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齊白石 鄭燮 隋文帝 孝武陳皇后 談藝錄 2017-06-17

潤筆,其實就是書畫、篆刻等文藝家收取的“報酬”,就像作家們寫了稿子,會收到“稿費”一樣。潤筆這個詞原本是拿毛筆泡水的動作,經水泡開的毛筆比較容易吸收墨汁,寫字的時候就會感覺比較圓潤。

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洗毛筆)

“潤筆”的來歷:

北周時,鄭譯與隋文帝楊堅有同學之誼,又幫助楊堅獲得皇位,但因貪贓枉法被貶。後來,他奉詔回京治病,隋文帝楊堅接見他時,下詔恢復他的爵位和官職,當場命內史令李德林起草詔書。

古之士大夫,講究“清高”,恥言金錢,非說不可時,稱之為“阿堵物”,意思是“那個東西”。

“潤筆”一詞典出《隋書˙卷三十八˙鄭譯傳》∶“上令內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幹’。”譯荅曰:‘出為方岳,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楊堅(公元541--604年)據唐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卷》摹繪

鄭譯是隋文帝的開國功臣之一,官至上柱國。後來鄭譯遭彈劾貪贓納賄、疏於職守及不孝順母親,因此遭到貶官。不久,隋文帝因感念鄭譯與他同生共死,建立了隋朝之後,所以就想將鄭譯召回。於是,隋文帝就命令內史令李德林草擬詔書恢復鄭譯的爵位,丞相高熲就開玩笑的對鄭譯說∶“筆幹了。”鄭譯則答說∶“不得一錢,何以潤筆。”因此,後人就將給付作詩文書畫之人的酬勞稱為“潤筆”了。

當年司馬相如,為失寵的陳皇后作《長門賦》,漢武帝讀了受感動,陳皇后重新得寵,司馬相如得黃金百斤,那時好像還沒有潤筆這個規矩,陳皇后是以向卓文君買酒的方式送黃金的,所以人們只好說是“作文受賄”,那時候“賄”字分量可能沒有如今這麼重,若不,司馬相如也太不光彩了。

潤筆之風至唐大盛,最出名的是韓愈,專為名公巨卿寫碑銘,“一字之價,輦金如山”;杜牧撰《韋丹江西遺愛碑》,得采絹三百匹。利之所在,人爭趨之,《蔡伯喈集》裡面,竟有 為年僅十五歲、七歲者作的碑文。

以上是“潤筆”的出處和來歷,書畫、篆刻皆是雅事,直接標價格收錢聽上去似乎不雅,於是收取潤筆乃文雅之事。但也有部分個別的名家,覺得收錢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的做法很直接。

鄭板橋:“白銀為妙”

鄭板橋是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詩書畫三絕。但他在仕途上並不得意,61歲時因為民請賑而得罪大吏,從一生中做的最大的官之一——濰縣知縣任上辭官回鄉了。此後13年,鄭板橋以賣書畫為生。由於他已名滿天下,求書索畫者絡繹不絕,他便自書潤格。

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鄭板橋的字與畫

第一段開門見山,明碼標價: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第二段說別送禮,直接給銀子:

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蓋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

直接給現金最好了,別送那些沒用的東西,哈哈。第三段說不能賒賬,也不陪聊天:

禮物既屬糾纏,賒欠猶恐賴賬。年老神疲,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都說鄭板橋有“三真”:真氣、真意、真趣。在潤格問題上,倒也體現得淋漓盡致。絲毫不作假,不嬌情。

齊白石:“一隻半蝦”

齊白石本性是謙和的,但在他自定的稿費標準上卻絕無商討的餘地。他在七十多歲時,因苦思作畫而少休息,說:“病倦交加,故將潤格增加。”在他家的客廳裡,掛著他親筆書寫的稿費標準,明碼標價,一清二楚。花草早魚蝦,多少錢一隻蝦,多少錢一朵花,一概清清楚楚。

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齊白石畫像

有一人來求畫,但數數荷包裡的錢,只夠買一隻半蝦,但他想得到齊白石親筆畫的兩隻蝦。齊白石說:“我一生受苦,從童年至今,所以錢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沒錢,怎麼生活呢?”然後接過錢說:“放心,一定讓你滿意。”

鄭板橋、齊白石是如何收“潤筆”的

齊白石畫的蝦

隨後,齊白石揮筆作畫。先畫了一隻正在水邊嬉戲的蝦,活靈活現;又在旁邊,畫了一隻在水面上只露出上半身的蝦,下半身被層層水波擋住,惟妙惟肖。兩人皆大歡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