸享樂,突然失去三個弄臣後覺得每天都食不知味。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於是,齊桓公認為管仲對三人的看法有誤,因此派人把他們召回,從此沉迷於三人的甜言蜜語之中。

公孫隰朋接任齊相之位不到一個月就病逝,情急之下鮑叔牙擔任齊相,可是看到齊桓公重新召回三人,鮑叔牙也抑鬱而終。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不起,五個兒子為了爭奪國君之位而公開爭鬥。

《史記》記載,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

易牙、開方、豎刁等三人見齊桓公不久於人世,便堵住宮門,假傳君命,不準任何人進去,連食物和水都不可以。

"

公元前645年,為了成就齊國霸主之位而嘔心瀝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終點。

聽說管仲病重臥床不起,齊桓公也顧不上老弱的身體,親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經過一番寒暄慰問之後,齊桓公回到正題,問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雖然病危,卻依舊謹慎,反問齊桓公看好誰?

《管子》記載,管仲有病,桓公往問之......蟲出戶而不收者,以不終用賢也。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一個人是鮑叔牙,他幫助齊桓公奪得國君之位,是齊國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鮑叔牙也有卓越的才華,他推薦管仲為齊相,而自己只做大諫,負責官吏的選拔。

在外交上,鮑叔牙主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說,以鮑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擔任齊國國相。但管仲認為他不合適,雖然光明磊落,卻過於善惡分明,不利於管理政務。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二個人是易牙,他並非傳統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廚師,非常受齊桓公的寵幸。

有一天齊桓公胃口不佳,什麼美味都吃膩了,想換換口味,嚐嚐蒸嬰兒肉是什麼味道,於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成菜。

齊桓公知道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了父子之情,從此對他更加寵幸。

可是管仲卻認為他毫無人性,為了討好國君,不惜殺自己的兒子,不宜為齊國國相。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三個人是開方,他是衛懿公的庶長子,當年齊桓公征討衛國時,開方作為使者到齊國求和。

可是開方見齊國國力強盛,就沒有返回衛國,而是留在齊國為官。

後來衛國被狄人所滅,衛國宗親不論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為重建衛國而奔走,開方卻無動於衷,繼續留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開方對自己的忠心已經超過對故國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不以為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去奔喪,如此無情無義的人,怎麼能夠真心忠於國君?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齊桓公推薦的第四個人是豎刁,他是齊國宦官,負責掌管內侍及女宮的戒令。

當初,齊桓公四處尋找有能力的人幫助自己管理後宮事務,這份差事對許多人都有吸引力,但有一大弊病讓人卻步,那就是必須閹割才能入宮。

豎刁寧願自殘身體都要進宮侍奉齊桓公,令齊桓公十分感動,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卻十分擔心,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是違反人情的,這樣的人又怎能真心忠於君主?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談論半天卻沒有一個結果,而且管仲還要求君主務必遠離易牙、開方、豎刁這三人,這讓齊桓公有些不滿。

因此,管仲只得退而求其次,將公孫隰朋推薦給齊桓公,公孫隰朋忠君愛國,為人厚道,而且很有責任心,齊桓公想了想也覺得不錯。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按照他的臨終遺囑驅逐了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可是齊桓公已年過古稀,再沒有雄心壯志,每天只想安逸享樂,突然失去三個弄臣後覺得每天都食不知味。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於是,齊桓公認為管仲對三人的看法有誤,因此派人把他們召回,從此沉迷於三人的甜言蜜語之中。

公孫隰朋接任齊相之位不到一個月就病逝,情急之下鮑叔牙擔任齊相,可是看到齊桓公重新召回三人,鮑叔牙也抑鬱而終。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不起,五個兒子為了爭奪國君之位而公開爭鬥。

《史記》記載,桓公病,五公子各樹黨爭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宮中空,莫敢棺。

易牙、開方、豎刁等三人見齊桓公不久於人世,便堵住宮門,假傳君命,不準任何人進去,連食物和水都不可以。

管仲要求驅逐這3人,齊桓公沒有采納,齊國從此失去霸業

就這樣,齊桓公活活餓死在自己的王宮裡,屍體在床上躺了兩個多月都無人理睬,“停屍不顧,束甲相攻”便成為後世君主對繼承人問題的最大警示。

齊桓公去世後,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等五個兒子都先後當過齊國國君,然後數年時間內又被親兄弟殺死。

這種動亂持續了四十多年,讓齊國國力大減,再也不復當年九合諸侯的霸主景象。

(參考文獻:《史記》《管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