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千利休 茶香記生活家 2019-08-15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在茶壺、蓋碗出湯以前,需輕輕地在茶巾上接觸一下,使茶具底部乾燥,不會打溼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湯、收回公道杯時都需輕輕點在茶巾上。否則,若公道杯斷水不利落,就會有茶湯滑落。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在茶壺、蓋碗出湯以前,需輕輕地在茶巾上接觸一下,使茶具底部乾燥,不會打溼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湯、收回公道杯時都需輕輕點在茶巾上。否則,若公道杯斷水不利落,就會有茶湯滑落。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清洗茶具後,茶具也可以用來擦拭茶具

那如果不小心撒了茶湯呢?

遵循著茶巾“專布專用”的原則,還是去拿一塊真正的抹布來清理吧。

| 使用後:及時清理,養成習慣

使用過後的茶巾,基本上都會沾上茶湯、茶漬,從而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也要求我們及時、或至少定時清理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在茶壺、蓋碗出湯以前,需輕輕地在茶巾上接觸一下,使茶具底部乾燥,不會打溼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湯、收回公道杯時都需輕輕點在茶巾上。否則,若公道杯斷水不利落,就會有茶湯滑落。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清洗茶具後,茶具也可以用來擦拭茶具

那如果不小心撒了茶湯呢?

遵循著茶巾“專布專用”的原則,還是去拿一塊真正的抹布來清理吧。

| 使用後:及時清理,養成習慣

使用過後的茶巾,基本上都會沾上茶湯、茶漬,從而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也要求我們及時、或至少定時清理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晾乾的過程應將茶巾舒展、且避免暴晒,使得茶巾能夠充分乾燥、且保持柔軟。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在茶壺、蓋碗出湯以前,需輕輕地在茶巾上接觸一下,使茶具底部乾燥,不會打溼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湯、收回公道杯時都需輕輕點在茶巾上。否則,若公道杯斷水不利落,就會有茶湯滑落。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清洗茶具後,茶具也可以用來擦拭茶具

那如果不小心撒了茶湯呢?

遵循著茶巾“專布專用”的原則,還是去拿一塊真正的抹布來清理吧。

| 使用後:及時清理,養成習慣

使用過後的茶巾,基本上都會沾上茶湯、茶漬,從而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也要求我們及時、或至少定時清理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晾乾的過程應將茶巾舒展、且避免暴晒,使得茶巾能夠充分乾燥、且保持柔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如果說,看一個人是否足夠講究,就看他的指甲、鞋面。

相對地,要看一位茶人是否真正能夠靜心泡茶、用心事茶,也可以透過一塊小小的茶巾來了解。


"

茶席上的器物,往往是精心挑選、不容忽視的。有一些,甚至是你隨手拿起,就能充滿自豪地把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

但很遺憾,“茶巾”是個例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一般來說,茶巾都是順便加入購物車的“小配件”。

更甚的,要不是某茶友不慎把一條晾在一旁的茶巾拿來當了洗碗布,大概連“茶巾不起眼”這件事情本身都沒有意識到。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外表平平無奇、總是退居一側,以至於當茶席上出現水漬、油汙的時候,總是一個順手就抹了過去。在許多人的意識裡,“茶席上的這塊小毛巾,不就是用來擦髒東西的嗎?”

日積月累,“茶巾”逐漸完全具備了“抹布”的功能,彷彿只是在需要用到時才擺上茶席,獨佔了一個文雅的名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然而,與日常印象截然相反的是,茶巾之重要、卻足以體現喝茶人的涵養與修為。

用對茶巾,是每一位茶人的必修課程。

茶巾,請重新認識它一次

有一位鄉下的茶人曾帶話給千利休,說想拿出一兩金子來請利休幫忙給買幾樣茶道具,什麼道具都可以。

千利休給這位茶人去了一封信,信上寫道:“這一兩金子一文不剩地全部用來買白布吧。對於靜寂的茶庵茶來說,沒有什麼都可以,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

誠如千利休所言,茶巾,是整個泡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茶巾保持乾淨、清爽,更是重中之重。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以棉、麻等材質製成,款式低調簡樸,主要的功用便是“幹壺”——即斟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或擦拭滴落於桌面的茶水。

“只要茶巾乾淨便足夠了”的教誨其實是一種比喻手法。一方面,它展示了茶巾之於清潔效用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它揭示了茶巾背後、“客人本位”的茶道思想。

聽起來有些玄妙,那麼就不妨試想一下。泡茶過程中,無論是淋壺還是出湯,都極有可能滴落茶水,以至汙染茶湯或桌面。這對於喝茶待客而言,都是不雅、不潔的。此時,一塊靈巧的茶巾就可以輕鬆地避免這樣的情況。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同時,維持茶巾乾淨,使得茶具與茶巾接觸的過程中保持潔淨的狀態。茶湯入口,亦更加衛生

站在“以客人為本”的角度,茶巾從細微之處,充分展現了茶席主人的用心與周到。

茶巾的用法,很關鍵

茶巾如此重要,但如果在使用時不多加註意,也難免會出現誤作“抹布”的用法。

那麼,怎樣才算用對茶巾呢?

| 使用前:選茶巾、折茶巾

考慮到茶巾“吸水”的功用,在準備時,就要儘量挑選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親膚的材料。

款式宜簡、顏色以深色更為實用。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另外,在使用前,需要確認茶巾保持在乾燥、清潔的狀態。建議多備幾條、以作替換。

茶巾在使用時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切不可將茶巾隨意揉捏起來、或散開置於一側——將“形”做足,才能從心理上接納並重視。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日本茶道中,茶巾的折法更加繁複、放置的位置也極為講究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多采用長方形(八層)與正方形(九層)的摺疊方法。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長方形(八層)的摺疊方法,多適合在有茶巾盒時使用

為了使摺疊更方便、並使茶巾的厚度保持在合適的範圍,也有貼心的長條形茶巾。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值得注意的是,茶巾的摺疊開口要朝向泡茶人,而非客人。這也是一種表達尊重、方便使用的方式。

| 使用時:茶巾 “專用”,要牢記

再認真地強調一個觀點:茶巾不是抹布,它的服務對象基本上只限茶具。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在茶壺、蓋碗出湯以前,需輕輕地在茶巾上接觸一下,使茶具底部乾燥,不會打溼茶席。

而在使用公道杯之前,也需操作一致,即在倒茶湯、收回公道杯時都需輕輕點在茶巾上。否則,若公道杯斷水不利落,就會有茶湯滑落。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 清洗茶具後,茶具也可以用來擦拭茶具

那如果不小心撒了茶湯呢?

遵循著茶巾“專布專用”的原則,還是去拿一塊真正的抹布來清理吧。

| 使用後:及時清理,養成習慣

使用過後的茶巾,基本上都會沾上茶湯、茶漬,從而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也要求我們及時、或至少定時清理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晾乾的過程應將茶巾舒展、且避免暴晒,使得茶巾能夠充分乾燥、且保持柔軟。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如果說,看一個人是否足夠講究,就看他的指甲、鞋面。

相對地,要看一位茶人是否真正能夠靜心泡茶、用心事茶,也可以透過一塊小小的茶巾來了解。


對不起,我又把茶巾當“抹布”了



由小見大,由形入心。

在看似毫不起眼的地方,也能夠全心全意地對待,這才是一個茶人要從始至終堅持的修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