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偉

6月21日,世界知名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神作《千與千尋》(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在誕生的18年後,正式登陸中國大陸的大熒幕。

故事講的是10歲少女荻野千尋(おぎの ちひろ/ Ogino Chihiro)在搬家過程中,被妖怪所“神隱”至神怪世界,失去與人類世界的聯繫。故事中,她與少年河神白龍互相幫助,最終幫助家人和朋友逃離了神怪世界。

本片最大的賣點,是將日本獨有的河神文化放入其中;而英俊的男主角白龍,他圈粉無數,簡直就是日本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河神形象。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千與千尋》中國版定檔海報

河神之國

河神,又稱作“河伯”。它是日本神怪文化,乃至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的生存之本,很早就成為古人的自然崇拜對象之一。河神的流傳廣度,與日本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日本作為島國,加上河流眾多,是水中神祇“河神”的理想居住地。日本人認為,江河湖海皆有河神。

日本河神與中國河神相似點很多,很多日本學者認為河神就是源於中國。中國的河神起初是本土神祇。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的水神“龍”和中國的河神合而為一,大小河川歸龍所管。《西遊記》就出現了管一片海的東海龍王,管一條河的涇河龍王,甚至只管一口井的烏雞國井龍王。龍形的河神隨著遣唐使傳入日本後,日本的大小河神也化為龍形。《千與千尋》中,掌管天下大河的河神河川主人,掌管一條河流琥珀川的河神賑早見琥珀主(白龍),真身都是龍形。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白龍真身

傳說中的河神,頭髮是銀白色的,眼睛和鱗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他長相俊美,一般是看上去不到20歲的青少年。《千與千尋》的男主角白龍,人形時就是個12歲的美少年;龍形時則是條白色的龍,並擁有一身琉璃色彩的白鱗。“白龍”一詞讀作“ハク/Haku”,對應的漢字為“白”。其含義有二:其一就是指他的真身是條白龍。其二,“白”“伯”兩字,日語漢字音同音,白龍就是河伯(河神)。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千與千尋》中國版預告海報中的千尋與人形白龍

水具有潤澤和破壞的兩面性,河神的形象也具有兩面性。河神有善的一面,經常幫助人類。白龍就是這樣的河神,他是幼年千尋的玩伴,曾在人類世界中與千尋玩耍;還在自己管轄的琥珀川岸邊救了落水的幼年千尋。河神也有惡的一面。隨著故事深入,我們就會從大家的話中瞭解白龍邪惡的一面。

日本人還認為,所有河神的聚居處,是一個能夠提供休憩和清除汙垢的澡堂。電影裡,千尋一家誤闖入的妖怪小鎮就是一個河神世界;主人公千尋工作的地方、巫師湯婆婆的澡堂“油屋”便是河神清除汙垢的澡堂。澡堂裡出現了大量青蛙、烏龜等水中生物,油屋櫃檯負責管理和發配藥池裡所需藥牌的員工也都是蛙類。這是因為蛇、青蛙、烏龜等動物被日本人看作河神的象徵,乃是河神派遣來的神使。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海報中的巨大建築即是油屋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油屋員工

河神之境

電影一開始就作了劇情鋪墊,與河神有關的主題曲《那一天的河川》(あの日の川へ)。這首曲子從片頭播放直至千尋家在隧道口的停車。在路上,千尋看到了一尊蛙首石像,隨後在隧道口又看見了蛙首石像。荻野明夫駕車穿過森林的小路,還有個木質鳥居。日本傳統文化中,鳥居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俗界。這些都預示著,千尋一家三口即將進入神怪世界。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隧道入口的蛙首石像

千尋家穿越了隧道,意外闖入神怪世界後,與人類世界失去了聯繫,進入“神隱”狀態。三人被困在了神怪世界,荻野夫婦還變成了動物。日語“神隠し”意為“被神怪隱藏起來”,是指被其誘拐、擄掠而導致行蹤不明。電影的原名《千と千尋の神隠し》,直譯過來就是“被神怪隱匿的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隧道另一端的世界同樣佈滿了蛙首石像

宮崎駿大部分作品裡的主角都是女性,不少甚至是普通的路人形象。千尋就是一個普通長相的10歲女孩。為了救回父母,找到安身之所立足,千尋不得不跑到湯婆婆的油屋去打工。油屋的造型來源參考了東京建築園內子寶湯澡堂,以及愛媛縣松山市澡堂道後溫泉本館。它像是兩座建築疊加而成。子寶湯澡堂與吉卜力工作室也有淵源,它恰好位於工作室的西北方。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子寶湯澡堂和道後溫泉疊成油屋

被收留及僱傭是有條件的,要被湯婆婆剝奪自己的姓名作為束縛。作為這個世界的主宰,湯婆婆要求千尋和自己締結打工契約,並將“荻野千尋”的四字姓名改成單字的“千(せん/Sen)”。湯婆婆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被僱傭者的名字一旦被奪走,就再也無法找到回家的路了,一輩子成為她的奴隸。“神隱”狀態會強化。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油屋主宰湯婆婆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湯婆婆沒收了姓名中的三個字

就這樣,千尋與神隱世界中的河神和妖怪打起了交道。這些神怪中,就有她小時候的救命恩人白龍。白龍是一個性格極端分化的河神,在至善和至惡兩端徘徊。作為湯婆婆的弟子,他也是其最得力的手下,負責處理不服湯婆婆的下人或敵人。同在油屋打工的千尋好友小玲說:“那位是湯婆婆的手下,要小心。那種人有兩位就慘了。”然而,邪惡的白龍在油屋遇到千尋之後,發現她是自己救過的少女,私下給予她很多幫助,擔負起保護她的使命。千尋眼裡的白龍,因此是至善的,“他是個溫柔的好人”。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小玲吐槽邪惡的白龍

白龍有著悲慘的身世,他本是掌管河流“琥珀川”的河神。1980年代,人類在大興土木、建造高樓之時,填平了琥珀川,導致賑早見琥珀主無家可歸。他不得不來到油屋,投奔湯婆婆,併成為她的弟子。與千尋一樣,他也被迫失去了自己的名字,改名“白龍”,也進入了“神隱”狀態。白龍成為了湯婆婆的徒弟後,臉色越來越難看,眼神也越來越凶惡,成為一個惡性的河神。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白龍是油屋的二號人物

失去自我的河神不止白龍一個。有一次,千尋與小玲接待了一位身形巨大的浴客。這位叫腐爛神的浴客,是本片出現身形最為巨大的河神。它渾身腥臭、體型巨大,所到之處,流出一地爛泥,叫人無法忍受,連無所畏懼的湯婆婆都感到害怕。千尋等人費勁力氣幫它清潔,結果拉出自行車殘骸、汽油桶、廢舊輪胎等各種垃圾,簡直是一個垃圾場。除去巨量垃圾場的浴客才終於脫出真身,原來它是經年累月受垃圾、汙水所累的河神——河川主人。垃圾被清理後,河神如釋重負,開心地化作水龍離開了,並贈予千尋一顆苦艾丸子作為答謝。千尋成了眾人的英雄,湯婆婆為賺到大錢還表揚了她。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垃圾清除前後的河川主人

生命之名

河神是電影最主要的元素;而將千尋與諸多河神聯繫起來的鏈條,則是名字。本片名《千與千尋》,就是講千尋在“失名”與“尋名”時發生的故事,講她在“失去本我的千”與“追求自我的千尋”之間搏鬥的過程。湯婆婆的巫術只能奪去被僱傭者的名字,不能奪取被僱傭者對別人的記憶。白龍雖然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但他記得千尋的名字。他提醒千尋說:“你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名字,我就是無論怎樣也無法想起自己的名字……名字一旦弄丟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失去名字的白龍,就變成了一個人人害怕的惡河神。這點明瞭電影的主旨,守住自我,不能迷失自我。白龍在偷偷與千尋相聚的時候,背景音樂是千尋家出發時的《那一天的河川》,寓意白龍像家人一樣關愛千尋。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白龍告誡千尋別忘記名字

湯婆婆利用失去本我的白龍,指使他去偷盜雙胞胎姐姐錢婆婆的魔女印章。錢婆婆是個魔力更強的巫師,她的詛咒封印弄得白龍遍體鱗傷。幸運的是,白龍多次救過、幫助過千尋,千尋反過來又救了他。她及時拿出河神贈送的苦艾丸子,令白龍吐出印章保住一命。這體現了宮崎駿樸實的環保理想。白龍拯救過千尋,是指大自然養育了人類;千尋拯救白龍,則是與自然相親相愛的人類要守護著大自然。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千尋救白龍

千尋代表的是不會淪為金錢奴隸的人類,不會失去本我的人類。“千尋”之名,則說明主人公不單單“尋”回自己的名字,也尋回了眾人的名字。

千尋幫助白龍獲得了錢婆婆的諒解,帶他離開了錢婆婆。在舒緩的《那一天的河川》背景音樂聲中,經千尋提醒的白龍也尋回了自己的名字。這段動人的劇情,就如歌詞寫得那樣,“你扶著我的肩膀溫柔地笑,說:我已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但偏偏記得你”,“清晰地記得我說出你名字的一剎那,銀麟開始脫落,我們開心的淚珠,滑落天際。”這就是主題曲別名《生命之名》(いのちの名前)的由來吧。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白龍尋回了名字和記憶

宮崎駿是動畫史上少有的人文主義大師,其作品立意一向極高。《千與千尋》作為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與金熊獎的動畫片,更是如此。如果說,河神之境,體現了日本人宮崎駿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那麼,生命之名,則體現了思想者宮崎駿對環保主義的理解。人類破壞環境,必被反噬。腐爛神身上清理出來的垃圾場,不就是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結果。白龍則更具象徵意義,因家園被人類侵佔而失去名字的他,成為凶神惡煞。可喜的是,失去了名字的腐爛神和白龍在千尋的幫助下,先後尋回了自己的名字。他們沒有失去自我,守住了自己的生命,也不再反噬人類。

宮崎駿的作品裡不止一次強調了愛護大自然的重要性。早期動畫電影如《風之谷》,片中被工業和戰爭毀掉的世界、會釋放瘴氣的腐海、巨大的王蟲、有著破壞力的武器巨神兵,都是其環保思想的具體展現。劇中白龍與千尋的互救,則是大自然與人類是良好的循環,避免了《風之谷》這樣的悲劇。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風之谷》中人類需要戴面具防毒

最終,善良的千尋在自己的努力下和眾人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救出了父母,離開了油屋。尋回名字的白龍,也決定與湯婆婆商量不再做她的弟子。離別之時,白龍告誡千尋千萬不要回頭看,等於告誡人類不要走破壞自然環境的老路。白龍告訴千尋,兩人一定會在人類世界重聚,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關係將會在未來重新建立。

宮崎駿曾如是自評:“千尋與白龍的‘愛’是一種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給予彼此鼓勵堅強活下去勇氣的朋友的感情,也代表了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他也深信人類和大自然會和諧共生,就如片尾曲《永遠同在》(いつも何度でも)所唱的那樣,“雖然悲傷會重演,但我一定能在某處與你相逢。人們總是不停犯錯……但他們的雙手仍在尋找光明”。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主角的理想即是宮崎駿的理想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千與千尋》有宮崎駿的理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