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這是我第三遍看千與千尋,第一遍是小學時看點播臺,第二遍是多年後重看宮崎駿全集。第一遍看千與千尋時覺得畫面很棒,劇情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也非常有趣,第二遍看時大致理解了電影中的寓意,讚歎其內容的深度,而這回看時,只覺得自己已經成了劇情中的人。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與千尋》海報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宮崎駿的動畫,那我會用靈動。宮崎駿作品的畫面總是帶著很強的跳躍感,彷彿每個角色都有飛翔的能力,同時劇情展開也如行雲流水,從頭到尾牽動著觀眾的目光和情感。

但宮崎駿的電影也經常出現戛然而止的情況,他所要表達的內容,在一貫快節奏的敘事風格下,總是顯得意猶未盡。

而千與千尋算是個例外,它是宮崎駿電影裡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了。它涵蓋的主題非常廣闊,包括成長、職場、環保、社會、教育、愛情等等。普通導演如果想要在兩個小時的電影裡塞這麼多東西進去,血崩是必然的,但宮崎駿做到了。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與千尋》海報

他把這些內容有機地整合到了一起,毫不顯得雜亂,也沒有影響主線的敘事,同時令每個主題都顯得有一定的深度。更令人讚歎的是,他把這些深刻的內容用一種老少咸宜的形式包裝起來,使得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閱歷的觀眾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神作二字當之無愧。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與千尋》海報

千與千尋最大的主題是成長。千尋穿越到另一個世界,在溫泉旅館打工救出父母實際上表現的是年輕人離開父母的懷抱,進入社會獨力生存打拼的情況。

最初的千尋不知世事,連和人打招呼都不敢用太高的聲音,她在一瞬間失去了父母的庇佑,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她在被白龍用嚴厲的態度訓斥時,甚至天真到以為旅館裡有兩個白龍,完全不知道人還會有另外一面,這其實就是年輕人還未接受社會歷練時的樣子。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尋與父母

千尋在求職時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劇情,她幫跌倒的煤球搬東西,結果其他煤球紛紛假裝跌倒好讓她來幫忙。和每一個尚未找到正式工作的人一樣,這裡的千尋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希望能儘量幫上忙以獲得認同,而煤球作為前輩則紛紛把工作甩給她,等到開飯時間到了,它們又跑得飛快,可以說是非常形象的一幕了。

旅館的老闆娘湯婆婆是典型的資本家形象,她擁有強大的魔力,秉持金錢至上的信念,為了錢什麼客人都能接,所有人在她眼裡都是行走的金錢。她最初並不願意接納千尋,而是想把她和她父母一樣變成豬,好被自己宰掉招待客人。在不得已僱傭了千尋之後,她也想方設法刁難千尋,好讓她放棄工作,老老實實成為一頭豬。

她把所有部下都當做是賺錢的工具,得力助手白龍在幫她偷東西而被弄得遍體鱗傷後,也被其無情拋棄,湯婆婆幾乎可說是吃人不吐骨頭。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湯婆婆

湯婆婆所經營的旅館是片中慾望的化身,也可以看做是社會的大染缸。她奪走了所有員工的名字,讓他們忘記自己本來的身份。來到這裡工作的人都漸漸被這裡所影響,變成和湯婆婆一樣貪婪的人。小玲為了一條烤蠑螈而偷偷帶走千尋,青蛙為了得到河神的砂金而半夜去挖地板。

在這條慾望的道路上走到終點會是什麼下場?千尋的父母在一開始就用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了——迷失自我,成為家畜。

而旅館中形形色色的人也分別有所指代。白龍和千尋一樣都是善良的人,但他為了令自身變得更加強大而向湯婆婆學習魔法,結果眼神變得越發凶惡,也忘掉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失去利用價值後馬上被湯婆婆拋棄。他在這裡所代表的是那些擁有優秀才能,渴望改變命運,最終卻被上層人士吃幹抹淨進而迷失自我的人。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尋與白龍

無臉男宛如一張白紙,變成什麼樣子全憑周圍人影響。他對千尋一見鍾情,為了見她一面在橋上從夜裡等到第二天。他也很笨拙,因為想要讓千尋開心,用著誇張的方式來幫助她。他並不知道千尋想要什麼,所以就吸收周圍人來學習他們的外貌和愛好,最終沾染上了旅館裡的惡習,同樣是以不知世事的前提進入旅館,他卻走上和千尋完全不同的道路。等到他擁有了旅館裡所有人所羨慕的一切,得到和千尋對話的機會時,才發現千尋並不需要這些。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尋與無臉男

河神是千尋在旅館裡所遇到的第一個考驗,所代表的是宮崎駿作品裡永恆的話題——人與自然。河神洗澡那一段估計是片中最重口的部分,他以一種面目全非的方式出場,從外形上已經完全看不出本來的樣子,即使泡進溫泉裡也同樣髒臭無比。等到最後從身體裡拔出報廢自行車等現代社會工業垃圾後,才終於恢復本來面目。

這裡宮崎駿用一種非常猛烈的方式表現了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蘊涵進了自己的環保理念。而白龍的真實身份是現實世界裡無家可歸的河神,他的遭遇也在加深這一主題。

湯婆婆的寶寶一段則是表現了宮崎駿的教育觀。如果說冷血的湯婆婆對誰有真感情的話,那就一定是她的寶寶了。湯婆婆對寶寶十分溺愛,可謂是千依百順,生怕他受到傷害,甚至不肯讓他出門,告訴他外面到處都是病菌。於是寶寶長成了一個擁有巨大身體但外形卻是嬰兒的形象,他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常識,性格任性,用哭鬧解決一切問題,甚至無法自行站立。宮崎駿用這個形象諷刺了許多家庭的教育行為,表示他們所培育出來的只是一個個的巨嬰。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寶寶

當寶寶失去本來的身體後,曾經被湯婆婆用來照顧他的三個木雕一上來便追著他報復。而白龍指出湯婆婆最重要的東西已經被掉包時,湯婆婆的第一反應是檢查砂金有沒有問題,這個橋段反映出部分家長作為監護人的極度失職。寶寶在陪同千尋體驗了各種艱辛後,先是學會了自己走路,接著又在錢婆婆那兒憑藉勞動獲得食物,成為一個通情達理的孩子。宮崎駿想用這段劇情告訴觀眾,溺愛從來不是教導孩子的方法,作為家長應該教導正確的社會規則,讓孩子學會自立。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尋離開

回到主角千尋身上,千尋在充滿誘惑的溫泉旅館裡沒有和父母一樣迷失自我,而是始終記住了自己的名字,堅持依靠勞動來獲取報酬。她對每個人都善意對待,甚至把用來救父母的藥分給白龍和無臉男,好讓他們找回自我。

千尋的成長也是巨大的,她在劇情之初還手無縛雞之力,下臺階時不敢站立,擦地板時也手腳笨拙。然而經過種種歷練,後期的千尋居然敢踩著管道去救白龍,也不再事事依賴他人,和前期形成鮮明對比。她用自己方式感染著身邊的人,小玲、寶寶和無臉男都受其影響,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而千尋也在一次次的歷練中完成了自身的成長,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終於成功回到了現實世界。

《千與千尋》角色解讀

千尋

宮崎駿想要用千尋的經歷告訴觀眾,唯有用勇敢、善良和堅持來面對生活,才不會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當中忘卻本心。

作為已經工作快三年的人,再看這部作品,不由得感慨萬千,現在的自己到底更像是作品中的誰?是寶寶?是無臉男?還是旅館裡打工的其他人?

每個人希望自己能像千尋那樣,永遠不要遺失自己最初的記憶,雖然這是個奢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