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映青

長城是中國封建社會形成和發展的產物,在歷史上發揮了無可替代的軍事、政治、民族融合、經濟文化交流等巨大作用。承載了太多的歷史與文化,經歷了太多的滄桑和榮辱。它既是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又是中華民族精神象徵和文明文化的符號。

內邊,即內長城,長400餘千米,由河北省淶源縣入靈丘縣經繁峙、渾源、應縣、山陰、代縣、原平、寧武、神池、朔城區至偏關柏楊嶺(古稱丫腳山)與外長城會合。沿線主要有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大水口堡、利民堡、八角堡、老營堡、偏頭關等重要軍堡和關口。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朔城區內邊由神池縣南寨村野豬口向東南,進入城區利民鎮蘭家窯村西北,轉而向東抵利民堡,過利民堡向東南經南西溝村復入神池縣,全長38千米。

《山西通志》卷一·關隘五·353頁載:胡鬆《陽方堡築城記》:西蜀陳公講提督三關,兼巡撫山西地方。上奏朝廷,山西雁門、寧武、偏關諸關為國重鎮,由其“陽方口者,朔州之大沖也,平衍夷漫,雖數十萬騎,皆可成行以進”,及需加強守衛。上準其奏,於是築長城。“乃以雁門兵備副使王鎬,察奸經費都司署都指揮同知王鬆,太原府同知邢倫總督工程,其下文武百執事,並選廉慎而有幹者攝之。經始嘉靖十九年之春三月,畢工明年之夏六月。”自陽方口始,“東起陽方口,經溫嶺、大水口、神池、蕎麥川、野豬口、老營堡、三丫角,土築唯半,餘則斬山崖為之。計長三萬三千一十餘丈,可百八十里。無論土石,並高二丈有奇,下廣一丈五尺,上廣七尺,加四尺為女牆,可騎以馳,可蔽以擊,牆外壕塹,深廣之度略如,牆中增敵臺四十三座,暖鋪五十五間,暗門五座,重樓三座,護水提臺稱之,包築流水溝百十二處。”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朔州志》1999載:“內長城南起託邏臺,經寇莊、利民至平魯界內,全長三十多公里,原為磚和石包砌,後大部殘損。底寬三米多,頂寬二米左右。明洪武至萬曆年間,為防禦韃靼、瓦剌族的侵擾而築。”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利民邊牆從西北大馬圐圙、小馬圐圙(山名)進入視野,蜿蜒伸展過利民北糜窩山(山頂有邊牆敵臺,呈圓錐狀故名)。然後轉向東南,倚山直下,直衝平川,經蕎麥川口(距利民堡400米),平臥500米左右,(此段農業學大寨時平毀),昂首直上飛衝東坡山。站在高處眺望,長城象巨龍,霸氣十足地橫臥在天地之間。細看,由糜窩山直下的邊牆猶如飛龍飲澗,而向東坡山沖天直上的邊牆好似巨龍吞日。磅礴而充滿靈性,巍然而洋溢生機。

這段邊牆基本為夯土。牆體還好,且較連貫。下寬5米,上寬可行人,牆體高達5—9米,約隔幾十米有一夯土墩臺,凸出牆外,牆體高高矮矮,凸凸凹凹,風雨侵蝕,坍塌殘損。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利民邊牆從糜窩山底到東坡山底,有約500米地勢平坦開闊,中處有一關口,即蕎麥川口。“蕎麥川口, 利民堡北。霍冀《九邊圖說》,兵至威遠,平魯而下,至蕎麥川,奔利民堡。劉龍《指揮僉事袁杲行狀》:守備寧武關,議築蕎麥川,鎮狐諸堡。”“(嘉靖)三十九年,俺答自陽方、忻州、原平、石嶺關,復由此出。……中路參將統奇兵,駐蕎麥川暗門。”(《山西通志》卷一·關隘五)蕎麥川口磚砌拱門,寬約4米,高約5米,深約5米,有木關門,門洞上建敵樓。 洞外有長寬各10米多的甕城,南、東、北為高約7米的夯土牆體,向南開一關門。據老人回憶,日軍侵佔利民時,日軍汽車即從此門開進,上世紀60年代有遺址。史料中把蕎麥川口與寧武、雁門關並提,其主要軍事作用可見一斑。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邊牆從東坡山向南偏東經營盤山(當年或駐兵)行5公里,有村叫歇頭廠,邊牆把村一分為二,牆內村叫口裡,牆外村叫口外。邊牆上有一關門(據說是得勝堡),僅容一人一騎通過。開通關塞,反映了當年的平和和戰亂。據傳,歇頭廠曾叫血頭廠,鮮明地勾勒了當時刀光劍影、血火交織的戰爭血腥場面,令人悲切欷歔。

另外,朔州學者李柱在利民大馬圐圙山邊牆敵樓發現當年的殘破磚瓦。利民周禮忠在歇頭廠邊牆處發現探口用的脊形殘磚。這都證明了邊牆的部分建築結構和規模。

利民堡是在邊牆壘築過程中擴建和發展起來的小城堡,是內邊阻扼胡騎南下的重要關口。利民堡“東至朔州治六十里,西至八角堡四十里,南至神池堡六十里,北至邊牆三裡。利民堡北,出蕎麥川口,為朔州、井坪孔道。利民堡舊名達沐河。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都御史秦紘築土堡,方五里餘,高二仞餘,厚一仞餘,門樓三,以指揮防守。正德時增展。嘉靖十八年(1539)都御史陳講設守備,建倉(利民倉,堡內西北隅)。萬曆四年砌石城,週三裡二百四十步,高連女牆二丈五尺。”(《山西通志》神池縣,361頁)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寧武府志》載:利民堡“原達沐河之故地。明成化十七年巡撫秦紘築,以指揮守之。嘉靖十八年,中丞陳講設守備,改築城堡於獅子坪,萬曆十四年(1586年)甃石,週五百七十丈,城高三丈六尺,門三,東西無考,其南曰“南安”。

“弘治間,巡撫都御史侯恂復奏置守禦所,轄堡十有二,東為大河,為陽方,為朔寧;北為神池,為大水口,為利民;……(《山西通志》寧武府,351頁)

由上述可知,利民堡在明代一百多年的歷史過程中,逐步成為壁壘堅固、屯兵、儲糧的內長城十八隘口之一的軍事要地。當時利民堡、八角堡、三岔堡與神池合稱“四城堡”。利民堡轄得勝、勒馬溝、蔣家峪三堡,至今得勝堡仍有遺址可查。

利民邊牆和蕎麥川口

利民邊牆,是未加任何修飾的古老建築。它殘缺破損,傷痕累累,默然無語,但它有歷史的音像和信息,有歷史的訴說和記憶。留下它,就是留下精神命脈,留下華夏脊樑;守望它,就是守望文明,守望尊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