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皮巷的點點滴滴

蕎麥 貨車 水果 呼和浩特新聞網 2017-04-10

單單一個玉泉區,統計在冊的街道就有125條之多,柴米油鹽、衣服等等用品都成了街巷的名字。今天就來說說一個叫蕎麥皮的巷子。

蕎麥皮巷的點點滴滴

有商鋪的街道每天迎來送往自然要乾淨整潔,可蕎麥皮巷卻不盡然,雖然兩邊有著各種小生意,但巷子卻泥濘得很,總是高低不平,坑坑窪窪,或許這條巷子實在太不顯眼,所以人們也很少在意它的外貌。

老呼市人李桓坤回憶說:“家住大召前的人家,為了方便到大南街活動,總是選擇從這條巷子走,免去了從大召前門拐個直角的麻煩,可惜這條路十分泥濘,並不好走。一是因為地上的土路煤渣十分多,二是這條巷子中的水總是少不了。因為巷子中的下水口時常會出現堵塞的情況,所以周圍居民的生活汙水就會沿著街道蔓延開來,時間長了,土地當中都有股難聞的氣味,可是路還是要走的,除了溜邊尋找乾淨的土地外,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板磚了,還好這條路並不長,躲躲閃閃、連蹦帶跳的也就過去了,沒有人會因為巷子泥濘放棄這條小路。當然巷子中除了泥水之外,還有大概三兩個電線杆,說到這電線杆也到沒什麼,可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立在巷子中的電線杆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東一下西一下的,好像整個巷子哪裡路平,哪裡沒水,哪裡就會出現個電線杆來佔地方。搞得行人左拐右改的十分為難。巷子不長,給人的印象卻真的是很深。”

蕎麥皮巷位於今天的大召前玉泉井東邊,東西走向,東起小南街,西至大召前街,長約130米,寬約3米。1931年巷子內有一家磨坊並經營蕎麥皮,因此而得名蕎麥皮巷,1956年,又因街道在玉泉井附近,蕎麥皮巷改為玉泉一巷。

熟悉呼市地理的曾克達老先生回憶說:“從我記事起,這條巷子就叫蕎麥皮巷,當時,街道上有好幾家賣蕎麥皮的小院子,但是巷子內幾乎沒有商鋪,賣蕎麥皮的商家都是在自己的院子裡小本經營,院子裡也不是磚瓦房子,一間間的土坯房守候著主人的生計。院子及其小,小到入深只有五六米的樣子。院子門口堆著兩個麻袋,麻袋裡放著蕎麥皮,這就是商家的幌子,誰要是買蕎麥皮,只有走進這巷子,看見院子門口放著的麻袋,就知道這家肯定是賣蕎麥皮的了,就在這短短的130米的狹小巷子裡,五六家經營蕎麥皮的院子充斥其中,這五六家便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場,只是這市場,不是賣什麼值錢的東西,而是賣蕎麥皮。”

蕎麥皮巷中的另一個標誌,那就是一個堆滿煤灰的小院。別看巷子泥濘,行人通過怕髒了衣服有所顧忌,但車輛在巷中可謂穿梭自由。因為巷子雖短,但卻寬敞,即使有電線杆阻擋,車輛還是能夠通過。當時的車也不多,更不會發生佔路的事情,但還是有個別偷懶的司機喜歡從這裡掉個頭什麼的,而巷子中出現最平凡的車輛就是一輛毛驢拉貨車。

現在說毛驢拉的貨車,人們很多會想到早市上看到賣水果蔬菜的農民們伯伯所駕的車,但大部分也都是機動的,很少有蓄力的了,但過去在這條巷子的東口就常常有一輛毛驢車靠在路邊停放著,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拉送煤灰。就在巷子的南面有一個不大的院子,院子裡堆滿了煤灰,像個小山一樣,人們會看到毛驢拉著煤灰進進出出,但並不知道這些煤灰是用來做什麼的,只知道這裡有個鐵柵欄門的院子,院子裡堆滿了煤灰。

小孩子們自然對煤灰不如對毛驢感興趣,所以總會好奇地觀望,這時候就會有家長出來嚴厲地訓斥:“毛驢會踢人的,小心你惹到它把你們踢傷了。”聽了這話,畏懼和不敢靠近更加驅使了好奇心,所以每當煤灰小院外面的車輛一到,總會引來很多小朋友圍觀。遠遠地帶著歡笑的戲耍,增添了孩子們的想象空間,各種有關煤灰小院的奇怪傳說就從天真活潑的孩子口中出來,搞得大人們哭笑不得,但也給這條不長的巷子增添了幾分神祕感。

蕎麥皮巷就在玉泉井的正東方,也就是現在的玉泉井一巷,玉泉井在呼市人的眼裡太重要了,清朝時期,大召前是呼市最繁華熱鬧的地方,玉泉井就在大召前。據說,過去來玉泉井汲水者,從早晨一直持續到晚上很晚,東邊過來提水的人都會經過蕎麥皮巷,從小住在舊城的曾克達老人回憶:小時候每年的大年三十這一天,總是會早早的起床,給奶奶去玉泉井擔兩桶水回來泡茶喝。那個時候,玉泉井的水已經不多了,提水用的斗子下去,只能汲到一點點水,兩桶水要汲好幾斗子才能填滿,但是,就是這樣,我還是堅持每年按照慣例,為老人早早提上兩桶玉泉井的水,老人認為玉泉井的水最好了,大年三十這個辭舊迎新的一天,什麼都要最好的。我還記得當時擔著水往家走的時候,蕎麥皮巷路兩邊,都是人們汲水往家走,水桶上滴下來的水形成了兩條冰帶,小孩子或者老人走上去很危險。住在蕎麥皮巷子的人們對於過來擔水的人司空見慣,感覺這就是這條巷子的一道風景,曾克達老先生表示,當時過來提水的人可多了,有些人專門靠擔水賺錢,而他們擔的水就是玉泉井的水。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回呼市下雨,玉泉一巷中間的路上就坍塌了,具體時間老人記不清楚了,玉泉一巷的一處小院子不見了,它連一片磚、一片瓦、一條木柴也沒有留下,人們說當時的玉泉井附近空了。後來,人們填充了塌陷區,又修整了這條路。玉泉一巷還是存留了下來,留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只是被修了又修,改了又改,沒有了蕎麥皮,沒有了擔水的人,有的只是人們的回憶。

說到這條巷子,第一個想到形容它的詞語就是短小,從大召前街到大南街中間有這麼一條筆直筆直的巷子,為了方便,很多人喜歡從這條巷子過路,穿來穿去的尋找一些便捷。人們過來過往,似乎很少注意巷子的變化,倒是十分關心腳下的道路,這樣的小巷中,總是泥流和雜亂的,可能是因為它太小了,周圍又沒有十分搶眼的建築,所以大家並不在意它的形象,只要能走,能通過即可。

根據曾克達老人的描述,在巷子的西口有一家焙子鋪,焙子鋪並不大,一間房屋不過十來平米,裡面有一個桶形的爐子靠在牆邊,緊挨爐子一邊就是一個長長的面案板,面案下面塞滿了成袋的白麵,一位老師傅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在面案前面忙乎,麻利地揉搓著手中的麵糰做成各種麵食,再一一放入爐子旁邊烤制,等到凌晨時分,香氣撲鼻的麥香味道就會引來周圍的居民。

為什麼要說這個焙子鋪呢?因為當時的大召附近只有這一家單獨製作焙子,獨立出售,現烤現賣的焙子鋪。這樣的小吃店在回民區可謂隨處可見,但在玉泉區卻十分少見。大召附近的飯館居多,像焙子這樣的特色食品總是和雜碎、燒賣一起銷售,並且飯館中的焙子都有些微涼,很少有剛剛出鍋的那種香氣,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費事下館子,但又想吃焙子時就會來到蕎麥皮巷,來這家焙子鋪中購買。

“記得早上很早排隊買焙子時,周圍的人家都是關著燈的,只有焙子鋪裡有昏黃的燈光,放焙子的玻璃櫥櫃上總有一層熱氣薰出來的白色,把整個玻璃櫃弄的霧濛濛的。雖因這層白霧看不到焙子,但依舊阻擋不了人們對美食的渴望。”曾經在大召前街居住的市民李桓坤說。(記者 李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