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沿著都(江堰)汶(川)高速,轉眼就可以從成都來到汶川。進入縣城威州鎮的213國道路口,矗立著一尊雄偉的大禹治水銅像,大禹頭戴斗笠,身披蓑衣,手執耒鍤,彷彿站在治水的雨夜,勞身焦思,但雙腿堅實、面容堅毅,力拔山河。此尊銅像高16米,重達30噸,想起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不禁肅然起敬。據說汶川是大禹的出生地,越推向記載最早的文字典籍,越能證明大禹的出生地就在汶川縣綿虒鎮高店村飛沙關石紐山刳兒坪,有刳兒坪、洗兒池、禹穴、塗禹山等傳說中地名沿用至今。理縣、北川也在競爭這個江湖地位,北川縣有個禹裡鎮。這三地的共同點都是羌人的聚居區,也即是說,大禹是羌人的始祖之一。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大禹

大禹治水始於岷(汶)。“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治水成功後,即被舜禪讓為帝,開創了中華文明最早的淵源之一。大禹治水,難道治理的不是黃河而是長江上游的岷江嗎?作為夏朝的建立者,大禹的統治中心應該在黃河流域的,這恐怕會給一些關心大禹的國人帶來困擾。大禹故里到底在哪裡?其實這已經不太重要,名人是一種文化符號,只要能給當地帶來持續的旅遊收益,跟名人攀攀親戚也無妨。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龍溪羌寨

在汶川縣城稍事歇息,我們繼續趕路,準備過理縣到紅原大草原去。汽車在雜谷腦河谷中迎著獵獵河風前進,抬眼望去,兩邊俱是森嚴冷峻的大石山,山上別說樹木,就是野草都很少。石山上一道白,一道灰,白色的就是汶川大地震留下的滑坡痕跡,那是大山的傷痕和淚痕。這樣的石山看著讓人揪心,沒有植被就沒有出產,連野獸也無法生存。大自然有時極為慷慨,有時又極為吝嗇啊!在臨近河谷的地方,因為水土有所改變,綠色逐漸增多,讓人稍感欣慰。在石山的山腳下,半坡上,汶川人因地制宜,隨著山勢建造了不少兩層樓房,白色的牆體連成一片,倒是給石山增加了不少生趣。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龍溪羌碉

汽車在群山中穿行,十餘公里後,路邊逐漸出現了一些石片砌成的房屋,牆壁上多有白色的羊頭圖案。走近細看,那些石片不過是貼在牆壁上作為裝飾所用,內部仍然是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工藝。再往前走,這樣的民居越來越多,在右邊的山谷出口,出現了一座石砌的寨門,左邊是碉樓,右邊是石牆,二者之間有木樑連接,整個寨門呈不對稱的H型,左高右低。寨門上隨意地掛著許多玉米棒子,右邊的木板上用篆書寫著“羌人谷”三字。這就是汶川縣龍溪羌人谷了,此地的得名,源於穿寨而過的這條龍溪河。這條河發源於海拔4000多米的阿爾溝森林,直到匯入雜谷腦河。從龍溪羌人谷溯流而上十多公里,山裡還有座阿爾村羌寨,據說羌族風味更加濃郁。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寨門

穿過寨門,左邊的開闊處有一處羌族釋比(漢族稱端公)群雕。釋比是羌族傳統宗教中不脫產的宗教教士或者祭司,其祖師叫阿巴木納。在羌族社會中,因為釋比掌握著宗教經典,從矇昧時期到現在,一直是羌人和鬼神之間的溝通者,在羌寨的地位舉足輕重。羌族沒有文字只有語言,羌族的傳統都在釋比們腦海中。要記下如此浩繁的經典,沒有超強的記憶力和十來年的努力是不行的。除了宗教經典,羌族的歷史文化、科技、醫學、音樂舞蹈等釋比也得熟悉,因此一個釋比,就是一個羌族文化的圖書館。這組銅雕中,釋比們身著翻毛羊皮褂子,手持羊皮鼓,一邊敲鼓舞蹈一邊唸唸有詞,將羌人的祈禱傳遞給神靈。群雕再現了釋比們祈福納祥的場景,給我們彰顯出羌人源遠流長的獨特文化基因。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釋比

龍溪羌人谷東寨門的傳統木祭值得一看。羌人信仰萬物有靈,以木頭為載體來崇拜自然等,木頭上面雕刻著日月星辰、釋比圖經和羌人崇拜的一切神祕萬物。這些木祭,其實就是一件件粗獷的藝術品。龍溪羌人谷,也就幾十戶人家。羌寨沿著龍溪河谷綿延了兩三公里,民居都順著山勢而建,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民居的門窗、牆裙多使用木材進行裝飾,因地制宜地描繪了非常抽象簡約的動植物圖案,頗有漢代畫像磚的韻味。雄偉的羌雕高聳入雲,其色調跟周圍的石山相得益彰,彪悍霸氣,彰顯出羌人頑強生存的民族精神。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木祭

在龍溪河的寨門下,一個老嫗熱情地給我們推薦她的梨子。老人說這都是她家自己的果樹上摘下來的。老人一邊跟我們閒聊,一邊還一針一線地繡著鞋墊。老人說她是羌族,也會說羌話。她腳上的布鞋,鞋裡的鞋墊,身上的圍腰,都繡著羌繡。圖案都在自己腦子裡,小時候跟著母親一起刺繡,不知不覺就學會了。我說你們繡得真好,心靈手巧。沒想到老人聽了,臉上竟然泛起了一些紅暈。看看天色已晚,我們準備在龍溪羌人谷住宿算了,老人熱情地在前面帶路,邀請我們到她家開辦的家庭旅館去,還說要給我們吃羌族美食洋芋餈粑和玉米攪團等山野風味。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羌家院落

這玉米攪團其實漢族地區也有,俗稱面攪團,我小時候就吃過。在熬粥的時候,看看米飯已經煮開花了,在鍋裡攪上一些玉米麵。鍋裡的米飯很少,玉米麵為主,不然就喧賓奪主了。左手端著盛有適量玉米麵的瓷碗,右手拿著筷子。將瓷碗傾斜,使玉米麵緩緩地撒在鍋裡,筷子要在鍋裡不斷地攪動,使玉米麵散開,不然玉米麵擰在一起成為小疙瘩狀的面泡子,外面熟了,裡面還是生的。玉米麵煮熟後,在鍋底火力的作用下,不斷地冒泡,很容易燙傷撒面者的手背。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釋比作法

鍋裡也可以不加米飯,直接就邊撒玉米麵邊用筷子攪動,這就是面攪團得名的來歷。邊撒邊攪容易燙手,還不便於把玉米麵散開。後來我給母親建議,直接在裝有玉米麵的碗裡倒開水,用筷子攪勻後再倒進鍋裡去煮,這樣可以避免燙傷手背。母親嘗試後,覺得我的辦法很實用,從此我家的面攪團都採用這種方法了。面攪團宜稀不宜幹,晾涼後撒上鹽巴、花椒粉和辣椒油,粗糧細作,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羌女

至於洋芋餈粑,我就沒有見識過了。別說洋芋餈粑,就是全國流行的糯米餈粑,我也沒有見過。洋芋就是土豆,也有叫馬鈴薯的,既然是餈粑,肯定還是要打,這是餈粑的共性。老人的女兒楊姐,三四十歲,聽說我們想吃洋芋餈粑,趕緊就忙活開了。首先選擇了十多斤面洋芋(澱粉多),洗淨去皮,放在柴灶鍋裡蒸熟。等洋芋晾涼後,就端到院子裡,那裡有一塊貼著大理石面的水泥板,這就是打餈粑的地方。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洋芋餈粑

楊姐把熟洋芋攤在大理石板上,用一個T型木錘把洋芋擂成小塊,然後就使勁地對著洋芋捶打起來,院子裡迴盪著一陣陣噼裡啪啦的聲音。洋芋泥的粘性越來越強,逐漸粘合成一塊麵團狀的洋芋餈粑。看著楊姐揮舞著木錘挺輕鬆的,我也接過木錘試了試,誰知這根本就是個力氣活。洋芋泥粘合在木錘上,要用很大力氣才能分離。想象一下你吃白麻糖的時候,麻糖粘在上下牙之間,恨不能把牙齒拔掉,就是那滋味。

或者說你一腳踩在爛泥塘裡,想把腳拔出來,得使出吃奶的力氣一樣。仔細聽聽,羌寨裡似乎到處都有劈啪啪的聲音,看來大家都是衝著洋芋餈粑來的。煮食時,將洋芋餈粑一一掐製成面塊狀放入鍋中,佐以高山上採來的野菜“飄帶蔥”醃製出的特色酸菜,再放入小塊老臘肉油膘;食用時,可在碗中加入醬油、鹽、蔥等調料,就成了美味可口的洋芋餈粑麵湯。洋芋餈粑也可以切成小塊,壓扁成型後放在油鍋裡煎炸至兩面金黃後食用,脆香可口,不亞於麵粉類油炸食品的口感。

在汶川龍溪羌人谷賞秀美山水,看釋比作法觀阿婆羌繡品嚐洋芋餈粑

圖注:羌歷年

其實洋芋作為羌族地區的食材,最粗獷的做法莫過於燒洋芋。楊姐在土灶的火塘熱灰裡,放了十多個拳頭大的洋芋,等到飯熟菜香,即將晚餐的時候,她用火鉗把那些洋芋全都夾了出來,在地上拍打幹淨柴灰,用小竹片剝開土豆皮,就示範著吃起來。看她吃得香噴噴的樣子,我們紛紛如法炮製,真是香啊!如果有火鍋店的那種幹碟子,沾點辣椒麵、黃豆粉一起吃下去,那味道才巴適呢!(彭忠富/圖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